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谭铮 张璐瑶 张豪
“这一次我带上会的三个提案都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话题有关。”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涂成林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未来的发展,首先要下好下实“双城”联动这盘大棋,这对“双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与《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两份重磅文件中,均对这一重要任务有着大篇幅的表述。如何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机遇,今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的代表和委员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构建产业链条,深度互动
“广州和深圳不是竞争的,而是两个非常互补的城市,各有优势。”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南粤基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涛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恰逢其时。
在他看来,广州有资源优势,深圳有创新优势。就深圳的优势而言,他认为,深圳是一个思想快速聚合、变化的创新高地,广州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如能和深圳积极互动,会大大提高产业转化效率。但同时,深圳也受制于土地、产业链整体配套的限制。这方面恰恰是广州的优势。“广州在产业链、产业工人、产业政策、配套、原材料等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尤其是枢纽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如何用好这种互补,实现最大的联动效应?林涛认为,广深两地产业可以差异化布局。一方面,深圳在实现产业孵化、转化、加速以后,可以再把创新、孵化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放到广州,比如增城、白云、花都、南沙等地,两地联动,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广州也可以依托大学城、五山、中大等片区的高校资源、优势医疗资源、部分创新创业资源等,与深圳的产业创新更好地融合。
齐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
如果说差异化的布局,让广深之间的产业形成互补,产业链更加完善,那“双城”联动之下,“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将更加具象。
广州市人大代表、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双城”联动,可以考虑在新兴产业与应用场景结合方面联动。他以在深圳的华为与在广州的广汽两家企业的合作为例,向记者展示了新兴技术与应用场景相结合的前景。他说:“华为的数字化、网联化技术是其强项,而广汽的优势是电动化、智能化。华为通过数据为广汽的新能源车研发提供能源管理的方案,两个大生态之间形成协作的产业新生态,达到‘强者愈强’的效果。”
他还表示,深圳的科学技术发达,广州目前科技金融却是短板。大量的制造业要转型,需要科技金融赋能。广州的传统制造业门类很齐全,但思想观念、资本意识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稍显滞后,优势是有场景应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可通过赋能实现转型,比如轨道交通。
“这两年,根据《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轨道交通产业定位为广州市重点新兴产业,改变了过去单纯建轨道局面。把市场变成了产业,把数据变成了资产,开创人工智能场景。有了场景就能成长,所以广深在产业方面互补性很强,可以共同做大产业。”李志坚说。
他还指出,广州的国际医疗中心、生物医药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可以利用深圳新一代生物技术的优势,开展协同创新,助力广州健康产业的发展。“比如‘互联网医院’,广州有应用场景,但深圳在互联网方面更有优势。我们可以共同研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医院’的典范。这就是协同创新,创造一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升级消费市场,彼此成就
日趋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新兴的应用场景将吸引更加有潜力的消费市场。
“这次我带来的其中一个提案,是与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相关的。”涂成林说,“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内容,但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相比,广州仍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
在他看来,广州与深圳是“竞合关系”。“双城”联动,既可以发挥激发广州、深圳的发展活力与引擎作用,也可以激发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活力,共同做大做强,形成中国与世界竞合的重要主体。他分析:“从‘联动’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两座城市之间不是谁弱谁强,而是共同发展,彼此成就,融入‘双区’建设大局。因此,我们需要真正理解中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从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层面真正明白‘1+1可以>2’的道理!”
当前,广州与深圳都在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涂成林说:“广州与深圳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进两地的市场信息对称,让市场开放度趋同,市场空间和渠道彼此开放,营商环境建设统一标准,努力规避同质化竞争,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
“所以,我在提案里特别提出,把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双城’联动,推动‘双区’建设。”
两地深度互动,共谋发展
广州与深圳,是两座相距不远的兄弟城市。在涂成林看来,广深在一个城市相互接壤、产业无缝对接、彼此联系紧密的城市群里。两城是单打独斗,双峰对峙,渐行渐远?还是“双城”联动,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这个答案不言而喻。
涂成林坦言,现在已经不是各个城市单打独斗的英雄排名时代,而是城市群、城市圈共同发展的时代。“我们推进‘双城’联动,实行互动互促,确实需要彼此真心实意,相向而行。”
“两地的联动应不分你我,分的是功能。”李志坚表示,广深在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合作方面,政府方面更需要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同城化”的大潮。
“广深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几进几出’。”林涛分析,这种互补式的互动融合,会让企业、产业跟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与广深两地开展深度互动,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土壤。这种自然的聚合,将为广深各自留住适合自己的优势产业。
林涛希望,未来广州要用好“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要鼓励国有企业积极走出去,推动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生态;同时,也要带动社会资本、企业家通过重组、并购、产业整合等方式,让一些优势企业“走进来”,同时让广州的创新创业优势资源“走出去”。
“未来的融合应该是思想的融合、机制的融合、产业的融合、发展的融合,最终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大融合,形成真正的合力。”林涛说,“这样我们才会更加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