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海底126年定远舰铁甲重见天日 整体保存完好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磊 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0-09-23 08:48
分享到

沉入海底126年定远舰铁甲重见天日 整体保存完好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一块铁甲在刘公岛附近海域出水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黄宙辉

9月17日,在山东威海湾刘公岛昔日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成功将定远舰上一块重达18.7吨的铁甲起吊出水。这是目前国内出水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护防装甲。铁甲出水,进一步印证了定远舰的“身份”。

羊城晚报记者深入采访一线工作人员发现,无论是水下摄影、测绘登记还是设备维修,广东水下考古人为此次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贡献了丰富的广东经验。

定远舰铁甲整体保存完好

“此次发现的铁甲为一整块,高2.832米、宽2.60米、厚0.305米,重约18.7吨,是定远铁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 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说。他表示,定远舰铁甲为康邦铁甲,即钢面熟铁甲的复合装甲。

“在长达126年的时间里,铁甲的状态基本没有改变,表面几乎没有锈蚀或附着物,整体保存得比较完好。”周春水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此次水下考古收获颇丰,除了铁甲片,还发现了很多小口径的武器,“有上千枚子弹,以及一些各种尺寸的炮弹头以及铜构件。”

威海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终战之地。为探明威海湾内北洋沉舰的保存情况,自2017年开始,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的联合考古队开启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于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2019年夏,调查确认这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沉址。今年,包括定远舰铁甲在内的文物上千件已经陆续出水,考古队基本摸清舰体残骸的整体情况。

截至目前,共发现沉舰主炮台遗迹,并出水各种文物上千件,以小口径弹药为主,还有撬棍、铜盖、弹壳、铜钱等铜质文物,木滑轮、甲板、麻将等木质竹质文物,青花瓷碗、玻璃等舰上人员生活物品。

黎飞艳工作照 王尚博 摄

广东水下考古队队员贡献丰富经验

广州打捞局是此次水下、水面工程的主要配合单位,而定远舰遗址第二期调查工作有广东水下考古队三位队员黎飞艳、林唐欧、王志杰参与。周春水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每个人的分工:“黎飞艳主要负责摄影,包括水下摄影与出水文物的摄影;林唐欧则主要负责出水文物的登记与绘图;王志杰是多面手,既负责水下清淤工作,也参与设备的维修。”

今年56岁的黎飞艳从事水下考古摄影已经有15年,忙,是黎飞艳工作的常态,往往一个项目下来拍摄的照片近万张,多的时候有几万张,白天拍完,晚上还要处理图片。定远舰铁甲出水后,拍摄工作从水下转到地面,现在黎飞艳主要忙着拍出水文物。

水下考古摄影不同于田野考古拍摄,因为下水所带的气瓶气量有限,下水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确定文物位置、设置参数、调整灯光,如果是水下二十米左右的位置,黎飞艳需要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以上一系列操作,同时拍出有价值的照片。

“这次定远舰的位置离岸边比较近,水下能见度比较差,我们带的大相机基本上都不能派上用场,只能使用携带方便的小相机加广角镜头,能见度特别差的时候我们基本靠摸,所以这次水下拍的东西不是很多,除了铁甲,还拍了一些子弹壳炮弹等残片。”

1987年“南海Ⅰ号”发现后,国内开始培养水下考古潜水员。2005年,为了继续跟进该项目,广东省自己培养了十位水下考古潜水员,紧接着2007年又启动“南澳Ⅰ号”项目,这批潜水员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潜水机会,“尤其是南澳水下环境也比较恶劣,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锻炼出来了。”黎飞艳说,“我们的实力也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表示,广东考古队在“南海Ⅰ号”及“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才结构也比较合理。

铁甲背后是一段悲壮历史

18.7吨重的铁甲背后有着一段悲壮的历史:1894年9月17号的黄海海战中,定远舰是作为旗舰与日军舰队周旋,面对日舰的围攻,定远舰完全靠防护装甲方才生存下来。2月4日夜,定远舰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舰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被迫搁浅在刘公岛海域充当“炮台”,由于进水严重,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放弃定远舰。为防止定远舰落入敌手,刘步蟾下令将其炸毁。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时年43岁。

“定远舰从头到尾都是一艘英雄的战舰。”在周春水看来,定远舰铁甲出水,成为甲午战争实物证据,是教育警醒国人的最好教材。“定远舰凭借其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战斗到了最后。这片铁甲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英雄的见证。”

为何说这片铁甲是发现定远舰的关键证据?周春水告诉记者,铁甲的长宽尺寸与定远舰相吻合,“铁甲从上到下的厚度都是33厘米,定远舰又叫铁甲舰,所以铁甲就是它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标志。”

这片铁甲的发现也颇为不易,定远舰沉舰所在位置水深6米左右,战舰保存情况极差,埋于泥下1-3米左右,只发现零星散落的战舰残骸,未见连续的舰体。

“水下能见度很差,不足20公分,这给水下勘探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周春水表示,队员每天要进行两班水下作业,分为上午和下午,每次作业时间不能太长,超过四十分钟就会有另一个队员来接替。

甲午沉舰系列调查是近年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随着“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相继被发现,为人们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更丰富、更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见证着中国水下考古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此次定远舰铁甲的发现,不仅提供百年前甲午战争实物证据,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和海洋意识不可多得的教材,也对北洋海军、近代海军舰船发展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这批出水文物将进行脱盐等保护处理,以便早日与观众见面。

知多D

定远舰,系由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原属德国,二战后划归波兰)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为清朝北洋舰队的主力舰。1881年开工建造,同年12月28日下水,花费约140万两白银;1885年定远舰驶抵大沽口,同年10月服役,并成为清朝北洋水师的旗舰。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售价11.58万元-14.38万元,比亚迪全新SUV宋PLUS上市

  • 奇瑞蚂蚁正式上市!@LIFE平台打造 补贴后14.98万元起 2020-09-22
  • 红旗品牌“全明星”阵容亮相2020北京车展 2020-09-22
  • “核能黄”首次演绎出道 全新MG5潮流美学设计品鉴 2020-09-22
  • 2021款荣威Ei5正式上市 售价14.08万元起 2020-09-21
  • 新款柯珞克领衔 上汽大众斯柯达全车型将亮相北京车展 2020-09-21
  • 吉利博越百万款上市 共5款车型售价8.88万元起 2020-09-18
  • 试驾第三代名爵6 PHEV:激进的外形,滂湃的内心 2020-09-18
  • 广汽集团8月产销同环比继续增长 自主品牌发力表现亮眼 2020-09-17

人才!阿里达摩院10位青橙奖获得者平均年龄不足32岁

  • 瑞幸咖啡造假案涉及45家公司!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处罚6100万元 2020-09-22
  • 反击!华为终止澳大利亚1亿澳元投资,裁员超1000人 2020-09-22
  • 畅移升级全链路私域电商业务,携手腾讯构建零售增长新格局 2020-09-21
  • 搭载智慧柔风技术 TCL携手国美推出T睿柜机系列高端空调 2020-09-21
  • 最高可实现8级防抖功能 佳能EOS R5/R6亮相广州 2020-09-16
  • 墨迹天气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 张超退出监事一职 2020-09-15
  • 永旺梦乐城广州增城招商了!预计2021年春季开业 2020-09-11
  • 强强联合 广东移动携手白云国际机场打造5G+智慧机场 2020-09-11

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30台好戏“云端”亮相

  •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乡村教师》能否摘下“金龙奖”?第十三届漫画节9月28日见分晓 2020-09-17
  • 以艺术形式致敬抗疫英雄|作品《致勇气》开启全省巡演序幕 2020-09-17
  • 从这本书读懂巍巍南山 2020-09-10
  • 《安仔一定会变好》绘本人物原型亮相南国书香节,小小志愿者分享公益故事 2020-08-29
  • “生命舱”设计作品哪件最出彩?何镜堂院士等评委选出了这两件 2020-08-29
  • 文字版权保护机制全新升级,“阅时代·文字版权保护在行动”倡议书今日发布 2020-08-29
  • 《发现香云纱》即将出版 一本挖掘南沙榄核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文化的匠心之作 2020-08-24
  • 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西西:专心于“游戏”的说梦人 2020-08-22

养颜妙品皂角米,花样烹法惹人爱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金羊图库
  • 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秋日晨光美
  • 新疆博斯腾湖:“秋捕”庆丰收
  • 森林变火海 美国10个州87场大火西海岸浓烟笼罩
  • 航拍辽宁盘锦红海滩秋日风光
  • 海上收获“致富菜”
  • 云南漾濞:万亩核桃喜获丰收
  • 北京市确定第一批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 新疆北塔山牧场:秋季牧场畜群膘肥体壮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粤港澳工会加强合作 助力大湾区建设
2020-09-23 06:21:43
南沙率先提出探索打造一流“营智环境”
2020-09-23 06:21:33
广东省医保局:支持长处方等便民措施常态化
2020-09-22 21:37:23
洛溪大桥新桥预计10月中下旬合龙
2020-09-22 21:47:16
广州试点将情绪状态评估纳入体检项目
2020-09-22 08:44:4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沉入海底126年定远舰铁甲重见天日 整体保存完好
金羊网  作者:孙磊 黄宙辉  2020-09-23
铁甲出水背后,有广东水下考古人的努力

沉入海底126年定远舰铁甲重见天日 整体保存完好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一块铁甲在刘公岛附近海域出水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黄宙辉

9月17日,在山东威海湾刘公岛昔日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成功将定远舰上一块重达18.7吨的铁甲起吊出水。这是目前国内出水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护防装甲。铁甲出水,进一步印证了定远舰的“身份”。

羊城晚报记者深入采访一线工作人员发现,无论是水下摄影、测绘登记还是设备维修,广东水下考古人为此次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贡献了丰富的广东经验。

定远舰铁甲整体保存完好

“此次发现的铁甲为一整块,高2.832米、宽2.60米、厚0.305米,重约18.7吨,是定远铁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 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说。他表示,定远舰铁甲为康邦铁甲,即钢面熟铁甲的复合装甲。

“在长达126年的时间里,铁甲的状态基本没有改变,表面几乎没有锈蚀或附着物,整体保存得比较完好。”周春水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此次水下考古收获颇丰,除了铁甲片,还发现了很多小口径的武器,“有上千枚子弹,以及一些各种尺寸的炮弹头以及铜构件。”

威海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终战之地。为探明威海湾内北洋沉舰的保存情况,自2017年开始,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的联合考古队开启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于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2019年夏,调查确认这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沉址。今年,包括定远舰铁甲在内的文物上千件已经陆续出水,考古队基本摸清舰体残骸的整体情况。

截至目前,共发现沉舰主炮台遗迹,并出水各种文物上千件,以小口径弹药为主,还有撬棍、铜盖、弹壳、铜钱等铜质文物,木滑轮、甲板、麻将等木质竹质文物,青花瓷碗、玻璃等舰上人员生活物品。

黎飞艳工作照 王尚博 摄

广东水下考古队队员贡献丰富经验

广州打捞局是此次水下、水面工程的主要配合单位,而定远舰遗址第二期调查工作有广东水下考古队三位队员黎飞艳、林唐欧、王志杰参与。周春水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每个人的分工:“黎飞艳主要负责摄影,包括水下摄影与出水文物的摄影;林唐欧则主要负责出水文物的登记与绘图;王志杰是多面手,既负责水下清淤工作,也参与设备的维修。”

今年56岁的黎飞艳从事水下考古摄影已经有15年,忙,是黎飞艳工作的常态,往往一个项目下来拍摄的照片近万张,多的时候有几万张,白天拍完,晚上还要处理图片。定远舰铁甲出水后,拍摄工作从水下转到地面,现在黎飞艳主要忙着拍出水文物。

水下考古摄影不同于田野考古拍摄,因为下水所带的气瓶气量有限,下水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确定文物位置、设置参数、调整灯光,如果是水下二十米左右的位置,黎飞艳需要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以上一系列操作,同时拍出有价值的照片。

“这次定远舰的位置离岸边比较近,水下能见度比较差,我们带的大相机基本上都不能派上用场,只能使用携带方便的小相机加广角镜头,能见度特别差的时候我们基本靠摸,所以这次水下拍的东西不是很多,除了铁甲,还拍了一些子弹壳炮弹等残片。”

1987年“南海Ⅰ号”发现后,国内开始培养水下考古潜水员。2005年,为了继续跟进该项目,广东省自己培养了十位水下考古潜水员,紧接着2007年又启动“南澳Ⅰ号”项目,这批潜水员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潜水机会,“尤其是南澳水下环境也比较恶劣,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锻炼出来了。”黎飞艳说,“我们的实力也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表示,广东考古队在“南海Ⅰ号”及“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才结构也比较合理。

铁甲背后是一段悲壮历史

18.7吨重的铁甲背后有着一段悲壮的历史:1894年9月17号的黄海海战中,定远舰是作为旗舰与日军舰队周旋,面对日舰的围攻,定远舰完全靠防护装甲方才生存下来。2月4日夜,定远舰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舰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被迫搁浅在刘公岛海域充当“炮台”,由于进水严重,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放弃定远舰。为防止定远舰落入敌手,刘步蟾下令将其炸毁。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时年43岁。

“定远舰从头到尾都是一艘英雄的战舰。”在周春水看来,定远舰铁甲出水,成为甲午战争实物证据,是教育警醒国人的最好教材。“定远舰凭借其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战斗到了最后。这片铁甲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英雄的见证。”

为何说这片铁甲是发现定远舰的关键证据?周春水告诉记者,铁甲的长宽尺寸与定远舰相吻合,“铁甲从上到下的厚度都是33厘米,定远舰又叫铁甲舰,所以铁甲就是它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标志。”

这片铁甲的发现也颇为不易,定远舰沉舰所在位置水深6米左右,战舰保存情况极差,埋于泥下1-3米左右,只发现零星散落的战舰残骸,未见连续的舰体。

“水下能见度很差,不足20公分,这给水下勘探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周春水表示,队员每天要进行两班水下作业,分为上午和下午,每次作业时间不能太长,超过四十分钟就会有另一个队员来接替。

甲午沉舰系列调查是近年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随着“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相继被发现,为人们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更丰富、更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见证着中国水下考古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此次定远舰铁甲的发现,不仅提供百年前甲午战争实物证据,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和海洋意识不可多得的教材,也对北洋海军、近代海军舰船发展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这批出水文物将进行脱盐等保护处理,以便早日与观众见面。

知多D

定远舰,系由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原属德国,二战后划归波兰)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为清朝北洋舰队的主力舰。1881年开工建造,同年12月28日下水,花费约140万两白银;1885年定远舰驶抵大沽口,同年10月服役,并成为清朝北洋水师的旗舰。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
22:30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2:57
联播+ |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联合国?习近平这样展望
14:54
疫情下看到另一片领域 数字化转型助企业撬动线上新增量
08:47
从脱贫困到奔小康 这个省定贫困村的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了
08:47
广州富力的“珍珑棋局” 在扎哈维走后豁然开朗
08:46
“上管老下管小” 广州拟立法引进培养四类人才
08:46
@广州市民 上“穗车购”小程序瓜分4.5亿元购车补助
08:46
截至8月广东预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费用22亿
08:45
广州:现役军人可免费乘公交车 退役军人创业可申领资助
08:4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