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瓷器展一角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邓勃摄
多国瓷器精品在广州博物馆展风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李明晖报道:青花景德镇御窑厂图八角形盘、蓝色洋葱双人咖啡具、美惠三女神雕塑……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器和以梅森为代表的欧洲瓷器精品77 组136件,惊艳亮相镇海楼,向观众讲述数百年前“瓷中白金”的故事。12日,由三个国家的八家博物馆携手举办的“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在广州博物馆(以下简称“广博”)开展。
本次展览是广博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推出的首个新展,由德国、中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八家博物馆共同举办, 荟萃了中、德、日、英、法等多国瓷器的精品。此前,该展已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大连博物馆展出, 此次在广州是该展的第三站,将持续展至9月20日。
通过该展览,羊城市民在家门口便可一睹数百年前“瓷中白金”的风采。展览共展出77 组136 件瓷器精品, 其中广博16组18件、江西省博物馆13组13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6组6件、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9组10件、德国黑提恩斯———德国陶瓷博物馆和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33组89件。
数百年前,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器跨洋越海抵达欧洲, 在欧洲主要国家引起“中国瓷器热”,景德镇也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瓷都”。在中国瓷器的直接影响下,欧洲各国竞相掀起了探索和研制瓷器配方的热潮。1709 年,德国梅森小镇率先破解了制瓷秘方,并于1710 年成立瓷厂, 成为欧洲瓷器的摇篮。记者留意到,梅森瓷器中最负盛名的经典餐具纹样“蓝色洋葱”系列、繁复华丽的“雪球花”系列、栩栩如生的瓷塑系列等在展览中集体亮相,展示出“欧洲第一名瓷”的风采。
此外,美丽而哀愁的日本伊万里瓷器、荷兰国宝“代尔夫特蓝陶”、号称“继中国发明瓷器以后最杰出的制瓷技术”英国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绚烂华彩的法国塞夫勒瓷、中国模仿的梅森和伊万里风格的瓷器也一一呈现。
该展览还有一个亮点———由广博原创的小舞台剧“梦说中国瓷:奥古斯都与康熙”,将在镇海楼展区“小广剧场”由专业演艺团队定期上演,为观众讲述奥古斯都二世与中国瓷器的梦幻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