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卫信
8月19日,在广东省庆祝2019年中国医师节暨骆抗先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由骆抗先教授的同事、学生、助理等人组成的报告团成员,以亲身的经历、深切的感受、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骆抗先同志先进事迹,展现了一位敢为人先的乙肝专家、患者至上的仁者大医、服务大众的网红医生、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
当89岁的骆抗先同志与报告团成员一起走上舞台时,全场用雷鸣般的掌声向骆抗先同志表达敬意。
75岁开博客 为患者做权威科普
1931年8月,骆抗先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小山村,他家境贫寒,以抗日流亡学生的身份读完中学,195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专科片区党总支书记于红蕾和骆抗先教授是多年的同事,在她眼里,骆教授是一名好党员、好医生、好专家。
他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肝研究领域,并率先进行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把乙肝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为了弄清楚少数民族地区乙肝流行情况,从1975年起,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不辞艰辛,足迹遍及藏、蒙、瑶、黎、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乙肝流行病学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规范我国乙肝治疗,骆教授独立完成了125万字的专著《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成为了几代专科医生手中必备的“红宝书”、“乙肝字典”,这本书至今已经4次再版。
为了让更多患者获得权威的乙肝防治科普知识,骆教授75岁时在新浪博客开设了“骆抗先的乙肝频道”,他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答疑解惑,访问量高达1500多万次,受益者难以计数。骆教授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几乎没有休过假,相当于多工作了20多年。2018年8月,他荣获了“中国肝炎防治终身贡献奖”。
80多岁开工作室 试点免费乙肝筛查
骆抗先教授的学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刘志华副教授记得很清楚,大家都觉得老师太累了,可骆老却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只要活一天,我就要好好干一天!”
2017年8月,骆抗先工作室正式成立。他们把首个试点设在了粤北阳山县范村。这是一个有着7000多人口的小山村,骆抗先团队为村民们进行免费乙肝筛查,发现患者就对他们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长期随访。筛查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阻力,很多村民不愿意来,骆抗先就带着团队挨家挨户深入动员,走遍了范村的19个自然村。
为了推广乙肝筛查随访模式,必须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为此,骆老几乎每两周都要跑到200公里以外的阳山县人民医院,带着亲手编写的培训计划和当地医生一起接诊、讨论病例,一对一地传帮带。
骆抗先工作室工作人员张明霞记得,为了让乙肝筛查和治疗随访更加长久,骆老想成立一个基金会,可启动成立基金会需要钱,“他回去翻出零零散散的好几个存折,拉着我跑了好多趟银行,总算凑齐了60万元。”大家都劝他留着钱养老,可骆老却说:“我有吃有住,没什么地方需要花钱的,留着也没用,给病人还能多救几个人。”医院领导深受感动,坚决婉拒骆老的馈赠,想办法解决了基金会的启动资金。
如今,阳山的试点进展顺利,已经筛查了1000多位村民,一套经济快捷的乙肝筛查防治模式已初步形成。
对患者“有求必应” 他是大家的“骆爷爷”
骆教授在全国肝病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找他看病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他始终满腔热情地服务患者,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骆爷爷”。骆教授看病仔细,首诊病人基本都要半小时。来找骆老的很多是重病患者,他总是很耐心地问诊。
许多病人说:找骆教授看病,贴心、踏实,不吃药病就好了一半。
有外地患者慕名写信求教,他都有求必应。几年前,一位贵州患者的母亲写信诉说儿子患乙肝求学、工作遭遇的种种不公,儿子因此悲观厌世……骆老立即亲笔回信,叮嘱他们要有信心,接受正确的治疗康复是有希望的。他写好信再三叮嘱助理,一定要寄快递……
说起这些,骆老的科研助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管技师何海棠热泪盈眶:“在骆老的行医生涯中,没有敷衍这个词,没有医患纠纷这码事,只有一片丹心,满身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