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文化传承问题愈来愈凸显
新龙舟下水
霍沃培制作的小龙舟即将完工
在斗朗船厂待修的龙舟
霍沃培正修补旧龙舟
文/金羊网记者 唐波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端午将至,传承了数百年的龙舟民俗文化活动又将在岭南地区拉开序幕。不过,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热闹的背后却暗藏隐忧。无论是扒龙舟,还是造龙舟,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非遗传承面临实质性瓶颈。东莞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何超群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出台相关“拯救举措”,龙舟文化传承需要多方合力。他呼吁社会各界,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施以援手。
壹
补贴少了, 年轻人不参加
最近这段时间,东莞万江坝头社区的龙舟队训练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从下午5点开始到7点半,59名龙舟运动员为即将举办的万江龙舟竞赛进行全力准备。社区宣传委员詹柏荣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运动员们都是村里招募的,以60岁以下30岁以上的中年人为主,“社区很多有经验的划手年纪都大了,但因为安全和身体素质等问题,60岁以上都不让上船了”。
谈到运动员的招募,詹柏荣显得有些尴尬。整个社区约有1600多人,在万江的社区中规模不算大。每年的龙舟赛,社区都会事先发通知,让村里的人先报名,再从中遴选精干人员。“但今年一共才60人报名,根本没办法选拔,几乎全部参加。”詹柏荣说,扒龙舟是水乡地区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在老一辈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基础,但年轻人对此的兴趣和意愿却并不是那么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很多年轻人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参与训练;有一些年轻人在别的地方工作,在单位请不到假;更现实的则是,由于训练补贴费用太少,对年轻人根本没有吸引力。“我们的训练补贴是每人每天150元,包括交通费、误工费等在内。”詹柏荣说,相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和社区,坝头社区的补贴并不算低,说到底还是年轻人对该项活动没有热情。
龙舟运动员招募难,并非坝头一家的困扰。羊城晚报记者走访麻涌、中堂、道滘等多个镇的社区发现,类似情况均普遍存在。因此,这种状况曾一度让某些村的村民看到了“商机”。在麻涌等一些富裕村,一些技术好经验足的运动员,每一天的补贴高达五六百元,很多村民干脆做起了“专职外援”,一到端午期间,就到水乡片区别的社区去兼职扒龙舟。“我们组织龙舟竞赛的初衷是为了龙舟文化在当地更好传承,所以今年就明确要求,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本地村民。”万江文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万江新和村的老划手胡沛佳对此倒很坦然,他说以前的龙舟赛,根本没有“训练补贴”这一说,全村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参与报名,生怕自己选不上。为了鼓励获奖,村民们会自发为龙舟队送去猪肉、大米等物品,要是当年在比赛中拿奖了,整个龙舟队就成为全村的英雄。“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是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贰
制作龙舟,鲜有人愿意学
相对于扒龙舟这项活动,制作龙舟这项技艺才真正面临“生死关头”。羊城晚报记者随机走访了中堂、万江等多个龙舟造船厂,不但订单吃紧导致生存危机,让老师傅们更为感慨的是:招不到徒弟!
记者日前走中堂镇斗朗村的霍灼兴龙船厂,曾经繁忙的景象已然不在。前几年,传承人霍灼兴因病去世后,年逾六旬的哥哥霍沃培就扛起了整个船厂重担。斗朗村造龙舟历史已有两百余年。“以前是想学没人教,如今是想教无人学。”谈起龙舟制作这门手艺,霍沃培不免感到有些落寞。
记者调查发现,门槛高,回报低,是制作龙舟传承乏人的主要原因。以霍氏龙船厂为例,基本延续祖传技艺,靠子承父业传承。霍家两兄弟,都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制作龙舟的。如何握斧子,如何使用锯子,怎么开料,到龙舟的弧度和龙骨制作的秘诀都是祖上手把手传授的。霍沃培告诉记者,做龙舟虽然很多是木工活,但做家具的人根本做不了船,没有十几年的磨砺,根本担当不了师傅。由于每年只干几个月的时间,他儿子虽然已经学了几年,但火候还是不够。如今的行情,就算年轻人肯学,恐怕靠这个也没办法养家糊口。
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龙舟制作材料也在不断革新。“传统龙舟大多还是采用木料,以前是松木,现在是杉木,但很多地方的群众性竞赛,龙舟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这种龙舟拥有轻便、耐腐蚀等特点,但造价却非常高。”在霍沃培看来,只要技术把握精准,他制作的传统木质龙舟丝毫不会逊色于那种碳素纤维龙舟。
虽然技艺超群,霍灼兴龙船厂一年的订单却少得可怜。“每艘龙舟的造价接近9万元,造龙舟的活儿,一两个人没法干,必须多人合作才能完成。”霍沃培的儿子霍明钊坦言,今年截至目前,才接到一张订单,还是来自福建福州,本地的社区购买龙舟都跑去了佛山三水等地。
没有订单,但还得找饭吃,船厂不得不在小龙舟上下功夫。这种按照传统龙舟比例缩小到1/45的小龙舟,主要是用于装饰品或者纪念品。中堂另一龙舟制作人冯沛朝就表示,制作龙舟一年也就忙3个月左右,端午一过,几乎就没活干了。制作小龙舟,刚好填补空当期。平均每年他能制作80条左右小龙舟,还供不应求,正好弥补制作大龙舟的亏损。
叁
制定举措, 拯救非遗项目
龙舟文化传承的困境,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希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陈希认为,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从市里到镇街,都应该加强对该项目的关注。“比如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果真的失传了,就是整个广东的悲哀。船厂生意不好,政府是否引导当地社区就地采购?当然前提是制作技艺、产品质量等必须同等条件,方能优先保证。”
“三年前我们针对龙舟文化传承也做过专门调研,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东莞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何超群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出台“拯救举措”,对一些濒危非遗项目加大补贴,每年有三个项目可获得每个20万元的补贴,但对于扒龙舟和制作龙舟,这点费用都是杯水车薪。他建议相关镇街和社区在该项目上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奖励机制,尤其是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给大家文化归属感。
“比如我们的龙舟制作,今后我们就主张要举行传统的拜师仪式,给予传承人足够的尊重和自豪感;同时,鼓励他们多渠道开拓收入来源,比如小龙舟的产业化发展就是一条创收路子,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更好地传承。”何超群也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龙舟文化传承,让“岭南盛景”能够年年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