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卢永根在湛江湖光岩与当地小学生合影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方玮
卢永根 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8月在香港加入党组织,后入读私立岭南大学,领导地下学联工作。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62-1964年任丁颖院士科研助手,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的项目研究。1983-1995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南粤楷模”“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201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里,常常能看到一个背着挎包、头戴遮阳帽的老人。他就是师生们最熟悉的“布衣院士”卢永根,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现年89岁,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辈子倾心研究学术,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稻基因库。从困难年代里走来,他对自己很“小气”;为了党和国家的科教事业,他又很“大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捐给教育。
“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卢永根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1950年,卢永根和同学在岭南大学的合影
◎青年入党,誓为党和祖国奉献一生
1930年,祖籍广州花都的卢永根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
1941年,香港沦陷,当时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在乡下避难时亲眼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返回香港就读岭英中学时,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中国人是守诺的,你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宣誓,那就要遵守。”卢永根始终不渝地践行着这份承诺。
高中毕业,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迎接解放。
就这样,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香港仔”成为了年轻的革命者。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
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是他的恩师、学术领路人,也是他的“忘年交”。卢永根紧跟丁颖的步伐,继承了恩师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1963年,卢永根(右三)随丁颖院士(左三)在宁夏考察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
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和访学,在异国丰厚的物质生活面前,他最终都选择归国。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他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1983年,卢永根开始担任华农校长。
1984年的一个夜晚,他在学校做了一场演讲,那晚没有灯光,草坪上密密麻麻坐满了学生。他对学生们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二者皆可抛。”
当时国内收入低、科研条件差,为了广纳人才回国,卢永根一次次联系国外高端人才。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海外留学的人才回国任教,与他一道在水稻育种等方面拼命赶超。如今,我国水稻研究技术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际水稻研究所。
担任校长13年间,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地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破解人才断层困局,破论资排辈风气,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他常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我所理解的政治就是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
多年来,即便诸多光环加身,卢永根依然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诚底色,保持科学家的求真求知热情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指导学生读书、看论文、整理著述。
◎与夫人捐出880万元积蓄发展教育
“我的青春年华已经献给党和国家的科教事业,我准备把晚年继续献给这个事业。”
2017年3月21日下午,身患癌症尚在治疗期间,卢永根携夫人徐雪宾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
他们分两次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
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党培养了我,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卢永根说。很多人不知道,对自己,卢老是近乎苛刻地节约。他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
师生们回忆,入院治疗前,卢永根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个铁饭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园饭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每份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将剩下的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随着年纪渐长,同事学生们劝他请个保姆,出门叫学校派车,老俩口一听直摇头,继续“我行我素”——卢老背个挎包、头戴遮阳帽,缓缓步行到公交站坐公车,如遇上大雨,就摞起裤腿趟水回家;徐雪宾则踩着一辆28寸凤凰单车,车铃叮叮当当,响彻华农校道……
就连身在病榻之上,卢永根也不忘誓言。2017年3月,应他要求,“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成立,每月支部成员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科研最新动态带到他的病床前,他在病床上坚持认真研究、学习。
他还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作为中科院院士,作为共产党员,捐献遗体是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作出自己的贡献。”卢永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