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担负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探索者的使命。在深圳特区40年的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开放”和“创新”两条主线,在国际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以经济特区为窗口进行开放发展并整合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经由“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跨越式升级,走出了一条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产业持续升级之路。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圳特区要总结40年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发挥先行示范的作用,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引领中国产业走向世界前沿。
一、从“三来一补”到世界级产业集群
深圳经济特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以“开放”和“创新”实现对全球资源整合的结果,其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阶段的产业发展体现出深圳特区从低端比较优势起步,到不断动态提升产业资源配置能力、培育竞争优势,以发展路径的不断突破引领产业持续性升级。
第一阶段(1980-1992年)是“寻找比较优势”阶段,深圳经济特区利用低技术劳动力、廉价土地等低端要素的比较优势,借助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及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率先建设出口加工区,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低成本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并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链分工,开启了工业起飞进程。
第二阶段(1993-2000年)进入“优化比较优势”阶段,深圳在特区政策优势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借助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人口红利,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培育以电子信息制造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200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064.5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产品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第三阶段(2001-2012年)是“培育竞争优势”阶段,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前两个阶段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难以为继”。面对转型升级压力,深圳借助中国入世时机主动进行“二次开放”,通过优先培育和引进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上端攀升,以华为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形成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进入“提升竞争优势”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实施全面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创新动能转换、互联网+新业态培育等不断发力,通过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技术关联性较强的领域,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成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经济”形态,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2019年,深圳的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海洋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合计达10155.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
二、“内外市场”联动,持续培育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充分利用特区开放经济的优势,通过率先开放整合产业发展的内外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并推动全链条产业升级,有效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适时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从而持续培育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其发展经验具有世界性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腹地资源和国际市场,在“内外市场”循环联动中实现产业升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地,深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外循环与内循环的互动融合。紧抓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机遇,在国际市场——香港——深圳——内地的梯度经济格局中,强化对外部要素的引进吸收再创新,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提升了制造业层次,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嵌入全球生产体系中高端环节的同时,深圳也不断整合腹地资源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市,重塑“深莞惠”产业链,极大提升了内外资源整合能力。
二是从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推动产业边际创新和代际升级。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一直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在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推动下,从改革开放初期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通信、计算机零部件、消费类电子等制造业沿着价值链不断攀升。特别是近年来深圳紧跟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科技步伐,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医学、先进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强化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不断孵化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了产业链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
三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深圳特区成立40年来,通过吸聚国内外创新资源,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充分激发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构建起以民营企业为主、华为等龙头企业引领的开放型产业创新链,形成“科技+金融+产业”横向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由此打通了从创新到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四是有为政府不断优化调适配套政策,为产业持续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圳特区产业升级之路是在开放发展总体背景下,通过有为政府的有效引导,不断动态调适比较优势,培育起参与国际分工竞争优势的持续过程。在每个阶段,深圳政府针对前沿性和成长性产业发展所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通过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匹配,成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例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分阶段制定了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并在市场功能、要素流动、产权改革及信用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综合改革;出台了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1+6”政策文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符合深圳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实施差别化供地、差别化地价、差别化管理模式,通过主动的空间升级来倒逼产业升级。
三、加快迈向全球产业前沿,在“双循环”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并进入全球城市先进行列。然而,深圳迈向全球未来产业前沿还面临基础研究能力较弱、产业链水平亟待提升等瓶颈问题。在当前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深圳经济特区要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叠加“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开放合作为导向、以产业融合为抓手,推动产业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在“双循环”中担负起先行示范的使命。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提升产业自主创新策源力。深圳要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研发链条前移,增强产业链韧性。加快布局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实验室,带动一批未来产业的孵化和发展。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引导深圳从应用创新向基础领域自主创新转变,从模仿创新向源头创新和引领式创新跃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
以开放合作为导向,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双循环”。首先,通过推动区域产业链重构,形成快速畅通的“内部大循环”。加快与广州形成双核联动发展模式,推动以深圳为龙头的深莞惠经济区的“研发——制造”与“高端制造——产业配套”产业链分工,在“深莞惠+河源+汕尾”都市圈的“湾区+外围”和“总部——分部”中实现产业链高水平分工。以深圳湾超级总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专业服务业,在引领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先进制造基地建设中实现产业升级。其次,进一步深化开放,发挥对外资源整合优势,形成产业链“外部大循环”。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契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整合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提升深圳在国际创新链、产业链中的地位。
以产业融合为抓手,培育引领世界前沿的产业新优势。充分发挥深圳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领域的优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耦合共振、互动融合,积极培育发展研发服务、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等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新兴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快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管理链的重构,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金羊网文/羊城晚报评论员吴伟萍、陈世栋)
(作者:吴伟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世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驱动制造业供给质量提升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19BJY1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