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入轨发射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7-26 07:45
分享到

昨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 新华社发

25日,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入轨发射。此次成功,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实现哪些新突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正经历何种“成长烦恼”?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百舸争流”,我国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太空经济”红利离大众还有多远?

里程碑意义:航天“民间力量”首次实现火箭入轨发射

此次发射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由航天民企、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火箭民企首次成功实施入轨发射,并实现“一箭双星”。火箭采用三固一液的四级串联构型,是截至目前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界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商业航天“民间力量”第三次尝试入轨发射。

“这是一个技术上完全自主可控,经过周密验证与全面测试的运载火箭。”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电气控制部副部长徐国光说。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特聘教授张晓敏表示,此次“入轨发射”具有里程碑意义,表明中国民营商业航天运载火箭真正具备太空运送能力。

此前,我国火箭民企已获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天鹊”TQ-12液氧甲烷发动机近日100%推力试车圆满成功。同为民企的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全尺寸涡轮泵介质试验今年也获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火箭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公司已达百余家。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额已接近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7%。

星际荣耀新闻发言人姚博文表示,民营企业相关业务高度集成,有利于突破固化的分工壁垒,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火箭成本。

“吸纳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能拓展中国商业航天应用范围。”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说。

成长烦恼:产业“初创期”,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存在

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已经上天,家门口的太空旅游是不是也已近在眼前?

“商业航天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姚博文表示,我国相关领域还处在“初创期”。

近年来,国家发射场已向航天民企打开大门、民企研发的微纳卫星成功上天、民企设计的火箭发动机核心涡轮泵成功通过测试……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到太空“创业”。多名专家提醒,虽然发展迅速,但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与全球领先企业在“内力”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从时间上看,比起国外领先企业十余年的积累,国内火箭民企最长只有近五年的历史,仍显“资浅”。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领域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牵涉如国家安全等诸多重大事项,大大提高了企业与资本的进入门槛,减少了企业数量,使产业略显“单薄”。

此外,有专家透露,一些企业在发展思路与方式上也存在问题。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杨毅强说,存在个别企业热衷于纯概念炒作、击鼓传花式资本炒作,有的甚至借商业航天之名,变相跑马圈地,行房地产之实。也有企业被资本利益“捆绑”,反复进行低层次低水平建设,导致技术创新困难,陷入僵局。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必须避免盲目扩张与低水平重复。”杨毅强说。

太空经济:专家建议降低成本、加速立法、强化创新

“太空对于大众而言已不再遥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部部长张兆勇认为,商业航天是培育太空经济的重要手段。

日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旨在“引导商业航天规范有序发展,促进商业运载火箭技术创新”。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政策为产业爬坡过坎提供了重要助力,但商业航天发展依旧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记者了解到,当前企业发射实务中,作为发射人的火箭企业除了要为客户提供火箭定制、生产、发射、测控服务外,还需要承担协调发射场及空域安全等服务内容。“这就好比要求一家运输公司,不但要为客人运货,还必须得修公路铁路机场等设施。”一位企业人士说,“企业负担太重”。此外,发射保险费用承担方式不合理问题也备受关注。

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雨霏认为,产业具体问题的背后是诸如市场化程度不够、立法存在缺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她建议,应尽早出台航天法,通过建立航天基本法治框架,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各方资源,并依法建立健全商业航天市场准入退出、安全监管等各项重要机制。

杨毅强认为,应将60多年积累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人才体系等传统航天基础,通过激励机制,快速转化成商业航天产业链体系和人才模式,再造商业模式、研制流程、供应体系。

张兆勇说,随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不断壮大,全社会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太空活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便利。              (新华社)

链接

搭乘“双曲线一号”

“北理工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将验证“帆球技术”

“北理工1号”卫星搭乘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一号遥一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记者从北京理工大学获悉,这颗科学技术验证微型卫星将在太空完成一系列科研验证任务。

“北理工1号”卫星代号为BP-1B,由北京理工大学作为总体研制单位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该卫星直径500毫米,质量为3千克,发射轨道高度300千米,倾角为42.7度。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这颗卫星的轨道寿命约为7到10天。其间,将完成空间帆球航天器技术等多项科研验证任务。

“北理工1号”卫星项目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特聘教授张晓敏介绍,空间帆球航天器技术及基于帆球的柔性轻型航天器技术,是将柔性材质的航天材料以折叠方式存放于卫星舱内,当卫星正常入轨之后,释放柔性材料从而膨胀成为球状,球状结构的体积大于卫星数倍,如同为卫星展开一面“风帆”,可作为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

张晓敏说,相较于传统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帆球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的优势,能有效减轻航天器电源质量,将来也可作为卫星通信的大型天线,“未来,帆球技术将直接服务于小天体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据悉,北理工长期开展深空探测研究,目前,该校及其合作伙伴已在柔性薄膜球体展开技术、柔性电池片技术、柔性电缆技术等帆球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取得突破,这些技术都将在此次发射任务中进行验证。

此外,“北理工1号”卫星还将验证帆球镀铝表面和非镀铝表面的太阳光压反射特性,以用于低轨空间碎片减缓研究和大气密度模型反演等。卫星上搭载的新型空间电台也将向全世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卫星信标和通联平台,北理工等高校大学生将参与发射后的无线电通信实践。  (新华社)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浙江建德:江雾迷蒙好纳凉

  • 江西全南县 来穗推荐旅游 2019-07-22
  • 暑期空运忙 掌握窍门让托运行李更安全 2019-07-22
  • 体验多彩夏日向滨海城市出发 2019-07-22
  • 加拿大推新规:航空公司超售机票须赔最高2400加元 2019-07-18
  • 敦煌莫高窟因降雨年内第二次临时关闭 2019-07-18
  • 吴哥古迹游客量下降柬埔寨整改"零团费"跟团游 2019-07-17
  • 大中小学生暑期游江西4A级以上景区免收大门票 2019-07-17
  • 柬埔寨将打击“零团费”旅游 2019-07-16

东风悦达起亚八度携手斯坦科维奇杯

  • ​传祺GS3国六版上市到店 售价7.68万元起 2019-07-18
  • 2019款东南DX7上市 售8.99-12.99万元 2019-07-15
  • 全新奔驰A级两厢上市 售25.78万元-27.38万元 2019-07-15
  • 长安欧尚科赛5上市 售价6.99万元-7.99万元 2019-07-15
  • 2020款江淮瑞风S3上市 售6.79万-8.79万 2019-07-15
  • 荣威ei6 PLUS全新上市 补贴后售价14.78-17.88万元 2019-07-10
  • ​荣威RX5 MAX动力曝光 搭载1.5T/2.0T发动机 2019-07-10
  • ​全新一代Polo Plus评测:驾趣超越同级 2019-07-10

小米突发1.62亿奖金!每位员工1000股股票 约7880元

  • 巴菲特天价午餐生变故!孙宇晨今日宣布取消会面 2019-07-23
  • 瑞幸咖啡携手Americana集团开拓中东印度业务 2019-07-22
  • 2019《财富》世界500强发布,苏宁易购连续三年入围 2019-07-22
  • 《财富》世界500强:京东跃升至139位 成中国互联网之首 2019-07-22
  • 什么鬼?奔驰共享汽车被偷 “偷车贼”却称汽车是自己的 2019-07-22
  • 小野电子烟融资3000万元!罗永浩的“新事业”有望了 2019-07-22
  • 人才变费财!李楠宣布离职 罗永浩祝福“早该离开了” 2019-07-19
  • 2019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出炉!华为第一 2019-07-19

博物院上演秦俑主题儿童剧

  • 珍贵照片展还原“中国本色” 2019-07-25
  • 畅游藏东南:旅游扶贫结硕果,美丽富裕双丰收 2019-07-24
  • 明明能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 她的新书《琥珀》为何被麦家推崇? 2019-07-22
  • 客家掌故——《谁出钱?》 2019-07-19
  • 聚焦毕加索艺术生涯前30年 毕加索原作来京展出 2019-07-18
  • 怼得漂亮!公益新歌吐槽不文明行为 2019-07-18
  • 聚焦海外中国学:今天,世界这样认识中国 2019-07-18
  • 聊聊海外中国学:这门知彼知己之学,你真的了解吗? 2019-07-18

水果海鲜混搭风? 这些菜品很撩人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 “根菜”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02-01
  •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01-28
  •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白子”? 2019-01-23
金羊图库
  • 东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公布 原材料全部来自“废铁”
  • 小朋友为大熊猫亲手制作生日蛋糕
  • 美国加州一油田发生漏油 90多万加仑原油流入河堤
  • 俯瞰广州天环广场 “双鲤鱼型”建筑醒目
  • 法国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河流干涸鱼儿被晒成“鱼干”
  • 2020海派儿童时尚趋势发布在上海举行
  • 约旦建水下军事博物馆 直升机坦克沉入海底
  • 女子险与长1.5米巨型水母相撞 体型与人类差不多大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州白云机场上半年新增国际及地区航线13条
2019-07-25 21:29:50
广州从化荔枝季结束 产值达6亿元
2019-07-25 20:04:39
儿童免票标准放宽至1.3米?三份征求意见稿等你来提意见!
2019-07-25 18:50:43
考前练练手!广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免费模拟测试来了
2019-07-25 18:50:43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2019-07-25 18:14:0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入轨发射
新华社  作者:  2019-07-26
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百舸争流”,我国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太空经济”红利离大众还有多远?

昨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 新华社发

25日,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入轨发射。此次成功,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实现哪些新突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正经历何种“成长烦恼”?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百舸争流”,我国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太空经济”红利离大众还有多远?

里程碑意义:航天“民间力量”首次实现火箭入轨发射

此次发射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由航天民企、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火箭民企首次成功实施入轨发射,并实现“一箭双星”。火箭采用三固一液的四级串联构型,是截至目前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界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商业航天“民间力量”第三次尝试入轨发射。

“这是一个技术上完全自主可控,经过周密验证与全面测试的运载火箭。”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电气控制部副部长徐国光说。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特聘教授张晓敏表示,此次“入轨发射”具有里程碑意义,表明中国民营商业航天运载火箭真正具备太空运送能力。

此前,我国火箭民企已获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天鹊”TQ-12液氧甲烷发动机近日100%推力试车圆满成功。同为民企的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全尺寸涡轮泵介质试验今年也获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火箭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公司已达百余家。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额已接近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7%。

星际荣耀新闻发言人姚博文表示,民营企业相关业务高度集成,有利于突破固化的分工壁垒,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火箭成本。

“吸纳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能拓展中国商业航天应用范围。”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说。

成长烦恼:产业“初创期”,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存在

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已经上天,家门口的太空旅游是不是也已近在眼前?

“商业航天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姚博文表示,我国相关领域还处在“初创期”。

近年来,国家发射场已向航天民企打开大门、民企研发的微纳卫星成功上天、民企设计的火箭发动机核心涡轮泵成功通过测试……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到太空“创业”。多名专家提醒,虽然发展迅速,但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与全球领先企业在“内力”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从时间上看,比起国外领先企业十余年的积累,国内火箭民企最长只有近五年的历史,仍显“资浅”。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领域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牵涉如国家安全等诸多重大事项,大大提高了企业与资本的进入门槛,减少了企业数量,使产业略显“单薄”。

此外,有专家透露,一些企业在发展思路与方式上也存在问题。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杨毅强说,存在个别企业热衷于纯概念炒作、击鼓传花式资本炒作,有的甚至借商业航天之名,变相跑马圈地,行房地产之实。也有企业被资本利益“捆绑”,反复进行低层次低水平建设,导致技术创新困难,陷入僵局。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必须避免盲目扩张与低水平重复。”杨毅强说。

太空经济:专家建议降低成本、加速立法、强化创新

“太空对于大众而言已不再遥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部部长张兆勇认为,商业航天是培育太空经济的重要手段。

日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旨在“引导商业航天规范有序发展,促进商业运载火箭技术创新”。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政策为产业爬坡过坎提供了重要助力,但商业航天发展依旧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记者了解到,当前企业发射实务中,作为发射人的火箭企业除了要为客户提供火箭定制、生产、发射、测控服务外,还需要承担协调发射场及空域安全等服务内容。“这就好比要求一家运输公司,不但要为客人运货,还必须得修公路铁路机场等设施。”一位企业人士说,“企业负担太重”。此外,发射保险费用承担方式不合理问题也备受关注。

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雨霏认为,产业具体问题的背后是诸如市场化程度不够、立法存在缺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她建议,应尽早出台航天法,通过建立航天基本法治框架,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各方资源,并依法建立健全商业航天市场准入退出、安全监管等各项重要机制。

杨毅强认为,应将60多年积累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人才体系等传统航天基础,通过激励机制,快速转化成商业航天产业链体系和人才模式,再造商业模式、研制流程、供应体系。

张兆勇说,随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不断壮大,全社会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太空活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便利。              (新华社)

链接

搭乘“双曲线一号”

“北理工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将验证“帆球技术”

“北理工1号”卫星搭乘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一号遥一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记者从北京理工大学获悉,这颗科学技术验证微型卫星将在太空完成一系列科研验证任务。

“北理工1号”卫星代号为BP-1B,由北京理工大学作为总体研制单位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该卫星直径500毫米,质量为3千克,发射轨道高度300千米,倾角为42.7度。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这颗卫星的轨道寿命约为7到10天。其间,将完成空间帆球航天器技术等多项科研验证任务。

“北理工1号”卫星项目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特聘教授张晓敏介绍,空间帆球航天器技术及基于帆球的柔性轻型航天器技术,是将柔性材质的航天材料以折叠方式存放于卫星舱内,当卫星正常入轨之后,释放柔性材料从而膨胀成为球状,球状结构的体积大于卫星数倍,如同为卫星展开一面“风帆”,可作为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

张晓敏说,相较于传统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帆球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的优势,能有效减轻航天器电源质量,将来也可作为卫星通信的大型天线,“未来,帆球技术将直接服务于小天体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据悉,北理工长期开展深空探测研究,目前,该校及其合作伙伴已在柔性薄膜球体展开技术、柔性电池片技术、柔性电缆技术等帆球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取得突破,这些技术都将在此次发射任务中进行验证。

此外,“北理工1号”卫星还将验证帆球镀铝表面和非镀铝表面的太阳光压反射特性,以用于低轨空间碎片减缓研究和大气密度模型反演等。卫星上搭载的新型空间电台也将向全世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卫星信标和通联平台,北理工等高校大学生将参与发射后的无线电通信实践。  (新华社)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点赞的好干部,一起致敬他们的“初心”
16:13
“总书记到了我们村”
16:16
六张海报,聆听习近平对志愿者的殷殷寄语
08:34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18:14
广州白云机场上半年新增国际及地区航线13条
21:29
考前练练手!广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免费模拟测试来了
18:50
儿童免票标准放宽至1.3米?三份征求意见稿等你来提意见!
18:50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创新经济模式全省推广
08:57
广东司法机关:民企涉案慎捕 违法“查扣冻”立改
08:57
大湾区干细胞产业有望跑出加速度 新药仍有待突破
08:5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