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此时此地,总书记到这个村考察有深意

来源:新华视点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2-04 10:39
分享到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考察调研。

这次调研富有深意——

地点:

贵州是我国最后脱贫的9个贫困县所在省份,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还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脱贫攻坚路上一个民族也没少;

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63.6%,近年来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旅游业,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时间: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十四五”开局之年;

农历春节前夕。

从“访贫问苦”到“谋划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以往,人们常把逢年过节给贫困地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称为“访贫问苦”。

如今,曾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已经全部脱贫。同样跋山涉水,总书记是去看脱贫群众用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考察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求的落实情况,“压茬”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次考察选择最后脱贫的贵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来“验收”,就是要看看“脱真贫”“真脱贫”的实际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80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始终是重要主题。每个阶段的考察都瞄准最紧迫的任务,考察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党的十八大后,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河北阜平,看真贫,摸清贫困底数。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工作进入了“精准”新阶段。

2015年,春节前夕,回到阔别40年的陕西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聚焦老区脱贫。半年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的表述改为“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彝族群众中,发出向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发起总攻的号令。

2019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总书记来到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重点看“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方向。

2020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云南保山市所辖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今年春节前夕,在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总书记来到了贵州。

越是脱贫难度大的省份,脱贫之后越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

传递“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信号

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这是中央第一次正式提出“三农”工作的“重心”以及“历史性转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布局乡村振兴,明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1个多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化屋村一隅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要逐步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最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在脱贫攻坚阶段,我们探索总结的“五级书记抓扶贫”、社会合力促攻坚等宝贵经验,在乡村振兴工作上要继续发扬光大,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

此次考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三农”工作重心转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再调研再部署。

如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重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早有部署——

去年在湖南郴州农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

根据中央规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还要做好巩固脱贫这篇文章,防止因病、因灾返贫。所以,中央一再强调:“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就是要推动落实“四个不摘”。

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更早有谋划——

2018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团、在广东代表团、在山东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进行了系统阐释: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贵州考察,深化此前部署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指明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方向。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挑战零下35℃极寒天气 恒驰汽车冬季测试正式启动

  • 挑战零下39度高寒 高合HiPhi X完成第二次冬季测试 2021-02-03
  • CR-V锐·混动e+上市 补贴后指导价27.38万起 2021-02-03
  • 体验小鹏汽车NGP:适合中国道路场景使用 2021-01-31
  • MARVEL R将于2月7日上市 实现5G智能驾驶 2021-01-29
  • 特斯拉新款Model S、Model X正式上线 内饰设计全面革新 2021-01-29
  • 跨界造车 它们谁能成为最大赢家? 2021-01-27
  • 探寻技术豪华派背后的坚守 广汽Acura不凡品鉴之旅倾情收官 2020-12-23
  • 全新奥迪A3正式上市 售价20.31万元起 2021-01-24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 对话Z世代,广东联通重磅推出5G“花Young派”新潮牌! 2021-02-03
  • 猎豹商场机器人超百种优惠券为办年货再省一笔 2021-02-02
  • 华为李庆委:华为超高密模块化UPS实现“一柜一兆瓦” 2021-02-01
  • 有钱是原罪?美议员提议对超级富豪加征1%的“富人税” 2021-02-01
  • 音集协要求快手下架首批一万部侵权视频 2021-02-01
  • “甩锅侠”特斯拉向南昌电网道歉! 2021-02-01
  • 隔空充电技术?小米真的研发出来了 2021-01-29
  • 海信孙永良:智能交通要“人工智能”更要“人类智能” 2021-01-29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疍民水乡手记》再版啦! 2021-02-01
  • 探秘岭南历史文化 从走进博物馆开始 2021-01-29
  • 八年文创路,我们究竟探索到了什么? 2021-01-26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吉林:冬日冰花美景惹人醉
  • SpaceX星际飞船原型机进行高空试射 着陆前爆炸成火球
  • 土耳其结冰湖面被设置鱼笼 美似水墨画
  • 乌鲁木齐:新春年货俏
  • 世界湿地日 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之肾”
  • 江苏连云港:“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湿地安家
  • 法国购物场所实行加强限制客流等防疫措施
  • 航拍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留粤过节! 来一桌温情满满的年夜饭
2021-02-04 09:13:45
广州供电局喊你来 给变电站设计造型
2021-02-04 09:04:36
2020年广州警方查处涉疫犯罪1425宗 治安持续向好
2021-02-04 09:04:36
"穗好办"APP上线电子社保卡 可缴费可估算养老金
2021-02-04 09:04:36
广铁集团第500趟“湾区年货”班列启程
2021-02-04 08:07:0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第一观察 | 此时此地,总书记到这个村考察有深意
新华视点  作者:  2021-02-04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考察调研。

这次调研富有深意——

地点:

贵州是我国最后脱贫的9个贫困县所在省份,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还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脱贫攻坚路上一个民族也没少;

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63.6%,近年来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旅游业,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时间: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十四五”开局之年;

农历春节前夕。

从“访贫问苦”到“谋划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以往,人们常把逢年过节给贫困地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称为“访贫问苦”。

如今,曾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已经全部脱贫。同样跋山涉水,总书记是去看脱贫群众用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考察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求的落实情况,“压茬”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次考察选择最后脱贫的贵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来“验收”,就是要看看“脱真贫”“真脱贫”的实际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80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始终是重要主题。每个阶段的考察都瞄准最紧迫的任务,考察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党的十八大后,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河北阜平,看真贫,摸清贫困底数。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工作进入了“精准”新阶段。

2015年,春节前夕,回到阔别40年的陕西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聚焦老区脱贫。半年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的表述改为“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彝族群众中,发出向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发起总攻的号令。

2019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总书记来到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重点看“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方向。

2020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云南保山市所辖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今年春节前夕,在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总书记来到了贵州。

越是脱贫难度大的省份,脱贫之后越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

传递“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信号

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这是中央第一次正式提出“三农”工作的“重心”以及“历史性转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布局乡村振兴,明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1个多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化屋村一隅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要逐步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最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在脱贫攻坚阶段,我们探索总结的“五级书记抓扶贫”、社会合力促攻坚等宝贵经验,在乡村振兴工作上要继续发扬光大,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

此次考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三农”工作重心转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再调研再部署。

如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重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早有部署——

去年在湖南郴州农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

根据中央规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还要做好巩固脱贫这篇文章,防止因病、因灾返贫。所以,中央一再强调:“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就是要推动落实“四个不摘”。

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更早有谋划——

2018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团、在广东代表团、在山东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进行了系统阐释: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贵州考察,深化此前部署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指明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方向。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赴贵州考察 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00:06
时政微视频丨瞰贵州
00:06
习近平贵州行丨百里画廊 苗寨巨变
00:06
做好春节疫情防控 广东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每日150万份
09:10
怎样安全收取快递?广东省疾控中心教你防护细节
09:09
3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
09:09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例 其中本土病例17例
09:08
"就地过年"如何吃出年味?广州:年夜饭外卖成新宠
09:08
【中国梦·践行者】技能报国不仅是争金夺银 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09:08
广东实施免费出生缺陷筛查 将有逾百万新生儿受益
09:0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