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覃女士误吞鱼骨,第二天去医院取了出来。没想到鱼骨在取出前已扎破食管刺伤主动脉,半个月后主动脉破裂,命悬一线。今年5月,佛山一位患者因鱼骨刺伤主动脉险丧命。
几天前,广州一45岁男性因误吞鱼骨,救治无效死亡。小鱼刺频惹大祸,医生提醒,若误吞鱼刺一定要及时就医。
鱼骨刺穿食道命悬一线
7月15日,广州48岁的覃女士在家吃鲩鱼时突然感到喉咙刺痛, 吞咽时尤其明显, 她马上尝试民间流传的土办法———大口吞米饭、大口吃青菜,没想到这个错误的做法为日后埋下祸端,差点没了命。
7月16日,覃女士感觉疼痛没有缓解,于是她到一家医院就医,医生在内镜下将鱼骨拔除。但接下来的几天她仍然感到喉咙痛,并开始出现背痛。她再次返回初诊医院, 医生为她开具了更为详细的影像学检查, 并叮嘱她回家后吃流食。
7月31日,她开始出现头晕、头痛、耳朵发热等不适症状。当日傍晚,她到中山一院就诊。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显示,这根鱼骨虽然取出,但它在取出前已经刺穿食道,扎伤了主动脉弓,引起了感染形成脓肿,危及生命。
入住中山一院后,医院心脏外科、放射影像科、内镜中心、心胸外科ICU、胸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超声科、输血科等多学科的专家为覃女士会诊,讨论手术方案。
然而,在此期间,覃女士的病情急转直下, 开始出现口唇苍白、精神萎靡、意识淡漠、肛门间断排血便等症状, 其血压最低甚至下降至49/25mmHg,血红蛋白从10跌到了5,失血严重。医生考虑是由于主动脉破口连接着食管的小创口不断出血所致,于是紧急对覃女士进行抢救,让她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
手术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若不实施手术,患者的病情可能瞬间恶化。若实施手术,术中大出血风险极高,甚至有可能术中死亡。据国内文献报告,此类型手术死亡率高, 国内某单个医疗中心23例手术中病人仅3例存活。
医生冒险一搏解除危险
经过详细的手术方案讨论,8月4日, 中山一院十多个专科组成顶级团队,为覃女士进行了手术。在体外循环的保驾护航下, 医生将主动脉弓上一个2-3毫米的破口封堵住了, 考虑到“这样不仅可以止血,患者还可以免于换人工血管”。但就在医生们刚刚松了一口气时,情况突变! 覃女士的口腔中开始有血流出,很快就呈“喷涌而出”的态势。瞬间,她的胸腔、手术室地板满是鲜血。
还有另一个出血口?果真!医生在覃女士主动脉弓上又找到一个4毫米的破口。
为什么有两个破口, 手术前却只发现了一个。中山一院心脏外科专家吴钟凯解释, 其中一个洞口很有可能被脓肿的组织压住了,所以没有出血,但手术过程中, 随着这些感染脓肿组织的切除压力解除,血就涌出来。
止血刻不容缓。医生在覃女士左侧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紧急阻断血管,将覃女士口腔、鼻腔涌出的鲜血止住。由于破口大且感染严重,周围的组织已经变得像豆腐渣一样脆弱,没有办法缝合,于是医生改为胸腹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转流术———快速切掉破裂、感染的血管部分,更换上人工血管。
吴钟凯回忆,由于覃女士动脉炎症反应严重,当把人工血管和她的血管缝合时,手感就好像缝豆腐一样,一点张力也不能有。小心翼翼地缝合好后,又在外围进行了加固,这才缝结实。
血管问题解决了,接着就是食管,中山一院内镜中心专家崔毅迅速“接棒”,马上为覃女士进行了食管支架植入术, 以确保她日后的生活质量有保障。几经波折,在十多位专家的奋力合作下, 这场历经十几个小时的手术终于落下帷幕。
误吞鱼刺要及时就医
面对覃女士如此棘手且高难度的手术, 中山一院专家团队今年已是第二次遇见了。三个月前,他们成功抢救了一例鱼骨刺伤主动脉的患者, 患者付出了50多万元、住院一个多月的代价才挽回生命。而就在几天前,广州一45岁男子也是误吞鱼骨刺穿了主动脉,抢救无效死亡。
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喉专科主任雷文斌介绍,刚刚误吞鱼刺时,鱼刺往往卡在咽喉处、 或食管上段,比较容易取出来, 所以越早到医院处理越好。不愿意到医院的患者,往往尝试各种土办法来处理,比如大口吞米饭、馒头、青菜等,几天后仍有疼痛或不适等才到医院就诊。由于耽误的时间长加之处理方法错误,鱼刺不仅被饭团、青菜带着下行到食道下段, 还可能会被饭团、馒头的挤压而扎得更深,甚至会造成食道穿孔, 更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纵膈感染,如果鱼刺扎入主动脉,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市民, 若误吞鱼刺一定要及时就医, 哪怕鱼刺已经取出了仍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到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避免因一根小鱼刺惹出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