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印记丨中国梦蕴含的“幸福图景”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2-01 22:01
分享到

2012年11月15日,这样的一幕令人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十几天后,2012年11月29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不寻常的参观者。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场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讲话,讲话中,他深情阐释“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如何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八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奋进。

——小康梦让好日子更近。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忆起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时说:“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40多年来,习近平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群众,对扶贫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推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开展。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这一年的首次国内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这个独具民族特色的美丽村庄曾困囿于贫困之中,直到2014年,全寨72户304人中,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1人,贫困发生率23.4%。

“小时候太穷了,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一家人吃住都在火塘边。”村民李发顺这样形容以前的生活。

因为家里穷,李发顺读完初中就外出务工。2010年的一场车祸让他成了残疾人,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下数万元外债。

2014年,李发顺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帮扶。他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学习竹编、串珠、理发;做过水果生意,并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最多时养了30多头,成为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2017年,李发顺家顺利脱贫,也是在这一年,司莫拉佤族村整村脱贫出列。

李发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一亿脱贫人口中的一员,而司莫拉佤族村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脱贫村庄的生动缩影。

考察当天,总书记走进李发顺家,了解他们一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情况。听说一家人生活越过越红火,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民生梦让获得感更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其实已经让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发展领域的物质成果转变到了社会、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层面了,这些层面真正地实现靠什么?靠通过社会建设来一步一步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在接受采访时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八个更”概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分量颇重的“更”,涵盖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有关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也正是改善民生工作的着力点。

为了绿水青山重现,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交出亮丽的治污“答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普通百姓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为了百姓病有所医,中国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新任务、新举措,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新期待。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2021款汉兰达上市 配置升级售价不变

  • 体验小鹏汽车NGP:适合中国道路场景使用 2021-01-31
  • MARVEL R将于2月7日上市 实现5G智能驾驶 2021-01-29
  • 特斯拉新款Model S、Model X正式上线 内饰设计全面革新 2021-01-29
  • TOYOTA GAZOO Racing发布新款WEC及WRC赛车 2021-01-21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 华为李庆委:华为超高密模块化UPS实现“一柜一兆瓦” 2021-02-01
  • 有钱是原罪?美议员提议对超级富豪加征1%的“富人税” 2021-02-01
  • 音集协要求快手下架首批一万部侵权视频 2021-02-01
  • “甩锅侠”特斯拉向南昌电网道歉! 2021-02-01
  • 隔空充电技术?小米真的研发出来了 2021-01-29
  • 海信孙永良:智能交通要“人工智能”更要“人类智能” 2021-01-29
  • 王思聪旗下熊猫互娱破产拍卖!成交价3100万,溢价率991% 2021-01-29
  • 苹果新一季财报:营收首次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 2021-01-28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探秘岭南历史文化 从走进博物馆开始 2021-01-29
  • 八年文创路,我们究竟探索到了什么? 2021-01-26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航拍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
  • 探访中国首列“熊猫专列”
  • “不一样”的春运来啦
  • 福州永泰李花盛开 仿佛置身白雪世界
  • 广西南宁:樱花绽放引游人
  • 昆明斗南花市:迎新春年宵花走俏
  • 杭州千岛湖云雾飘渺宛如仙境
  • 唯美极光闪耀芬兰拉普兰德天际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2秒通行!广东三大火车站首次试用无码乘车系统
2021-02-01 20:51:58
广东2021高考音乐、舞蹈、体育统考成绩2月2日起可查询
2021-02-01 20:51:14
定了!广州这样做好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
2021-02-01 20:28:23
因抗议活动 美国最大疫苗接种中心一度关闭
2021-02-01 11:51:18
美研究机构:变异新冠病毒或致美死亡病例现“春季激增潮”
2021-02-01 11:51:1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初心印记丨中国梦蕴含的“幸福图景”
央视网  作者:  2021-02-01
李发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一亿脱贫人口中的一员,而司莫拉佤族村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脱贫村庄的生动缩影。

2012年11月15日,这样的一幕令人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十几天后,2012年11月29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不寻常的参观者。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场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讲话,讲话中,他深情阐释“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如何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八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奋进。

——小康梦让好日子更近。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忆起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时说:“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40多年来,习近平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群众,对扶贫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推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开展。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这一年的首次国内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这个独具民族特色的美丽村庄曾困囿于贫困之中,直到2014年,全寨72户304人中,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1人,贫困发生率23.4%。

“小时候太穷了,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一家人吃住都在火塘边。”村民李发顺这样形容以前的生活。

因为家里穷,李发顺读完初中就外出务工。2010年的一场车祸让他成了残疾人,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下数万元外债。

2014年,李发顺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帮扶。他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学习竹编、串珠、理发;做过水果生意,并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最多时养了30多头,成为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2017年,李发顺家顺利脱贫,也是在这一年,司莫拉佤族村整村脱贫出列。

李发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一亿脱贫人口中的一员,而司莫拉佤族村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脱贫村庄的生动缩影。

考察当天,总书记走进李发顺家,了解他们一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情况。听说一家人生活越过越红火,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民生梦让获得感更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其实已经让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发展领域的物质成果转变到了社会、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层面了,这些层面真正地实现靠什么?靠通过社会建设来一步一步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在接受采访时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八个更”概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分量颇重的“更”,涵盖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有关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也正是改善民生工作的着力点。

为了绿水青山重现,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交出亮丽的治污“答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普通百姓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为了百姓病有所医,中国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新任务、新举措,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新期待。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和人民在一起丨三湘育才
16:42
外交习语 | 2021年开局月,中国元首外交这样开展
16:42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习近平强调“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16:42
国家卫健委:返乡防疫政策层层"加码"是懒政也是防疫资源浪费
08:29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
08:29
537名广州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出今年10件民生实事
08:29
2020年广州10件民生实事办得咋样?全部优质完成!
08:29
代表委员热议|广深互补,打造大湾区“双子城”
08:31
涉疫奶枣原料源自乌克兰 4.5吨产品自线上销往25省
09:26
广州年货节来了 近20家电商平台竞相登场
09:1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