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路越来越“近” 大瑶山隧道见证中国铁路加速度

来源:金羊网 作者:马灿 王丹阳 发表时间:2019-09-19 08:06
分享到

如今的大瑶山隧道,每天通行火车300多趟 记者 马灿 摄

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高铁院士”王梦恕最辉煌工程之一

金羊网记者 马灿 王丹阳 通讯员 陆省省

追忆历史

守隧三十载 大瑶山隧道是骄傲也是使命

“大瑶山,大瑶山,绵绵百里山连山,数不尽,望不断,悬崖峻岭如铁关……”1988年11月26日,当第一列火车穿山而过,大瑶山隧道宣告完全建成,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今年53岁的广东省劳动模范胡国建,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与大瑶山相依,不辞辛劳做一名“守隧人”。

胡国建是广东乐昌人,1988年他从上海的空军部队退伍后,回到老家乐昌的铁路部门工作,1990年成为大瑶山隧道的一名养护工人。近三十年岁月,他从一名年轻小伙到年逾半百、头发花白,从一名普通养护工人变成了大瑶山隧道南桥隧保养工区的工长;不变的是,一双每日徒步20多公里、往返于隧道的双脚,与一颗历经酷暑严寒等恶劣条件考验仍坚守的初心。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见到胡国建时,他仍忙碌于为大瑶山隧道作日常的安全检查与养护。为什么甘于把宝贵的青春时光都“耗”在这条14.295千米的隧道上?

胡国建说,这是一条令铁路人深感自豪的隧道——

大瑶山隧道是一座深埋的隧道,埋深达70-910米,最深处相当于1.5个广州塔的高度。开挖断面为80-132平方米,开挖总量150万立方米,衬砌灌注混凝土28万立方米,大约相当于1/6个胡夫金字塔。在1980年11月进洞施工时,近3000名铁路建设者在隧道里日夜轮流施工。

大瑶山隧道的建成,使当时京广铁路通过能力提高了1.8倍。隧道建成后,比原有的铁路线缩短15千米,仅此一项一年可节约运费500多万元;单线改成双线,列车时速从50千米提高到100千米。

当年,王梦恕作为时任铁道部隧道局科研所总工程师,带领24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攻关组,创新采用国际上的新奥法施工理论,使大瑶山隧道工程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瑶山隧道的建成,创造了多项纪录,打破了中国长期因技术条件限制不能修建超过10千米长大隧道的“禁区”。

这也是一条令铁路人肩负使命的隧道——

胡国建说,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下水系发达,开通运营后,大瑶山隧道涌沙涌水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8号、9号地质断层带,一到大雨天,隧道山顶水直接通过断层带渗到隧道基床底,导致隧道中沟、线路道床涌水涌沙。大瑶山隧道曾五次因发生涌水涌沙造成线路中断行车。

后来,9号断层安装了监控设备和水位测量仪,“只要监测到水位超过临界值,必须采取措施紧急处理,否则排水不畅很快就会淹没道床影响行车安全。特别是雨季,山顶水渗流,导致地下水暴涨,容易发生涌沙涌水,必须快速、不间断清挖水沟。”胡国建粗略计算了一下,工区每年清理水沟泥沙约重数百吨。

就这样,日复一日检查以确保行车安全成了胡国建和工友们的使命。

20世纪80年代末,列车通过大瑶山隧道 新华社发

今朝发展

高铁时代团圆路越来越“近”

青山依旧在,三十余载弹指一挥间。

直到现在,大瑶山隧道仍有人坚守。这座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曾引领国内隧道的全机械化建设,也见证着“铁路上的中国”不断加速。

如今,平常每天通过大瑶山隧道的火车为372趟,而春运期间每天接近500趟,平均3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

相比30年多前,胡国建驻守的大瑶山变化也大了,条件好了、路畅通了、水更绿了,驻地附近也覆盖了WiFi。一天辛苦工作后,胡国建可以舒服洗上个热水澡,泡上一壶客家绿茶,再通过智能手机与远在广州的儿孙视频聊天。遇到休息时,他还可以从乐昌站、韶关站搭乘高铁,一个多小时的旅程,就能和儿孙一起在广州饮茶团聚,而不是像从前,至少有十多个春节,他都没回过家过年团圆。

除了迅驰的高铁,更让胡国建自豪的是大瑶山隧道旁边的京广高铁隧道群,“依靠盾构施工技术,已经彻底克服了隧道涌沙涌水问题。”他说。

铁路工程 “朋友圈”

广州火车站 记者 周巍 摄

广州火车站

1974年投入使用的广州火车站,是全国铁路客流量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高4.5米、宽5米的“广州第一钟”、由郭沫若题写的“广州站”三个字,是它留在不少人心中的经典印象。上世纪80年代,“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潮水般的务工者从这里涌入广东。2017年,已多年超负荷运行的广州火车站敲定将变身高铁站,计划到2021年改造成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南站 记者 周巍 摄

广州南站

2010年正式运营,是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客运站之一,芭蕉叶的设计体现岭南特色。近十年来,广州南站开通众多新线路,成为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

广深港高铁 记者 吴珊 摄

广深港高铁

全长141公里,其中内地段(广深)115公里、香港段26公里。2011年,广深段开通运营,作为当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一号”工程,它对于推动珠三角经济协作、促进共同繁荣功不可没;香港段2018年9月23日通车,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串联成经济集群,加速开启宜居宜业宜游的“一小时优质生活圈”。

成就

铁路隧道史一大里程碑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瑶山铁路隧道是京广铁路的南段咽喉,位于粤北韶关,自北向南穿越大瑶山,全长14.295千米。它是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也是当时世界十大双线铁路隧道之一,可谓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1987年5月6日大瑶山隧道贯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出席贯通典礼。1988年11月26日,第一列火车顺利通过大瑶山隧道,标志着大瑶山隧道完全建成,打破了中国长期因技术条件限制不能修建超过10千米长度大隧道的“禁区”。

攻坚克难建成、创造多项纪录的大瑶山隧道,当之无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正是从这项铁路“超级工程”里,走出了“高铁院士”王梦恕等多名中国铁路隧道工程的杰出人才。王梦恕生前曾说,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一个工程就是——30多年前,他作为时任铁道部隧道局科研所总工程师,参与的大瑶山隧道建设。

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统筹:郭启钊 胡军 陆德洁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印度沙漠中藏着“黄金之城”

  • 悉尼邦迪海滩——南半球的“夏威夷” 2019-09-18
  • 日本人把“古着”穿出新时尚 2019-09-18
  • 游进佛山,游向全国 2019-09-16
  • “一城千面”广州吸客 2019-09-16
  • 中秋节,一家人齐齐整整过节去 2019-09-16
  • 歌诗达·威尼斯号年底入驻深圳母港 2019-09-12
  • 金秋长者游乘坐“温馨之旅”专列畅游东北 2019-09-12
  • 注意啦!这些著名景区最近门票政策有变 2019-09-11

​广汽丰田C-HR双“潮”系列活动在26个城市开展

  • 售11.99万元 全新宋MAX新增1.5TI自动智联睿动型越享版 2019-09-16
  •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亮相 新增全新涉水模式 2019-09-11
  •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EQS概念车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2019-09-11
  • 红旗S9全球首秀 新红旗品牌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2019-09-11
  • 吉利全新SUV定名“icon” 高度还原CONCEPT ICON概念车 2019-09-11
  • 沃尔沃S60 T8海外售价公布约44万人民币 2019-09-04
  • 西雅特Tarraco FR将于法兰克福车展亮相 2019-09-04
  • 抗衡主流竞品 途观L七座版成都车展将上市 2019-09-04

任正非之后,华为一票否决权将由谁继承?

  • 以为牙掉了!加拿大男子吃生蚝 竟吐出48颗珍珠 2019-09-18
  • 拒绝讲话?俄太空机器人返回地球后无法启动 2019-09-18
  • 马斯克获评“最鼓舞人心科技领袖”,马云排第5 2019-09-18
  • 研究:每天用社交媒体超3小时的青少年更易抑郁 2019-09-18
  • 3元单曲2小时卖1000万元!周杰伦的流量实力有多牛? 2019-09-18
  • 苹果因反向充电功能改动Logo,但该功能真的存在吗? 2019-09-18
  • 下一代Wi-Fi 6标准正式启用,苹果iPhone 11全系支持 2019-09-17
  • iOS 13又现大漏洞,苹果用户:我太难了 2019-09-17

敦煌现代“藏经人”:藏经书作品逾万件 冀融合教育共享世界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李洱: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保持精神独立 2019-09-18
  • 《又见平遥》开启实名制购票 系全国文旅行业首家 2019-09-18
  • 东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暨红色景区联盟在长春成立 2019-09-18
  • 想唱就唱:陕北民歌博物馆让游客体验“引吭高歌” 2019-09-18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技术专家委员会成立 2019-09-18
  • 92岁卢燕再登舞台 那些能把太后演好的女演员们 2019-09-18
  • 网易新闻上线系列短片《迁徙的人生》:这场迁徙,从来不是为了团圆 2019-09-18
  • “熊本熊之父”水野学在京举行首个中国作品展 2019-09-15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万众云集海宁盐官 一睹八月十八钱江潮
  • 名为“美国”金马桶丘吉在尔故居被盗 价值百万美元
  • 美加州一大学树起数千面国旗 悼念“9·11”事件遇难者
  • 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国 系国家一级文物
  • 萌化了!比利时双胞胎大熊猫满月
  • 昆明市区迎大雨 部分道路淹积水
  • 人偶大熊猫亮相纽约花旗球场
  • 法国发现尼安德特人脚印 为研究史前人类社会提供线索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乘客未系安全带占比高达99.7%!7月以来高速公路已有8人因此死亡
2019-09-18 21:31:28
广东全面实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制
2019-09-18 21:31:28
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印发倡议书:各网约车平台应不予录用违章多的司机
2019-09-18 21:31:29
21号线9月底开通?广州地铁回应:暂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2019-09-18 21:31:28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出炉!广州港入选
2019-09-18 17:08:0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团圆路越来越“近” 大瑶山隧道见证中国铁路加速度
金羊网  作者:马灿 王丹阳  2019-09-19
1988年11月26日,当第一列火车穿山而过,大瑶山隧道宣告完全建成,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如今的大瑶山隧道,每天通行火车300多趟 记者 马灿 摄

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高铁院士”王梦恕最辉煌工程之一

金羊网记者 马灿 王丹阳 通讯员 陆省省

追忆历史

守隧三十载 大瑶山隧道是骄傲也是使命

“大瑶山,大瑶山,绵绵百里山连山,数不尽,望不断,悬崖峻岭如铁关……”1988年11月26日,当第一列火车穿山而过,大瑶山隧道宣告完全建成,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今年53岁的广东省劳动模范胡国建,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与大瑶山相依,不辞辛劳做一名“守隧人”。

胡国建是广东乐昌人,1988年他从上海的空军部队退伍后,回到老家乐昌的铁路部门工作,1990年成为大瑶山隧道的一名养护工人。近三十年岁月,他从一名年轻小伙到年逾半百、头发花白,从一名普通养护工人变成了大瑶山隧道南桥隧保养工区的工长;不变的是,一双每日徒步20多公里、往返于隧道的双脚,与一颗历经酷暑严寒等恶劣条件考验仍坚守的初心。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见到胡国建时,他仍忙碌于为大瑶山隧道作日常的安全检查与养护。为什么甘于把宝贵的青春时光都“耗”在这条14.295千米的隧道上?

胡国建说,这是一条令铁路人深感自豪的隧道——

大瑶山隧道是一座深埋的隧道,埋深达70-910米,最深处相当于1.5个广州塔的高度。开挖断面为80-132平方米,开挖总量150万立方米,衬砌灌注混凝土28万立方米,大约相当于1/6个胡夫金字塔。在1980年11月进洞施工时,近3000名铁路建设者在隧道里日夜轮流施工。

大瑶山隧道的建成,使当时京广铁路通过能力提高了1.8倍。隧道建成后,比原有的铁路线缩短15千米,仅此一项一年可节约运费500多万元;单线改成双线,列车时速从50千米提高到100千米。

当年,王梦恕作为时任铁道部隧道局科研所总工程师,带领24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攻关组,创新采用国际上的新奥法施工理论,使大瑶山隧道工程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瑶山隧道的建成,创造了多项纪录,打破了中国长期因技术条件限制不能修建超过10千米长大隧道的“禁区”。

这也是一条令铁路人肩负使命的隧道——

胡国建说,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下水系发达,开通运营后,大瑶山隧道涌沙涌水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8号、9号地质断层带,一到大雨天,隧道山顶水直接通过断层带渗到隧道基床底,导致隧道中沟、线路道床涌水涌沙。大瑶山隧道曾五次因发生涌水涌沙造成线路中断行车。

后来,9号断层安装了监控设备和水位测量仪,“只要监测到水位超过临界值,必须采取措施紧急处理,否则排水不畅很快就会淹没道床影响行车安全。特别是雨季,山顶水渗流,导致地下水暴涨,容易发生涌沙涌水,必须快速、不间断清挖水沟。”胡国建粗略计算了一下,工区每年清理水沟泥沙约重数百吨。

就这样,日复一日检查以确保行车安全成了胡国建和工友们的使命。

20世纪80年代末,列车通过大瑶山隧道 新华社发

今朝发展

高铁时代团圆路越来越“近”

青山依旧在,三十余载弹指一挥间。

直到现在,大瑶山隧道仍有人坚守。这座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曾引领国内隧道的全机械化建设,也见证着“铁路上的中国”不断加速。

如今,平常每天通过大瑶山隧道的火车为372趟,而春运期间每天接近500趟,平均3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

相比30年多前,胡国建驻守的大瑶山变化也大了,条件好了、路畅通了、水更绿了,驻地附近也覆盖了WiFi。一天辛苦工作后,胡国建可以舒服洗上个热水澡,泡上一壶客家绿茶,再通过智能手机与远在广州的儿孙视频聊天。遇到休息时,他还可以从乐昌站、韶关站搭乘高铁,一个多小时的旅程,就能和儿孙一起在广州饮茶团聚,而不是像从前,至少有十多个春节,他都没回过家过年团圆。

除了迅驰的高铁,更让胡国建自豪的是大瑶山隧道旁边的京广高铁隧道群,“依靠盾构施工技术,已经彻底克服了隧道涌沙涌水问题。”他说。

铁路工程 “朋友圈”

广州火车站 记者 周巍 摄

广州火车站

1974年投入使用的广州火车站,是全国铁路客流量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高4.5米、宽5米的“广州第一钟”、由郭沫若题写的“广州站”三个字,是它留在不少人心中的经典印象。上世纪80年代,“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潮水般的务工者从这里涌入广东。2017年,已多年超负荷运行的广州火车站敲定将变身高铁站,计划到2021年改造成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南站 记者 周巍 摄

广州南站

2010年正式运营,是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客运站之一,芭蕉叶的设计体现岭南特色。近十年来,广州南站开通众多新线路,成为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

广深港高铁 记者 吴珊 摄

广深港高铁

全长141公里,其中内地段(广深)115公里、香港段26公里。2011年,广深段开通运营,作为当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一号”工程,它对于推动珠三角经济协作、促进共同繁荣功不可没;香港段2018年9月23日通车,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串联成经济集群,加速开启宜居宜业宜游的“一小时优质生活圈”。

成就

铁路隧道史一大里程碑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瑶山铁路隧道是京广铁路的南段咽喉,位于粤北韶关,自北向南穿越大瑶山,全长14.295千米。它是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也是当时世界十大双线铁路隧道之一,可谓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1987年5月6日大瑶山隧道贯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出席贯通典礼。1988年11月26日,第一列火车顺利通过大瑶山隧道,标志着大瑶山隧道完全建成,打破了中国长期因技术条件限制不能修建超过10千米长度大隧道的“禁区”。

攻坚克难建成、创造多项纪录的大瑶山隧道,当之无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正是从这项铁路“超级工程”里,走出了“高铁院士”王梦恕等多名中国铁路隧道工程的杰出人才。王梦恕生前曾说,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一个工程就是——30多年前,他作为时任铁道部隧道局科研所总工程师,参与的大瑶山隧道建设。

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统筹:郭启钊 胡军 陆德洁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22:36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18:23
半年之后又“豫”见,习近平一天连看五个考察点
11:29
华南快速路拟增设出入口 龙洞片区出行将更快捷
08:39
广州今年重点打造十个片区 将提升传统中轴线风貌
08:42
深茂铁路深江段将以“隧道”过江 南沙站将成区域交通枢纽
08:43
油茶,总书记关心的脱贫致富产业
22:12
习近平心中那座山
18:44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21:36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11:5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