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康宁科病房
“人往生后将去哪儿?其实人就像一朵朵浪花,浪潮时,你让人看见了,来到了世上;退潮了,就回到海里了,人也就走了!往生后我们又回到了大海。”
“我的一生可能很平凡,但总有一些生命的闪光点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受生命的精彩。谢谢你们,义工!”
“愿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每天充满阳光,生生不息,微笑每天,愿你好。”
……
广州番禺区市桥医院康宁科,有一棵“心愿树”,便利贴上承载的文字,透着生命的温度。
2008年,番禺区市桥医院成为广东省首间开设临终关怀专科的公立医院,至今已为近3000位老人及临终患者提供服务。
同年,一座“慈爱楼”在广州市老人院拔地而起,这是全国民政系统第一座为老年人提供宁养照顾服务的大楼。随后,社工力量加入,广州红房子社工服务中心成为全市第一家开展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社工机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提出,基于尊重生命理念而开展死亡教育尤为必要;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宁养服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而广州在这方面,已走过了十年探索之路。
康宁科病房设有“心愿树”,病人和家属在“树上”写满了人生寄语
阳光照进生命最后一公里
4月某日,春光正好,番禺区市桥医院康宁科内,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晒太阳,亲人在一旁拉家常,画面定格,岁月静好。
如同粉色墙壁上的标语“让阳光沐浴在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在这里,或许因为感知到生命有限,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
2008年,伴随中国临终关怀萌芽的步伐,番禺区市桥医院在全省首次试水开设了临终关怀专科,同时指派两位医护人员去上海学习经验,黎梓雯是其中一位。
现任番禺区市桥医院康宁科主任的黎梓雯,此前是一名内科医生,在病房见过了太多生死离别。“对于没有治疗希望的绝症病人来说,抢救是一种痛苦。是在ICU里靠呼吸机将生命延长多一个月,还是顺其自然地离开,很多病人都会选择后者。”黎梓雯说,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家属要求尽一切努力挽留病人的生命,却没有问过病人自己愿不愿意。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从内科到康宁科,黎梓雯也经历了很强烈的心态转变。在内科,将急、重病人治好了,会有一种满足感;而面对临终关怀病人,在收治前就要与家属做好沟通:只是对症治疗,尽量把病人痛苦降至最低,让他们自然离开。
60多岁的余叔(化名),是康宁科的病人之一。他是肺癌晚期患者,生命日渐凋谢,家人编织了善意的谎言,告诉余叔只是肺炎。住院后,余叔经常拉着黎梓雯,问道:“我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为什么肺炎都治不好?”黎梓雯只能宽慰余叔:“你的病需要慢慢调养。”同时,余叔也在埋怨子女为什么不送自己到大医院治疗。事实上,瞒着,对病人来说也许并非最好的选择。经过与家属反复沟通,家属最终将实情告诉了余叔。
刚开始,余叔显然难以接受,精神状态一度很差。经过家人的陪伴以及医护人员和义工的耐心开导,余叔逐渐从阴霾中走出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住院期间,没有对余叔进行创伤性治疗,他如果出现肺部感染、气喘,医护人员就为他用药消炎、止喘,吃不了东西的时候,就为他打营养针。2-3个月后,余叔状态有所好转,还回家住了一段时间,最后回到康宁科,在医院内安详离世。
“这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最起码,过了他自己心里这关。最后走的时候,也不会不甘心。”黎梓雯说。还有很多经过了长期治疗的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在报纸上看到番禺区市桥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报道后,主动向家人提出要住过来,“不想再折腾了,想‘舒舒服服’地走。”他们说。
病人和家属在““心愿树”上写满了人生寄语
生命教育助老人建积极生死观
与番禺区市桥医院南北相望、相距约70公里的广州市老人院,每一个生命同样得到珍视。
在慈爱楼5楼中央和四个角落,分别布置有“乐观赏”“芳香园”“祝福园”“听乐乐”和“触感乐”5个不同主题的“生命花园”,寓意用眼看、用鼻闻、用耳听、用手触摸、用心感受祝福。平时,老人可以在社工的帮助下一起打理园内花花草草,还可以亲手种植贴上自己名字的盆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体会生命的美好,认识自然的规律,并形成自己独有的感悟。”社工孔木兰说。
慈爱楼建成之初,因为以“临终关怀”作宣传推广而被老人排斥,于是,老人院将“临终关怀”改称为“宁养服务”,并在2010年推出“生命关顾计划”,以慈爱楼为中心,辐射全院各功能区。该计划包含人生历程回顾、生命教育工作坊、灵性关怀行动、护老者支援工作坊、善终个案服务等环节,构建了国内养老机构宁养服务的新模式。目前,慈爱区145个床位基本住满,当中还包括22位由政府兜底照顾的特困供养人员。
广州市老人院老年病治疗中心主任涂健铭介绍,在该院接受宁养服务的老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生命只剩6个月以内的老人,而是根据老人的年龄和生理、病理特点确定,主要包括晚期癌症患者、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部分高龄老人。2018年,全院开展临终关怀个案133例,癌症患者占30%,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占70%。接受宁养服务的老人,都通过书面协议,不再接受有创的抢救治疗,而是由负责医生诊断后采取姑息治疗。
而老人院内的宁养服务团队是一支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护理员、营养师、康复师在内的跨学科团队。他们指出,为宁养服务做好前期铺垫的“生命教育工作坊”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他们邀请院内老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播放生命教育主题纪录片,组织老人和职工参观大学医学标本馆……过程中,社工部副部长梁娟娟发现,开展生命教育后,更多老人建立了积极的生死观。她还记得,由于担心老人排斥,第一次开展遗体捐赠讲座只能放在健康教育讲座最后轻轻带过,但没想到不少老人感兴趣。
77岁张姨谈起了当年参加讲座后萌生捐赠遗体的想法:“如果捐赠遗体能帮到有需要的人,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目前,全院已有15位老人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他们以前觉得自己老了就没用了,但签了协议,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梁娟娟说。
被听见、被看见,生命就有了价值
不论是番禺区市桥医院,还是广州市老人院,除医护人员之外,社工、志愿者在临终关怀服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医疗服务的补充,他们能够鼓励病人,安慰家属,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导作用。”黎梓雯说。
而自2013年起,广州有专业社工力量开始参与临终关怀服务,广州市红房子社工服务中心就是首个“吃螃蟹”的机构。2015年,该中心又首次将“死亡教育”列入服务内容,这在全国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中都不多见。
“从宣导角度来看,细胞不断更替,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走在临终路上。只有正确认识死亡,到真正临终的时候才不会太过恐惧,”该中心创始人周敏华说,“截至2018年年底,该中心已经服务了超过1万人次,其中临终关怀探访约1500人次。
服务对象中,76岁的李爷爷给周敏华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爷爷患心脏衰弱,伴有多种慢性病,住进某社区医院后,经常对着护士闹脾气,让护士感到头疼。于是,周敏华带领志愿者去探访了李爷爷,接触后发现,李爷爷其实只是通过闹脾气的方式,希望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于是,周敏华和志愿者根据李爷爷的兴趣特长,进行适当的夸赞,肯定他的价值,同时引导他进行生命回溯,正视死亡。慢慢地,李爷爷的脾气越来越好,连护士都说他变得可爱了。
番禺区市桥医院82岁的陈伯,与志愿者的“信物”是一包苏打饼干。“以前探望他的时候,他说想吃苏打饼干,于是之后每次探访,志愿者都会买一包饼干带过去。”红房子志愿者领队徐桂娟说,每次看到志愿者来,陈伯都特别激动。周敏华也表示,“因为我们的陪伴,给他们一个平台被听见、被看见,这样,生命就有了价值。”
不过,想要服务能长期延续,广州市红房子社工服务中心还存在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以及如何让“死亡教育”走进社区。“下一步,我们希望和科技企业合作,从智能化健康管理切入,过程中融入生命和死亡教育、专家科普等内容,让更多居民能够参与和接受。”红房子运营总监王红江说。
番禺区市桥医院同样面临困境。一方面是社会需求量大,康宁科的床位从最初的一层增加到现在的四层,甚至加入了内科部分床位,总数接近190张,但医护人员却只有20余人,数量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黎梓雯指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其实都是亏损的,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临终关怀的支持力度,给予医院更多补贴。
文/金羊网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莫冠婷
图/金羊网记者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