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纳入保护 规划四条文物径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沈逸云 发表时间:2019-10-18 08:02
分享到

■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资料图片)

广州珠村、莲塘村两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出炉

广州古村资源丰富,如何做好整体的保护开发备受关注。日前,《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莲塘村保护规划》《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布。根据规划,享受“中国乞巧第一村”盛名的珠村,其“乞巧”等传统文化习俗将纳入保护范围,通过设立乞巧文化游线等,规划“三横一纵”四条文物径。同时,通过深涌揭盖复涌等工程,保护珠村“水环村、村环水”的岭南水乡特色。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特色

中国乞巧第一村 呈现“村环水、水环村”的山水格局

每逢七夕,广州珠村便成为“过节胜地”,市民可在此体验乞巧传统民俗。2010年,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连续十多年举办广州乞巧文化节,在海内外都具有影响力,打响了“中国乞巧第一村”名号。

除了“乞巧”元素,珠村还拥有珠三角典型文化特征的人文环境特色,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赛龙舟、醒狮、广绣、粤曲、灰塑、广东音乐、粤剧等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在珠村中找到传承,是广府文化传承的生动实例。

在空间形态上,珠村整体山水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呈现出“村环水、水环村”的格局;村内以传统街巷为骨架呈现梳式布局,围绕祠堂、水塘周边形成公共开敞空间核心。潘、钟两大主姓聚族而居,目前潘氏宗祠、北帝古庙等宗祠古庙和少量传统民居尚存。珠村岭南水乡特色鲜明,宗族聚居发展特色鲜明。值得一提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珠村还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训练基地和考场。

范围

核心保护区新扩建建筑控高12米

此次规划研究范围为村域范围,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广园路以南部分,与村庄规划编制范围一致,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本规划划定三处核心保护范围,分别为文化大街及珠村潘氏宗祠周边区域、孖塘及北帝古庙周边、大塘及元德陈公祠周边区域,总面积为3.37公顷。规划明确,核心保护范围内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且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应尽量延续其原有功能,新扩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

规划将文华大街、南门大街、东华三巷等历史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街巷沿线地区纳入,通过街巷空间将三片核心保护范围联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风貌控制区,该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共6.20公顷。在该地带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高度按现状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

规划还对村内建筑的用途进行详尽梳理,使用功能上分为:无兼容性、可兼容公共服务、以及可兼容商业及公共服务三类进行管理控制。其中,珠村水浸社坛、北帝古庙等374处建筑属于“无兼容性”,应保护其历史功能,不得进行功能改变。

环境

揭盖复涌 重现富有岭南水乡气息的河涌格局

“村环水、水环村”格局是珠村的一大特点,保护好“水”至关重要。对此,规划特别提出,要保护珠村现有河涌水系,通过工程手段对深涌等历史河涌进行揭盖复涌,联通现有河涌,重现富有岭南水乡气息的河涌格局;对河涌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周边环境,禁止在河涌两侧建设各类排污设施,不得向河涌内填埋、排污及倾倒淤泥。

珠村内现有7大水塘,规划提出,严格控制水塘周边的建筑界面及建筑风格,整治水塘周边环境,营造优质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要将村内水塘与深涌及其支涌联通,改善水质。要在深涌-深涌东支涌沿线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游憩带,形成沿深涌的滨水绿道。

特别的是,村中一株树龄达177年的古木棉树,与村头涌、池塘、祠堂周边的10株大榕树,将亦列入重点保护范围。此外,还要保护或恢复文华大街、大塘边街、南门塘街、桥头基直街等主要传统街道的传统麻石铺地,不得使用水泥或沥青覆盖。

文化

设立乞巧文化游线 保护扒龙舟、拜猫等民俗要素

根据规划,除了要保护好历史人文传统外,还需在物质形态上保护和恢复这些非物质要素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场所。

对于珠村最具特色的乞巧文化传承,规划设立乞巧文化游线,串联开幕式、摆七娘、拜七娘、七夕游园等活动的空间载体,重现七夕浪漫民俗,让游人了解珠村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建议增加现场广绣表演、鹊桥相亲、七仙女选美大赛、女子成人礼等活动,还可举办相关民俗文化学术交流会和国际论坛。

同时,以“乞巧”等节庆活动为核心,将设置多条文化步道,将现状相对分散的历史地段和环境要素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珠村历史文化脉络,结合节庆活动的举办引入旅游活动,通过活化利用促进保护。其中,以文华大街、南门大街等主要街巷为骨架,形成“三横一纵”的四条主要文物径,将古村内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及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传统风貌景观序列。

扒龙舟、舞狮、挂灯、拜猫等民俗,与摆七娘、广绣等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均纳入保护。规划提议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刚性”保护机制。建立保护基金,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

需关注的是,针对目前珠村原住民大多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组织方式日趋薄弱的问题,规划提议增强本地居民传统的宗族观念及历史观念,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制度,在中小学生中推广相关教育。

链接

莲塘村:

规划4.5公里绿道串联各景区 新增36班小学和18班幼儿园

同时出炉的另一个保护规划聚焦莲塘村。莲塘村位于广州黄埔区九龙镇西北面约4公里,始建于南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村如其名,该村拥有“背山面水”的整体格局,圆帽山周边的坑塘水面延续着“形似莲藕”的水体形态。古村前的风水塘和九太公路以南的刘家庄河是重要的风貌要素。现状的圆帽山、王当岭、牛转岭、太白头、葫芦嘴等山体,错落有致,山与村落的空间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传统文化。

莲塘村保存有始建于宋代的2条街和11条巷道的肌理,保存有清末至民国年间的传统建筑近20000平方米。街巷格局清晰,呈“梳式”布局;“三间两廊、冷巷纵联”的组合关系鲜明,“镬耳山墙”等建筑元素极具代表性。

规划划定保护范围22.6公顷,莲塘村的整体山水格局、古村落的传统街巷肌理都被列入保护重点。规划还禁止机动车进入古村落。规划绿道4.5公里,将莲塘村各景区串联,形成“山、林、水、田、村”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特别提出要保护安仁里、兴仁里、居仁里、长安里、平安里、中和里、人和里、荣华里等11条巷(其中3处巷楼已遭毁坏,巷名无从考证),以及南向街与塘西街2条街。街巷的宽度、走向不得改变,地面铺装应采用原来材质。

规划称,结合正月初四“上灯”、清明节祭祖等传统习俗,在罗祖书室、鸿佑家塾、时四陈公祠、古榕树等处开展民俗文化周,并组织广州陈姓宗亲大会等活动。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这5处新增国家地质公园约你去打卡

  • 发布2020热门旅行目的地关键词:小众、环保、大型活动 2019-10-17
  • 最好的秋游觅食季:“鲜”字当头 2019-10-17
  • 分享一场不撞朋友圈的小众旅行 2019-10-11
  • 佛山推出“打卡”新目的地 2019-10-10
  • 错峰出游逃离人潮浸入式体验夏威夷自然之美 2019-10-10
  • 记者手记 2019-10-10
  • 何谓全域旅游? 2019-10-09
  • 游水乡番禺、侨乡台山 2019-10-09

广汽新能源Aion LX上市 补贴后售价24.96万元-34.96万元

  • 18:00直播|广汽新能源Akon LX 上市发布会 2019-10-17
  • 比亚迪e1青春版正式上市 售价6.98万元 2019-10-16
  • 高度还原 吉利icon概念量产版内饰图发布 2019-10-14
  • 日产汽车发布IMk纯电动概念车 2019-10-14
  • 名爵全系车型陆续升级至斑马智行3.0 优化700多项体验功能 2019-10-14
  • 体验本田SPORT HYBRID e+:性能和性价的完美平衡 2019-10-10
  • 雷克萨斯NX 300特别版官图发布 2019-10-08
  • 迈凯轮720S特别版官图发布 仅限量15辆 2019-10-08

马云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13年全球首位互联网领袖

  • Interbrand全球品牌百强:华为再成唯一上榜中国品牌 2019-10-17
  • 苹果公布iOS 13安装率:50%的iOS设备已更新 2019-10-17
  • 华为前三季度销售收入6108亿元,已签60多个5G商用合同 2019-10-16
  • 5G手机销量尴尬,不支持5G的iPhone11却成销量冠军 2019-10-16
  • 2019年最受赞赏中国公司:华为蝉联榜首,百度跌出榜单 2019-10-16
  • 苹果回应向腾讯传输数据:未发送真实网址,相关功能可关闭 2019-10-15
  • 首超华为!9月发明授权专利榜出炉:OPPO以266件夺魁 2019-10-15
  • 2019全球最富城市排行榜发布:北上港深入围前20 2019-10-14

《乐动敦煌》再现敦煌古乐文化

  • 新疆多处文物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10-17
  • 南京7处文物点晋升“国保” 2019-10-17
  • 法国人用音乐剧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 2019-10-17
  • 华媒诗情画意中感知张掖美:冀“时尚+传统”让世界看见 2019-10-17
  • 《赵普隶书论语》首发式暨书画作品回顾展举办 2019-10-17
  • 讲述回鹘式蒙古文字演变 这家博物馆开馆了 2019-10-17
  • 广东惠州又有2处文保单位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10-17
  •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开幕 探讨把握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创作方向 2019-10-17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金羊图库
  • 南开大学庆祝建校一百周年
  • 新疆库车县塔里木金色胡杨惹人醉
  • 巴黎展出神秘新生物 外表像真菌具备“学习能力”
  • 巨大“月球”亮相英国格拉斯哥大教堂 将对公众开放
  • NASA推出新款宇航服“猎户座”套装 将用于探月
  • 200余件红山文化精品文物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 法国马群飞奔过河 身姿矫健如“水上飞”
  • 云南滇池开湖捕鱼 百舸入滇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州期货交易所最新消息!南沙正式发布国际金融岛若干措施
2019-10-17 17:46:28
广东巡游出租车将探索推进运价机制改革
2019-10-17 17:46:28
广州成人宣誓日到来,约10万青年宣誓成人
2019-10-17 17:49:52
广东逾92%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9-10-17 17:31:29
小工厂里造假600万元名表戒指包装!团伙4人被抓
2019-10-17 17:31:2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纳入保护 规划四条文物径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沈逸云  2019-10-18
根据规划,珠村“乞巧”等传统文化习俗将纳入保护范围,通过设立乞巧文化游线等,规划“三横一纵”四条文物径。

■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资料图片)

广州珠村、莲塘村两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出炉

广州古村资源丰富,如何做好整体的保护开发备受关注。日前,《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莲塘村保护规划》《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布。根据规划,享受“中国乞巧第一村”盛名的珠村,其“乞巧”等传统文化习俗将纳入保护范围,通过设立乞巧文化游线等,规划“三横一纵”四条文物径。同时,通过深涌揭盖复涌等工程,保护珠村“水环村、村环水”的岭南水乡特色。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特色

中国乞巧第一村 呈现“村环水、水环村”的山水格局

每逢七夕,广州珠村便成为“过节胜地”,市民可在此体验乞巧传统民俗。2010年,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连续十多年举办广州乞巧文化节,在海内外都具有影响力,打响了“中国乞巧第一村”名号。

除了“乞巧”元素,珠村还拥有珠三角典型文化特征的人文环境特色,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赛龙舟、醒狮、广绣、粤曲、灰塑、广东音乐、粤剧等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在珠村中找到传承,是广府文化传承的生动实例。

在空间形态上,珠村整体山水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呈现出“村环水、水环村”的格局;村内以传统街巷为骨架呈现梳式布局,围绕祠堂、水塘周边形成公共开敞空间核心。潘、钟两大主姓聚族而居,目前潘氏宗祠、北帝古庙等宗祠古庙和少量传统民居尚存。珠村岭南水乡特色鲜明,宗族聚居发展特色鲜明。值得一提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珠村还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训练基地和考场。

范围

核心保护区新扩建建筑控高12米

此次规划研究范围为村域范围,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广园路以南部分,与村庄规划编制范围一致,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本规划划定三处核心保护范围,分别为文化大街及珠村潘氏宗祠周边区域、孖塘及北帝古庙周边、大塘及元德陈公祠周边区域,总面积为3.37公顷。规划明确,核心保护范围内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且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应尽量延续其原有功能,新扩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

规划将文华大街、南门大街、东华三巷等历史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街巷沿线地区纳入,通过街巷空间将三片核心保护范围联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风貌控制区,该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共6.20公顷。在该地带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高度按现状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

规划还对村内建筑的用途进行详尽梳理,使用功能上分为:无兼容性、可兼容公共服务、以及可兼容商业及公共服务三类进行管理控制。其中,珠村水浸社坛、北帝古庙等374处建筑属于“无兼容性”,应保护其历史功能,不得进行功能改变。

环境

揭盖复涌 重现富有岭南水乡气息的河涌格局

“村环水、水环村”格局是珠村的一大特点,保护好“水”至关重要。对此,规划特别提出,要保护珠村现有河涌水系,通过工程手段对深涌等历史河涌进行揭盖复涌,联通现有河涌,重现富有岭南水乡气息的河涌格局;对河涌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周边环境,禁止在河涌两侧建设各类排污设施,不得向河涌内填埋、排污及倾倒淤泥。

珠村内现有7大水塘,规划提出,严格控制水塘周边的建筑界面及建筑风格,整治水塘周边环境,营造优质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要将村内水塘与深涌及其支涌联通,改善水质。要在深涌-深涌东支涌沿线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游憩带,形成沿深涌的滨水绿道。

特别的是,村中一株树龄达177年的古木棉树,与村头涌、池塘、祠堂周边的10株大榕树,将亦列入重点保护范围。此外,还要保护或恢复文华大街、大塘边街、南门塘街、桥头基直街等主要传统街道的传统麻石铺地,不得使用水泥或沥青覆盖。

文化

设立乞巧文化游线 保护扒龙舟、拜猫等民俗要素

根据规划,除了要保护好历史人文传统外,还需在物质形态上保护和恢复这些非物质要素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场所。

对于珠村最具特色的乞巧文化传承,规划设立乞巧文化游线,串联开幕式、摆七娘、拜七娘、七夕游园等活动的空间载体,重现七夕浪漫民俗,让游人了解珠村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建议增加现场广绣表演、鹊桥相亲、七仙女选美大赛、女子成人礼等活动,还可举办相关民俗文化学术交流会和国际论坛。

同时,以“乞巧”等节庆活动为核心,将设置多条文化步道,将现状相对分散的历史地段和环境要素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珠村历史文化脉络,结合节庆活动的举办引入旅游活动,通过活化利用促进保护。其中,以文华大街、南门大街等主要街巷为骨架,形成“三横一纵”的四条主要文物径,将古村内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及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传统风貌景观序列。

扒龙舟、舞狮、挂灯、拜猫等民俗,与摆七娘、广绣等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均纳入保护。规划提议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刚性”保护机制。建立保护基金,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

需关注的是,针对目前珠村原住民大多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组织方式日趋薄弱的问题,规划提议增强本地居民传统的宗族观念及历史观念,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制度,在中小学生中推广相关教育。

链接

莲塘村:

规划4.5公里绿道串联各景区 新增36班小学和18班幼儿园

同时出炉的另一个保护规划聚焦莲塘村。莲塘村位于广州黄埔区九龙镇西北面约4公里,始建于南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村如其名,该村拥有“背山面水”的整体格局,圆帽山周边的坑塘水面延续着“形似莲藕”的水体形态。古村前的风水塘和九太公路以南的刘家庄河是重要的风貌要素。现状的圆帽山、王当岭、牛转岭、太白头、葫芦嘴等山体,错落有致,山与村落的空间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传统文化。

莲塘村保存有始建于宋代的2条街和11条巷道的肌理,保存有清末至民国年间的传统建筑近20000平方米。街巷格局清晰,呈“梳式”布局;“三间两廊、冷巷纵联”的组合关系鲜明,“镬耳山墙”等建筑元素极具代表性。

规划划定保护范围22.6公顷,莲塘村的整体山水格局、古村落的传统街巷肌理都被列入保护重点。规划还禁止机动车进入古村落。规划绿道4.5公里,将莲塘村各景区串联,形成“山、林、水、田、村”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特别提出要保护安仁里、兴仁里、居仁里、长安里、平安里、中和里、人和里、荣华里等11条巷(其中3处巷楼已遭毁坏,巷名无从考证),以及南向街与塘西街2条街。街巷的宽度、走向不得改变,地面铺装应采用原来材质。

规划称,结合正月初四“上灯”、清明节祭祖等传统习俗,在罗祖书室、鸿佑家塾、时四陈公祠、古榕树等处开展民俗文化周,并组织广州陈姓宗亲大会等活动。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16:39
习近平点赞国之大典
14:24
“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军运会”
09:32
军运会形象宣传片《我们在一起》
14:24
【中国梦·践行者】“戈壁之花”陈少春:用脚丈量山川大漠 参与科考南沙群岛
08:08
多所学校建设平安智慧校园 江门校园进入“刷脸”时代
08:08
@广东2020届高校毕业生 61场招聘会等你来 投简历或可“刷脸”
08:14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近2万亿元 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
08:15
广州各区将设立电梯服务中心 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08:16
中国民航史上最大范围空域调整完成 京汉段变成单向三车道
08:1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