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在防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中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通讯员 黎鸣
防境外输入已成为广州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24日、25日,广州分别报告了4例、9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广州市政府新闻办25日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透露:未来一周入境航班约180个,入境旅客将超过30000人。
面对防疫一线人手不足的情况,广州市荔湾区法院响应号召,紧急抽调4名干警参与协助入境旅客转运工作,为境外到穗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汇总、实时汇报、协助转运等。
他们是怎样工作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一探究竟——
24小时轮班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广州市荔湾区法院审管办的何杰才、政治部的杨帆是被抽调参与转运工作的其中两名干警。面对境外疫情输入的严峻形势,他们24小时排班轮番上阵,分别与医护人员、民警、司机组成4人小组。他们均是各自小组的小组长,也就是“车长”。用他们的话来说:“有时可能排班到白天,有时可能排班到晚上,半夜两三点起来赶往机场是很平常的事。”
为了避免遇到上下班高峰或突发情况可能造成的交通拥堵,他们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与同组成员在固定地点汇合后,再坐专车前往白云机场。
到达机场,经过测温后进入指定区间,从穿防护服、洗手衣,到戴N95口罩、帽子、护目镜,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看着镜子前“全副武装”的自己,何杰才不禁感叹:“平时都是在电视机里看到,穿上防护服的一刻才真正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不易。”
遇旅客拒配合 耐心劝说细心安抚
一切准备就绪后,何杰才和伙伴们来到机场指定的防控等候区。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们会为下机申报前往荔湾区的境外旅客进行登记、测温和指引,并安排大巴将其运往指定隔离酒店。
偶尔,转运旅客中有外国人的身影,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他们会借着手机翻译软件进行沟通。有时还会遇到情绪激动不愿意配合的旅客,他们总会耐心劝说,细心安抚。
“多一点理解和包容。”何杰才说,“旅客刚下机都显得比较疲惫,再加上测温、登记等一系列步骤,部分旅客归家心切,有些听到要隔离后甚至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所以,我们尽可能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
旅客等候大巴时,杨帆和伙伴们还会为部分饥饿的旅客送上糕点和饮用水。自己不时感到口渴,只能先忍着,等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后才能喝上一口水。
凌晨4时下班 尽管疲惫却难入睡
当负责转运的大巴到达后,他们一一把旅客引导上车,车内人员间隔就座。抵达指定隔离酒店后,他们与酒店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再次对旅客进行测温和信息确认,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随后,他们来到酒店一个专门收集防护服的房间,这里会对防护服消毒和装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他们小心翼翼解开身上厚重的防护服,避免皮肤与防护服表面接触。这个过程比穿防护服还要更花时间。脱下防护服后,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
“一天的‘车长’工作下来,感觉很累但很充实。”何杰才说。
结束夜班已是凌晨4时,此时的杨帆还没有睡意:“过了时间有点难入睡,脑袋里一幕幕都是一天工作的场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生活依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