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张豪报道:9月4日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广州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广州南沙科学城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已经与8月25日通过了中科院等院士专家的论证,正送报市府审定。记者从《建设方案》获悉,南沙科学城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是之前规划的40平方公里约2.5倍,
打造大湾区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建设方案》由形势与基础、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5大部分内容组成。重点围绕大湾区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核心关键定位,打造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全球开放合作枢纽、战略产业策源地和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示范区等4个支撑发展功能定位,通过布局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以海洋科学与工程国家实验室为目标的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共建共享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科教融合生态体系,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成就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和战略产业策源地。
在空间布局方面,南沙科学城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按照“一体两翼三支点”布局,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创新“全球合作网络“。“一体”是指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主体区,聚焦海洋科学;“两翼”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和科教融合区;“三支点”即粤港澳创新发展合作示范区、战略产业培育区和数字转型示范区,对南沙科学城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
“全球合作创新网络”以广州协同创新圈为核,粤港澳合作创新圈为平台,以全球合作创新圈为纵深,旨在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粤港澳三地创新合作,引导全球创新要素在南沙科学城集聚,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开放创新高地。
《建设方案》规划明确了9项重点任务,一是首要任务:建设世界一流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也是未来争取筹建国家实验室,是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三是建设科教融合生态体系。四是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和战略产业培育平是建设大湾区创新创业示范区,七是建设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示范区是建设全球合作创新网络,九是建立健全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
目前,《建设方案》正上报市政府,待市政府审定后报送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