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书云、李浩、蔡馨逸 发表时间:2019-08-09 11:07
分享到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展出的中央红军吴起镇“切尾巴”战役经过要图(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新华社西安8月8日电 题:“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新华社记者刘书云、李浩、蔡馨逸

  8月的陕北吴起县草木繁盛,胜利山上游人如织,山顶一棵枝繁叶茂的杜梨树,一如84年前那样,静静看着洛河水汩汩流过。彼时,它站在“切尾巴”战役临时指挥所旁,见证了中央红军为了不把敌人带进陕北苏区,击败尾追敌骑的战斗。

  吴起县倒水湾村民张新介绍中央红军曾住过的窑洞,他爷爷张宪杰曾给中央红军提供了做饭的水缸(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吴起镇,尾追的国民党骑兵团就已到了苏区大门口。党中央连夜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分析敌情。

  “两条腿打四条腿,怕是开玩笑。”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汤彦宜介绍说,因为敌人的骑兵师装备精良,有些干部一开始不主张打,认为经过长途行军很是疲惫,对当地情况又不熟悉。但是党中央大多数同志是主张打的,他们认为,一定要在这里打,绝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中央红军已经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有了群众基础,且之前有步兵打骑兵的经验,所以有把握一定能打胜仗,给陕北人民送一个见面礼。

  一名记者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拍摄油画作品《三军过后尽开颜》(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那时红军战士穿得很少,群众都穿棉衣了,他们还是单衣,还有穿半截裤的,大部分穿茅草鞋。”吴起县倒水湾村民张新说,爷爷张宪杰曾给中央红军提供了做饭的水缸,刚刚抵达陕北苏区的红军战士早已疲惫不堪,装备补给严重匮乏。

  10月21日,战斗前的黎明静悄悄,红军队伍按此前部署,在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以及平台山(今胜利山)等地设伏,对敌形成合围之势。战斗的指挥所设在平台山顶的杜梨树旁,可俯瞰各道川战事。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布置的“切尾巴”战役模拟复原场景一角(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战斗7时全面打响,中央红军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的战术,战斗进行到9时许,共击溃国民党骑兵4个团,毙伤敌军数百人,俘敌200余人,同时缴获大量战马、重机枪等武器装备。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为彭德怀赋诗一首,彭德怀看了后,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退还给毛泽东。

  空中俯瞰吴起镇“切尾巴”战役所在地(8月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中央红军为何能在兵乏马困之际,打赢“切尾巴”战役?这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密不可分。

  “为了支援中央红军,当地群众不分白天黑夜集中大批粮食和生活用品,驴驮人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形成了多个川流不息的送粮大军。”吕军是吴起县革命纪念馆老馆长,他说,当地百姓看到中央红军战士在陕北寒冷的时节依然身着破旧单衣,就组织上百位毡匠为中央红军赶制了一批毡衣和毛被套,许多妇女也放下家中的活儿连夜为中央红军精心制作衣服、鞋袜。

  至此,中央红军切掉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这场胜仗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也是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第一仗。为了纪念“切尾巴”战役的胜利,当地群众将平台山改名为胜利山。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的讲解员在“切尾巴”战役临时指挥所旁的杜梨树前,讲述当年的战斗经过(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编辑:木东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这十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你去过没?

  • 白马踏秋风,龙门意菩提 2019-08-08
  • 渭水千古事,看尽长安城 2019-08-08
  • 古都十二时辰 2019-08-08
  • “奢迷空间”亚洲首展亮相澳门 2019-08-07
  • 整合大滇西旅游资源,遇见云南旅拍节正式启动 2019-08-07
  • 雅加达到穗推广城市旅游 2019-08-05
  • 暑假必到的“网红”打卡游 2019-08-05
  • 亲爱的小孩我们一起去夜宿游 2019-08-05

​贵阳试驾全新一代BMW 3系:豪华与运动并存

  • 科赛5国六版正式上市 售7.29万元-8.29万元 2019-08-06
  • 路特斯Evora GT官图发布 最大功率达到422马力 2019-08-06
  • 讴歌Type S Concept将于8月15日亮相 2019-08-06
  • 长安福特新款金牛座8月6日首发 2019-08-06
  • 本田Pilot黑色版官图发布 黑武士风格 2019-08-01
  • 奥迪A1 Citycarver官图发布 越野风格浓郁 2019-08-01
  • 保时捷发布911 Carrera车型官图 2019-08-01
  • 售9.19万起 全新宋MAX新增两款可开启天窗版车型 2019-07-31

又创历史新高!苹果Q3营收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

  • 网易财报数据:总营收187.69亿,60%来自游戏业务 2019-08-08
  • 三星Note10系列发布:没有耳机孔+5G+四摄,值多少钱? 2019-08-08
  • 5G手机澳大利亚网速实测: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国5省市上线电子结婚证 今年七夕可刷脸领证 2019-08-06
  • 美图meitu商标注册还不成功,因为和魅族MEIZU太像 2019-08-06
  • 汇丰变故:最年轻CEO离职,备7亿美元遣散费裁员2% 2019-08-06
  • 最新月薪报告:北上深均薪超2万 最贵职位是5G架构师 2019-08-05
  • 思科真的在裁员!回应:对补偿N+7的传言不便透露 2019-08-01

国家博物馆:平台联动 文创中国

  •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买遍全球轻松刷屏 2019-08-08
  • 结婚“三大件”见证生活变迁 2019-08-08
  • 床坏了要用书垫 小女子自做大床 2019-08-08
  • 粤剧《七十二家房客》本月底在佛山首演 2019-08-07
  • 普契尼歌剧经典《西部女郎》将首登中国舞台 2019-08-06
  • 大运河畔话七夕 2019-08-06
  • 鲁迅先生 也是“博物学家” 2019-08-05
  •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 6成用户愿为电子书花钱 2019-08-05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水上飞人”享清凉
  • 七夕佳节 越秀婚姻登记处迎来多对登记结婚新人
  • 小草也有大讲究 “智慧”开出生态修复新“良方”
  • 安徽庐江:湿地暮色景美如画
  • 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金棺首次进行修复
  • 美国北加州大型活动安保严格
  • 美国北加州上演狗狗“水上跳远比赛”
  • 土耳其天气炎热 积雪融化形成巨大洞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州发布最新版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2019-08-09 09:40:00
“晚立秋,热死牛” 今明两天广东高温雷雨相伴
2019-08-09 07:24:16
打的坐后排未系安全带 车祸致伤残自己要担责
2019-08-09 06:57:41
农民“点单”专家“配菜” “田间课堂”科技助脱贫
2019-08-09 08:50:57
广州新型研发机构 经费使用有了负面清单
2019-08-09 08:30:2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新华网  作者:刘书云、李浩、蔡馨逸  2019-08-09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吴起镇,尾追的国民党骑兵团就已到了苏区大门口。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展出的中央红军吴起镇“切尾巴”战役经过要图(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新华社西安8月8日电 题:“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新华社记者刘书云、李浩、蔡馨逸

  8月的陕北吴起县草木繁盛,胜利山上游人如织,山顶一棵枝繁叶茂的杜梨树,一如84年前那样,静静看着洛河水汩汩流过。彼时,它站在“切尾巴”战役临时指挥所旁,见证了中央红军为了不把敌人带进陕北苏区,击败尾追敌骑的战斗。

  吴起县倒水湾村民张新介绍中央红军曾住过的窑洞,他爷爷张宪杰曾给中央红军提供了做饭的水缸(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吴起镇,尾追的国民党骑兵团就已到了苏区大门口。党中央连夜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分析敌情。

  “两条腿打四条腿,怕是开玩笑。”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汤彦宜介绍说,因为敌人的骑兵师装备精良,有些干部一开始不主张打,认为经过长途行军很是疲惫,对当地情况又不熟悉。但是党中央大多数同志是主张打的,他们认为,一定要在这里打,绝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中央红军已经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有了群众基础,且之前有步兵打骑兵的经验,所以有把握一定能打胜仗,给陕北人民送一个见面礼。

  一名记者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拍摄油画作品《三军过后尽开颜》(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那时红军战士穿得很少,群众都穿棉衣了,他们还是单衣,还有穿半截裤的,大部分穿茅草鞋。”吴起县倒水湾村民张新说,爷爷张宪杰曾给中央红军提供了做饭的水缸,刚刚抵达陕北苏区的红军战士早已疲惫不堪,装备补给严重匮乏。

  10月21日,战斗前的黎明静悄悄,红军队伍按此前部署,在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以及平台山(今胜利山)等地设伏,对敌形成合围之势。战斗的指挥所设在平台山顶的杜梨树旁,可俯瞰各道川战事。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布置的“切尾巴”战役模拟复原场景一角(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战斗7时全面打响,中央红军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的战术,战斗进行到9时许,共击溃国民党骑兵4个团,毙伤敌军数百人,俘敌200余人,同时缴获大量战马、重机枪等武器装备。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为彭德怀赋诗一首,彭德怀看了后,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退还给毛泽东。

  空中俯瞰吴起镇“切尾巴”战役所在地(8月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中央红军为何能在兵乏马困之际,打赢“切尾巴”战役?这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密不可分。

  “为了支援中央红军,当地群众不分白天黑夜集中大批粮食和生活用品,驴驮人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形成了多个川流不息的送粮大军。”吕军是吴起县革命纪念馆老馆长,他说,当地百姓看到中央红军战士在陕北寒冷的时节依然身着破旧单衣,就组织上百位毡匠为中央红军赶制了一批毡衣和毛被套,许多妇女也放下家中的活儿连夜为中央红军精心制作衣服、鞋袜。

  至此,中央红军切掉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这场胜仗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也是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第一仗。为了纪念“切尾巴”战役的胜利,当地群众将平台山改名为胜利山。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的讲解员在“切尾巴”战役临时指挥所旁的杜梨树前,讲述当年的战斗经过(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H5 | 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
10:56
习近平回信后,这座岛再掀“垦荒”热
10:58
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事·学有所教
08:42
牡丹与梅花:“国花”之争背后,原来好纠结
15:37
201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8月16日开幕 分会场首次全覆盖省内20个地市
08:52
羊城晚报聚焦惠州报道 反响热烈持续引发好评
08:55
垃圾站臭气扰民如何破题 广州11个区各选一个试点探索
08:55
白云山这个水库多时七八十人游泳,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08:59
父女夜色中遇车祸 广州“的哥”街头救人上演“生死时速”
08:59
女子谈恋爱陷“杀猪盘” 一周被骗近200万元
09:00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