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2020年修订)》(下称“新方案”),全省普通高中从2020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实现高中所有年级全覆盖。新方案明确,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课程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其中,语文、数学等7门学科要在高一完成必修学分,思想政治、物理学科到高二上学期完成必修学分,体育与健康则在三年里6学期都安排了必修学分。
■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粤教宣
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新方案明确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等国家课程,选修课程为校本课程。
按要求,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课程内容,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含全国语文、数学、外语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等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体育与健康每学期都有必修分
根据安排,普通高中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
方案明确,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在高一学年完成必修学分(其中外语在四分之三学年内完成必修学分),思想政治、物理学科到高二上学期完成必修学分。
各学科在完成必修学分后开始开设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学分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部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建议安排在高一或高二开设,也可跨年级开设,高三仅开设选修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对体育与健康在高中三年全程安排了必修学分,6个学期每学期为2个学分。此外,生涯规划、研学实践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课程统筹实施。
此外,新方案要求,外语在四分之三学年内完成所有必修学分8分。余下的高中学年中,外语作为选择性必修课,按照0-8学分安排课时;选修由学校自主安排课时。
方案同时明确,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建立健全学分认定与管理制度
根据方案,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按规定修满三类课程对应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
其中,学生三年中获得88个必修学分。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获得不少于42学分(其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以及选择作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科目应修满上限学分;对于不选考的科目,鼓励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选修部分模块),在选修课程(含各科目选修模块、专题教育)中获得不少于14学分。
方案强调,要建立健全学分认定与管理制度。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学分认定的指导与管理。
此外,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开足规定的课时 严禁挤课占课
方案要求学校应落实国家关于课程实施监测的工作安排,制定省级课程实施监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监管,严禁挤课占课。落实校长课程实施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方案明确,学科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须按上述课程安排开足周规定课时,选修课程由学校自主安排课时,开足规定的课时。
研究性学习可按平均每周1课时的课时量,分散或集中安排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选修课程可以在各学期适当分散安排,鼓励有条件学校在高一年级开始安排。各学校要确保高二全学年和高三学年第一学期,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2个课时的选修课程学习时间,其中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