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馔雅事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敏 发表时间:2018-04-26 14:52

金雀花煎蛋

滋味馆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王敏

春花烂漫的时光好像还没过去多久,花样浪漫还享受不够,街道树木的冉冉新绿已经在告诉人们准备迎接夏天的到来。尽管灼热很快会来临,却无阻我们再尝一桌花馔,酝酿心中的涟漪。

追溯以花作为食材的历史,屈原在《离骚》里的吟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诗句数不胜数,并且每首中都是一个菜谱,如果仔细研究,或许能还原一个古代诗词鲜花宴。汉代人更推崇的是以鲜花酿酒,所用花卉有兰花、菊花等。如西汉辞赋家枚乘所写的《七发》就咏道:“兰英之酒,酌以涤口。”诗中所说的“兰英之酒”正是用兰花泡制而成。鲜花可食之风更是盛行于唐代。据说武则天于花朝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自此鲜花入馔之风日盛。

唐以后,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一种情趣高雅的生活享受,留下许多“秀色可餐”的佳话,宋代苏东坡就最喜用松花制作食品。慈禧也是品花之人,每年六月之后,在荷花盛开的季节,慈禧会令宫女们采摘最完整、妖艳的荷花带回御膳房,将肥壮的花瓣浸在鸡蛋、鸡汤调好的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黄酥脆作为点心。

简单的花馔,花的角色大多是伴碟,为卖相加分,也有些食用花可以直接品尝。后来大厨们觉得只用花点缀难免单调,就干脆将花运用到烹调当中,尽情凸显花的香气、颜色与味道。

最为风雅的大概是以花制作成各种花蜜、花露、花糖了,《红楼梦》里就描绘过两种花的香露,“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写过“董糖”,据说是董小宛定居在江苏如皋水绘园时创制的,她还创制出了秋海棠露,据说醇香无匹。

爱花惜花自古至今,不分国度。南美洲人爱吃旱金莲,东欧人以蔷薇花瓣煮果酱,土耳其人用紫罗兰做甜食,欧美则将大波斯菊、雏菊、秋海棠、三色紫罗兰作为沙拉。不过最爱花馔的莫过于云南,傣族或者佤族都有很多以花卉为食材的菜肴。有一个来自云南白族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小时候经常吃到奶奶和母亲做的梨花、桃花馅的水饺和包子,还有炒杜鹃花。问其味道,答曰记忆里总是有隐约花香。

近期在城中的各大云南风味餐,就可以品味一番来自云南的清新花香,这些跋涉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才来到我们面前的鲜花,一摘下就用盐水保鲜处理,因此芬芳不减当时。广州人用来酿酒和装饰的茉莉花,一到了云南便成了美味菜肴。当地人喜欢用它与鸡蛋同炒,因为茉莉花口感柔嫩带脆,和鸡蛋的滑溜口感般配。“茉莉花炒鸡蛋”有两种做法,一是弄成鸡蛋饼,另一种则像广式炒蛋一样炒成一团。四月正是金雀花的花期,以易门所产为最甜美。想吃爽嫩口感的金雀花,通常是凉拌;想突出清甜味,则要和排骨一起用汽锅炖;大厨还会把它用来煎蛋,并刻意把金雀花煎得稍微偏焦,让其吃起来带有似肉的鲜香,当地人称这种口感为“山林姣香”。

行家教路,虽然花馔越来越盛行,但能食用的花还是少数。如果想在家试试自己做鲜花菜式/甜点,一定要先弄清所选的花是否能食用,例如在众多的百合中,只有兰州百合和龙眼百合能够食用。总的烹饪原则以清淡为主,不宜放过多的调料,应尽量保持花本身的色香味。此外,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吃。


编辑:潘海辉
数字报

花馔雅事

金羊网  作者:王敏  2018-04-26

金雀花煎蛋

滋味馆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王敏

春花烂漫的时光好像还没过去多久,花样浪漫还享受不够,街道树木的冉冉新绿已经在告诉人们准备迎接夏天的到来。尽管灼热很快会来临,却无阻我们再尝一桌花馔,酝酿心中的涟漪。

追溯以花作为食材的历史,屈原在《离骚》里的吟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诗句数不胜数,并且每首中都是一个菜谱,如果仔细研究,或许能还原一个古代诗词鲜花宴。汉代人更推崇的是以鲜花酿酒,所用花卉有兰花、菊花等。如西汉辞赋家枚乘所写的《七发》就咏道:“兰英之酒,酌以涤口。”诗中所说的“兰英之酒”正是用兰花泡制而成。鲜花可食之风更是盛行于唐代。据说武则天于花朝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自此鲜花入馔之风日盛。

唐以后,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一种情趣高雅的生活享受,留下许多“秀色可餐”的佳话,宋代苏东坡就最喜用松花制作食品。慈禧也是品花之人,每年六月之后,在荷花盛开的季节,慈禧会令宫女们采摘最完整、妖艳的荷花带回御膳房,将肥壮的花瓣浸在鸡蛋、鸡汤调好的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黄酥脆作为点心。

简单的花馔,花的角色大多是伴碟,为卖相加分,也有些食用花可以直接品尝。后来大厨们觉得只用花点缀难免单调,就干脆将花运用到烹调当中,尽情凸显花的香气、颜色与味道。

最为风雅的大概是以花制作成各种花蜜、花露、花糖了,《红楼梦》里就描绘过两种花的香露,“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写过“董糖”,据说是董小宛定居在江苏如皋水绘园时创制的,她还创制出了秋海棠露,据说醇香无匹。

爱花惜花自古至今,不分国度。南美洲人爱吃旱金莲,东欧人以蔷薇花瓣煮果酱,土耳其人用紫罗兰做甜食,欧美则将大波斯菊、雏菊、秋海棠、三色紫罗兰作为沙拉。不过最爱花馔的莫过于云南,傣族或者佤族都有很多以花卉为食材的菜肴。有一个来自云南白族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小时候经常吃到奶奶和母亲做的梨花、桃花馅的水饺和包子,还有炒杜鹃花。问其味道,答曰记忆里总是有隐约花香。

近期在城中的各大云南风味餐,就可以品味一番来自云南的清新花香,这些跋涉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才来到我们面前的鲜花,一摘下就用盐水保鲜处理,因此芬芳不减当时。广州人用来酿酒和装饰的茉莉花,一到了云南便成了美味菜肴。当地人喜欢用它与鸡蛋同炒,因为茉莉花口感柔嫩带脆,和鸡蛋的滑溜口感般配。“茉莉花炒鸡蛋”有两种做法,一是弄成鸡蛋饼,另一种则像广式炒蛋一样炒成一团。四月正是金雀花的花期,以易门所产为最甜美。想吃爽嫩口感的金雀花,通常是凉拌;想突出清甜味,则要和排骨一起用汽锅炖;大厨还会把它用来煎蛋,并刻意把金雀花煎得稍微偏焦,让其吃起来带有似肉的鲜香,当地人称这种口感为“山林姣香”。

行家教路,虽然花馔越来越盛行,但能食用的花还是少数。如果想在家试试自己做鲜花菜式/甜点,一定要先弄清所选的花是否能食用,例如在众多的百合中,只有兰州百合和龙眼百合能够食用。总的烹饪原则以清淡为主,不宜放过多的调料,应尽量保持花本身的色香味。此外,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吃。


编辑:潘海辉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