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术刀的敲键盘的 如今都来生产一种神奇的“小管子”

来源:金羊网 作者:曾璇 发表时间:2020-02-07 09:19
分享到

两名博士正在一线忙碌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曾璇

这是一双双曾经握手术刀的手,这些天却在流水线上拧瓶盖、贴标签,把手指都拧起泡、拧破皮。

这是一群曾经在体制内三甲医院、国家级实验室工作的医生、研究员,他们虽脱离体制创业,却在年前发出了“只要国家有需要,随时奔赴抗击新冠病毒前线”的誓言。

如今,每日10万人份的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与核酸检测盒,正从他们手中生产出来,火速运往刚交付使用的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

核酸检测这些天成为热搜,为了帮助更多疑似病人快速确诊,国家也开设“绿色通道”允许更多企业生产检测盒。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它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在检测中保护检测人员和医护人员安全、避免交叉传染和二次污染?

带着问题,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广州最大的灭活病毒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生产中心——南芯医疗,收获了一串感人故事。

神奇的“小管子”———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

A 连续多天通宵备战

走进实验室,一群“白大褂”正在忙碌。原本的实验室临时改造成了工厂;一群医学博士、化学博士、硕士,则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

“这是公司成立5年来,最好的一次‘团建’。”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博士(应采访对象要求不署全名)挂断手机,笑着说:“拿手术刀的、敲键盘的,如今都可以来我们这里体验一下流水线的生活。”

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在此之前,南芯人员连续通宵工作了十天,每天加班为疫区生产采集盒与检测盒。

“前线、后方,大家都在拿命拼。”公司的一位高管加班后还被家人拒之门外,因为家中有老有小,担心她从人流密集的地方把病毒带回来。

年前,作为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管,南芯的这群博士已敏感地嗅到了一丝“打仗”的气息。南芯的负责人曾是广东省疾控系统实验室负责人、核酸实验方面的权威专家。疫情一出来,他就判断:核酸检测试剂盒产能不足,肯定缺货。随着疫情升温,要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下,一场紧急动员在公司迅速铺开。

年初二一大早,除部分湖北籍员工外,公司员工全部到位。开始大家都准备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盒,可是,疫情更趋严重,前线才发现,符合条件的采集器太少太缺了!

原来,以往,国内生产的绝大多数咽拭子采集器,里面只有缓冲液,但是这次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如果不对病毒同步进行灭活,一线检测人员在检测时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就很高。而仅售几元钱的口腔咽拭子采集器利润很低,一般厂家都忽视了前端,更愿意做售价一两百元的核酸提取试剂盒。殊不知,核酸检测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标本安全地采集并运送出来。

南芯迅速调整生产方向。“微利,哪怕是不盈利,我们也要保障前方医院。”

志愿者前来助阵

B 汇集社会力量提产能

由于需求量太大,自动化设备一时跟不上,全体员工不管什么岗位的都沉到了生产一线,拧瓶盖、贴标签、打包装,全是手工活。大家甚至广发朋友圈募集朋友来帮忙。

北京人来了,合作商自掏腰包买飞机票、自行解决食宿,带了十名员工飞过来当义工;河南人来了,放着春节不“宅家”,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来帮忙;深圳的老板们来了。他们个个身家不菲,在这里变为贴标签的“小工”,“为疫区做点事,心里觉得踏实”。

陈博士说,大家拧瓶盖拧到手指受伤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后,上海的经销商二话不说,把几台出口设备迅速改装,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租金,打通关系一路绿灯送到广州,这才为南芯解决了手工拧瓶盖的问题,迅速提升了产能。

一位顺德的陈老板,做自动分液灌装机的,与大家素不相识,知道情况后,在工人放假的情况下,亲自带着儿子和几个工程师上门安装调试机器,只字不提钱字。

点点滴滴的社会力量,把产能从开始手工分装的一万人份/日,生生提至10万人份/日,部分缓解了疫区告急的情况。

C 四十名志愿者两小时集结

2月5日,记者在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还看到了广州市首批“战疫志愿突击队”志愿者。

40位志愿者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和岗前培训后,正积极地投入到防疫物资流水线生产工作中,在现场协助分拣、包装、打包,忙得热火朝天。

据了解,2月4日,共青团黄埔区委接到团广东省委转来的志愿服务需求后,迅速与企业对接确定服务上岗保障和具体需求。当天,“i志愿”、“青春黄埔”公众号、黄埔区志愿者微信群,发出全市第1号《广州市战疫志愿突击队志愿者招募公告》。公告一经发布,迅速形成了报名热潮,两小时内,所需40名志愿者全部招募完毕。

上午9点钟,首批20名志愿者就准时到位。令南芯人觉得暖心的是,4名参加上午班的志愿者持续奋战,主动请缨,与下午班次的志愿者共同奋战。

据了解,2月5日至10日,黄埔区共将组织240名青年志愿者赴南芯医疗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

核酸检测到底准不准?

张召,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是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的发明者。就核酸检测的灵敏度等问题,羊城晚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羊城晚报:核酸检测为何可以帮助确诊,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原理?

张召:导致这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我们知道,病毒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 如天花病毒是DNA病毒,而艾滋、SARS等,都是RNA病毒,它的遗传物质就是RNA(核糖核酸)。

因此,我们核酸检测的原理,就是通过裂解液,让病毒的RNA裸露出来,再加入反应剂,让它的RNA不断进行扩增和放大,只要里面确实有病毒,它的RNA 就会不断扩增,释放出信号,测出阳性。从理论上来说,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是非常高的,也是帮助确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羊城晚报:您说灵敏度高,那为何会出现有的病人三四次阴性最后才测出阳性的案例?

张召:首先,和病毒的发展有关,有的轻症病人可能开始确实反应不强烈,后面病毒才开始显现出来。

更重要的,出现这种情况,要从采集到检测的全过程去分析。核酸检测分为三个步骤,也要分三个“盒子”:第一步是采集,我们称为“采集器”,这一步骤普通病人在家都能自行完成,用棉签拭取咽喉部位的分泌物即可;第二步是提取核酸;第三步是用QPCR试剂盒进行检测。后面两个步骤都只能由检测人员或者医护人员完成。从采集到提取到检测,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假阴性”,可能导致医学上的误判和误诊,酿成悲剧。

羊城晚报:这三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将“假阴性”的可能降到最低呢?

张召:三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几种问题。在采集环节,如果用市面上目前普通的采集盒,很可能出现:病毒活着-传染检测人员或者病毒自己降解-提取效果不佳的情形。而在提取环节,市面上的核酸检测盒子多,但质量差别也很大,一方面要裂解蛋白,另一方面要保护RNA,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影响检测效果。

另外,现在需要确诊的疑似病人多,前线检测量非常大,检测人员都是超负荷在工作。他们全副武装,穿防护服,手里都是汗,戴几层手套,操作起来不如以往灵敏。检测时要进行离心、洗脱等很多步骤,有一步操作不佳,对结果影响很大。

我们向一线的检测人员的辛勤工作致敬,希望把误检降至最低,但可能也得包容一定的误检率。因此,前方需要对初检阴性的疑似病人,进行反复检测,以免误诊。

羊城晚报:您刚才提到在采集环节可能出现病毒活着-传染检测人员的情形?

张召:这次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认为缺核酸提取试剂盒和检测盒,可是亲身参与这一役,我们才知道,目前更缺的不是核酸检测盒,而是第一步骤的“采集盒”。这也是我们这次迅速调整生产方向,抓紧生产口腔/咽拭子标本采集器的原因。

这个不起眼的采集器,是一个5厘米的小管子,里面有棉签和3毫升的灭活液和保存液。要在采集阶段,同时做到杀死病毒和保护RNA。

羊城晚报:非专业人士可能会不明白,病毒都死了,怎么还检测得出来?

张召:这就是技术难点,我们的灭活液,既要让病毒的蛋白变性,失去活性而“死掉”,不再有传染性,提高运输和检测阶段的安全性;另外一方面,又要防止病毒里的RNA降解。

因为我们之前一直是做人粪菌群的采集,一向非常注意病毒的灭活,国内绝大多数的采集盒都只能存储病毒而不能灭活病毒,而我们是广东省仅有的两家拥有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家之一。但我们的库存完全不足以应对疫情,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加班加点。

金羊网记者 曾璇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北上”江南 寻找儿时的年味

  • 马蹄糕岁月凝就甜美滋味 2020-02-06
  • 千年古刹旁地道广州味 2020-02-06
  • 新春过大年新手出省自驾游宝典 2020-02-03
  • 国外网红打卡地虽好出游安全是首位 2020-02-03
  • 在购书中心遇见最文艺的面包新语 2020-01-19
  • 春节假期新计划追逐旅途中未知的惊喜 2020-01-19
  • 欧铁通票升级28岁以下旅客将享受7.5折优惠 2020-01-16
  • 浙江衢州景区二月份对广州市民免费一个月 2020-01-16

试驾第二代传祺GS4:全面焕新后的“传奇”

  • 2021款起亚Seltos官图发布 提供多种配置选项 2020-02-03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今年8月31日,TCL与黑莓手机即将“分手” 2020-02-05
  • 股权解冻,王思聪名下3家香蕉计划系企业“活”过来了 2020-02-05
  •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下月举办 将首发面向To B行业的生态指引 2020-01-17
  • 从1G到5G,见证移动通信之变 2020-02-03
  • 最值得期待的技术:3D全息投影的应用已达到这种程度 2020-02-03
  • 华为、三星、vivo 等5G手机各有千秋,你会选择哪一款? 2020-02-03
  • 仅三成白领有年终奖?2019年全国年终奖均值为9547元 2020-01-17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春节“约会”齐白石

  • 广州画院创作大批力作,助力防疫抗疫 2020-02-06
  • 多地元宵晚会 新增抗击疫情节目 2020-02-06
  • 江西各地博物馆纪念馆闭馆 民众足不出户“云参观” 2020-02-06
  • 申城“文艺云” 助力民众“宅家战疫” 2020-02-06
  • 文博机构线上展览来了 疫情防控期间可以“云刷馆” 2020-02-06
  • 剪纸戴上了大口罩——“战疫”的文化力量 2020-02-06
  • 文艺界人士以公益MV“声援”抗疫阻击战 2020-02-06
  • 新疆、湖北音乐人同谱新歌“撑”武汉 2020-02-06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四川南充:70吨“爱心蔬菜”驰援武汉
  • 浙江舟山:工人加班加点赶制隔离服
  • 春雪润京城 北京鼠年第二场雪如约而至
  • 武汉街头即景 市民大包小包外出采购
  • 拥有最大象牙的大象死亡 其每个象牙重45.5千克
  • 土耳其一架波音738客机降落时滑出跑道 机身断成三截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1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关闭罗湖在内的4个口岸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重磅!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2020-02-07 08:15:34
大理“征用”口罩事件后续:大理市卫健局局长被免职
2020-02-06 23:41:45
您在武汉救死扶伤,我在广州保驾护航
2020-02-06 19:39:43
好消息!广州首例确诊病例从市八医院出院,为63岁女性患者
2020-02-06 19:39:43
石奇珠同志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书记
2020-02-06 21:49:4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拿手术刀的敲键盘的 如今都来生产一种神奇的“小管子”
金羊网  作者:曾璇  2020-02-07
羊城晚报记者探访广州最大的灭活病毒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生产中心。

两名博士正在一线忙碌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曾璇

这是一双双曾经握手术刀的手,这些天却在流水线上拧瓶盖、贴标签,把手指都拧起泡、拧破皮。

这是一群曾经在体制内三甲医院、国家级实验室工作的医生、研究员,他们虽脱离体制创业,却在年前发出了“只要国家有需要,随时奔赴抗击新冠病毒前线”的誓言。

如今,每日10万人份的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与核酸检测盒,正从他们手中生产出来,火速运往刚交付使用的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

核酸检测这些天成为热搜,为了帮助更多疑似病人快速确诊,国家也开设“绿色通道”允许更多企业生产检测盒。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它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在检测中保护检测人员和医护人员安全、避免交叉传染和二次污染?

带着问题,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广州最大的灭活病毒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生产中心——南芯医疗,收获了一串感人故事。

神奇的“小管子”———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

A 连续多天通宵备战

走进实验室,一群“白大褂”正在忙碌。原本的实验室临时改造成了工厂;一群医学博士、化学博士、硕士,则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

“这是公司成立5年来,最好的一次‘团建’。”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博士(应采访对象要求不署全名)挂断手机,笑着说:“拿手术刀的、敲键盘的,如今都可以来我们这里体验一下流水线的生活。”

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在此之前,南芯人员连续通宵工作了十天,每天加班为疫区生产采集盒与检测盒。

“前线、后方,大家都在拿命拼。”公司的一位高管加班后还被家人拒之门外,因为家中有老有小,担心她从人流密集的地方把病毒带回来。

年前,作为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管,南芯的这群博士已敏感地嗅到了一丝“打仗”的气息。南芯的负责人曾是广东省疾控系统实验室负责人、核酸实验方面的权威专家。疫情一出来,他就判断:核酸检测试剂盒产能不足,肯定缺货。随着疫情升温,要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下,一场紧急动员在公司迅速铺开。

年初二一大早,除部分湖北籍员工外,公司员工全部到位。开始大家都准备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盒,可是,疫情更趋严重,前线才发现,符合条件的采集器太少太缺了!

原来,以往,国内生产的绝大多数咽拭子采集器,里面只有缓冲液,但是这次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如果不对病毒同步进行灭活,一线检测人员在检测时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就很高。而仅售几元钱的口腔咽拭子采集器利润很低,一般厂家都忽视了前端,更愿意做售价一两百元的核酸提取试剂盒。殊不知,核酸检测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标本安全地采集并运送出来。

南芯迅速调整生产方向。“微利,哪怕是不盈利,我们也要保障前方医院。”

志愿者前来助阵

B 汇集社会力量提产能

由于需求量太大,自动化设备一时跟不上,全体员工不管什么岗位的都沉到了生产一线,拧瓶盖、贴标签、打包装,全是手工活。大家甚至广发朋友圈募集朋友来帮忙。

北京人来了,合作商自掏腰包买飞机票、自行解决食宿,带了十名员工飞过来当义工;河南人来了,放着春节不“宅家”,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来帮忙;深圳的老板们来了。他们个个身家不菲,在这里变为贴标签的“小工”,“为疫区做点事,心里觉得踏实”。

陈博士说,大家拧瓶盖拧到手指受伤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后,上海的经销商二话不说,把几台出口设备迅速改装,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租金,打通关系一路绿灯送到广州,这才为南芯解决了手工拧瓶盖的问题,迅速提升了产能。

一位顺德的陈老板,做自动分液灌装机的,与大家素不相识,知道情况后,在工人放假的情况下,亲自带着儿子和几个工程师上门安装调试机器,只字不提钱字。

点点滴滴的社会力量,把产能从开始手工分装的一万人份/日,生生提至10万人份/日,部分缓解了疫区告急的情况。

C 四十名志愿者两小时集结

2月5日,记者在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还看到了广州市首批“战疫志愿突击队”志愿者。

40位志愿者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和岗前培训后,正积极地投入到防疫物资流水线生产工作中,在现场协助分拣、包装、打包,忙得热火朝天。

据了解,2月4日,共青团黄埔区委接到团广东省委转来的志愿服务需求后,迅速与企业对接确定服务上岗保障和具体需求。当天,“i志愿”、“青春黄埔”公众号、黄埔区志愿者微信群,发出全市第1号《广州市战疫志愿突击队志愿者招募公告》。公告一经发布,迅速形成了报名热潮,两小时内,所需40名志愿者全部招募完毕。

上午9点钟,首批20名志愿者就准时到位。令南芯人觉得暖心的是,4名参加上午班的志愿者持续奋战,主动请缨,与下午班次的志愿者共同奋战。

据了解,2月5日至10日,黄埔区共将组织240名青年志愿者赴南芯医疗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

核酸检测到底准不准?

张召,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是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的发明者。就核酸检测的灵敏度等问题,羊城晚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羊城晚报:核酸检测为何可以帮助确诊,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原理?

张召:导致这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我们知道,病毒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 如天花病毒是DNA病毒,而艾滋、SARS等,都是RNA病毒,它的遗传物质就是RNA(核糖核酸)。

因此,我们核酸检测的原理,就是通过裂解液,让病毒的RNA裸露出来,再加入反应剂,让它的RNA不断进行扩增和放大,只要里面确实有病毒,它的RNA 就会不断扩增,释放出信号,测出阳性。从理论上来说,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是非常高的,也是帮助确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羊城晚报:您说灵敏度高,那为何会出现有的病人三四次阴性最后才测出阳性的案例?

张召:首先,和病毒的发展有关,有的轻症病人可能开始确实反应不强烈,后面病毒才开始显现出来。

更重要的,出现这种情况,要从采集到检测的全过程去分析。核酸检测分为三个步骤,也要分三个“盒子”:第一步是采集,我们称为“采集器”,这一步骤普通病人在家都能自行完成,用棉签拭取咽喉部位的分泌物即可;第二步是提取核酸;第三步是用QPCR试剂盒进行检测。后面两个步骤都只能由检测人员或者医护人员完成。从采集到提取到检测,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假阴性”,可能导致医学上的误判和误诊,酿成悲剧。

羊城晚报:这三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将“假阴性”的可能降到最低呢?

张召:三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几种问题。在采集环节,如果用市面上目前普通的采集盒,很可能出现:病毒活着-传染检测人员或者病毒自己降解-提取效果不佳的情形。而在提取环节,市面上的核酸检测盒子多,但质量差别也很大,一方面要裂解蛋白,另一方面要保护RNA,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影响检测效果。

另外,现在需要确诊的疑似病人多,前线检测量非常大,检测人员都是超负荷在工作。他们全副武装,穿防护服,手里都是汗,戴几层手套,操作起来不如以往灵敏。检测时要进行离心、洗脱等很多步骤,有一步操作不佳,对结果影响很大。

我们向一线的检测人员的辛勤工作致敬,希望把误检降至最低,但可能也得包容一定的误检率。因此,前方需要对初检阴性的疑似病人,进行反复检测,以免误诊。

羊城晚报:您刚才提到在采集环节可能出现病毒活着-传染检测人员的情形?

张召:这次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认为缺核酸提取试剂盒和检测盒,可是亲身参与这一役,我们才知道,目前更缺的不是核酸检测盒,而是第一步骤的“采集盒”。这也是我们这次迅速调整生产方向,抓紧生产口腔/咽拭子标本采集器的原因。

这个不起眼的采集器,是一个5厘米的小管子,里面有棉签和3毫升的灭活液和保存液。要在采集阶段,同时做到杀死病毒和保护RNA。

羊城晚报:非专业人士可能会不明白,病毒都死了,怎么还检测得出来?

张召:这就是技术难点,我们的灭活液,既要让病毒的蛋白变性,失去活性而“死掉”,不再有传染性,提高运输和检测阶段的安全性;另外一方面,又要防止病毒里的RNA降解。

因为我们之前一直是做人粪菌群的采集,一向非常注意病毒的灭活,国内绝大多数的采集盒都只能存储病毒而不能灭活病毒,而我们是广东省仅有的两家拥有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家之一。但我们的库存完全不足以应对疫情,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加班加点。

金羊网记者 曾璇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武汉十四日】英雄的城市,你定能过关!
21:00
“挺你,中国!”
15:21
团结合作势在必行(和音)
20:25
广州餐饮品牌联手饿了么每天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免费送餐近千份
09:19
广东推出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
17:37
广州一男子拒测体温还动粗被拘10日并处罚款
09:21
刻意隐瞒病情,广州两名确诊患者被警方立案侦查
09:14
为保障企业复产用工,广东省人社厅:已安排360余场网络招聘
09:21
广东:发挥人大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职能作用
09:11
广东: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09:1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