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费”“被贷款”……手机失窃遭“盗刷”暴露哪些安全漏洞?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0-24 08:46
分享到

“被消费”“被贷款”……手机失窃遭“盗刷”暴露哪些安全漏洞?

近来,一篇网络文章受到广泛关注:一名网友叙述了家人手机遭盗窃后“被消费”“被贷款”的遭遇。虽然这是一起偶发事件,但暴露出一系列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的漏洞。

目前,大部分涉事支付机构已赔付受害人经济损失。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于日前约谈涉事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提出对于服务密码重置、解挂等涉及用户身份的敏感环节,要在方便用户办理业务的同时强化安全防护。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回放:不法分子利用安全漏洞盗刷

据网民“信息安全老骆驼”称,其家人手机失窃后,不法分子利用电信、金融、支付等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漏洞,新建账户绑定银行卡,几个小时内,便在线办理了贷款,并进行多笔消费。

“信息安全老骆驼”复盘了遭遇“盗刷”的全过程:不法分子取出机主手机卡,将之安装在自己的手机上,通过短信校验的方式,登录了某政务平台APP,由此获取了机主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关键个人信息。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及校验短信,进行服务密码重置,掌握了对手机卡的主动控制权。此后,在支付宝、财付通、苏宁易付宝、京东支付等开立了新账户,绑定机主的银行卡进行消费,并在美团平台申请贷款,造成机主经济损失。

整个过程中,登录政务平台APP获取关键信息、绑定银行卡、贷款消费等操作,都是凭借手机短信验证码顺利通关。

记者了解到,此案之所以产生如此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手机遭窃后机主没有第一时间挂失电话卡,令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专家解释,在电话卡未挂失的近两个小时内,由于掌握了机主个人关键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在线服务,对服务密码进行了重置。这相当于掌握了通信业务办理的主动权,能进行远程解除挂失,还可以利用短信验证登录其他网站和APP。

漏洞:金融平台安全验证普遍不足

这一网民的遭遇暴露出手机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的多个漏洞,引发多方担忧。

——电话卡解除挂失等安全机制有待升级。

据其本人介绍,案发当日,在通过电信客服挂失后不久,他们发现手机卡居然被不法分子解除挂失,仍能使用。双方进行了激烈斗争:挂失、解挂、再挂失、再解挂……来来回回几十次。其间,这张手机卡不断接收消费和贷款的验证短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机主手机被盗后未及时挂失电话卡,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但电信企业的服务密码重置和解挂失等业务规则是否完善、是否充分考虑了机主手机丢失的可能性,值得探讨。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用户反复解除挂失的异常举动,应及时引起电信企业包括客服人员在内的系统的警觉,适当升级安全门槛,而不是依然机械地进行常规操作。

——校验手段普遍不足,风控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虽然监管部门对于支付机构开户身份的安全验证有相关规定,但部分机构执行打了折扣。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金融平台和支付机构开立账户或绑定银行卡的流程较为简单,一些机构在授信流程中,只增加了银行短信校验或者公安网校验,就顺利放款。在此案中,不法分子通过机主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姓名、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加上短信验证,就在美团平台上办理了贷款业务,并很快将贷款通过新开立的支付账户消费掉了。

与此同时,一些平台和机构风控水平不过硬。从网民“信息安全老骆驼”家人的遭遇来看,同样在凌晨三四时,有的支付系统风控成功识别了异常交易并进行阻断,有的则通过了不法分子的贷款申请,有的支持了不法分子数笔绑卡消费。

——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不力。

该案中,不法分子通过短信验证的方式便登录了某政务平台APP,获取机主的重要信息如探囊取物一般。

业内专家表示,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遭泄露后果严重。身份验证要强化甄别“确为本人意愿”,如借助人脸识别等方式提高验证门槛。

此外,一些通信行业人士表示,一些无良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也为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一旦APP被侵入就会造成严重信息泄露。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被查处的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的APP就多达683款,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应对:丢手机后第一时间挂失SIM卡

事件曝光后,大部分涉事的平台和支付机构消除了受害人的贷款记录,并赔付了损失。针对电信企业存在的漏洞,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约谈了此次涉事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并对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提出要求,对于服务密码重置、解挂等涉及用户身份的敏感环节,在方便用户办理业务的同时要强化安全防护,加强客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培训,警惕业务异常办理行为。

中国电信相关人员表示,为进一步防范此类风险,将强化和规范挂失、解挂、呼转等业务的鉴权方式和流程,增加技术核验手段,提高服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频繁办理业务的行为加强监控,对异常行为进行限制和升级操作授权。

“无论是支付业务还是其他金融业务,都应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便捷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非银支付机构及互联网金融公司担负着数以亿计用户的财产安全,有责任不断加强风险防控。针对手机失窃这种情况,金融机构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些,不光要“实名认证”更要“实人认证”。

此外,付亮说,相关单位和企业应及时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处理,按照最小必要原则收集、存储、使用,并注意分级分类保存。

普通民众如果手机被盗或遗失,应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专家提示:

——第一时间致电手机运营商挂失SIM卡,以免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窃取个人信息。

——尽快致电银行冻结手机网银,只要办过银行卡的银行都要覆盖到,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对支付宝、微信等具有金融功能的应用及时进行冻结,且密切关注账户服务和资金变动。

——通知亲朋好友手机遗失,让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信息。

——如果发现异常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案。

(新华社)

延伸

工信部喊你设SIM卡密码

针对近日网民曝光的“手机失窃遭盗刷”事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时组织核查处理了此事,并提醒广大用户及时设置SIM卡密码,在丢失手机后应第一时间挂失,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什么是SIM卡密码?SIM卡密码就是PIN码,是运营商提供的针对SIM卡的安全设置,也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

一般而言,第一次使用PIN码时,需要输入PIN码的原始密码。当设置了PIN码后,手机每次开机将会自动提示需输入PIN码进行解锁。

为什么要设置PIN码?如果设置了PIN码,手机启动时只有输入正确的PIN码,手机卡才能正常使用,否则不能拨打、接听电话,也不能收发短信。若输入PIN码错误三次,手机便会自动锁卡。当手机丢失或被盗后,没有及时挂失SIM卡时,不法分子将不能通过“手机号+验证码”弱验证方式,获得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

怎么设置PIN码?针对安卓系统,用户可点击设置,选择安全选项——点击更多安全设置——选择加密和凭据——点击锁定SIM卡按钮——第一次设置密码时需先输入原始默认的PIN码(一般为“1234”或“0000”)——输入个人四位密码后即设置成功。

针对IOS系统,用户可点击设置——蜂窝网络——选择设置SIM卡PIN码——滑动按钮进行设置密码——当第一次设置密码时需先输入原始默认的PIN码(一般为“1234”或“0000”)——输入个人四位密码后即设置成功。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若个人忘记SIM卡密码或者不小心将SIM卡锁住,可致电运营商通过信息核对等方式获取一个PUK码。正确输入PUK码后,可重新设置PIN码。若PUK码输错10次,SIM卡将启动自毁程序。  (据央视)

评论

网络支付安全为先

以前手机丢了,损失的只是一部手机。如今手机丢了,却可能赔上全部身家,甚至背上贷款。前不久,一位网友家人手机被盗后的一连串遭遇引起热议。不法分子利用机主手机卡,进行一系列操作就能绑定机主银行卡办理贷款,进行充值和消费。

这一事件再度将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拉回公众面前。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035.08亿笔,金额高达70.22万亿元。在网络支付、借贷、消费驶入“快车道”的今天,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怎样系紧风控“安全带”,保障庞大的网络支付安全,事关金融安全和行业未来发展。

当下,“弱验证”成为互联网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提高便捷性,快速绑卡、一键注册等操作应运而生,认证方式上人脸识别等验证手段优先级下降。如果仅凭身份证、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就支持用户进行各类操作,很可能导致在识别认证的过程中,“个人信息”代替“真人”做决定,严重威胁账户安全。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安全性是底线,便捷性是锦上添花。没有安全的便捷,只会给不法分子留下漏洞与可乘之机。

面对不法分子技术不断升级、手段花样翻新,频频冲击互联网安全防线,平台筑牢风控“盾牌”绝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通过优化算法、主动排查等积极有效的手段,永远跑在前面堵住漏洞,保护好用户的“钱袋子”,这是平台应尽的义务。

(新华社)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第10000辆小鹏P7下线 实现新势力单车型最快

  • MG领航正式开启预售 最低9.98万起 2020-10-18
  • 瑞虎8 PLUS 正式上市 搭载两种动力12.49万元起售 2020-10-16
  • 全新瑞虎e 上市 共四款车型售价10.88万元起 2020-10-15
  • 比亚迪宋PLUS上市首月订单量破万 2020-10-14
  • 玛莎拉蒂皇家特别版车型上市 中国限量发售35台 2020-10-13
  • 广汽集团发布9月销量快报同比增长15.59% 2020-10-13
  • 广汽丰田9月销量首超8万台,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 2020-10-13
  • 广汽本田第三季度累计销量超23万辆 同比增长29.7% 2020-10-13

人才!阿里达摩院10位青橙奖获得者平均年龄不足32岁

  • 温情奶爸硬核心——孙红雷代言的这个阿尔法蛋,究竟多硬核? 2020-09-23
  • B站一审胜诉!D站被判停止商标使用,赔偿311万元 2020-09-23
  • 2020年度“改变世界”企业榜单!新冠疫苗研发机构排第一 2020-09-23
  • 反击!华为终止澳大利亚1亿澳元投资,裁员超1000人 2020-09-22
  • 畅移升级全链路私域电商业务,携手腾讯构建零售增长新格局 2020-09-21
  • 搭载智慧柔风技术 TCL携手国美推出T睿柜机系列高端空调 2020-09-21
  • 最高可实现8级防抖功能 佳能EOS R5/R6亮相广州 2020-09-16
  • 墨迹天气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 张超退出监事一职 2020-09-15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茶中有真义 2020-10-18
  • 生态诗写作的可持续性 2020-10-18
  • 被一声“问好”暖着 2020-10-18
  • “老字号”白切鸡 2020-10-18
  • 徒步溪头村 2020-10-18
  • 秋园篱疏 2020-10-18
  • 北京国际音乐节 把古典音乐会搬进写字楼 2020-10-15
  • 青年艺术家修复石窟造像引争议 官方正在调查 2020-10-15

养颜妙品皂角米,花样烹法惹人爱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金羊图库
  • 第十五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
  • 壮乡天等:打起榔来庆丰收
  • 迪拜棕榈岛音乐喷泉揭幕 喷水最高可达105米
  • 俄罗斯地铁开UV杀菌灯给车厢消毒
  • 内蒙古:杨丽萍编导《春之祭》上演
  • 四川成都:实地探访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和检验全过程
  • 首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活动在浙江杭州启动
  • 游走香格里拉“月光城”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州市重阳登高推行预约、限量、错峰
2020-10-23 21:51:22
广州警方发布重阳节白云山登高提醒:请勿组织集体登山活动
2020-10-23 22:15:22
财务遭遇冒充老板诈骗 广州反诈中心10分钟止付近14万
2020-10-23 07:21:56
港珠澳大桥桥墩海钓 11名钓友被警方予以口头训诫
2020-10-23 06:52:01
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 力推前瞻性科技创新
2020-10-23 06:44:4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被消费”“被贷款”……手机失窃遭“盗刷”暴露哪些安全漏洞?
金羊网  作者:  2020-10-24
一些通信行业人士表示,一些无良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也为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被消费”“被贷款”……手机失窃遭“盗刷”暴露哪些安全漏洞?

近来,一篇网络文章受到广泛关注:一名网友叙述了家人手机遭盗窃后“被消费”“被贷款”的遭遇。虽然这是一起偶发事件,但暴露出一系列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的漏洞。

目前,大部分涉事支付机构已赔付受害人经济损失。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于日前约谈涉事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提出对于服务密码重置、解挂等涉及用户身份的敏感环节,要在方便用户办理业务的同时强化安全防护。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回放:不法分子利用安全漏洞盗刷

据网民“信息安全老骆驼”称,其家人手机失窃后,不法分子利用电信、金融、支付等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漏洞,新建账户绑定银行卡,几个小时内,便在线办理了贷款,并进行多笔消费。

“信息安全老骆驼”复盘了遭遇“盗刷”的全过程:不法分子取出机主手机卡,将之安装在自己的手机上,通过短信校验的方式,登录了某政务平台APP,由此获取了机主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关键个人信息。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及校验短信,进行服务密码重置,掌握了对手机卡的主动控制权。此后,在支付宝、财付通、苏宁易付宝、京东支付等开立了新账户,绑定机主的银行卡进行消费,并在美团平台申请贷款,造成机主经济损失。

整个过程中,登录政务平台APP获取关键信息、绑定银行卡、贷款消费等操作,都是凭借手机短信验证码顺利通关。

记者了解到,此案之所以产生如此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手机遭窃后机主没有第一时间挂失电话卡,令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专家解释,在电话卡未挂失的近两个小时内,由于掌握了机主个人关键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在线服务,对服务密码进行了重置。这相当于掌握了通信业务办理的主动权,能进行远程解除挂失,还可以利用短信验证登录其他网站和APP。

漏洞:金融平台安全验证普遍不足

这一网民的遭遇暴露出手机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的多个漏洞,引发多方担忧。

——电话卡解除挂失等安全机制有待升级。

据其本人介绍,案发当日,在通过电信客服挂失后不久,他们发现手机卡居然被不法分子解除挂失,仍能使用。双方进行了激烈斗争:挂失、解挂、再挂失、再解挂……来来回回几十次。其间,这张手机卡不断接收消费和贷款的验证短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机主手机被盗后未及时挂失电话卡,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但电信企业的服务密码重置和解挂失等业务规则是否完善、是否充分考虑了机主手机丢失的可能性,值得探讨。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用户反复解除挂失的异常举动,应及时引起电信企业包括客服人员在内的系统的警觉,适当升级安全门槛,而不是依然机械地进行常规操作。

——校验手段普遍不足,风控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虽然监管部门对于支付机构开户身份的安全验证有相关规定,但部分机构执行打了折扣。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金融平台和支付机构开立账户或绑定银行卡的流程较为简单,一些机构在授信流程中,只增加了银行短信校验或者公安网校验,就顺利放款。在此案中,不法分子通过机主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姓名、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加上短信验证,就在美团平台上办理了贷款业务,并很快将贷款通过新开立的支付账户消费掉了。

与此同时,一些平台和机构风控水平不过硬。从网民“信息安全老骆驼”家人的遭遇来看,同样在凌晨三四时,有的支付系统风控成功识别了异常交易并进行阻断,有的则通过了不法分子的贷款申请,有的支持了不法分子数笔绑卡消费。

——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不力。

该案中,不法分子通过短信验证的方式便登录了某政务平台APP,获取机主的重要信息如探囊取物一般。

业内专家表示,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遭泄露后果严重。身份验证要强化甄别“确为本人意愿”,如借助人脸识别等方式提高验证门槛。

此外,一些通信行业人士表示,一些无良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也为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一旦APP被侵入就会造成严重信息泄露。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被查处的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的APP就多达683款,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应对:丢手机后第一时间挂失SIM卡

事件曝光后,大部分涉事的平台和支付机构消除了受害人的贷款记录,并赔付了损失。针对电信企业存在的漏洞,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约谈了此次涉事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并对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提出要求,对于服务密码重置、解挂等涉及用户身份的敏感环节,在方便用户办理业务的同时要强化安全防护,加强客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培训,警惕业务异常办理行为。

中国电信相关人员表示,为进一步防范此类风险,将强化和规范挂失、解挂、呼转等业务的鉴权方式和流程,增加技术核验手段,提高服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频繁办理业务的行为加强监控,对异常行为进行限制和升级操作授权。

“无论是支付业务还是其他金融业务,都应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便捷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非银支付机构及互联网金融公司担负着数以亿计用户的财产安全,有责任不断加强风险防控。针对手机失窃这种情况,金融机构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些,不光要“实名认证”更要“实人认证”。

此外,付亮说,相关单位和企业应及时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处理,按照最小必要原则收集、存储、使用,并注意分级分类保存。

普通民众如果手机被盗或遗失,应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专家提示:

——第一时间致电手机运营商挂失SIM卡,以免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窃取个人信息。

——尽快致电银行冻结手机网银,只要办过银行卡的银行都要覆盖到,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对支付宝、微信等具有金融功能的应用及时进行冻结,且密切关注账户服务和资金变动。

——通知亲朋好友手机遗失,让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信息。

——如果发现异常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案。

(新华社)

延伸

工信部喊你设SIM卡密码

针对近日网民曝光的“手机失窃遭盗刷”事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时组织核查处理了此事,并提醒广大用户及时设置SIM卡密码,在丢失手机后应第一时间挂失,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什么是SIM卡密码?SIM卡密码就是PIN码,是运营商提供的针对SIM卡的安全设置,也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

一般而言,第一次使用PIN码时,需要输入PIN码的原始密码。当设置了PIN码后,手机每次开机将会自动提示需输入PIN码进行解锁。

为什么要设置PIN码?如果设置了PIN码,手机启动时只有输入正确的PIN码,手机卡才能正常使用,否则不能拨打、接听电话,也不能收发短信。若输入PIN码错误三次,手机便会自动锁卡。当手机丢失或被盗后,没有及时挂失SIM卡时,不法分子将不能通过“手机号+验证码”弱验证方式,获得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

怎么设置PIN码?针对安卓系统,用户可点击设置,选择安全选项——点击更多安全设置——选择加密和凭据——点击锁定SIM卡按钮——第一次设置密码时需先输入原始默认的PIN码(一般为“1234”或“0000”)——输入个人四位密码后即设置成功。

针对IOS系统,用户可点击设置——蜂窝网络——选择设置SIM卡PIN码——滑动按钮进行设置密码——当第一次设置密码时需先输入原始默认的PIN码(一般为“1234”或“0000”)——输入个人四位密码后即设置成功。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若个人忘记SIM卡密码或者不小心将SIM卡锁住,可致电运营商通过信息核对等方式获取一个PUK码。正确输入PUK码后,可重新设置PIN码。若PUK码输错10次,SIM卡将启动自毁程序。  (据央视)

评论

网络支付安全为先

以前手机丢了,损失的只是一部手机。如今手机丢了,却可能赔上全部身家,甚至背上贷款。前不久,一位网友家人手机被盗后的一连串遭遇引起热议。不法分子利用机主手机卡,进行一系列操作就能绑定机主银行卡办理贷款,进行充值和消费。

这一事件再度将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拉回公众面前。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035.08亿笔,金额高达70.22万亿元。在网络支付、借贷、消费驶入“快车道”的今天,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怎样系紧风控“安全带”,保障庞大的网络支付安全,事关金融安全和行业未来发展。

当下,“弱验证”成为互联网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提高便捷性,快速绑卡、一键注册等操作应运而生,认证方式上人脸识别等验证手段优先级下降。如果仅凭身份证、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就支持用户进行各类操作,很可能导致在识别认证的过程中,“个人信息”代替“真人”做决定,严重威胁账户安全。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安全性是底线,便捷性是锦上添花。没有安全的便捷,只会给不法分子留下漏洞与可乘之机。

面对不法分子技术不断升级、手段花样翻新,频频冲击互联网安全防线,平台筑牢风控“盾牌”绝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通过优化算法、主动排查等积极有效的手段,永远跑在前面堵住漏洞,保护好用户的“钱袋子”,这是平台应尽的义务。

(新华社)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为何强调“钢”与“气”
08:40
习近平这些话,让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
08:40
纪念抗美援朝,6个数字读懂习近平重要讲话
23:18
《英雄儿女》第四集:越战越强
17:05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3:18
信息量极大!习近平这篇重要讲话有这些要点
23:18
广深联动比翼双飞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子城”
07:57
广东417个本科专业参评国家一流 专业涵盖范围广
07:57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推进 百姓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07:57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丨向中朝友谊塔敬献花篮仪式举行
09:5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