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涌现“科企种粮潮”:靠科技端稳自己“饭碗”

来源:金羊网 作者:马勇 陈强 彭纪宁 陈卓栋 发表时间:2020-05-06 08:36
分享到

江门一农机种植示范田里, 农民正在用无人机等进行播种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种粮靠啥新神器?

无人机播种效率相当于60名人工,5G数字收集站监测环境让农民在家巡田……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马勇 陈强 彭纪宁 陈卓栋

【编者按】

仓廪实,天下安。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主要口粮小麦和稻谷的库存量,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这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开始,羊城晚报推出“广东粮食新势力”系列报道,记者下田地,观粮仓,管中窥豹,探求广东粮食稳步发展背后的“秘密”。

卫星导航、无人机、5G、云计算、人工智能……“五一”劳动节前后,记者走马春耕一线,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应用于粮食生产。广东传统农业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依靠经验”到“依靠数据”,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粮食的耕种、杀虫、施肥、浇水、收割等,都可以由机器操作完成。科技、智能化设备成为粮食生产利器,促进广东粮食生产效率跨越式提升。

1 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

记者驱车来到江门台山市都斛镇,这里是广东主要的产粮基地之一,有广东粮仓之誉。

“跟以前相比,现在种水稻轻松多了。”在田边操控无人机杀虫打药的李权立告诉记者,今年他流转了近300亩水田种粮。“好多环节都机械化了,尤其是除草,自己出药,每亩10元,半天搞定”。

与李权立不同的是,刘庭进以前没干过农活,这位“70”后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2017年,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他返乡成立台山市谭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优质有机天然大米。今年早造,共流转承包1600多亩土地,购置了耙田机、插秧机、无人机等10台设备,改变传统的人畜劳力耕作方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江门市达华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老板曾圣钧,去年底与朋友合伙在城郊租了1035亩农田,今年已经如期种上了水稻。他告诉记者:“今年早造全都是无人机直播。公司买了两台无人机,培训了无人机飞手。跟传统的插秧相比,无人机直播,免除了灌水办田、育秧、插秧等过程,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工,每亩节约费用300元。”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业机械化装备正逐步朝着生态、环保、高效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年江门在宜机直播的区域,重点推广水稻精量穴直播和水稻农用无人机直播技术以及无人机飞防技术,今年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06%。

不仅在江门,记者采访中看到,智能化农业机械播种、打药、施肥的场景,在各地田头比比皆是。比如,在广州增城“幸福田园”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近3000亩的水稻就是用无人机播种的。

记者从总部位于广州的农用无人机龙头企业极飞科技了解到,智慧农业如今正加速落地,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今年稍早前,该公司在增城组织了全国首次无人机播种与人工撒种的现场直播作业对比,一台无人机每小时能播80余亩水稻,相当于50名至60名人工的效率。

2 从『依靠经验』到『依靠数据』

位于江门恩平市的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流转了当地1500多亩的水田种水稻。“以前人工插秧,插得直不直,要靠经验、眼力。”该公司总经理谢国良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新购买的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秧苗插播行距更均匀,有利于稻苗生长。

“这里还有一台GPS定位的平铲车,平地的精度达到了5毫米。”谢国良略带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水田对于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以前人工办田多是根据经验完成,而GPS定位平铲车可以更精准。

在谢国良看来,未来水稻生产将逐步从“依靠经验”向“依靠数据”转变,实现标准化生产。“我是搞IT的,有一个构想:搭建一个水稻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物联网,获取水稻生产、加工、运输各环节的数据,提高大米的品质”。

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风云岭森林公园山脚下的艾米农场,今年早造种植了800多亩水稻。去年7月,这里已经率先用上5G通信,每块稻田旁都竖起一个约2米高、自带太阳能板的农田数字采集站,可以实时监测稻田的大气湿度、每日光照、每日蒸发量以及土壤温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等数据。

“农田数字采集站借助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传输到终端‘智慧大脑’,经云计算处理和大数据分析,便可生成稻田的‘体检报告’。”艾米集团副总裁何淑红告诉记者,以往农民种水稻要巡田,凭经验判断除虫、除草、施肥的时间,而艾米农场却可以宅在家中,用手机、电脑了解田间情况。

何淑红说,如今除了5G数字采集站,还可以开动“机器鸭”、无人机来巡田,运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用科技化的手段监控农作物的任何变化。

在广东,像丰穗、艾米这样的智慧型粮食经营体还有很多,它们运用各种新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比如,在梅州兴宁市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稻农通过物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每个地块的气象环境。

3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广东粮食种植方式正在脱胎换骨。谢国良和何淑红都认为,现在的广东农民与从前的大为不同,不少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科技人员,他们有技术有追求。在他们的带动下,广东已开始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记者发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还得益于广东各级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动。例如,在省人民政府此前印发的《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中,明确提及“5G+智慧农业”,提出“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建设5G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江门等市开展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互联网”。该文件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前,建设一批省级5G智慧农业产业园。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已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规划》《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实施方案》《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正稳步推进。

今年,支持力度更是空前。省里出台的文件多次出现“智慧农业”。如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强调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引导企业开展农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农机作业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加快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

4月22日,省科技厅联合省委农办等七个部门印发的《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计划》,也强调要“加强前沿技术研发,构建智慧农业体系”,提出实施新一轮智慧农业重点研发专项,推进5G、区块链、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打造5G+农业、无人农场、智慧水产、智慧果园等智慧农业示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广东今年新增各类农机具14505台(套),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植保无人机等农机数量明显增长,科技、智能化设备成为广东春耕生产的“加速器”。

何淑红说,智慧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科技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广汽新能源埃安V亮相 17万元起全面开启预售

  • 领克05上市,售价区间17.58—21.28万元 2020-05-05
  • 上汽荣威RX5 PLUS启动预售,预售价12.28万起 2020-05-05
  • 上汽大众Viloran公布中文名威然 5月28日上市 2020-05-05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正式上市 售36.2万起 2020-04-27
  • 荣威R标首款旗舰概念车更多细节曝光 科幻感十足 2020-04-27
  • 简约与科技的碰撞 几何C内饰渲染图曝光 2020-04-27
  • 超长续航+超长发布会 智能轿跑小鹏P7将于4月27日正式上市 2020-04-26
  • BEIJING-X7官方图片发布 设计高度概念化 2020-04-24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 拼多多发布美妆报告,消费者自学美容院八成技能 2020-04-15
  • 全系配备潜望式摄像头,荣耀30系列售价2999元起 2020-04-15
  • 开售1小时全网销量破10000台,TCL·XESS旋转智屏京东正式开售 2020-04-14
  • 华为P40系列首销掀起抢购潮,华为全球旗舰店超多酷炫体验受追捧 2020-04-14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售全国首批SK-II限量版神仙水,补贴价仅999元 2020-04-11
  • 转写准,手写快,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还是墨水屏产品吗? 2020-04-09
  • 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ACE交通引擎”为新基建加速 2020-04-09

(视频➕组图)精美!世遗宝藏龙门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粤博

  • 这本书,堪为你人生的定海神针 2020-05-03
  • 画界 “老.道.士” 陈一峰 2020-05-01
  • 以笔为援|文学抗疫涛声涌,为爱发声过万篇 2020-04-29
  • 英国百岁老爷爷的抗疫奇袭:小花园走完100圈,全世界捐来两个亿 2020-04-25
  • 知海无涯,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 2020-04-23
  •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2020-04-23
  • 外国人怎么阅读《红楼梦》? 2020-04-23
  •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3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金羊图库
  • 探访粤东海岛和港湾大美风光
  • 武汉市民跳广场舞健身
  • 四川承担援助湖北医疗队隔离休养的酒店消杀后开门迎客
  • 五一假期香港北京道客流稀少
  • 疫情下的巴西圣保罗“五一”见闻
  • 云南丽江:“五一”假期游客网红地打卡
  • 北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 民众自觉佩戴口罩有序参观南京中山陵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美国新泽西州一市长称其去年11月感染新冠病毒
2020-05-06 06:42:32
00后调研成果推动垃圾分类
2020-05-06 07:47:03
中医药抗疫经验获马方“点赞”
2020-05-05 10:25:55
牵动产业链,“双十”产业集群崛起
2020-05-05 10:25:55
传承五四精神 绽放青春梦想
2020-05-05 10:25:5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广东涌现“科企种粮潮”:靠科技端稳自己“饭碗”
金羊网  作者:马勇 陈强 彭纪宁 陈卓栋  2020-05-06
卫星导航、无人机、5G、云计算、人工智能……“五一”劳动节前后,记者走马春耕一线,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应用于粮食生产。...

江门一农机种植示范田里, 农民正在用无人机等进行播种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种粮靠啥新神器?

无人机播种效率相当于60名人工,5G数字收集站监测环境让农民在家巡田……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马勇 陈强 彭纪宁 陈卓栋

【编者按】

仓廪实,天下安。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主要口粮小麦和稻谷的库存量,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这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开始,羊城晚报推出“广东粮食新势力”系列报道,记者下田地,观粮仓,管中窥豹,探求广东粮食稳步发展背后的“秘密”。

卫星导航、无人机、5G、云计算、人工智能……“五一”劳动节前后,记者走马春耕一线,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应用于粮食生产。广东传统农业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依靠经验”到“依靠数据”,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粮食的耕种、杀虫、施肥、浇水、收割等,都可以由机器操作完成。科技、智能化设备成为粮食生产利器,促进广东粮食生产效率跨越式提升。

1 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

记者驱车来到江门台山市都斛镇,这里是广东主要的产粮基地之一,有广东粮仓之誉。

“跟以前相比,现在种水稻轻松多了。”在田边操控无人机杀虫打药的李权立告诉记者,今年他流转了近300亩水田种粮。“好多环节都机械化了,尤其是除草,自己出药,每亩10元,半天搞定”。

与李权立不同的是,刘庭进以前没干过农活,这位“70”后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2017年,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他返乡成立台山市谭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优质有机天然大米。今年早造,共流转承包1600多亩土地,购置了耙田机、插秧机、无人机等10台设备,改变传统的人畜劳力耕作方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江门市达华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老板曾圣钧,去年底与朋友合伙在城郊租了1035亩农田,今年已经如期种上了水稻。他告诉记者:“今年早造全都是无人机直播。公司买了两台无人机,培训了无人机飞手。跟传统的插秧相比,无人机直播,免除了灌水办田、育秧、插秧等过程,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工,每亩节约费用300元。”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业机械化装备正逐步朝着生态、环保、高效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年江门在宜机直播的区域,重点推广水稻精量穴直播和水稻农用无人机直播技术以及无人机飞防技术,今年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06%。

不仅在江门,记者采访中看到,智能化农业机械播种、打药、施肥的场景,在各地田头比比皆是。比如,在广州增城“幸福田园”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近3000亩的水稻就是用无人机播种的。

记者从总部位于广州的农用无人机龙头企业极飞科技了解到,智慧农业如今正加速落地,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今年稍早前,该公司在增城组织了全国首次无人机播种与人工撒种的现场直播作业对比,一台无人机每小时能播80余亩水稻,相当于50名至60名人工的效率。

2 从『依靠经验』到『依靠数据』

位于江门恩平市的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流转了当地1500多亩的水田种水稻。“以前人工插秧,插得直不直,要靠经验、眼力。”该公司总经理谢国良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新购买的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秧苗插播行距更均匀,有利于稻苗生长。

“这里还有一台GPS定位的平铲车,平地的精度达到了5毫米。”谢国良略带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水田对于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以前人工办田多是根据经验完成,而GPS定位平铲车可以更精准。

在谢国良看来,未来水稻生产将逐步从“依靠经验”向“依靠数据”转变,实现标准化生产。“我是搞IT的,有一个构想:搭建一个水稻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物联网,获取水稻生产、加工、运输各环节的数据,提高大米的品质”。

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风云岭森林公园山脚下的艾米农场,今年早造种植了800多亩水稻。去年7月,这里已经率先用上5G通信,每块稻田旁都竖起一个约2米高、自带太阳能板的农田数字采集站,可以实时监测稻田的大气湿度、每日光照、每日蒸发量以及土壤温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等数据。

“农田数字采集站借助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传输到终端‘智慧大脑’,经云计算处理和大数据分析,便可生成稻田的‘体检报告’。”艾米集团副总裁何淑红告诉记者,以往农民种水稻要巡田,凭经验判断除虫、除草、施肥的时间,而艾米农场却可以宅在家中,用手机、电脑了解田间情况。

何淑红说,如今除了5G数字采集站,还可以开动“机器鸭”、无人机来巡田,运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用科技化的手段监控农作物的任何变化。

在广东,像丰穗、艾米这样的智慧型粮食经营体还有很多,它们运用各种新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比如,在梅州兴宁市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稻农通过物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每个地块的气象环境。

3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广东粮食种植方式正在脱胎换骨。谢国良和何淑红都认为,现在的广东农民与从前的大为不同,不少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科技人员,他们有技术有追求。在他们的带动下,广东已开始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记者发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还得益于广东各级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动。例如,在省人民政府此前印发的《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中,明确提及“5G+智慧农业”,提出“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建设5G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江门等市开展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互联网”。该文件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前,建设一批省级5G智慧农业产业园。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已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规划》《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实施方案》《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正稳步推进。

今年,支持力度更是空前。省里出台的文件多次出现“智慧农业”。如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强调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引导企业开展农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农机作业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加快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

4月22日,省科技厅联合省委农办等七个部门印发的《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计划》,也强调要“加强前沿技术研发,构建智慧农业体系”,提出实施新一轮智慧农业重点研发专项,推进5G、区块链、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打造5G+农业、无人农场、智慧水产、智慧果园等智慧农业示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广东今年新增各类农机具14505台(套),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植保无人机等农机数量明显增长,科技、智能化设备成为广东春耕生产的“加速器”。

何淑红说,智慧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科技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这样论述马克思主义
22:20
这封贺电,太提气了!
22:20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2:20
今日立夏!快来看看广州未来几日的天气情况
10:33
5月4日广东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10:33
广州部分中学非毕业班师生开始检测核酸
09:32
广州市红十字会:户外运动不聚集可不必佩戴口罩
09:32
今年五四,我们“云上见”
09:32
“五一”假期自驾短途游成游客首选 古驿道游受青睐
10:52
今日将迎“五一”返程高峰 ETC车辆记得插卡通行
10:5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