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2-13 12:58
分享到

今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亿万中国人再次以国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与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6年前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深沉而坚定。

3年前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这是公祭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亲切会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话语铿锵。

鉴往事,知来者。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2020年8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六周时间里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

面对侵略者滴血的屠刀,中国人民没有屈服,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凝聚起血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80多年过去,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

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万人坑”遗址上开馆;2014年2月,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血写的历史正固化于全民族记忆中。

习近平将和平比作阳光、雨露,“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等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和支持。

△2020年12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南京30所学校。

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指出,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

2017年12月,在公祭仪式结束、会见国际友人亲属代表时,习近平表达了对他们先辈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所作贡献的感谢,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和平、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今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及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

翻开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路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孤立的。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历史与现实于此交汇,中国和世界共此悲恸。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是渲染仇恨,不是放大对立,而是用行动来唤起全世界对历史的尊重,对正义的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2020年12月11日,河北秦皇岛海港区市民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6年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

这既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对死难同胞的隆重祭奠,是一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面对昔日伤痛的深刻思考,也是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今天,中国已经强起来,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永不会忘。

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穿越黑暗,深知和平可贵的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进!

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

牢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铭记历史中奋勇向前。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试驾赛力斯SF5:释放出一头性能“猛兽”

  • 广汽丰田11月销量77400台 同期增长11% 2020-12-08
  • 北京现代全新ix35即将上市 车身长度增加65mm 2020-12-08
  • 一汽-大众新CC家族上市 售价24.99万元-29.99万元 2020-12-08
  • 红旗E-HS9上市 售价50.98万元-72.98万元 2020-12-07
  • 全系标配车联网 宝来2021年型正式上市 2020-12-01
  • 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战略核心 2020-12-02
  • 全新TNGA轿车凌尚首发 广汽丰田三款新车登陆广州车展 2020-11-20
  • 广汽携“十四五”规划与“双子星”计划亮相广州车展 2020-11-20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探索商显新未来,联想智慧大屏邀您共赴ISVE 2020-12-01
  • 5G新动向:“五机“协同将成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有效手段 2020-11-27
  • 2020世界5G大会:5G技术将带来更多智慧型创新应用 2020-11-27
  • 新媒股份启用全新品牌“喜粤TV” 2020-11-27
  • 全球市场销量占有率超90%!TCL 全面展示“Mini LED”技术产品实力 2020-11-27
  • 中国移动:5G基站超过38.5万个,5G 套餐用户超1.3亿户 2020-11-20
  • 2020咪咕盛典系列启幕:5G黑科技新玩法曝光 2020-11-20
  • 聚焦“通信+互联网”中移互联网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0-11-20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 “这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日子”—— 一个上海医学生半世纪前在大西北的峥嵘岁月 2020-11-09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2020广州马拉松赛正式开跑
  • 香港收紧新一轮防疫措施 禁止餐厅晚6时后堂食
  • 神秘金属柱现身波兰引民众围观
  • 梦幻!探险者闯入瑞士冰洞如置身童话世界
  • 法国官方大幅调整“解封”方案 本月15日起恢复实施宵禁
  • 意大利防范新冠病毒传播 圣诞老人通过网络与孩童互动
  •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改为线上举行
  • 克罗地亚电车载特殊“乘客” 时刻保持社交距离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2小时15分08秒!2020广州马拉松男子冠军出炉
2020-12-13 10:24:06
《一代天娇——红线女》明日开播 全景式讲述粤剧艺术大师的传奇人生
2020-12-13 08:18:01
百余“高能大脑”齐聚东莞
2020-12-13 07:50:36
寒潮蓝色预警:全国多地将迎降温 局地降幅达10℃
2020-12-12 09:31:22
华快华南大桥南行临时全封闭桥梁检测
2020-12-12 08:56:4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20-12-13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6年前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深沉而坚定。

今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亿万中国人再次以国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与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6年前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深沉而坚定。

3年前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这是公祭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亲切会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话语铿锵。

鉴往事,知来者。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2020年8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六周时间里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

面对侵略者滴血的屠刀,中国人民没有屈服,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凝聚起血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80多年过去,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

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万人坑”遗址上开馆;2014年2月,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血写的历史正固化于全民族记忆中。

习近平将和平比作阳光、雨露,“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等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和支持。

△2020年12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南京30所学校。

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指出,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

2017年12月,在公祭仪式结束、会见国际友人亲属代表时,习近平表达了对他们先辈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所作贡献的感谢,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和平、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今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及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

翻开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路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孤立的。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历史与现实于此交汇,中国和世界共此悲恸。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是渲染仇恨,不是放大对立,而是用行动来唤起全世界对历史的尊重,对正义的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2020年12月11日,河北秦皇岛海港区市民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6年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

这既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对死难同胞的隆重祭奠,是一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面对昔日伤痛的深刻思考,也是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今天,中国已经强起来,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永不会忘。

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穿越黑暗,深知和平可贵的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进!

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

牢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铭记历史中奋勇向前。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09:09
国家公祭日 重温习近平这样讲述“战争与和平”
09:09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提出10点要求
09:09
【直播】开跑啦!2020广州马拉松如约而至
07:35
广马抗疫方阵:他们用健康运动理念守护战疫后方
08:21
盛大赛事防疫优先 2020广州马拉今早如期鸣枪开跑
08:21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4例 其中本土病例5例
09:02
12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
09:02
12月起3.5万张城市旅游卡向来穗游客免费派发
08:19
大迈步打造“数字农业硅谷” “排头兵”广东有底气有担当
08:19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