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2-08 15:15
分享到

1969年1月13日,一列火车从北京驶向千里之外的陕北农村。

这是一趟知青专列,不满16岁的习近平坐在上面。沿途,知青们被漫无际涯的黄土高坡震撼。

辗转几天后,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他将在这里度过七年知青岁月。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

那时的中国生产生活物资都很匮乏,农村的情况尤其严重。这首先体现在“吃”上,“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是那时乡亲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习近平曾有过与乡亲们“换饭”吃的经历。

“我们知青当时的粮食比农村社员要宽裕一些,这是因为周恩来总理听说陕北知青饿肚子、吃不饱,就和陕西省、延安地区商量,决定对每一名知青分‘一个半人’的口粮。再有,插队下乡的前半年,国家还给我们供应了6个月的国库粮,所以我们知青的粮食基本够吃,吃得也要好一点。”曾与习近平同在梁家河大队插队的知青雷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时,知青们能吃到蒸玉米团子、高粱米团子,而老乡们大多时候只能吃糠窝窝。

糠窝窝,在当地也叫“糠团子”,是用推磨剩下的麸子或玉米皮之类做的,因为太粗糙,有些捏在一起都很困难。

上山干农活吃饭时,知青吃的玉米团子是黄澄澄的,老乡一看,就说:“你们知青吃的这是真粮食。”习近平拿起老乡们的糠团子一看,确实差了很多,于是就用自己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

糠团子难以下咽,而且不顶饿,吃完没一会儿就又饿了。习近平饿得实在顶不住了,又打开老乡的饭包,想拿块糠团子吃两口,却发现他换给老乡的玉米团子他们都放着没吃!问后才知道,这是留给家里男劳力和孩子的。

这件事对习近平触动很大。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他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在梁家河看到、体会到的“实际”,让习近平从心底想为这里的乡亲们做些什么。

1974年1月,20岁出头的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一上任,就带领乡亲们打坝造田、兴建沼气,这个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很快发生了变化,乡亲们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习近平总书记把梁家河看作人生的一个转折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梁家河,在群众的簇拥下,他深情地说:“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在体验民生疾苦中萌生人民情怀。从那以后,不论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他始终同人民群众走得很近很近。

2012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从第一个去福建宁德下党乡考察的地委书记,到走遍了全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总书记,足印串起不同的地点,却饱含同样的深情;

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到“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切切话语,传递着“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真挚情怀;

从“掀锅盖、摸被褥、看粮袋”的关切,到“夙夜在公”的工作日常,彰显着“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的坚定信念。

“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情切,志坚。

“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习近平的为民情怀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历久弥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王俞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试驾蔚来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不止是颜值担当

  • 广汽丰田11月销量77400台 同期增长11% 2020-12-08
  • 北京现代全新ix35即将上市 车身长度增加65mm 2020-12-08
  • 一汽-大众新CC家族上市 售价24.99万元-29.99万元 2020-12-08
  • 红旗E-HS9上市 售价50.98万元-72.98万元 2020-12-07
  • 全系标配车联网 宝来2021年型正式上市 2020-12-01
  • 广汽携“十四五”规划与“双子星”计划亮相广州车展 2020-11-20
  • 全新品牌口号发布,广汽传祺EMPOW55首秀 2020-11-20
  • 2021款奕歌首试 广汽三菱M-SPACE燃情体验营开启 2020-12-05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探索商显新未来,联想智慧大屏邀您共赴ISVE 2020-12-01
  • 5G新动向:“五机“协同将成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有效手段 2020-11-27
  • 2020世界5G大会:5G技术将带来更多智慧型创新应用 2020-11-27
  • 新媒股份启用全新品牌“喜粤TV” 2020-11-27
  • 全球市场销量占有率超90%!TCL 全面展示“Mini LED”技术产品实力 2020-11-27
  • 中国移动:5G基站超过38.5万个,5G 套餐用户超1.3亿户 2020-11-20
  • 2020咪咕盛典系列启幕:5G黑科技新玩法曝光 2020-11-20
  • 聚焦“通信+互联网”中移互联网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0-11-20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 “这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日子”—— 一个上海医学生半世纪前在大西北的峥嵘岁月 2020-11-09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大熊猫三姐妹满百日 面对镜头“羞答答”
  • 黄河壶口瀑布现流凌冰挂景观
  • 湖南张家界:冬雪美景入画来
  • 浙江舟山:渔船回港补网忙
  • 江苏连云港:紫菜收获忙
  • 湖北武汉:东湖冬日“秋韵”宜人
  • 浙江德清:节水灌溉 增产增收
  • 江西鄱阳湖:江豚戏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麻豆传媒、视界......105款违规移动应用程序被清理!
2020-12-08 11:53:07
成都郫都区完成5个风控地区采样工作 共采集19434例样本
2020-12-08 11:53:07
国家邮政局:取消中国与印度联合发行邮票发行计划
2020-12-08 11:53:07
澳军少年部队被命令检查马桶、记录细节,引起众怒!
2020-12-08 11:53:36
印度800多人感染不明原因怪病 官方:不会人传人
2020-12-08 11:53:3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央视网  作者:  2020-12-08
习近平总书记把梁家河看作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1969年1月13日,一列火车从北京驶向千里之外的陕北农村。

这是一趟知青专列,不满16岁的习近平坐在上面。沿途,知青们被漫无际涯的黄土高坡震撼。

辗转几天后,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他将在这里度过七年知青岁月。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

那时的中国生产生活物资都很匮乏,农村的情况尤其严重。这首先体现在“吃”上,“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是那时乡亲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习近平曾有过与乡亲们“换饭”吃的经历。

“我们知青当时的粮食比农村社员要宽裕一些,这是因为周恩来总理听说陕北知青饿肚子、吃不饱,就和陕西省、延安地区商量,决定对每一名知青分‘一个半人’的口粮。再有,插队下乡的前半年,国家还给我们供应了6个月的国库粮,所以我们知青的粮食基本够吃,吃得也要好一点。”曾与习近平同在梁家河大队插队的知青雷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时,知青们能吃到蒸玉米团子、高粱米团子,而老乡们大多时候只能吃糠窝窝。

糠窝窝,在当地也叫“糠团子”,是用推磨剩下的麸子或玉米皮之类做的,因为太粗糙,有些捏在一起都很困难。

上山干农活吃饭时,知青吃的玉米团子是黄澄澄的,老乡一看,就说:“你们知青吃的这是真粮食。”习近平拿起老乡们的糠团子一看,确实差了很多,于是就用自己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

糠团子难以下咽,而且不顶饿,吃完没一会儿就又饿了。习近平饿得实在顶不住了,又打开老乡的饭包,想拿块糠团子吃两口,却发现他换给老乡的玉米团子他们都放着没吃!问后才知道,这是留给家里男劳力和孩子的。

这件事对习近平触动很大。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他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在梁家河看到、体会到的“实际”,让习近平从心底想为这里的乡亲们做些什么。

1974年1月,20岁出头的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一上任,就带领乡亲们打坝造田、兴建沼气,这个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很快发生了变化,乡亲们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习近平总书记把梁家河看作人生的一个转折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梁家河,在群众的簇拥下,他深情地说:“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在体验民生疾苦中萌生人民情怀。从那以后,不论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他始终同人民群众走得很近很近。

2012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从第一个去福建宁德下党乡考察的地委书记,到走遍了全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总书记,足印串起不同的地点,却饱含同样的深情;

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到“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切切话语,传递着“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真挚情怀;

从“掀锅盖、摸被褥、看粮袋”的关切,到“夙夜在公”的工作日常,彰显着“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的坚定信念。

“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情切,志坚。

“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习近平的为民情怀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历久弥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王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联播+丨2020 习近平这样引领中国经济化危为机
09:55
【每日一习话】毫不动摇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14:06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我的人生“钢钢的”!
14:06
“十三五”,我们这五年丨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08:50
2021年春运在即外来工团体订票启动 首次使用电子客票
08:51
《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将施行 直面难点痛点,逐一破解值得期待
08:51
华为竞得白云区华侨糖厂地块 拟建成研发中心
08:51
广州:明年起中心六区酒店不再摆放“六小件”
09:21
探营全国技能大赛准备工作 竞赛项目布展搭建完成
09:23
柯桐枝等名家齐聚羊城 共话岭南文化传承创新
09:2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