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温建敏 实习生于宛莹 王琪瑶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哲学有更宽阔的领域需要人去发掘,中国哲学应该走出世界,对大变局中的思潮做出回应,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应有的担当。”
12月13日,“做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冯达文文集》发布会在广州成功举办,这是国内哲学界对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的一次集体致敬。2020年6月,作为中大哲学标志性人物的冯达文荣休,此时正好是他进入中大60周年。
冯达文先生深受学生爱戴,被中山大学众多哲学师生称为“我们的老师”。粉笔教育网CEO张小龙在考上中大哲学系研究生后,因家贫差点辍学,冯达文先生亲自为他写信,求得助学金。张小龙说,冯老师教会自己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始终“不会背离人文主义的精神”。
月下读书
1941年,冯达文先生出生在广东贫困山区——罗定。冯达文回忆说:“我们家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冯达文说,上小学时,最早读的两本书是《吕梁英雄传》和《新儿女英雄传》,是在月光底下读的。
1954年,冯达文上初中,清贫如旧:“家离县城中学有二十多公里,没有钱交伙食费,所以每个礼拜天,要从家里背着粮食和柴火,到县城附近的一个地方自己做饭,一天大约两顿,其实不是饭,主要是稀饭,就这样熬过了初中。”
尽管学生时期生活贫苦,但冯达文始终怀着一颗纯真的心,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小学时,跟着母亲去修公路;初中时,晚上到附近乡镇扫盲;高中时,没日没夜建设水利。“那个时候,我们中小学的生活非常苦,可能大家现在已经不能想象,但是,就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我们还在为着国家建设,付出自己的努力。”
冯达文说,他们这一代人陪伴着国家的发展,对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充满了感情。家国情怀在时代的变迁中油然而生,冯达文一直未忘初心。
结缘哲学
1960年,冯达文高中毕业,因中苏关系变化,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留苏预备生”落空了,他选择到中山大学哲学系求学,由此开启了与中大哲学60年的缘分。
与哲学的结缘,还有个插曲:冯达文在高中时,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介绍他阅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给少年冯达文打开了新的世界:哲学的视野开阔,思维方式多维,文理兼容。对于虽擅长理科,却也不想放下文科的冯达文来说,哲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怀着对理想的热情,冯达文在学习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希望能赋予中国哲学一个新的框架,然后再去讨论这个知识和形式的框架,如何支撑不同的价值意识。这是到现在为止,我仍然坚持的一个做法。”本科五年期间,冯达文风华初露,在发现问题和理论写作方面,展现出突出的能力。
冯达文大学毕业那年,当时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与当时大多数学生一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申请去河南工作,那是他能申请去到最远的地方,最后因哲学系需要而留校,被分配到哲学原理教研室任教。
“我们的老师”
从教后,为了找到中国思想发展的源头,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知识框架,冯达文做了许多努力,“我的理论追求是要给中国哲学一个知识体系,然后以不同的知识和形式建构出不同的价值理念,用以确保这个哲学又是中国的”。
据冯达文的第一个研究生、中大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回忆,“冯老师讲课时,虽是照着备课的讲义念,但对讲台下的学生来说,丝毫不觉有‘照本宣科’式的枯燥。后来他更是以一己之力,重新写就洋溢着才华与激情、文采与哲思的讲义。”由冯达文共同主编的哲学教材,也成为高校哲学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影响了一代代的师生。
从教以来,冯达文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彩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学海拾贝六十年,桃李满天下,被中山大学哲学系众教授尊称为“我们的老师”。
在《冯达文文集》发布会开幕式上,《我们的老师》这段短短的视频,回顾了冯达文先生从教著书的生涯。视频中,冯达文从一个青涩的学子,慢慢蜕变成白发苍苍的长者。高中毕业,进中大求学,后留校任教,继而“背井离乡”,远赴异国他乡访学,求教于多位名师。他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中,著书立说,至今仍笔耕不辍。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对冯达文先生出版《冯达文文集》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感谢冯达文先生对中大哲学系、中大的人文学科乃至中国的哲学作出的卓越贡献,“冯达文先生带领着我们中大哲学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有情的学术共同体”。
粉笔教育网CEO张小龙,在考上中大哲学系研究生后,因家贫而差点辍学,冯达文先生亲自为他写信,求得助学金。10多年后,张小龙返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冯达文奖学金”,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在研讨会上,张小龙说,听过非常多冯达文老师的课,受益良多,即便是办企业时,也有自己的坚持,不会只盯着利润,更要有一种超越性、人性化的关怀,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不会背离人文主义的精神。”这番剖白,引起全场热烈掌声。
1977年,冯达文先生的第一届中国哲学的本科学生入学,李萍老师就是其中一员。李萍老师回忆说:“那时冯老师还是年轻教师,与班上有的同学年龄相差无几。冯老师平易近人,讲话时娓娓道来,讲课风格深入浅出,把我们带进哲学的隧道里。哲学系有许多教师,但冯老师深受每一个学生的喜爱。”李萍老师毕业后,一直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她说,虽不时常相见,但冯老师对学生影响深远,在她自己从业数年后,仿佛老师一直都在身边,“我一直记得冯老师的板书,工整圆润,字如其人”。
“世总为情”
在冯达文先生看来,哲学研究如果不能为人们指点价值,便失去意义。在新出版的文集中,他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并与中国古代哲学相结合,寻求其对当下的现实意义。
冯达文说:“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哲学也有更宽阔的领域需要人去发掘,中国哲学应该走出世界,对大变局中的思潮做出回应,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应有的担当。”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与人的改变,冯达文指出,如何守护人文价值和道德底线,是我们该做的思考。
“人因为有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特别是有痛苦的感觉,才知道我‘在’。正是因为我和他人在一起,所以我有所创获,我才得以和他人分享。如果说疼的感觉是一个存在论的证明,快乐的感觉则是价值论的证成。”冯达文说,虽然科技在发展,但我们身为人,情感是最重要的。“‘世总为情’,这是汤显祖的话。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我想,我们仍然是在一起的,而且我们不是为了别的,我们是为‘情’在一起的,守护着我们的‘情’,我们人生才是真实可感的。”
年届八旬的冯达文先生,一直秉持初心,一直奔波在学与思的路途上,为寻找中国哲学的新范式、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访谈
冯达文:回应世界问题系中国哲学的担当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您认为中国哲学教育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应该做出哪些创新?
冯达文: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哲学也有更宽阔的领域需要人去发掘,中国哲学应该走出世界,对大变局中的思潮做出回应,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应有的担当。”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与人的改变,如何守护人文价值,如何守护道德底线,面对科技带来的缺失部分,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互通和互融,是我们该做的思考。目前的中国哲学,拘泥于细枝末节,应该更重视思想,走向世界,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担当。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普通人应该如何理解哲学?
冯达文:回到最简单的问题:该怎么做人?我从哪里来的?世界怎么可以更好?哲学追求的是最普遍和最普通的思考。西方哲学更注重抽象的东西,抽离现实的概念。中国人更关切世间生活,力图把世间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守护起来,提升起来,推广开去,这是对世界具有意义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您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冯达文:在学术上,以理性支持价值信仰,以价值信仰来传承理性。在教学上尽所应尽的责任,对学生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