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中国第一村"南岭村:在农田里"种出"高科技企业

来源: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宋毅 发表时间:2018-09-27 21:00


南岭村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享受免费入学和医疗服务。图为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周巍摄

40年前,这里的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如今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

金羊网记者 沈婷婷 宋毅

南岭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也是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改革开放前,南岭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改革开放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中国第一村”。习仲勋同志于1987年2月14日、1988年12月12日、1990年1月27日三次视察南岭村;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南岭村,提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号召;2000年4月12日,习近平同志(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视察南岭村;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同志视察南岭村。

深圳南岭村

威水史

发展内引外联经济 积累“第一桶金”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年的南岭村,以脏、乱、差闻名,遍地是鹅屎鸭粪,人称“鸭屎围”。1979年年底南岭村集体资产不足7000元。那时,南岭村人平均年收入不足100元,生活非常贫困。村民过的生活是:“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全村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两万多斤,还要买入八万多斤红薯以缓解饥馑之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南岭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内引外联经济,取得原始积累“第一桶金”。1980年,南岭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内地企业办起了第一间内联工厂,1982年,利用旧仓库做厂房,引进了第一间来料加工厂。1982年,村里获得国家征地补偿费40万元。村党支部没有把这第一笔集体巨额资金分掉吃光,而是用来改善投资环境、扩建厂房,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设厂,逐步累积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本。

1992年初,南岭村党支部和村委制定了经济发展新规划,迈开快速发展步伐。第一个措施是投资9000多万元,兴建黄金园工业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平整土地,拉网挂电,按外资企业要求兴建标准厂房。引进8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日本兄弟亚洲公司,生产世界名牌激光打印机。

从1983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南岭村建起了四个工业区,共有企业40多家,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岭村年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100元提高至15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0亿元。

新征程

加强基层党建,促进产业转型

转型发展,多元发展,一直是南岭村谋求的发展道路。

从1998年起,南岭村先后办起了南岭村商业一条街,建起了集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求水山公园和五星级酒店。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商贸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南岭村要导入真正具有前沿性的东西,只有让人感到你的收入来源、创新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才能算走出了转型的第一步,否则就是只换面子没换里子。”南岭村的负责人说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社区党委、股份公司班子都有一股转型发展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党委不断激活基层党建创造力,以“强党建、促转型”为主线,以实体产业为主体,以科技和金融为双翼,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全力打造新的产业结构。

南岭村社区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坚持高端规划引领。社区投入900多万元的规划设计费用,聘请品牌专业规划单位对全村3.9平方公里进行全面规划,把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是开设社区创投基金。斥资3亿元设立深圳市首个社区股份公司创投基金,主动对接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成长性的创新项目落地。三是全面启动创新驱动。南岭村社区结合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大力推动社区转型升级,先后启动了多个重点发展项目。

系列创新项目,落地南岭村

南岭村的清华启迪科技园项目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该科技园2015年12月份开园,致力于为创新型企业孵化、投资和运营提供产业生态空间。

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助力,南岭村还成功收购了一家有18年的专业风险投资资历的创投企业,并成立社区基金公司,募集发起3-5亿元的创投基金,投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5G等战略新兴产业,把“创投+孵化器”模式做大做强。

落地南岭村的“南岭1983创意小镇”项目是南岭村与留学生海归团队合作开发的,这个创意小镇是把原来一个10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园区改造成为集研发、创新、环保等新理念、新产业为一体的创意平台。

此外,南岭村还把目光投向了生物医学项目。深圳市南岭股份合作公司引进并持股的生物医药项目——深圳康体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新一代单分子抗体(SDAC)。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由三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组成,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在社区投资引进的新零售项目后土智能,致力于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实现了创办首月即盈利,业务发展迅速。

值得一提的还有南岭天安数码城项目。该项目将打造29万平方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推动该片区产业向研发、设计、办公的产业方向转型。

亲历者

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育彪:

我的梦想是 带村民敲响上市钟

2000年,南岭村优秀青年张育彪接任村党总支书记,成为南岭村新的“带头人”。2004年,南岭村推进农村城市化,由村改制为社区,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公司;2006年,南岭村成立了社区党委。

张育彪告诉记者:“我在深圳南山科技园、龙岗天安数码城观看了很多创新型企业的路演,认识了一批留美创业团队的科技精英。在这过程中,我充分领略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南岭村为落后产能当‘房东’,还能富多久?南岭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否则,南岭村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  

张育彪认为,科技创新和传统经济完全不是一样的“打法”,它要求目光长远。2015年以前,南岭村每年的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率都达两位数,但2015年只增加4%。“我们清理一个低端的珠宝加工产业园,眼前损失了2000万元,但为发展高科技企业腾出了空间。”张育彪表示,未来,南岭村社区经济发展将不再局限在社区的版图,而是放眼全世界,哪里有好项目就去哪里投资。

“南岭村有500年的历史。带领南岭村再攀高峰是我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左右要培育1—2家南岭村控股的优质上市公司,带着村民去敲钟上市,分享创新发展带来的好处。”张育彪说道。

总指挥:刘海陵

策  划:林海利 郭启钊

闫修彦 朱  帆

统  筹:赵  鹏

设  计:范英兰

编辑:宝厷
数字报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中国第一村"南岭村:在农田里"种出"高科技企业

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宋毅  2018-09-27


南岭村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享受免费入学和医疗服务。图为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周巍摄

40年前,这里的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如今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

金羊网记者 沈婷婷 宋毅

南岭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也是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改革开放前,南岭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改革开放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中国第一村”。习仲勋同志于1987年2月14日、1988年12月12日、1990年1月27日三次视察南岭村;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南岭村,提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号召;2000年4月12日,习近平同志(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视察南岭村;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同志视察南岭村。

深圳南岭村

威水史

发展内引外联经济 积累“第一桶金”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年的南岭村,以脏、乱、差闻名,遍地是鹅屎鸭粪,人称“鸭屎围”。1979年年底南岭村集体资产不足7000元。那时,南岭村人平均年收入不足100元,生活非常贫困。村民过的生活是:“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全村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两万多斤,还要买入八万多斤红薯以缓解饥馑之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南岭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内引外联经济,取得原始积累“第一桶金”。1980年,南岭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内地企业办起了第一间内联工厂,1982年,利用旧仓库做厂房,引进了第一间来料加工厂。1982年,村里获得国家征地补偿费40万元。村党支部没有把这第一笔集体巨额资金分掉吃光,而是用来改善投资环境、扩建厂房,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设厂,逐步累积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本。

1992年初,南岭村党支部和村委制定了经济发展新规划,迈开快速发展步伐。第一个措施是投资9000多万元,兴建黄金园工业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平整土地,拉网挂电,按外资企业要求兴建标准厂房。引进8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日本兄弟亚洲公司,生产世界名牌激光打印机。

从1983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南岭村建起了四个工业区,共有企业40多家,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岭村年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100元提高至15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0亿元。

新征程

加强基层党建,促进产业转型

转型发展,多元发展,一直是南岭村谋求的发展道路。

从1998年起,南岭村先后办起了南岭村商业一条街,建起了集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求水山公园和五星级酒店。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商贸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南岭村要导入真正具有前沿性的东西,只有让人感到你的收入来源、创新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才能算走出了转型的第一步,否则就是只换面子没换里子。”南岭村的负责人说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社区党委、股份公司班子都有一股转型发展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党委不断激活基层党建创造力,以“强党建、促转型”为主线,以实体产业为主体,以科技和金融为双翼,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全力打造新的产业结构。

南岭村社区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坚持高端规划引领。社区投入900多万元的规划设计费用,聘请品牌专业规划单位对全村3.9平方公里进行全面规划,把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是开设社区创投基金。斥资3亿元设立深圳市首个社区股份公司创投基金,主动对接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成长性的创新项目落地。三是全面启动创新驱动。南岭村社区结合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大力推动社区转型升级,先后启动了多个重点发展项目。

系列创新项目,落地南岭村

南岭村的清华启迪科技园项目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该科技园2015年12月份开园,致力于为创新型企业孵化、投资和运营提供产业生态空间。

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助力,南岭村还成功收购了一家有18年的专业风险投资资历的创投企业,并成立社区基金公司,募集发起3-5亿元的创投基金,投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5G等战略新兴产业,把“创投+孵化器”模式做大做强。

落地南岭村的“南岭1983创意小镇”项目是南岭村与留学生海归团队合作开发的,这个创意小镇是把原来一个10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园区改造成为集研发、创新、环保等新理念、新产业为一体的创意平台。

此外,南岭村还把目光投向了生物医学项目。深圳市南岭股份合作公司引进并持股的生物医药项目——深圳康体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新一代单分子抗体(SDAC)。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由三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组成,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在社区投资引进的新零售项目后土智能,致力于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实现了创办首月即盈利,业务发展迅速。

值得一提的还有南岭天安数码城项目。该项目将打造29万平方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推动该片区产业向研发、设计、办公的产业方向转型。

亲历者

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育彪:

我的梦想是 带村民敲响上市钟

2000年,南岭村优秀青年张育彪接任村党总支书记,成为南岭村新的“带头人”。2004年,南岭村推进农村城市化,由村改制为社区,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公司;2006年,南岭村成立了社区党委。

张育彪告诉记者:“我在深圳南山科技园、龙岗天安数码城观看了很多创新型企业的路演,认识了一批留美创业团队的科技精英。在这过程中,我充分领略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南岭村为落后产能当‘房东’,还能富多久?南岭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否则,南岭村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  

张育彪认为,科技创新和传统经济完全不是一样的“打法”,它要求目光长远。2015年以前,南岭村每年的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率都达两位数,但2015年只增加4%。“我们清理一个低端的珠宝加工产业园,眼前损失了2000万元,但为发展高科技企业腾出了空间。”张育彪表示,未来,南岭村社区经济发展将不再局限在社区的版图,而是放眼全世界,哪里有好项目就去哪里投资。

“南岭村有500年的历史。带领南岭村再攀高峰是我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左右要培育1—2家南岭村控股的优质上市公司,带着村民去敲钟上市,分享创新发展带来的好处。”张育彪说道。

总指挥:刘海陵

策  划:林海利 郭启钊

闫修彦 朱  帆

统  筹:赵  鹏

设  计:范英兰

编辑: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