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鱼其实是一种小鲤鱼,这种鱼身披细叶鳞,皮薄得隐约可见内脏,烹食时只需把其胆取出,而不必除去内脏。
它盛产于湖北、湖南,通常多见于山区一带的稻田里。这小鲤鱼以落水的禾花为食,由于鱼肉具有禾花香味,因此得名。其中,又以湖南郴州和湖北宜昌的最为肥嫩。相较于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所产的禾花鱼骨软无腥味,一般体重在50到250克之间。
和普通的鲤鱼相比,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腹部为淡紫色,有主刺无细刺,肉味清甜。所以这两地都有“禾花鱼下酒,见者不走”的说法。湖南的禾花鱼做法多数是香煎,或者是做成腌鱼。湖北则多是焖煮,还要讲究个原汤化原食,连鱼汤都捞饭吃掉。
“汉正街一号”的大厨说,当地人会先把禾花鱼两面煎到微黄,然后放入鱼糕、黄椒等配料一起焖煮,等到香气透出时,鱼就熟透了。上来的时候,先吃鱼,再来一块用湖北荆州鲩鱼做的手打鱼糕,接着舀一勺鱼汤浇上饭面,就是最地道的宜昌吃法。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