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表演艺术家刘广宁去世,她的声音是为配音艺术而生
新快报讯 6月25日是端午佳节,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刘广宁在这天去世,享年81岁。她的声音留在了几代译制片爱好者永远的记忆里。
刘广宁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一生用声音为观众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如《魂断蓝桥》中的玛拉,《苔丝》中的苔丝,《生死恋》中的夏子,《望乡》中的青年阿崎,《绝唱》中的小雪,《叶塞尼亚》中的路易莎,《大闹天宫》里的大仙女等,都是她的代表作。
刘广宁的老搭档、著名配音艺术家童自荣的悼念文章写道:首先我认为小刘(刘广宁)是一个清清白白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她是一个忠诚的好妻子,她是一个慈爱的好母亲。她的人生中,是靠诚实的劳动在社会立足。她从不迟到,从不犯规,尤其是从不为一己私利而伤害别人。作为朋友,她是绝对可以信赖的,绝对可靠的。那些争角色、找后台、寻靠山、背后做小动作、取不义之财的丑行,她是丝毫不沾边的。还有就是她的工作态度,我熟悉的小刘基本是在工作状态中的。那个年代大家都兢兢业业干事业,这位“公主”更是个“拼命三娘”。对角色不挑剔,拿到手就认真琢磨,有时甚至忘却了回家烧饭。从来都是一心一意,只想把工作做好。她这个人似乎特别大义凛然,对待名利看得特别淡,而恰恰是这份淡然成就了一位人们万分喜爱的配音艺术家。
刘广宁1939年1月出生于香港,1960年6月考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担任配音演员,直至1992年4月退休。退休后,刘广宁依然活跃在语言艺术的舞台上。儿子潘争说,母亲是一位一生都痴迷追寻着配音和语言艺术的人,“她这个人就是为配音而生的”。
1971年,上译厂译制的电影《生死恋》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栗原小卷所扮演的夏子与大宫旷世之恋的爱情告白看哭了无数观众。夏子的“中国声音”就来自刘广宁。她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生死恋》中的夏子性格开朗,既深情又任性,要赋予她一种华丽而飘逸的语言。《望乡》中的青年阿崎,在离开日本前,声音是天真的,在南洋忍辱求生,声音是呆板的,回国后不为亲人所理解,痛苦沉沦,声音又是悲伤的。”对角色的理解,对语言艺术的不断探索积累,背后是刘广宁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刘广宁长子潘争表示,因疫情原因丧事从简,追思会将在日后安排。(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