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印记|一首词道出拳拳为民情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7-02 14:40
分享到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习近平总书记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所作,刊登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词前的小序道出了填词缘由: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2014年1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河南兰考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当年3月,他来到兰考。

这不是他的首次到访,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河南考察时,就曾专程到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拜谒焦陵,致敬忠魂。

此次重访,一下车,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焦裕禄的音容笑貌和感人事迹,习近平总书记边看边问,不时驻足。“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引起心灵的共鸣。”

心灵的共鸣,也是跨越时空的传承。

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情到深处,他重咏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2014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老办公楼举行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开门见山:“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在这次重访兰考时,总书记还提出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大家来这里学习,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我们可以在总书记的这首词中找到答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2009年来兰考时,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焦裕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

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后的第一本专题著作集便是《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足见焦裕禄在他心中的特殊地位。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指出,县委书记要以焦裕禄等同志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穆青等人在《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中说:“曲曲折折的历史没有磨灭刻在人们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呼唤焦裕禄的激越之情,像江河大海的波涛,在共产党员心中,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更加激荡不已。”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来自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就是焦裕禄精神之所以感人至深的精神内涵所在,也是指引党员、干部当前工作的现实意义所在。

重访兰考50多天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兰考,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下午1时20分许。“县一级领导同志要珍惜岗位,秉公用权,安身、安心、安业,多为老百姓造福。”总书记再次告诫。

深深的为民情怀是跨越时空的共鸣。

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中央,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焦裕禄视为人生榜样,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抱着“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勉。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这是5月11日下午,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保持着长期养成的深入基层考察调研的习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聆听人民心声。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总会去看望当地的老乡。“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从生活冷暖到安居乐业,从柴米油盐到田间地头,从教育医疗到致富增收,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不惜代价,要让患者用上最好的设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民爱民之情愈加凸显。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承诺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几十年如一日情系人民、扎根人民、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也是对那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里深深为民情最生动的诠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全新Jeep+大指挥官上市 配置升级售价23.98万起

  • 广汽举办628超级品牌日 在线人数及订单创新纪录 2020-07-01
  • 五菱凯捷内饰曝光 搭载同级尺寸领先全景天窗 2020-06-26
  • 售价10.36-13.96万元 吉利大豪越正式上市 2020-06-24
  • BEIJING-X7正式上市 指导价10.49万元起 2020-06-24
  • 全新保时捷911 Targa 于深圳车展全球首秀 2020-06-22
  • 三菱汽车官方申明: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2020-06-26
  • 全新UR-V深圳区域上市 售价24.68万元起 2020-06-21
  • 几何C 粤港澳车展首发亮相,550km续航,补贴后预售价13.98万元起 2020-06-21

京东618下午两点销售金额达2392亿!展示消费增长六大趋势

  • 乐视商标拍卖争夺激烈:13万起拍1.3亿成交 融创系得手 2020-06-30
  • 腾讯回应起诉老干妈:系老干妈投放广告 但长期拖欠款项 2020-06-30
  • 恺英网络发公开信:未参与圣杯、骐飞两家合伙企业自身商事行为 2020-06-30
  • 国美在线被曝1款空气净化器抽查不合格 2020-06-30
  • 中国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专用变压器下线 2020-06-28
  • 微软宣布将永久关闭实体店 2020-06-28
  • 2020第七届广东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活动启动 2020-06-28
  • 主播月均薪11220元 年轻女性比例78.2% 2020-06-2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 独家访谈|哈金:在三个“李白”间游走的英文写作 2020-06-10
  • 7年投入3个亿!广州15个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被推介 2020-06-10
  • 独中七元!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目公布,1/5来自广东 2020-06-10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广东清远500米高空汉服秀吸引游客
  • 长江葛洲坝开闸泄洪
  • 北京闷热难当 孩童戏水降温清凉一夏
  • 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开通运营
  • 江苏扬州:喷泉戏水享夏日清凉
  • 航拍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 端午粽飘香
  • 农忙夏争时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美国加州重新关闭19个县的餐厅等场所
2020-07-02 08:21:09
全国暴雨预警连发31天,5省局地有大暴雨
2020-07-02 08:20:36
解放军驻港部队:坚决拥护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
2020-07-02 07:39:28
美国新冠感染病例超过267万,24小时新增近5.4万
2020-07-02 07:38:35
广州CBD隧道飙车 两司机分别被吊销驾驶证和罚款
2020-07-02 06:19:3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初心印记|一首词道出拳拳为民情
央视网  作者:  2020-07-02
焦裕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习近平总书记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所作,刊登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词前的小序道出了填词缘由: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2014年1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河南兰考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当年3月,他来到兰考。

这不是他的首次到访,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河南考察时,就曾专程到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拜谒焦陵,致敬忠魂。

此次重访,一下车,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焦裕禄的音容笑貌和感人事迹,习近平总书记边看边问,不时驻足。“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引起心灵的共鸣。”

心灵的共鸣,也是跨越时空的传承。

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情到深处,他重咏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2014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老办公楼举行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开门见山:“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在这次重访兰考时,总书记还提出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大家来这里学习,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我们可以在总书记的这首词中找到答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2009年来兰考时,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焦裕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

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后的第一本专题著作集便是《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足见焦裕禄在他心中的特殊地位。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指出,县委书记要以焦裕禄等同志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穆青等人在《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中说:“曲曲折折的历史没有磨灭刻在人们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呼唤焦裕禄的激越之情,像江河大海的波涛,在共产党员心中,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更加激荡不已。”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来自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就是焦裕禄精神之所以感人至深的精神内涵所在,也是指引党员、干部当前工作的现实意义所在。

重访兰考50多天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兰考,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下午1时20分许。“县一级领导同志要珍惜岗位,秉公用权,安身、安心、安业,多为老百姓造福。”总书记再次告诫。

深深的为民情怀是跨越时空的共鸣。

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中央,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焦裕禄视为人生榜样,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抱着“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勉。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这是5月11日下午,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保持着长期养成的深入基层考察调研的习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聆听人民心声。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总会去看望当地的老乡。“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从生活冷暖到安居乐业,从柴米油盐到田间地头,从教育医疗到致富增收,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不惜代价,要让患者用上最好的设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民爱民之情愈加凸显。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承诺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几十年如一日情系人民、扎根人民、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也是对那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里深深为民情最生动的诠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丨风华正茂
09:24
习近平: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09:24
50余国在人权理事会作共同发言欢迎中国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获得通过
10:12
腾讯被骗了只能“自认倒霉”? “广告款”应由谁埋单?
08:36
解放军驻港部队:坚决拥护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
09:22
广州中考下周一至周五填报志愿 示范性普高招生计划有所增加
09:22
广东高职五年一贯制单独招生考试统考 录取最低分数线出炉
09:22
在粤就业港澳籍员工可享内地职工同等医保待遇
09:22
【中国梦·践行者】改造顺德工业园区 香港“80后”为制造业增添温情
09:22
认知症老人照顾有了统一指南 广东发布两个地方标准
09:2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