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邹韬奋等人被营救后登上疍家艇的复原场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在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阳台山下,有一座不是特别显眼的院落。与周边的高楼大厦相比,这座院落显得特别古朴宁静。这里,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所在地。8月27日,“重走东纵抗战路”采访团一行到此重温历史。据了解,1941年年底,香港沦陷后,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被困香港,广东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克服重重困难,将诸多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从日军虎口中顺利营救出来,上演了一场伟大的“抢救”,保护了中国的“文脉”和精英。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记录了诸多被营救人士从香港转往内地的动人故事。
壹
纪念馆再现经典营救场景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出兵进攻九龙新界,进而占领香港。香港沦陷后,日军立即封锁了港九交通要道,并在香港进行地毯式的搜查。当时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被困香港,命悬一线。
中共中央南方局多次指示广东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营救被困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当时开辟了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立即行动起来,建立联络站、开辟交通线。
1942年1月开始,日军为了缓解粮食紧缺的问题,强行驱散100万香港市民回内地。乘难民潮之机,在游击队帮助下,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乔装成难民逃离虎口。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执行馆长尚悦告诉记者,1942年1月底至2月底是营救工作最紧张的时刻,每隔一两天就有一批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撤离香港,每批少则十来人,多的二三十人,撤离路线主要有东(水路)、西(陆路)两线。
据了解,西部陆路交通路线,主要是经荃湾、元朗、落马洲等,蹚过深圳河,走了整整4天4夜,然后抵达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司令部所在的白石龙村。村里一座老旧的天主教堂,成了迎接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的首个避风港,他们随后被转移到游击队在阳台山上搭建的草寮,并在条件允许后陆续将他们送往大后方。
在纪念馆3号馆,记者留意到布展方特别设置了一处复原场景,再现1942年1月9日晚,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叶以群、于伶等二十多人,在营救人员的一路引领护送下,登上了事先停泊在香港铜锣湾避风塘码头的疍家艇,飞快横渡海峡,抵达九龙红磡。尚悦说:“当时日军对船只查得很严,只有事先严密布置和巧妙安排,才能顺利到内地。”
贰
营救中转站展示“抢救”历史
惠州市惠城区桥东上塘街70号,有一栋三层楼的洋楼,被称作“东湖旅店”。如今,它是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在一楼大厅,有一面墙上挂着数十名中国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的照片,包括著名文学家茅盾、剧作家夏衍、文艺理论家胡风、报人范长江和邹韬奋、国学大师梁漱溟、漫画家丁聪、科学家高士其……他们都是粤港秘密大营救的被营救者。
资料显示,从1942年1月13日邹韬奋、茅盾等第一批文化精英到达白石龙村,至1942年11月22日,最后一批被营救人员几经辗转最后抵达苏北解放区的11个月里,数个省市的地下组织和广东抗日游击队伍参与其中,整个大营救先后将3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10多位国民党军政官员家属、100多名国际友人,以及其他人员共800多人安全转移。
中共惠州市惠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肖毅表示:“这次大营救没有牺牲一个人,没有被捕一个人,秘密大营救实为‘胜利大营救’。”安全转移的背后是数以千计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家国情怀。
肖毅认为,大营救保护了中国的“文脉”和精英,这批文化精英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繁荣作出巨大贡献。“邹韬奋曾为东纵司令员曾生将军题词‘保卫祖国,为民先锋’,文学大师茅盾也称赞这次营救工作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曾任广东东江纵队《前进报》社长的杨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这场营救行动不成功,中国的文学史和艺术史都将被改写。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内的雕塑
传承故事
东湖旅店成重点红色教育基地
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上塘街70号的东湖旅店,隔街近江,交通便利,曾是秘密营救文化名人的惠州接送站之一。“粤港秘密大营救,抢救出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800余人,其中100余人辗转惠阳,大部分入住东湖旅店。”中共惠州市惠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肖毅告诉记者,东湖旅店是粤港秘密大营救的重要见证。
肖毅说,在营救过程中,东湖旅店上演过许多令人难忘、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比如,当时国民党187师师长、身兼惠州警备总司令的张光琼,就住在东湖旅店顶层。但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我们的前辈们租下东湖旅店作为秘密中转站。再比如,被营救的茅盾夫妇在这里亲自烹饪家乡风味鸡给大家吃。”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处具有丰富革命信息的地点,东湖旅店建筑是珍贵的文化资源。2017年,惠州市惠城区政府完成了对东湖旅店的收购。2018年,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东湖旅店”保护利用工作。肖毅说:“我们把东湖旅店改造为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修缮布展工作,去年1月30日已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东湖旅店已成为惠州十个重点红色教育基地最热打卡点。据不完全统计,该陈列馆2019年开馆至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7万人次。
肖毅还透露,东湖旅店去年还迎来了多名曾执行营救任务的营救者和被营救的文化名人后代,包括连贯、杨康华、胡绳、乔冠华、刘少文等人的后代,他们在东湖旅店缅怀父辈、重温历史。
亲历者说
深圳龙华白石龙村村民刘世勇:
全村出动营救文化名人
8月28日,记者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见到了村民刘世勇,他的父亲刘鸣周和乡亲们曾一起参与过这场大营救。他说,自己从小就经常听到父辈们讲起那场大营救,原先不知道营救的是谁,后来才知道营救的都是鼎鼎有名的文化大家。
“为迎接大批被营救人员的到来,我父亲刘鸣周带领党员和全村青壮年配合游击队完成接待工作,安排自卫队巡逻、站岗放哨,组织担架队接应伤病员,组织村民运送大米、柴草、搭草寮。”据刘世勇回忆,刘鸣周当年虽然对外公开的身份是民治乡副乡长,但许多村民都知道,他真实身份是共产党党员,村民特别支持和维护他们的行动。
“这次营救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秘密行动,而是要整个村甚至多个村共同的努力。”刘世勇说,父亲刘鸣周曾告诉他,当时是游击队给村里下达任务,告知文化人过来的时间,村与村之间形成一条隐蔽的撤离路线,相互建立好联络点,以确保他们路上的安全,“我父亲主要做后勤保障方面整体的组织工作”。
父辈们讲述的“狗肉宴”故事,让刘世勇至今记忆犹新。1942年1月,邹韬奋、茅盾等第一批文化名人到达白石龙,东江纵队曾生等领导设宴接待他们。刘鸣周特意从老围买回一条狗,让妹妹刘鸣岐及妻子蔡凤友配药烹制了一席客家狗肉饭。刘世勇表示:“当时物资匮乏,很少能吃到肉,那次设宴让他们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