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4-25 10:13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胡喆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在广大航天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传承精神、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行。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据统计,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参与集中攻关。科技工作者在动荡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意义非凡。

近日,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胡世祥、潘厚任、胡其正、彭成荣、张福田、陈寿椿、韩厚健、方心虎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这11位老科学家中有两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分别是91岁的孙家栋和99岁的王希季。他们当中,既有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的技术专家,也有从事“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设计的研究员,还有负责试验基地发射控制台的操纵员。“东方红一号”任务结束后,他们又奋力投身后续的航天重大工程,推动并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50年来的巨变。如今,他们当中最年轻的韩厚健、方心虎也已是79岁高龄。

“那个年代,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每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感觉到扬眉吐气。”“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老一代航天人的高度嘉许,饱含着对新一代航天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托期待,这是极大的勉励、鼓舞和鞭策。

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收到回信我们非常激动。”“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院士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段攻关岁月,也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核,“我们一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积淀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航天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的当下,更加需要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回顾了在陕北梁家河关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往事,让广大航天工作者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航天情怀,也体会到党中央对航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今年,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将先后实施,这将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又一次跨越式突破。”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接过老一代航天人的旗帜,以‘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标准,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大力突破核心技术,争取早日完成‘探月’和‘探火’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过去几年中我们实现了“嫦娥”探月的五战五捷,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科学部署和亲切关怀,也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攻关。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

“老一辈航天人面对技术封锁艰难起步,面对艰苦环境挥洒热血汗水,成功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表示,进入新时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承担着我国载人火箭的研制重任,我们将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继续谱写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年轻一代航天人更觉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调研员祁海明深受鼓舞,“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 【景区】全国多家景区有序开放 门票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2020-03-07
  • 重磅 |相约“未来游”,旅游期货来救市 2020-03-07

10.96万元-14.96万元,启辰星全国上市

  • BEIJING-X7官方图片发布 设计高度概念化 2020-04-24
  • 斯柯达全系价格焕新 售价区间7.79万-24.79万 2020-04-22
  • 广汽丰田C-HR EV上市 22.58万元起NEDC续航里程400km 2020-04-22
  • ​搭载全新R标!上汽荣威R-Aura Concept设计图曝光 2020-04-20
  • ​售18.59万元-28.29万元 2020款全新帕萨特上市 2020-04-20
  • 丰田量产纯电动车型C-HR EV/奕泽 E进擎和雷克萨斯UX 300e正式上市 2020-04-20
  • 配置刀片电池或将29万起售 比亚迪汉开启预订 2020-04-20
  • 东风标致全新2008/e-2008预售11万元起 2020-04-20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 拼多多发布美妆报告,消费者自学美容院八成技能 2020-04-15
  • 全系配备潜望式摄像头,荣耀30系列售价2999元起 2020-04-15
  • 开售1小时全网销量破10000台,TCL·XESS旋转智屏京东正式开售 2020-04-14
  • 华为P40系列首销掀起抢购潮,华为全球旗舰店超多酷炫体验受追捧 2020-04-14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售全国首批SK-II限量版神仙水,补贴价仅999元 2020-04-11
  • 转写准,手写快,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还是墨水屏产品吗? 2020-04-09
  • 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ACE交通引擎”为新基建加速 2020-04-09

《平如美棠》作者去世,99岁清明当日与妻天国聚首

  • 知海无涯,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 2020-04-23
  •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2020-04-23
  • 外国人怎么阅读《红楼梦》? 2020-04-23
  •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3
  • 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2020-04-23
  • 世界读书日,和名家“一起读故宫” 2020-04-23
  • 世界读书日,邀您一键扫码捐书,助力乡村儿童阅读 2020-04-23
  • 苏州树山文创设计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12份作品获奖 2020-04-2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金羊图库
  • 北京古北水镇景区恢复开放
  • 法国里尔市政厅变身口罩生产车间
  • 夜空璀璨 上演天琴座流星雨
  • 生死较量,燃爆的“逆行者”
  • 美国护士白宫前手举同事照片 呼吁加量生产防护装备
  • 美国旧金山贝克海滩现座头鲸尸体
  • 意大利威尼斯水质改善 海洋生物清晰可见
  • 德国男子疫情期间坚持购买法国面包 用钓竿连接两国友谊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24日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 均为境外输入关联
2020-04-25 08:56:39
广州一季度新增就业4.43万人 20万人通过网络就业
2020-04-25 08:26:56
从"四早"到连花清瘟 钟南山连线伊拉克分享抗疫秘笈
2020-04-25 07:57:29
广东最后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结束休整回家返岗
2020-04-25 07:51:23
广州开启“云招聘” 在穗湖北籍应届毕业生可获补贴
2020-04-25 07:33:2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新华社  作者:  2020-04-25
大家表示,要传承精神、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行。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胡喆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在广大航天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传承精神、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行。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据统计,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参与集中攻关。科技工作者在动荡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意义非凡。

近日,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胡世祥、潘厚任、胡其正、彭成荣、张福田、陈寿椿、韩厚健、方心虎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这11位老科学家中有两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分别是91岁的孙家栋和99岁的王希季。他们当中,既有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的技术专家,也有从事“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设计的研究员,还有负责试验基地发射控制台的操纵员。“东方红一号”任务结束后,他们又奋力投身后续的航天重大工程,推动并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50年来的巨变。如今,他们当中最年轻的韩厚健、方心虎也已是79岁高龄。

“那个年代,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每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感觉到扬眉吐气。”“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老一代航天人的高度嘉许,饱含着对新一代航天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托期待,这是极大的勉励、鼓舞和鞭策。

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收到回信我们非常激动。”“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院士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段攻关岁月,也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核,“我们一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积淀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航天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的当下,更加需要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回顾了在陕北梁家河关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往事,让广大航天工作者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航天情怀,也体会到党中央对航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今年,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将先后实施,这将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又一次跨越式突破。”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接过老一代航天人的旗帜,以‘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标准,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大力突破核心技术,争取早日完成‘探月’和‘探火’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过去几年中我们实现了“嫦娥”探月的五战五捷,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科学部署和亲切关怀,也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攻关。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

“老一辈航天人面对技术封锁艰难起步,面对艰苦环境挥洒热血汗水,成功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表示,进入新时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承担着我国载人火箭的研制重任,我们将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继续谱写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年轻一代航天人更觉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调研员祁海明深受鼓舞,“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
21:46
跟着总书记感悟“西迁精神”
21:46
第1视点|习近平: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21:46
广州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拟定价最高50元/项
09:54
“五一”前后广州将上线发放汽车及文旅两类消费券
09:54
24日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 均为境外输入关联
09:53
广东如何管理无症状感染者:到定点医院集中医学观察
09:54
广东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已出院 245例尚在医学观察
09:54
穗康口罩无产品信息标示? 广药回应:系正规产品拆零分装
09:54
广东高速今起测试费显功能 所有车道恢复“落杆”
09:5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