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羊城晚报社 联合主办
追踪四百多年前戏曲《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的足迹,随他水陆联程访广州、澳门,游神庙、商埠,见夷商、海客……细察南粤古驿道及其沿线的今昔变迁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琼
2007年,著名古典戏曲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先生在《文学遗产》刊物上撰文指出,汤显祖以传世名作《牡丹亭》,塑造了男主角柳梦梅这个中国戏曲史、乃至文学史上都罕见的“岭南才子”形象。
九年之后,2016年逢汤显祖诞辰四百周年,黄先生的弟子周松芳博士推出专著《汤显祖的岭南行》,开创性地揭示出这位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以其驿路行旅、创作而与岭南深相融合的因缘。
同年,广东省开始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
2018年,广东召开南粤古驿道学术研讨会,周松芳的专论《驿路欢歌:汤显祖岭南行驿考述》引起了更多关注。
古往今来,南粤古驿道固然是传递信息、货品和人员的重要通道,却也每因历代贬谪文人将种种远离乡国、投身荒服的神伤,诉诸诗文,显得不无沉重。
到了汤显祖所处的明朝万历年间,与前辈文豪韩愈、苏轼等有所不同,他的贬谪徐闻之旅,却因为岭南的显著发展而色彩略异:士风提振,广东文人骑岭北上,与中原、江南等地精英有所交集;水陆交通发达,原先的蛮荒瘴疠被商贸繁华所部分取代;良港、商埠的新奇与开放,令人大开眼界……
这一切,都让汤显祖心绪渐开,并跃入他笔端,点染出《牡丹亭》中的诸多精彩。
我们因而也获得一个新的视角,沿着蜿蜒的南粤古驿道,去探寻岭南文明的多元、后发与外向,向华夏文明致以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回眸。
西京古道乳源段 何鸣 摄
水陆兼程
遭贬谪徐闻的这一年(1591年),“临川才子”汤显祖已年过四十。他本来做着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的六品闲官,并以《紫箫记》《紫钗记》开始了才华横溢的“临川四梦”创作。但在国事危急、同侪蒙冤的关头,一贯正直不阿的汤显祖还是忍不住上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直斥前后两大首辅及其党羽……攻势之烈,令万历皇帝也下不来台,下诏责难并将汤氏贬为徐闻典史。
不过,被他上疏弹劾的官员其实随后也纷纷辞职,或被降,而汤显祖心里又对岭南的人文风物藏着一份向往,所以此时上路,他并不如何悲戚介怀。
周松芳根据明代黄汴的商书《一统路程图记》,并结合诗文研究指出,汤显祖九月初从家乡江西临川出发,至月底才悠游越过大庾岭,进入广东。他从南雄府保昌县的凌江驿下水,沿北江水系畅行南下,途经曲江、游了南华寺,再经乳源、英德、翁源,至清远结束数百里山岭间的旅程。沿途风光大异于岭北,他一路游吟,作诗三十余首,心绪颇佳。
到了接近羊城的三水西南驿,本该转头向西,经肇庆前往徐闻,但汤显祖却从容取道佛山,至羊城,盘桓多日。他遍游了这座千年商贸名都,再朝增城方向,谒南海神庙;又到东莞,探抚了挚友祁衍曾的遗孤;然后邀同好,上罗浮山朝圣;下山后,他竟然还去了一趟澳门揽胜……
如此兜兜转转一月有余,汤显祖才沿陆路至江门,徐徐上道,前往谪所。但岭南的暖冬令他不大习惯,嫌热,即从阳江转海道,顺便游了海陵岛、涠洲岛之后,再从廉州上岸陆行,十二月前方抵徐闻。
此时汤显祖离家一季有余,南粤驿道水陆畅行,满目新鲜,不觉已过三千里河山。
风物如诗
一路踏古访新,汤显祖诗文不断,“椰子杯”“寄生酒”“槟榔”“龙涎香”等岭南物珍也不时出现。周松芳还发现,他甚至对在广州所吃、西洋人奉上的一种饼饵极尽赞美,可引为学界所见最早的华人西食文献之一。
自万历六年(1578年)起,朝廷在每年秋冬两季,允许葡萄牙商人到广州参加为期数周的定期市(交易会)、直接与到广州的国内商人进行交易。汤显祖莅临之时,恰逢当年的“秋交会”,洋商夷舶及各省商人客船云集,盛景繁华,使他写下了“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的诗句,完全抛开以山水地势来表现城市气脉的传统,代之以市井尤其是外贸的极度繁华,点出了广州最独特的一面。
汤显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赋诗纪行澳门的作家,他以《听香山译者》《香嶴逢贾胡》等诗描写中外的丝、茶、香料贸易,而且有“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的句子———力图描述一种与“农商不分”的中原传统大相径庭的全新商品经济形态。
至于罗浮山之行,就更是信重道教的汤显祖念念不忘的岭南朝圣了。他在山中盘桓四五日之多,状写风景之丽,怀人文之胜,儒道兼善,既遥想比之久远的得道高人葛洪、鲍姑,又追慕前辈的岭南大儒湛若水……
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徐闻灯角楼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摄
士风提振
汤显祖踏上徐闻这片红土地的时间,距离前朝远谪海南的东坡先生离开,已过去了490年(公元1100年,苏轼在此舍舟登岸,经徐闻北还,次年即去世)。他的岭南行几乎可以说是自在、丰富的,与唐宋之际众多南来的谪官大不相同。
个中原因,当首推南粤驿道的进一步开发。从宋代开始,大庾岭南北陆路驿道得到整修,梅关古道正式建成,并在进入广东后实现了与南粤水网更为便捷的连接(水路相对经济、舒适,又可避丛林瘴疠之气),岭南众多城镇间完整的驿道网络体系也已形成。这大大满足了广东海贸与广州“一口通商”的商业物流客观需要,也提升了岭南地区在中华版图中的地位。
此外,在海禁屡起的明代,因为广州一直保持开放,大得外贸之利,四方商贾辐辏,“走广”成了一句时谚。宽泛而言,汤显祖的故乡临川正处在从南京到广州这条最重要的“走广”路线上,这也是汤显祖与岭南的一种夙缘。
更往深一层探究,汤显祖还有种“朋友圈”的亲切感———他有许多岭南故交:单是同榜的进士中就有六人是广东籍,其中最为交好的邓宗龄,正是徐闻人。另据诗文所见,他出仕前的好友祁衍曾就是东莞人,他在南京任上也结交了不少岭南籍的朋友,如官至光禄寺卿、后来编纂了万历《广东通志》的郭棐,“南园后五子”之一的著名诗人欧大任,以及前兵部尚书翁万达之子等等。这都大大增进了汤显祖对南粤的了解与亲近。
1583年,汤显祖和另外六位岭南士子一同高中进士。次年,岭南大儒、心学宗师陈献章入祀孔庙。在此之前,有邱濬、梁储、方献夫、霍韬、湛若水、翁万达等一批粤籍名臣在政坛发声,兴起了广东有史以来第一个科举入仕的高潮;有明一代,广东的书院数量一跃而居海内第三(仅次于江西、浙江)。
这些人事并非偶然的时间巧合,实为一组地域文化提振的足音。诚如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说,吾粤之地,“自秦汉以前为蛮裔,自唐宋以后为神州”。
梅关古道 李子亮 摄
岭南梦梅
南粤古驿道绵延数千年,不知容留了多少文人佳作,其中虽不乏“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却并未再催生出第二个像柳梦梅这样,岭南特色鲜明而又光润的人物形象。
《牡丹亭》中柳梦梅一出场,就自诉“寒儒偏喜住炎方”“我也是广州学里数一数二的人物”,表达了对自己岭南身份的认定和对故乡的托赖。杜丽娘在《惊梦》中“望断梅关”之后,《寻梦》也是寻向罗浮边,见梅子磊磊可爱、梅树依依可人———岭南、罗浮与梅花,就是杜丽娘梦中人柳梦梅的标签。
汤显祖结识岭南才子颇多,时常感叹他们僻居一隅,不易脱颖而出。于是剧中便安排柳梦梅从广州的海外贸易入手,去澳门“谒遇”———拜谒钦差识宝使臣苗舜宾,冒险地达到“自献其宝”的目的。到《耽试》一出,他又在论战、守、和三策中出奇制胜,大展务实之风……都寄托了剧作家对岭南风度的首肯。
对于柳梦梅的原型,很多研究指向汤显祖出仕前的挚友、早逝的祁衍曾。
他就是一位至情至性、行事不羁的岭南士子,其生前种种醇酒美人的轶事,与柳梦梅因痴情而不惧杀头之罪、为杜丽娘掘墓还魂的举动,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剧中也多有表现中原人士对广东人偏见或“妖魔化”的细节,例如误指岭南人善掘坟、因爱嚼槟榔而染口唇,还直呼“番鬼”等……但都被柳梦梅机智而不卑不亢地澄清了,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杜宝,也刚直不谀。
黄天骥先生曾说,《牡丹亭》最大的创造之一,应是确定了柳梦梅的岭南出身,并从岭南文化中汲取养料,塑造了一个中国戏曲舞台上少有的、光彩照人的男主角。周松芳则认为,柳梦梅的胆识气度和不拘常规、处变不惊的能力,都超越张生(《西厢记》)、侯方域(《桃花扇》)、许仙(《白蛇传》)这类传统戏曲舞台上稍嫌“窝囊”的陈袭形象,呈现出个性解放、思想多元的岭南魅力。
1593年,汤显祖离开徐闻,再一次踏上驿道行旅,赴浙江遂昌上任。岭南别后五载,他开始写作《牡丹亭》,将那些徐徐闻之的炎方人事、岭外梅花,一一编织进了这部千古名剧之中。
汤显祖在徐闻的时间才一年多,仍创办书院为一方传道授业。他因担忧“其地人轻生不知礼义”,而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故命名为贵生书院 邱苑丹 摄
访谈
我们的责任远不止于怀古
龙家有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
羊城晚报:从文化角度而言,很多中原文化名人以“贬谪”的方式,经南粤古驿道南下,给岭南文化乃至华夏文明带来了别样书写。
龙家有:是的。在东汉以后,从广州沿北江上至清远,在浈阳峡附近西折入洭水上溯,经阳山、连州,越骑田岭过郴州、潭州经湖北至长安,就已有了全程约4555里的驿道。至此,南粤古驿道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我们今天还可以在连州、乳源等地看到秦汉古道、西京古道的部分遗存。
唐代最重要的举措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冬,张九龄奉诏开凿、重修大庾岭道,打通经韶州北上的路径。宋代,南粤驿道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自广州往东至惠州、潮州、梅州,然后出省至闽西、赣南一线的交通路线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交通要道,惠州因此发展为粤东重镇。其次,广州往西南方向(今新兴、阳江以南地区)的道路也已打通,雷州渐成为粤西重镇。宋代被贬南粤的名宦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赵鼎、李邕、王岩叟、胡铨、任伯雨等,都途经雷州半岛的驿道至琼州。
明清时期,是南粤古驿道建造的高峰,形成了连接岭南众多城镇的完整驿道网络体系,现存的南粤古驿道就大多是这一时期的。明代广东驿站数量最多时有109处。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广东驿道以广州为中心,有7条路线,分别连接肇、高、雷、廉、惠、潮等地,汇通东江、韩江、西江水路,一直通往江西、广西、海南、福建等地。
羊城晚报:在您担任广东省文物局局长时,从2016年开始,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全面实施。今天我们对于南粤古驿道的关注,重点在哪里?
龙家有:南粤古驿道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历史跨度长久,跨越南粤大地上的众多城镇、村庄、山岭和水系,穿越丰富和复杂的自然生态景观,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贯穿很多国家的贸易之路。它既得自于岭南的风物地貌,又塑造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风貌,是有着明显文化积累效应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但我们只摸清家底、原样保护、频频怀古是不够的。目前广东正是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起,将南粤古驿道与传统村落、乡村的振兴相联系,将古驿道与今日全民健身、游学的时尚相联系,串起新的发展模式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