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带一区”广东谋划新局 短板变“潜力板”前景可期

来源:金羊网 作者:许悦 发表时间:2018-12-11 08:45
近日,清远市省定贫困村花田村办起农特产品博览会,脱贫攻坚迎来新气象 记者陈强摄

金羊网记者 许悦

协调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里既有位列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序列的珠三角,又有仍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历届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广东不断调整优化发展机制,花大力气、下硬功夫补齐短板。

“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为广东进一步推进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广东正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通过发挥优势差别化发展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奋力写好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答卷”。

交通建设:

 粤西人“高铁梦”成现实

7月1日一早,随着D9741次列车从广州南站发车往湛江西站,江湛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粤西老百姓的“高铁梦”变成了现实!高铁的开通为粤西大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劲引擎。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690.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57.5%,同比增长17.4%。未来六年,广东计划新建成19条(段)高铁/城际,总投资达4807.42亿元。

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大大增强沿海经济带的“造血功能”。2020年,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将全面启动各市路段建设;到2025年,滨海旅游公路将实现兼具交通运输、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的复合型功能。这条“全球最长滨海公路”未来将全面支撑起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乡村振兴:

大手笔投入促村庄蝶变

粤东粤西粤北有2万多个村、4200万农村人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如何使他们不掉队?乡村振兴战略在广东省落地见效。

从2017年起,广东计划十年内省级财政投入约160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广东还组建了全国首只农业供给侧改革基金,总规模达440亿元,以撬动社会资本持续投向乡村振兴。

今年7月,在《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决定》中,广东提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珠三角地区着重推进城乡一体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侧重城乡互补、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

国庆黄金周,广东乡村旅游走俏,各地活动精彩纷呈,收入持续走高。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从纸上变成了游客真真切切的体验。

构建新局:

使每个功能区各展所长

“着力构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为进一步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重大部署。站在新起点,广东打破传统思维,转变固有思路,树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区域发展理念,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一方面,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另一方面,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生态优势,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机制创新使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加快构建起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坪山村村民种植黑米 图/许悦

个案

英德坪山村:

打开黑米扶贫新路子

今年4月,广东省清远英德市桥头镇坪山村的300亩地种上了之前从未种植过的作物——黑米。如今,坪山村村民迎来了第一季黑米水稻的收割,预计有50吨的优质黑米将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广东省定贫困村,坪山村的村民们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过去,坪山村共有1026人、2290亩土地,但土地破碎化严重,村中大部分耕地荒废、杂草丛生,导致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

“地里以前主要种些水稻、苦瓜、辣椒、花生,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大概才300块,把农药、肥料、人工的成本扣除之后,基本就没赚钱了。虽然儿子儿媳在农闲时也会出去打零工,但还要供娃读书。只能说温饱是解决了,但是脱贫很难。”生于斯、长于斯的陈结坤是坪山村上楼队生产队长。今年69岁的他与两个儿子住在一起,一家十二口人就靠十几亩田地过活,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存款。

今年,英德政府与企业合作,将黑米产业项目引入了桥头镇坪山村,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模式,整合村民手中的300亩土地,种植黑米、油菜花等农作物,为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这一创新模式下,坪山村5个村小组将原先下放的责任田使用权收回,把土地统一承包给对口扶贫的企业,由企业给付租金,并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带耕、带种,为村民提供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和指导、管理维护等“一条龙”服务,最后由企业进行产品销售,并及时将利润分发给农户。

“每亩地年租金有800元,我们家十几亩地就有一万多元了;现在田也不用我们管,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有四五千元。我预计今年至少有两万块的存款,想想就觉得心里舒服。” 陈结坤说。

未来,坪山村还计划把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融入“稻田彩绘”的创意,把城里人吸引到美丽乡村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江湛铁路为粤西发展带来新机遇 图/陈卓栋

实践

路通财通

乡村旅游成新增长点

今年国庆长假,乡村旅游接棒出境游,成为了广东旅游新的增长点。7月开通的江湛铁路,为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路通财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着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广东乡村游的大发展,堪称一个典型。

据统计,江湛铁路开通半个月,仅湛江一市各大旅行社就发送高铁团队48个,游客总人数2390人次。借着暑期出游高峰,粤西一带俨然成为新晋旅游目的地。

成为粤西发展新动力的不止高铁。黄金周前夕,云湛高速新阳二期正式开通。至此,云湛高速全线开通,从广州往返粤西可节省半小时车程。云湛高速二期把沿线地区的禅宗六祖文化风俗与新兴江沿线的自然风光紧密融合起来,呈现出特色的文化长廊……

广东省旅游局发布的《广东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东接待乡村游游客超3亿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人数的一半以上。

7月,广东发布了《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塑造“粤美乡村”全域旅游大品牌,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有了政策指引,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国庆期间,位于广东茂名化州的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与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一样,近两年,广东全省首批认定的24家以“农业+旅游”模式发展的农业公园,因为其有别于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的新型业态,受到了游客热捧,正为乡村振兴赋能。

下一步,广东还将开建全球最长滨海旅游公路,沿途连接38个县(区)、164个乡镇(街道)、15个产业园区、20个滨海新区。“交通+旅游”全面助推沿海经济带崛起、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纵览

2013年 7月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重点突破,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与珠三角地区“双轮驱动”

2015年 年末

广东实现“县县通高速”,揭西、陆河等最后8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市)迈进“高速”时代

2016年11月

《关于深化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新一轮对口帮扶主要任务是开展好产业共建

2018年6月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提出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18年7月

江湛铁路正式开通。作为粤西大地上的首条高铁,江湛铁路助推粤西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2018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广东提出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第三项要求就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扶贫

2016年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战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东累计有117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当年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4.54%降低至1.52%以下,全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46元;

贫困村环境显著改善。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道路面硬化里程2618公里,占总规模的59.5%;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1545个,占比67.9%;电网改造完成计划的59%,今年底可以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

交通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13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94.5%,同比增长18.3%;

在“国省道整治计划”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下,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20.5亿元和1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15.0%,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100.4%和107.4%;

东西两翼公路货运通道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公路货运增速加快,共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292075万吨和203614023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6%和0.8%;

一核 一带 一区

今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情况简析报告显示,“一核一带一区”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产业:

上半年珠三角地区工业增长7.5%,分别高于东翼、西翼、山区1.6个、4.6个和3.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珠三角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东翼的优势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2%)以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5%);

西翼的金融业(增长8.0%)、房地产业(增长6.3%)优于其他地区;

山区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1%)也发展较快;

农业 产业

今年6月份以来,广东组织开展了三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和实地核查工作,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了三批共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涉及44个种植业类、207个镇,带动农户超过了122万人,累计总投资共1326014万元

部署

“一核一带一区” 这样构建

●以广深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

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产业、交通、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生态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支持广州、深圳迈向高端发展,发挥对珠三角地区和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依托珠海西部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等重大发展平台,推进珠江口两岸产业共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促进“广佛肇清”“深莞惠+河源、汕尾”深度融合,推动环珠三角市县融入广州、深圳经济圈,建设好深汕特别合作区。

●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

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研究出台促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粤东粤西沿海地区内生发展、向海发展、加快发展,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珠三角核心区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依托横贯粤东粤西的滨海旅游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沿海城市带、产业集聚带、滨海旅游带,布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临港产业项目、重点产业园区。支持汕头和湛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教中心、交通枢纽,带动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区整体跃升。统筹谋划雷州半岛和粤西滨海地区改革发展。

●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

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建立国家公园和重大生态廊道。控制开发强度特别是严控县级工业园区开发,严格产业准入,按照绿色发展标准推动现有产业和园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富民为导向发展县域经济,对接珠三角地区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生态林业、健康医养、绿色食品等生态产业,规划建设环南岭旅游公路。

心声

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属于广东的主要矛盾,是全面小康进程中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广东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

“一核”要同“一带”“一区”实现有机联动,“一带”“一区”作为“一核”的重要发展腹地,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必不可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当下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在产业共建合作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物流成本大幅下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使信息交流成本不断下降并出现“距离死亡”的崭新局面;地理分割、制度分割的藩篱被逐渐消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拥有了更多的平等发展机会。广东要在产业发展规划、跨区域产业链、新型产业平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

专题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专题统筹:孙爱群 郭启钊

专题执行:林  洁 彭启有

编辑:海辉
数字报
“一核一带一区”广东谋划新局 短板变“潜力板”前景可期
金羊网  作者:许悦  2018-12-11
近日,清远市省定贫困村花田村办起农特产品博览会,脱贫攻坚迎来新气象 记者陈强摄

金羊网记者 许悦

协调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里既有位列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序列的珠三角,又有仍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历届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广东不断调整优化发展机制,花大力气、下硬功夫补齐短板。

“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为广东进一步推进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广东正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通过发挥优势差别化发展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奋力写好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答卷”。

交通建设:

 粤西人“高铁梦”成现实

7月1日一早,随着D9741次列车从广州南站发车往湛江西站,江湛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粤西老百姓的“高铁梦”变成了现实!高铁的开通为粤西大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劲引擎。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690.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57.5%,同比增长17.4%。未来六年,广东计划新建成19条(段)高铁/城际,总投资达4807.42亿元。

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大大增强沿海经济带的“造血功能”。2020年,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将全面启动各市路段建设;到2025年,滨海旅游公路将实现兼具交通运输、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的复合型功能。这条“全球最长滨海公路”未来将全面支撑起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乡村振兴:

大手笔投入促村庄蝶变

粤东粤西粤北有2万多个村、4200万农村人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如何使他们不掉队?乡村振兴战略在广东省落地见效。

从2017年起,广东计划十年内省级财政投入约160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广东还组建了全国首只农业供给侧改革基金,总规模达440亿元,以撬动社会资本持续投向乡村振兴。

今年7月,在《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决定》中,广东提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珠三角地区着重推进城乡一体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侧重城乡互补、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

国庆黄金周,广东乡村旅游走俏,各地活动精彩纷呈,收入持续走高。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从纸上变成了游客真真切切的体验。

构建新局:

使每个功能区各展所长

“着力构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为进一步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重大部署。站在新起点,广东打破传统思维,转变固有思路,树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区域发展理念,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一方面,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另一方面,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生态优势,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机制创新使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加快构建起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坪山村村民种植黑米 图/许悦

个案

英德坪山村:

打开黑米扶贫新路子

今年4月,广东省清远英德市桥头镇坪山村的300亩地种上了之前从未种植过的作物——黑米。如今,坪山村村民迎来了第一季黑米水稻的收割,预计有50吨的优质黑米将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广东省定贫困村,坪山村的村民们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过去,坪山村共有1026人、2290亩土地,但土地破碎化严重,村中大部分耕地荒废、杂草丛生,导致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

“地里以前主要种些水稻、苦瓜、辣椒、花生,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大概才300块,把农药、肥料、人工的成本扣除之后,基本就没赚钱了。虽然儿子儿媳在农闲时也会出去打零工,但还要供娃读书。只能说温饱是解决了,但是脱贫很难。”生于斯、长于斯的陈结坤是坪山村上楼队生产队长。今年69岁的他与两个儿子住在一起,一家十二口人就靠十几亩田地过活,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存款。

今年,英德政府与企业合作,将黑米产业项目引入了桥头镇坪山村,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模式,整合村民手中的300亩土地,种植黑米、油菜花等农作物,为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这一创新模式下,坪山村5个村小组将原先下放的责任田使用权收回,把土地统一承包给对口扶贫的企业,由企业给付租金,并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带耕、带种,为村民提供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和指导、管理维护等“一条龙”服务,最后由企业进行产品销售,并及时将利润分发给农户。

“每亩地年租金有800元,我们家十几亩地就有一万多元了;现在田也不用我们管,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有四五千元。我预计今年至少有两万块的存款,想想就觉得心里舒服。” 陈结坤说。

未来,坪山村还计划把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融入“稻田彩绘”的创意,把城里人吸引到美丽乡村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江湛铁路为粤西发展带来新机遇 图/陈卓栋

实践

路通财通

乡村旅游成新增长点

今年国庆长假,乡村旅游接棒出境游,成为了广东旅游新的增长点。7月开通的江湛铁路,为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路通财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着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广东乡村游的大发展,堪称一个典型。

据统计,江湛铁路开通半个月,仅湛江一市各大旅行社就发送高铁团队48个,游客总人数2390人次。借着暑期出游高峰,粤西一带俨然成为新晋旅游目的地。

成为粤西发展新动力的不止高铁。黄金周前夕,云湛高速新阳二期正式开通。至此,云湛高速全线开通,从广州往返粤西可节省半小时车程。云湛高速二期把沿线地区的禅宗六祖文化风俗与新兴江沿线的自然风光紧密融合起来,呈现出特色的文化长廊……

广东省旅游局发布的《广东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东接待乡村游游客超3亿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人数的一半以上。

7月,广东发布了《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塑造“粤美乡村”全域旅游大品牌,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有了政策指引,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国庆期间,位于广东茂名化州的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与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一样,近两年,广东全省首批认定的24家以“农业+旅游”模式发展的农业公园,因为其有别于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的新型业态,受到了游客热捧,正为乡村振兴赋能。

下一步,广东还将开建全球最长滨海旅游公路,沿途连接38个县(区)、164个乡镇(街道)、15个产业园区、20个滨海新区。“交通+旅游”全面助推沿海经济带崛起、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纵览

2013年 7月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重点突破,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与珠三角地区“双轮驱动”

2015年 年末

广东实现“县县通高速”,揭西、陆河等最后8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市)迈进“高速”时代

2016年11月

《关于深化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新一轮对口帮扶主要任务是开展好产业共建

2018年6月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提出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18年7月

江湛铁路正式开通。作为粤西大地上的首条高铁,江湛铁路助推粤西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2018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广东提出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第三项要求就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扶贫

2016年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战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东累计有117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当年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4.54%降低至1.52%以下,全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46元;

贫困村环境显著改善。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道路面硬化里程2618公里,占总规模的59.5%;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1545个,占比67.9%;电网改造完成计划的59%,今年底可以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

交通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13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94.5%,同比增长18.3%;

在“国省道整治计划”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下,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20.5亿元和1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15.0%,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100.4%和107.4%;

东西两翼公路货运通道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公路货运增速加快,共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292075万吨和203614023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6%和0.8%;

一核 一带 一区

今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情况简析报告显示,“一核一带一区”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产业:

上半年珠三角地区工业增长7.5%,分别高于东翼、西翼、山区1.6个、4.6个和3.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珠三角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东翼的优势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2%)以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5%);

西翼的金融业(增长8.0%)、房地产业(增长6.3%)优于其他地区;

山区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1%)也发展较快;

农业 产业

今年6月份以来,广东组织开展了三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和实地核查工作,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了三批共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涉及44个种植业类、207个镇,带动农户超过了122万人,累计总投资共1326014万元

部署

“一核一带一区” 这样构建

●以广深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

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产业、交通、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生态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支持广州、深圳迈向高端发展,发挥对珠三角地区和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依托珠海西部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等重大发展平台,推进珠江口两岸产业共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促进“广佛肇清”“深莞惠+河源、汕尾”深度融合,推动环珠三角市县融入广州、深圳经济圈,建设好深汕特别合作区。

●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

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研究出台促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粤东粤西沿海地区内生发展、向海发展、加快发展,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珠三角核心区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依托横贯粤东粤西的滨海旅游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沿海城市带、产业集聚带、滨海旅游带,布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临港产业项目、重点产业园区。支持汕头和湛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教中心、交通枢纽,带动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区整体跃升。统筹谋划雷州半岛和粤西滨海地区改革发展。

●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

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建立国家公园和重大生态廊道。控制开发强度特别是严控县级工业园区开发,严格产业准入,按照绿色发展标准推动现有产业和园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富民为导向发展县域经济,对接珠三角地区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生态林业、健康医养、绿色食品等生态产业,规划建设环南岭旅游公路。

心声

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属于广东的主要矛盾,是全面小康进程中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广东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

“一核”要同“一带”“一区”实现有机联动,“一带”“一区”作为“一核”的重要发展腹地,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必不可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当下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在产业共建合作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物流成本大幅下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使信息交流成本不断下降并出现“距离死亡”的崭新局面;地理分割、制度分割的藩篱被逐渐消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拥有了更多的平等发展机会。广东要在产业发展规划、跨区域产业链、新型产业平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

专题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专题统筹:孙爱群 郭启钊

专题执行:林  洁 彭启有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