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规划铁路网建设?何华武院士为广东支招

来源:金羊网 作者:赵燕华 发表时间:2018-12-19 09:09

构建湾区内外1-3小时通达圈

金羊网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穗建

2018年广州设计论坛昨日拉开帷幕。论坛首日,院士们带来满满的“干货”。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高铁主创人和主要实施推广人之一的何华武,透露了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建设规划的思路:构建湾区内外1小时-3小时通达圈,即大湾区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大湾区至省内地级城市1.5小时通达;大湾区至主要城市间主要节点1小时以内通达。

大湾区高铁网规划总量不足

何华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发展基础,在2017年,大湾区铁路通车里程是2179公里,其中高铁超过1000公里,占比达到64.8%,这个数和全国水平比高出27个百分点,路网质量比较高,铁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86平方公里,为全国2倍多,但人均指标仅仅是每万人0.31平方公里,仅仅为全国的34.1%。

何华武指出:“目前的不足,首先是对外高铁通道,高速铁路人均里程较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1%,客运负荷较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倍,铁路网,尤其是高铁网规划总量不足。”

在他看来,大湾区对外高标准客运通道较少,除了武广和广深港高铁目标值是350公里以外,其他通道速度路标准均在300公里及以下。同时,城际列车深入城市中心车站也不够,大湾区既有主要高铁、城际客站,如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等,距离城市中心区域均比较远,接驳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城际高客流,高效速的要求。

此外,珠江东西岸区域没有直接铁路通道联系,目前仅能通过广珠城际与广深港高速绕行。大湾区铁路网承担的客运量占比比较低,客运周转量低于全国水平,货运方面的短板更为突出。

“四向拓展”思路布局高铁

大湾区接下来怎么规划建设铁路网呢?

何华武指出,第一个层次是对外铁路通道,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周边经济区的高速联系,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辐射能力,构建3小时通达圈,采用高速铁路标准建设。对此,何华武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对外高铁通道,需要采取“四向拓展”的思路,北向至粤北、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向至粤东、海西城市群方向,西向至粤西、北部湾城市群,西北向至黔中、川渝城市群方向。

第二层次,是大湾区域内客运铁路,要“强心、聚轴、放射”构建城际铁路网,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内城镇间1小时内的交通圈。

“总体目标是打造多增长,多网融合的大湾区。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或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轨道网络的高效衔接,融合发展,支撑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何华武说道。

未来,大湾区铁路网要覆盖80%以上5万人口城镇,构建区域城际网,并利用部分客运专线、快捷铁路开行城际列车,覆盖百分之百的县际以上城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届时,铁路网可承担大湾区30%客运比重,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出它的作用。时效目标方面,要构建大湾区内外1至3小时的通达圈,即大湾区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大湾区至省内地级城市1.5小时通达;大湾区至主要城市间主要节点1小时以内通达。

构建“三极三轴放射”城际网

对于域内客运铁路,何华武透露,未来构建“三极三轴放射”的城际网。构筑城际主轴即:广佛——深港主轴,广佛——珠澳主轴,深港——珠澳主轴。何华武表示,放射主要是以广佛、深港、珠澳三大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市,构建与周边市际中心快速通道的放射性区域城际网络。

在与香港的衔接方面,要在既有广九铁路、广深港客专深港段的基础上,还要规划一条深港西部快轨。加强深圳前海中心和香港西部经济走廊,深圳机场与香港机场的联系。同时,规划珠海与澳门间形成南北两个通道,北通道为拱北至关闸通道。南通道为横琴至氹仔通道。

根据规划的效果,预计到2022、2035、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域内铁路客运出行总量分别为4.76亿人次、12.34亿人次、18.13亿人次,将分别占全社会客运出行总量的12.1%、24.3%和29.9%,基本上达到“承担大湾区30%左右的客运比重”的结构目标。

根据这样的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线网密度将超过其他大湾区,人均铁路线路里程接近纽约大湾区和东京大湾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铁路发展水平。

编辑:海辉
数字报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规划铁路网建设?何华武院士为广东支招
金羊网  作者:赵燕华  2018-12-19

构建湾区内外1-3小时通达圈

金羊网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穗建

2018年广州设计论坛昨日拉开帷幕。论坛首日,院士们带来满满的“干货”。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高铁主创人和主要实施推广人之一的何华武,透露了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建设规划的思路:构建湾区内外1小时-3小时通达圈,即大湾区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大湾区至省内地级城市1.5小时通达;大湾区至主要城市间主要节点1小时以内通达。

大湾区高铁网规划总量不足

何华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发展基础,在2017年,大湾区铁路通车里程是2179公里,其中高铁超过1000公里,占比达到64.8%,这个数和全国水平比高出27个百分点,路网质量比较高,铁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86平方公里,为全国2倍多,但人均指标仅仅是每万人0.31平方公里,仅仅为全国的34.1%。

何华武指出:“目前的不足,首先是对外高铁通道,高速铁路人均里程较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1%,客运负荷较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倍,铁路网,尤其是高铁网规划总量不足。”

在他看来,大湾区对外高标准客运通道较少,除了武广和广深港高铁目标值是350公里以外,其他通道速度路标准均在300公里及以下。同时,城际列车深入城市中心车站也不够,大湾区既有主要高铁、城际客站,如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等,距离城市中心区域均比较远,接驳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城际高客流,高效速的要求。

此外,珠江东西岸区域没有直接铁路通道联系,目前仅能通过广珠城际与广深港高速绕行。大湾区铁路网承担的客运量占比比较低,客运周转量低于全国水平,货运方面的短板更为突出。

“四向拓展”思路布局高铁

大湾区接下来怎么规划建设铁路网呢?

何华武指出,第一个层次是对外铁路通道,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周边经济区的高速联系,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辐射能力,构建3小时通达圈,采用高速铁路标准建设。对此,何华武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对外高铁通道,需要采取“四向拓展”的思路,北向至粤北、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向至粤东、海西城市群方向,西向至粤西、北部湾城市群,西北向至黔中、川渝城市群方向。

第二层次,是大湾区域内客运铁路,要“强心、聚轴、放射”构建城际铁路网,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内城镇间1小时内的交通圈。

“总体目标是打造多增长,多网融合的大湾区。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或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轨道网络的高效衔接,融合发展,支撑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何华武说道。

未来,大湾区铁路网要覆盖80%以上5万人口城镇,构建区域城际网,并利用部分客运专线、快捷铁路开行城际列车,覆盖百分之百的县际以上城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届时,铁路网可承担大湾区30%客运比重,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出它的作用。时效目标方面,要构建大湾区内外1至3小时的通达圈,即大湾区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大湾区至省内地级城市1.5小时通达;大湾区至主要城市间主要节点1小时以内通达。

构建“三极三轴放射”城际网

对于域内客运铁路,何华武透露,未来构建“三极三轴放射”的城际网。构筑城际主轴即:广佛——深港主轴,广佛——珠澳主轴,深港——珠澳主轴。何华武表示,放射主要是以广佛、深港、珠澳三大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市,构建与周边市际中心快速通道的放射性区域城际网络。

在与香港的衔接方面,要在既有广九铁路、广深港客专深港段的基础上,还要规划一条深港西部快轨。加强深圳前海中心和香港西部经济走廊,深圳机场与香港机场的联系。同时,规划珠海与澳门间形成南北两个通道,北通道为拱北至关闸通道。南通道为横琴至氹仔通道。

根据规划的效果,预计到2022、2035、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域内铁路客运出行总量分别为4.76亿人次、12.34亿人次、18.13亿人次,将分别占全社会客运出行总量的12.1%、24.3%和29.9%,基本上达到“承担大湾区30%左右的客运比重”的结构目标。

根据这样的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线网密度将超过其他大湾区,人均铁路线路里程接近纽约大湾区和东京大湾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铁路发展水平。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