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显本色——二〇二〇年中国经济亮眼答卷的启示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于佳欣 刘红霞 邹多为 杜 静 发表时间:2020-12-25 09:30
分享到

2020,极不平凡,一个“极”字道出艰难险阻之不易,也饱含非凡成就之难得——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冲击”前所未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空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定向,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中国答卷世界为之瞩目

《中国刚刚展示了世界多么需要它》——几天前,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了这样一篇文章,称中国亮眼的经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所提到的,正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长0.2%,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0.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0.3%……

继GDP、投资、外贸、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继转正后,一个个新增“转正”数据,印证中国经济复苏基础更牢、信心更足。有外媒评价: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

越来越多指标“转正”,是特殊之年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的一个缩影——

经济逐季改善,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保障民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深化改革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启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

这份中国答卷有多珍贵?

要读懂它,先要认清,人类历史坐标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怎样的存在?

美国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苏世民说,他曾亲历过7次大规模的市场下滑或衰退。“与其他几次不同,这次疫情冲击导致的经济危机是百年难遇的危机。”

近百年来,世界经历了若干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往远看,有1929年经济大萧条,往近看,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但论冲击,都难与这次疫情相比。

“疫情会导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告诉新华社记者,“疫情持续越久,封锁措施持续时间越长,经济衰退程度就越深,恢复难度就越大。”

这样的场景回忆起来仍让人心有余悸:航班停飞,商场关门,企业倒闭,医院饱和,人员跨境流动中断……

不到两周时间,美股4次熔断,恐慌情绪蔓延;国际油价暴跌,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大量企业供应链中断,被迫停工停产……

疫情下,全球流动按下“暂停键”。一场席卷全球的历史性危机,影响几乎波及所有行业、所有人。

对比过去,这次疫情的影响为何如此之深?

今年全球经济遭受的冲击既不同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不同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影响,而是面临着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困难可谓前所未有。——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分析指出。

多位受访专家说,从需求端看,为防控疫情采取的封锁及社交隔离措施导致经济活动骤降,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都受到严重冲击。从供给端看,疫情防控极大限制了人员流动并对相关国际贸易与投资造成直接冲击,全球产业链陷入“断链”危机。

相比以往,这次疫情的冲击到底有多严重?

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经济产出累计损失将达8.5万亿美元,几乎抹去过去4年的全部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

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2%,降幅或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下降幅度;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9%,达到近20年来最低……

2020年美国经济将衰退4.3%,欧元区经济将衰退8.3%,印度经济将衰退10.3%……IMF作出一系列悲观预测。

岁寒知松柏,疾风识劲草。寒气逼人中,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注入来之不易的暖意。

12月23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称中国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实现复苏,预计今年经济增长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这意味着,历经疫情冲击后的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的分量不减反增!

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从1998年抗洪灾到2003年战“非典”、再到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从1997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再到近年来经历中美经贸摩擦……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经济危机,在经历一次次狂风骤雨洗礼后,中国经济越是艰难越向前,发展更有韧劲。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为全球提供防疫物资,仅口罩就超过2000亿只,全世界人均30只;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疫苗研发,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作出中国贡献;中国坚定不移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其他国家稳定市场……

“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树立了榜样,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

会当水击三千里——

科学应对彰显“中国之治”

12月21日,冬至。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寒风中一架客机缓缓驶出停机位、滑入跑道、加速、跃起……

几乎同时,民航局空管局值班室内,“空中航班航迹”图中,也多了一个“亮点”。

回忆战“疫”吃劲之时,2月18日,中国民航遭遇最“黑暗”一天:全天下来,只有3734个“亮点”。到10月1日,当天累计出现的“亮点”已达15144个,是2月18日的4倍之多。

航迹图“亮不亮”,直观反映中国“忙不忙”。无数小轨迹的变化,蕴含着中国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这是凸显人民至上的中国实践——

面对疫情,各国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两难问题:如何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

这道考题着实不易。对中国而言,仅春节节后复工多延迟一天,全国减少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达1500亿元!尤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发展任务之重更甚以往。

毫不畏难、绝不迟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熠熠生辉。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众志成城、举国援助,在这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婴儿,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珍视。

相比之下,一些以“人权灯塔”自居的西方国家,在保护民众方面屡屡慢半拍,甚至在“有钱有权就可以快速得到新冠病毒检测吗”的问题前,轻描淡写抛出“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回答。

《要救经济先救人》——美国智库新经济思维研究所近日以此为题发文,这样分析西方应对疫情为何败笔连连。

这是彰显科学决策的中国行动——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还记得,疫情严重时,我国口罩产量迅速从日产800万只提高到日产过亿只,一系列防疫物资跑出了复苏的“第一棒”。

从优先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到各行业逐步复工复产;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及时雨”,到餐馆、电影院逐步有了人气……我国成功走出一条有序复苏、持续复苏、绿色复苏之路。

面对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行动力,带领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

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中国的一揽子对冲政策力度空前。

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力推量化宽松、乃至以“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水漫灌”不同的是,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不激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作为或者慢作为、少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做了许多开创性且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政策创新。

“中国经济的‘V’形反弹不是意外,更不靠运气,它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艰苦卓绝的奋斗。”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50多年的波士顿咨询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点评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

这是主动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8993.8亿元——这是前11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9.04万亿元——这是我国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增速进一步加快。

外资外贸是观察一个经济体开不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球疫情冲击下,一些国家沉迷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中国却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外资外贸“双丰收”的结果,正是有力说明。

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悉数如约举办,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释放追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

累计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贸试验区继续扩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面对逆风逆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开顶风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一张蓝图干到底——

砥柱中流指引未来航向

“中国又一次办到了:走出新一轮世界危机,并且,从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看,中国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

俄新社网站在此前发布的题为《中国再次战胜全球危机》的评论员文章中这样说。

更强大背后的密码何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翻看外媒对中国的观察文章,这样的分析比比皆是。

就在12月,相隔半个月的两件大事让人记忆犹新——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郑重宣布。

“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12月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看似没有关联,它们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点——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

令人瞩目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这‘五个根本’是规律,也是经验,是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遵循。”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普遍认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

在“五个根本”中,“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这一条是统领,是关键。

此时此刻,中国正处于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即将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上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踏上新征程,我们有应对挑战风险的底气和实力,也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韧劲和闯劲——

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有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从国庆“黄金周”到“双11”购物季,中国呈现出的超大消费规模和实力,让世界为之赞叹。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开放的同时,更强调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政策取向、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为明年开局起步精心谋划,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历史交汇点,亦是历史新起点。

再过几天,2021年就要到来。新旧交替之际,我们又迎来一组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后,长征八号“一箭五星”又腾空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展现出全新模样……

踏上新征程,中国迎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向前!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探寻技术豪华派背后的坚守 广汽Acura不凡品鉴之旅倾情收官

  • Jeep新指南者上市 售价13.98万-20.98万 2020-12-23
  • 2021款菲斯塔起售价13.38万 首增“劲享”版 2020-12-23
  • 丰田发布e-Palette实际应用进化成果 2020-12-23
  • 起亚第四代嘉华(Carnival)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国内上市 2020-12-22
  • 11月宝马销量环比大涨20%份额追平奔驰,奥迪销量跌出前十 2020-12-22
  • 车长增至4.78米 全新一代名图即将上市 2020-12-18
  • 比亚迪宋MAX升级版 提供6座/7座可选 2020-12-18
  • 2021款新缤瑞官图曝光,新增麦加红、尼斯蓝配色 2020-12-16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 互联网存款没戏了? 2020-12-21
  •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20-12-17
  • 网易易信APP7.5版本上线 互动形式更多样 2020-12-1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 为游客打造梦幻冰雪乐园
  • 四川眉山:银装素裹的瓦屋山
  • 2020疫情下的纽约
  • 新疆巴里坤草原银装素裹美如画
  • 安徽五河:沱湖冬捕300万斤生态鱼将投放市场
  • 吉林靖宇冰湖气泡似珍珠 严寒中瞬间凝固在冰层
  •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公开接种新冠疫苗
  • 欧盟多国对英实施交通封锁 货车停滞高速排起长龙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南非变异病毒呈指数级传播,多国暂停往来南非航班
2020-12-25 08:54:08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861万,加州突破200万
2020-12-25 08:54:08
跟团≠强制消费 昆明通报导游威胁游客事件:视频属实,一查到底
2020-12-25 08:53:15
辽宁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2020-12-25 08:08:13
南沙将建设5G+AI空间智能示范区
2020-12-25 07:26:1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沧海横流显本色——二〇二〇年中国经济亮眼答卷的启示
人民日报  作者:于佳欣 刘红霞 邹多为 杜 静  2020-12-25
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冲击”前所未有。

2020,极不平凡,一个“极”字道出艰难险阻之不易,也饱含非凡成就之难得——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冲击”前所未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空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定向,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中国答卷世界为之瞩目

《中国刚刚展示了世界多么需要它》——几天前,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了这样一篇文章,称中国亮眼的经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所提到的,正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长0.2%,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0.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0.3%……

继GDP、投资、外贸、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继转正后,一个个新增“转正”数据,印证中国经济复苏基础更牢、信心更足。有外媒评价: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

越来越多指标“转正”,是特殊之年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的一个缩影——

经济逐季改善,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保障民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深化改革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启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

这份中国答卷有多珍贵?

要读懂它,先要认清,人类历史坐标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怎样的存在?

美国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苏世民说,他曾亲历过7次大规模的市场下滑或衰退。“与其他几次不同,这次疫情冲击导致的经济危机是百年难遇的危机。”

近百年来,世界经历了若干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往远看,有1929年经济大萧条,往近看,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但论冲击,都难与这次疫情相比。

“疫情会导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告诉新华社记者,“疫情持续越久,封锁措施持续时间越长,经济衰退程度就越深,恢复难度就越大。”

这样的场景回忆起来仍让人心有余悸:航班停飞,商场关门,企业倒闭,医院饱和,人员跨境流动中断……

不到两周时间,美股4次熔断,恐慌情绪蔓延;国际油价暴跌,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大量企业供应链中断,被迫停工停产……

疫情下,全球流动按下“暂停键”。一场席卷全球的历史性危机,影响几乎波及所有行业、所有人。

对比过去,这次疫情的影响为何如此之深?

今年全球经济遭受的冲击既不同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不同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影响,而是面临着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困难可谓前所未有。——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分析指出。

多位受访专家说,从需求端看,为防控疫情采取的封锁及社交隔离措施导致经济活动骤降,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都受到严重冲击。从供给端看,疫情防控极大限制了人员流动并对相关国际贸易与投资造成直接冲击,全球产业链陷入“断链”危机。

相比以往,这次疫情的冲击到底有多严重?

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经济产出累计损失将达8.5万亿美元,几乎抹去过去4年的全部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

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2%,降幅或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下降幅度;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9%,达到近20年来最低……

2020年美国经济将衰退4.3%,欧元区经济将衰退8.3%,印度经济将衰退10.3%……IMF作出一系列悲观预测。

岁寒知松柏,疾风识劲草。寒气逼人中,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注入来之不易的暖意。

12月23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称中国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实现复苏,预计今年经济增长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这意味着,历经疫情冲击后的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的分量不减反增!

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从1998年抗洪灾到2003年战“非典”、再到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从1997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再到近年来经历中美经贸摩擦……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经济危机,在经历一次次狂风骤雨洗礼后,中国经济越是艰难越向前,发展更有韧劲。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为全球提供防疫物资,仅口罩就超过2000亿只,全世界人均30只;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疫苗研发,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作出中国贡献;中国坚定不移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其他国家稳定市场……

“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树立了榜样,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

会当水击三千里——

科学应对彰显“中国之治”

12月21日,冬至。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寒风中一架客机缓缓驶出停机位、滑入跑道、加速、跃起……

几乎同时,民航局空管局值班室内,“空中航班航迹”图中,也多了一个“亮点”。

回忆战“疫”吃劲之时,2月18日,中国民航遭遇最“黑暗”一天:全天下来,只有3734个“亮点”。到10月1日,当天累计出现的“亮点”已达15144个,是2月18日的4倍之多。

航迹图“亮不亮”,直观反映中国“忙不忙”。无数小轨迹的变化,蕴含着中国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这是凸显人民至上的中国实践——

面对疫情,各国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两难问题:如何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

这道考题着实不易。对中国而言,仅春节节后复工多延迟一天,全国减少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达1500亿元!尤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发展任务之重更甚以往。

毫不畏难、绝不迟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熠熠生辉。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众志成城、举国援助,在这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婴儿,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珍视。

相比之下,一些以“人权灯塔”自居的西方国家,在保护民众方面屡屡慢半拍,甚至在“有钱有权就可以快速得到新冠病毒检测吗”的问题前,轻描淡写抛出“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回答。

《要救经济先救人》——美国智库新经济思维研究所近日以此为题发文,这样分析西方应对疫情为何败笔连连。

这是彰显科学决策的中国行动——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还记得,疫情严重时,我国口罩产量迅速从日产800万只提高到日产过亿只,一系列防疫物资跑出了复苏的“第一棒”。

从优先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到各行业逐步复工复产;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及时雨”,到餐馆、电影院逐步有了人气……我国成功走出一条有序复苏、持续复苏、绿色复苏之路。

面对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行动力,带领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

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中国的一揽子对冲政策力度空前。

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力推量化宽松、乃至以“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水漫灌”不同的是,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不激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作为或者慢作为、少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做了许多开创性且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政策创新。

“中国经济的‘V’形反弹不是意外,更不靠运气,它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艰苦卓绝的奋斗。”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50多年的波士顿咨询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点评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

这是主动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8993.8亿元——这是前11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9.04万亿元——这是我国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增速进一步加快。

外资外贸是观察一个经济体开不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球疫情冲击下,一些国家沉迷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中国却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外资外贸“双丰收”的结果,正是有力说明。

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悉数如约举办,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释放追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

累计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贸试验区继续扩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面对逆风逆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开顶风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一张蓝图干到底——

砥柱中流指引未来航向

“中国又一次办到了:走出新一轮世界危机,并且,从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看,中国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

俄新社网站在此前发布的题为《中国再次战胜全球危机》的评论员文章中这样说。

更强大背后的密码何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翻看外媒对中国的观察文章,这样的分析比比皆是。

就在12月,相隔半个月的两件大事让人记忆犹新——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郑重宣布。

“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12月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看似没有关联,它们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点——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

令人瞩目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这‘五个根本’是规律,也是经验,是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遵循。”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普遍认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

在“五个根本”中,“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这一条是统领,是关键。

此时此刻,中国正处于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即将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上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踏上新征程,我们有应对挑战风险的底气和实力,也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韧劲和闯劲——

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有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从国庆“黄金周”到“双11”购物季,中国呈现出的超大消费规模和实力,让世界为之赞叹。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开放的同时,更强调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政策取向、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为明年开局起步精心谋划,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历史交汇点,亦是历史新起点。

再过几天,2021年就要到来。新旧交替之际,我们又迎来一组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后,长征八号“一箭五星”又腾空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展现出全新模样……

踏上新征程,中国迎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向前!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信笺里的2020丨仰望!英雄城市的难忘记忆
21:50
【我们的2020】北京:社区的温暖变化
21:50
今年最沉重的一份名单!
09:47
七省区联合采购冠脉球囊 粤首年采购量可省7.5亿元
08:39
广东4所独立学院拟转设为独立本科学校 名单公示
08:39
羊晚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北区封顶 园区年产值预计将达250亿元
08:39
广州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 到2022年要达到50%
08:50
@广州市民 医保信息系统迁移上云 这些业务暂停办
08:47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9名涉黑团伙成员被判赔近30亿元
08:51
暴力犯罪十余起致1死2重伤 涉黑案主犯被判无期徒刑
08:4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