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先行一步闯出辉煌路 改革开放再启新征程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璐瑶 林园 发表时间:2019-09-20 08:39
分享到

深圳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 张璐瑶摄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林洁

执行统筹:吴江 马勇 陈春凝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林园

莲花山是深圳市民最喜欢的休闲地之一。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广场,游人如织,站在这里,远远可以望见深圳市民中心“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的展板。莲花山和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对于深圳、对于广东,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到地方考察就来到了广东,登上莲花山,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莲花山脚下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再次向世界宣示改革开放再出发、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总书记来到这里】

总书记在这里 向世界宣示 中国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2012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莲花山。6年前,他在莲花山公园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6年后,他在莲花山脚下看“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离开前,习近平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

如今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时任莲花山公园主任杨义标还记忆犹新。当天正好是周末,公园的游客比较多。不戒严、不清场、不铺地毯、不避民众……在当天的公园,不少市民遇到了平易近人的总书记。

杨义标回忆,当时,很多市民在山顶上锻炼,他们见到总书记都很激动,不少人还跟总书记握了手。

从山顶广场下行不足百米,是一个小广场,广场南角有块大概40多平米的草皮,就在这块草皮的中间位置,习近平亲手种下了一棵高山榕。杨义标还记得,总书记种起树来,动作很熟练,“他挥动铁锹的姿势有板有眼,很自然。甚至他自己也边干边开玩笑,说自己是‘劳动模范’,周围人都笑了。”

6年之后,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这一次,他来到了莲花山脚下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改革开放前的中英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口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欣欣向荣之景……展厅内,今昔图片强烈对比,历史场景历历再现,全景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总书记不时驻足察看、仔细询问。

参观结束后,习近平同广东省改革开放相关方面代表亲切交谈。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广东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筹建者禹国刚说:“能见到总书记,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和总书记在一块儿合影,更是说不出的兴奋。”科技界代表刘若鹏说:“总书记和每个人都握手问候,非常关心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希望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路子。”

【前世今生】

从“杀出血路”到转型升级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一直探索

从一个东南沿海的小渔村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都市,深圳的蜕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40年来,广东人“敢为天下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探索中先走一步,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  广东“先走一步”为全国探路

1978年初,习仲勋南下主持广东省委日常工作。他首次到基层调研,便目睹了中英街两边、深圳河两岸,粤港两地贫富悬殊、对比强烈。后来,他积极向中央争取,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随后,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广东肩负起“杀出一条血路”、为改革开放探路的历史重任。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炸山填海的开山炮如同惊蛰的第一声春雷,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蛇口工业区率先进行了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震撼人心的口号,形成了著名的“蛇口模式”,被誉为“改革试管”。

1980年8月,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正式成立;1981年10月,汕头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1983年,18岁的湖北姑娘杜先芳第一次来到深圳,走到了深圳国贸大厦的工地。“三天一层楼”,深圳国贸大厦采用工程公开招投标和创新滑模施工工艺,仅37个月就竣工,被誉为“深圳速度”。

也是这一年,深圳出现了股份制企业,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广州引进外资,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涉外酒店“白天鹅宾馆”。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0世纪80年代,广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窗口”作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危机  广东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的航程绝非一帆风顺。每当历史紧要关头,广东都会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暗流涌动的严峻考验。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广东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广东改革开放迈出更大的步伐,力争用20年赶超亚洲“四小龙”。

广东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掀起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热潮。

1993年,广东省委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进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世纪之交,广东如何增创发展新优势?2000年2月,江泽民视察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广东省委提出了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新优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当时以外向型加工企业为主的广东深受影响,外贸订单大幅减少。从那时起,广东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决心,启动“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战略。广东不断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是质量与效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广东的探索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示范引领作用。

【广东改革成就】

区域创新能力广东保持全国首位 全力建设大湾区形成全面开放格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1978年至今,40余年来,广东“敢为天下先”,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40年广东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广东担负更大使命。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广东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如何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今天的广东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传承发扬改革开放精神,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大步行进在新的征程上。

创新是根本,广东要做创新强省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这是深圳市民常说的一句话。40多年来,广东始终没有停下改革创新的步伐。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在地图上,是一块不起眼的地方。走进这个仅有14平方公里的街道,你会发现腾讯、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在这里扎根结果,辖区内有A股、H股和美股上市公司110余家,粤海街道的上市公司数量甚至超过很多省份。

近年来,广东不断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华为、腾讯、广汽、格力、美的等一批创新动力强劲的标杆型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市场大潮中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75万家,从传统制造业到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基本建成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4%。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推动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从创新大省到创新强省转变。

2017年,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首位。截至2018年,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073家,位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2.5%和58%。

2018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500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5万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56%。

改革再出发,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广东迎来又一重大历史机遇,举全省之力,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地区的九个城市,面积5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大桥将香港、澳门与广东紧密相连。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世界级的城市群。到大湾区就业、读书、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内地、港澳青年的梦想。

广东举全省之力全力以赴推进大湾区建设,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实行“一地两检”,香港到广州只要47分钟。今年底,香港和深圳的莲塘/香园围口岸,澳门到珠海的粤澳新通道预计也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顺利开通,人才、资本、技术、企业的“虹吸”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面向新征程,如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已经给出了答卷: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加快改变广东农村落后面貌;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为重点,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者杜先芳 受访者供图

【见证人说】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者杜先芳: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一生

1983年暮春时节,18岁的湖北姑娘杜先芳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了深圳。这片后来震惊世界的奇迹诞生之地,在当时还只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镇。

走出火车站,杜先芳搭乘大巴前往国贸大厦工地,沿路尘土飞扬,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房屋,让她觉得有点不敢相信,“难道传说中的中国第一高楼要建在这里?”

杜先芳回忆,在读中学时,她已经对深圳这个地方产生了向往。但她没有想到的是,改革开放改变自己的一生。身为中建三局子弟,在父辈们的熏陶下,杜先芳选择去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搞“现代化建设”。

杜先芳加入了国贸大厦的建设,和大多数女生一样,被分到了项目钢筋班组。钢筋长12米,直径10厘米,每捆12根、有七八十公斤重,杜先芳她们两个人一组,每天抬钢筋,肩膀被磨得破皮流血。对于杜先芳来说,与身体的疼痛相比,心里的恐惧才是更难跨越的。

“在老家时,从三楼平台向远处眺望我都会紧张。而国贸从第三层开始滑模,负责绑扎钢筋的我们要跟随滑模平台一直攀上150米高空。记得第一次站上十几米高的操作面,望着脚下缩小了半圈的熟悉风景,脚步打战、手心冒汗。”国贸大厦滑模开始进展并不顺利,第一次因为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里面的钢筋都暴露出来。一开始的失败“鞭策”着杜先芳,让她忘记了恐惧,“滑模经历第二次、第三次失败后,第四次终于成功。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巨大的钢模缓缓顶升,脱离模板的混凝土墙拉裂现象没有了,就像快刀切过一样光滑。”杜先芳还记得,刚成功的那一刻,包括她在内,工地很多人都热泪盈眶。

在杜先芳看来,“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就是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最好证明。国贸大厦建成后的十年时间里,160米的高度使它长期占据着全国第一高楼的桂冠。

国贸建设后期,经过考试选拔,杜先芳转为管理人员,并在深圳扎根。杜先芳和她当年所在的“铁姑娘班”故事,也广为流传。

近年来,深圳众多高楼拔地而起,“第一高度”也不断被刷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全市装配式建筑规模突破1300万平方米。同时,深圳相关政策措施、管理机制、技术标准、企业品牌与专家经验等,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多个城市得到复制、推广与输出。

【数说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

●广东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78年的41.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万亿元。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超万亿元

●截至2018年,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073家,位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2.5%和58%

●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5万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56%

●1978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到16亿美元;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10067亿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600多倍。

●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4年多来,广东先行先试,形成数百项制度创新成果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科普游新目标:8处新命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约你来

  • 首届广东瑶族丰收节本月登场 2019-09-19
  • 国庆和全国车主“相约”自驾 2019-09-19
  • 悉尼邦迪海滩——南半球的“夏威夷” 2019-09-18
  • 日本人把“古着”穿出新时尚 2019-09-18
  • 游进佛山,游向全国 2019-09-16
  • “一城千面”广州吸客 2019-09-16
  • 中秋节,一家人齐齐整整过节去 2019-09-16
  • 歌诗达·威尼斯号年底入驻深圳母港 2019-09-12

​广汽丰田C-HR双“潮”系列活动在26个城市开展

  • 售11.99万元 全新宋MAX新增1.5TI自动智联睿动型越享版 2019-09-16
  •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亮相 新增全新涉水模式 2019-09-11
  •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EQS概念车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2019-09-11
  • 红旗S9全球首秀 新红旗品牌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2019-09-11
  • 吉利全新SUV定名“icon” 高度还原CONCEPT ICON概念车 2019-09-11
  • 沃尔沃S60 T8海外售价公布约44万人民币 2019-09-04
  • 西雅特Tarraco FR将于法兰克福车展亮相 2019-09-04
  • 抗衡主流竞品 途观L七座版成都车展将上市 2019-09-04

任正非之后,华为一票否决权将由谁继承?

  • 2019应届生起薪5610元,一线城市吸引力首次跌破30% 2019-09-19
  • 华为Mate 30今晚8点发布!除了价格,这些配置已无悬念 2019-09-19
  • 以为牙掉了!加拿大男子吃生蚝 竟吐出48颗珍珠 2019-09-18
  • 拒绝讲话?俄太空机器人返回地球后无法启动 2019-09-18
  • 马斯克获评“最鼓舞人心科技领袖”,马云排第5 2019-09-18
  • 研究:每天用社交媒体超3小时的青少年更易抑郁 2019-09-18
  • 3元单曲2小时卖1000万元!周杰伦的流量实力有多牛? 2019-09-18
  • 苹果因反向充电功能改动Logo,但该功能真的存在吗? 2019-09-18

敦煌现代“藏经人”:藏经书作品逾万件 冀融合教育共享世界

  • 约吗?“男版天鹅湖”9月20日首登广州大剧院 2019-09-19
  • 赞!《龙腾港珠澳摄影作品展》走进梅州 2019-09-19
  • 樊锦诗唯一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重磅问世 2019-09-19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李洱: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保持精神独立 2019-09-18
  • 《又见平遥》开启实名制购票 系全国文旅行业首家 2019-09-18
  • 东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暨红色景区联盟在长春成立 2019-09-18
  • 想唱就唱:陕北民歌博物馆让游客体验“引吭高歌” 2019-09-18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技术专家委员会成立 2019-09-18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比利时战机在法国境内坠毁 飞行员受困高压电线
  • 希腊北部湖泊水位骤降 成千上万条鱼搁浅岸边
  • 航拍:水乡秋日鸭欢歌
  • 航拍甘肃山丹五彩花海 繁花“簇”城如入画境
  • 万众云集海宁盐官 一睹八月十八钱江潮
  • 名为“美国”金马桶丘吉在尔故居被盗 价值百万美元
  • 美加州一大学树起数千面国旗 悼念“9·11”事件遇难者
  • 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国 系国家一级文物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希丁克下课, 中国足球不能只“救火”
2019-09-20 08:18:04
乘客未系安全带占比高达99.7%!7月以来高速公路已有8人因此死亡
2019-09-18 21:31:28
广东全面实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制
2019-09-18 21:31:28
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印发倡议书:各网约车平台应不予录用违章多的司机
2019-09-18 21:31:29
21号线9月底开通?广州地铁回应:暂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2019-09-18 21:31:2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先行一步闯出辉煌路 改革开放再启新征程
金羊网  作者:张璐瑶 林园  2019-09-20
莲花山和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对于深圳、对于广东,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深圳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 张璐瑶摄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林洁

执行统筹:吴江 马勇 陈春凝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林园

莲花山是深圳市民最喜欢的休闲地之一。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广场,游人如织,站在这里,远远可以望见深圳市民中心“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的展板。莲花山和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对于深圳、对于广东,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到地方考察就来到了广东,登上莲花山,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莲花山脚下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再次向世界宣示改革开放再出发、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总书记来到这里】

总书记在这里 向世界宣示 中国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2012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莲花山。6年前,他在莲花山公园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6年后,他在莲花山脚下看“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离开前,习近平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

如今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时任莲花山公园主任杨义标还记忆犹新。当天正好是周末,公园的游客比较多。不戒严、不清场、不铺地毯、不避民众……在当天的公园,不少市民遇到了平易近人的总书记。

杨义标回忆,当时,很多市民在山顶上锻炼,他们见到总书记都很激动,不少人还跟总书记握了手。

从山顶广场下行不足百米,是一个小广场,广场南角有块大概40多平米的草皮,就在这块草皮的中间位置,习近平亲手种下了一棵高山榕。杨义标还记得,总书记种起树来,动作很熟练,“他挥动铁锹的姿势有板有眼,很自然。甚至他自己也边干边开玩笑,说自己是‘劳动模范’,周围人都笑了。”

6年之后,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这一次,他来到了莲花山脚下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改革开放前的中英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口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欣欣向荣之景……展厅内,今昔图片强烈对比,历史场景历历再现,全景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总书记不时驻足察看、仔细询问。

参观结束后,习近平同广东省改革开放相关方面代表亲切交谈。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广东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筹建者禹国刚说:“能见到总书记,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和总书记在一块儿合影,更是说不出的兴奋。”科技界代表刘若鹏说:“总书记和每个人都握手问候,非常关心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希望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路子。”

【前世今生】

从“杀出血路”到转型升级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一直探索

从一个东南沿海的小渔村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都市,深圳的蜕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40年来,广东人“敢为天下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探索中先走一步,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  广东“先走一步”为全国探路

1978年初,习仲勋南下主持广东省委日常工作。他首次到基层调研,便目睹了中英街两边、深圳河两岸,粤港两地贫富悬殊、对比强烈。后来,他积极向中央争取,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随后,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广东肩负起“杀出一条血路”、为改革开放探路的历史重任。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炸山填海的开山炮如同惊蛰的第一声春雷,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蛇口工业区率先进行了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震撼人心的口号,形成了著名的“蛇口模式”,被誉为“改革试管”。

1980年8月,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正式成立;1981年10月,汕头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1983年,18岁的湖北姑娘杜先芳第一次来到深圳,走到了深圳国贸大厦的工地。“三天一层楼”,深圳国贸大厦采用工程公开招投标和创新滑模施工工艺,仅37个月就竣工,被誉为“深圳速度”。

也是这一年,深圳出现了股份制企业,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广州引进外资,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涉外酒店“白天鹅宾馆”。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0世纪80年代,广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窗口”作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危机  广东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的航程绝非一帆风顺。每当历史紧要关头,广东都会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暗流涌动的严峻考验。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广东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广东改革开放迈出更大的步伐,力争用20年赶超亚洲“四小龙”。

广东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掀起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热潮。

1993年,广东省委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进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世纪之交,广东如何增创发展新优势?2000年2月,江泽民视察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广东省委提出了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新优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当时以外向型加工企业为主的广东深受影响,外贸订单大幅减少。从那时起,广东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决心,启动“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战略。广东不断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是质量与效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广东的探索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示范引领作用。

【广东改革成就】

区域创新能力广东保持全国首位 全力建设大湾区形成全面开放格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1978年至今,40余年来,广东“敢为天下先”,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40年广东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广东担负更大使命。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广东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如何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今天的广东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传承发扬改革开放精神,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大步行进在新的征程上。

创新是根本,广东要做创新强省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这是深圳市民常说的一句话。40多年来,广东始终没有停下改革创新的步伐。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在地图上,是一块不起眼的地方。走进这个仅有14平方公里的街道,你会发现腾讯、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在这里扎根结果,辖区内有A股、H股和美股上市公司110余家,粤海街道的上市公司数量甚至超过很多省份。

近年来,广东不断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华为、腾讯、广汽、格力、美的等一批创新动力强劲的标杆型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市场大潮中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75万家,从传统制造业到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基本建成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4%。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推动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从创新大省到创新强省转变。

2017年,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首位。截至2018年,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073家,位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2.5%和58%。

2018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500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5万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56%。

改革再出发,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广东迎来又一重大历史机遇,举全省之力,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地区的九个城市,面积5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大桥将香港、澳门与广东紧密相连。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世界级的城市群。到大湾区就业、读书、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内地、港澳青年的梦想。

广东举全省之力全力以赴推进大湾区建设,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实行“一地两检”,香港到广州只要47分钟。今年底,香港和深圳的莲塘/香园围口岸,澳门到珠海的粤澳新通道预计也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顺利开通,人才、资本、技术、企业的“虹吸”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面向新征程,如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已经给出了答卷: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加快改变广东农村落后面貌;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为重点,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者杜先芳 受访者供图

【见证人说】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者杜先芳: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一生

1983年暮春时节,18岁的湖北姑娘杜先芳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了深圳。这片后来震惊世界的奇迹诞生之地,在当时还只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镇。

走出火车站,杜先芳搭乘大巴前往国贸大厦工地,沿路尘土飞扬,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房屋,让她觉得有点不敢相信,“难道传说中的中国第一高楼要建在这里?”

杜先芳回忆,在读中学时,她已经对深圳这个地方产生了向往。但她没有想到的是,改革开放改变自己的一生。身为中建三局子弟,在父辈们的熏陶下,杜先芳选择去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搞“现代化建设”。

杜先芳加入了国贸大厦的建设,和大多数女生一样,被分到了项目钢筋班组。钢筋长12米,直径10厘米,每捆12根、有七八十公斤重,杜先芳她们两个人一组,每天抬钢筋,肩膀被磨得破皮流血。对于杜先芳来说,与身体的疼痛相比,心里的恐惧才是更难跨越的。

“在老家时,从三楼平台向远处眺望我都会紧张。而国贸从第三层开始滑模,负责绑扎钢筋的我们要跟随滑模平台一直攀上150米高空。记得第一次站上十几米高的操作面,望着脚下缩小了半圈的熟悉风景,脚步打战、手心冒汗。”国贸大厦滑模开始进展并不顺利,第一次因为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里面的钢筋都暴露出来。一开始的失败“鞭策”着杜先芳,让她忘记了恐惧,“滑模经历第二次、第三次失败后,第四次终于成功。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巨大的钢模缓缓顶升,脱离模板的混凝土墙拉裂现象没有了,就像快刀切过一样光滑。”杜先芳还记得,刚成功的那一刻,包括她在内,工地很多人都热泪盈眶。

在杜先芳看来,“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就是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最好证明。国贸大厦建成后的十年时间里,160米的高度使它长期占据着全国第一高楼的桂冠。

国贸建设后期,经过考试选拔,杜先芳转为管理人员,并在深圳扎根。杜先芳和她当年所在的“铁姑娘班”故事,也广为流传。

近年来,深圳众多高楼拔地而起,“第一高度”也不断被刷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全市装配式建筑规模突破1300万平方米。同时,深圳相关政策措施、管理机制、技术标准、企业品牌与专家经验等,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多个城市得到复制、推广与输出。

【数说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

●广东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78年的41.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万亿元。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超万亿元

●截至2018年,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073家,位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2.5%和58%

●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5万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56%

●1978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到16亿美元;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10067亿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600多倍。

●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4年多来,广东先行先试,形成数百项制度创新成果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14:59
【央视快评】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基因
21:19
小小神山村,为何这么“神气”?
15:49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广东潮州:打“文化牌” 建特色精品城市
08:39
神山村,神气起来了——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脱贫调查
15:53
广东创新消费扶贫方式 扶贫协作产品铺面三年免租
08:15
团圆路越来越“近” 大瑶山隧道见证中国铁路加速度
08:06
“油”城“氢”装上阵 茂名勇拓产业再启航
08:07
【中国梦·践行者】隐姓埋名三十年为国铸重器 “第一代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荣誉是属于集体的
08:08
【中国梦·践行者】弹片插入脑部仍坚持战斗 “钢铁战士”麦贤得用行动传承革命传统
08:08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