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国家455家企业机构参展,将吸引专业观众超2万人
昨日上午,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下称“海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蓝鲸1号”钻井平台、“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洋二号”卫星……本届展会不仅有来自21个国家的455家企业与机构参展,更有一批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集体亮相,预计将吸引专业观众超过2万人。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通讯员 冯建奎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4年居首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致辞时指出,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下一步,广东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要求,充分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新贡献,并希望借助海博会的平台,充分展示创新成果,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把握蓝色机遇、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共创海洋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据悉,作为“中国海洋第一展”,海博会是推进海洋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功能平台,也是促进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的高端经贸平台。本届海博会以“蓝色机遇,共创未来”为主题,预计专业观众达2万人,共计21个国家的455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境外企业50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
本届海博会设立海洋资源开发及海工装备、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新兴产业三大展览板块,重点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12场论坛打造海洋经济“达沃斯”
本次海博会举办3场宏观论坛、1场企业家论坛和8场专业论坛,国内外官员、专家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深入研讨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技术前沿和热点问题。
在“深海资源开发技术前景与挑战”的主旨发言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指出,深海采矿将极大引领和推动深海科技进步和发展。康奈尔大学教授查尔斯·格林在讨论中表示,到2030年,海藻可以满足全球在航空、重型车辆和海运等方面对碳氢化合物生物燃料的需求,且藻类生物燃料不会向大气和海洋中引入更多的化石碳。
而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合作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何友提出,海上感知、探测,大湾区海洋物联网和信息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式,将成为助力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议建设国家深海科考中心与国家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并基于5G技术构建大湾区海上一体化网络。
■10月15日,与会者参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 新华社发
亮点 1
“蛟龙号”
海中深潜霸王人气高
一入展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率先抓住了众人目光,观众们纷纷驻足与这个“大家伙”合影留念。据悉,“蛟龙号”由我国自主研发,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这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可谓是“中国制造”的海中深潜霸王。
■10月15日,与会者参观“蓝鲸1号”钻井平台模型。新华社发
亮点 2
“蓝鲸1号”
世界海上钻井最深“神器”
“蓝鲸1号”的现场模型虽精致,但它的“本尊”实际上却有37层楼高,甲板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是目前世界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95%的深海。
“目前真正的‘蓝鲸1号’正在南海采石油呢。”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傅强告诉记者,“蓝鲸1号”实现了我国海洋油气开采深度从以往的几百米到3000多米跨越发展,这意味着能在更大范围海域开采更多能源,改变我国目前70%油气能源依靠进口的现状。此外,它还可以开采可燃冰,这将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
亮点 3
M80“极行者”号
全球首艘极地科考无人艇
云洲智能此次带来了全球首个进入南极科考的无人艇——M80“极行者”号海洋探测无人艇。2017年,其作为全球首艘极地科考无人艇,随“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远赴南极。
■鹰式波浪能兆瓦发电平台。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摄
亮点 4
鹰式波浪能兆瓦发电平台
实现波浪能太阳能风能“三能合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参展的鹰式波浪能兆瓦发电平台,乍看似大型船舶,但实际上该平台突破了我国海上漂浮式波浪能装置无法长期稳定发电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圳鑫解释,这一平台的创新点在于装置了大型平台,不仅能在上面进行人工操作,更实现了风车与太阳能收集器的安装,实现波浪能、太阳能、风能“三能合一”,更稳定、更节能。此外,波浪能的平均转化率达24%-25%,比国际上的21%-22%高了几个百分点。
黄圳鑫表示,该平台已经成功投放于南海岛礁,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在远海布放波浪能装置并成功并网送电的国家,在不占岛礁陆地资源的情况下,提供清洁能源。“投放南海的那个平台,平均一天转化电能约1500度,足够四五百户家庭一日的用电。”
看数据
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 去年破8万亿元
近年来,蓝色经济的巨大潜力正不断迸发。在14日举办的蓝色经济企业家国际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达8.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提供了近3700万个就业岗位。海洋经济已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达到131.3,比上年增长3.2%,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2018年各类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比重增加至96.3%。
5000万 来自海洋的5000万吨美味被端上中国人的餐桌
3684万 海洋养育了3684万海洋经济从业者
2800万 每年2800万人享受海上旅途
1000种 中国有约1000种海洋药用生物
661亿 中国将661亿美元的海产品出口海外
184亿 中国每年约淡化184亿吨海水滋润土地
164立方米 每立方米可燃冰变身164立方米天然气
23GW 每年有23GW电力从海上输向陆地
4.3亿 中国有4.3亿家庭享受海洋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