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璞离开之后, 他的光能照亮更多“阿璞”吗?

来源:金羊网 作者:鄢敏 发表时间:2020-07-20 10:35
分享到

从小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成了“偏才”画家。阿璞不应是一个特殊个案,而应是“普遍存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近日,众多艺术圈、音乐圈、公益圈的人都在缅怀一位离世不久的“偏才”画家——陈元璞。他的故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人被他为艺术献身的执着所打动。

这个从小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历经坎坷却潜心绘画,立志用笔画出古典音乐。在成就了个人之余,他的出现也开启了少年宫特殊教育之路,20多人的实验班发展到现在2000多个免费学位,为越来越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

如何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这个讨论了多年的“老话题”,在阿璞离开的这个夏天再度引发关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多方人士,他们期待,有更多的“阿璞”被社会看到,帮助他们走出“重重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陈元璞画室墙上挂着的他的照片

追忆

为艺术献身的孩子

6月21日这天,阿璞与往常一样,撑着助步器走去画室,继续画古典音乐。7点多,他还给“关姐姐”发的朋友圈点了赞。下午5点多,璞爸联系不上他,急忙跑去画室寻找,推开门一看,阿璞昏倒在地。璞爸立马打120,把阿璞送去医院抢救,但第二天早上,他还是离开了人世。

阿璞,全名陈元璞。爷爷给他取这个名字,寓意是一块没有任何杂质、没经过任何雕琢的原始玉石,希望他做一个质朴的人。令人唏嘘的是,无比纯真的阿璞却病痛缠身。

“璞仔经常发烧、流鼻血”,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关小蕾是他的启蒙老师,她记得璞仔背上常常垫着薄薄的毛巾。上幼儿园后,有一次放学回家,爸妈闻到臭味才发现阿璞把大便拉在裤裆里。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儿子不仅仅是身体差那么简单,后来璞仔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

上帝关上了一扇大门,但阿璞却用画笔推开了艺术的窗户。

两三岁的时候,他就抢妈妈的笔乱画,金鱼、乌龟、恐龙、鳄鱼在他笔下仿佛活了起来。课本笔记空白处都填满了阿璞的涂鸦,璞爸怕他太沉迷耽误功课把纸藏起来,“他就拆了我的烟盒当画纸”。

既然儿子对画画如此着迷,爸妈打算送他去少年宫学绘画。“以前少年宫是要考的”,阿璞画画随心所欲,连续三次都落选。爸妈实在没办法,辗转找到关小蕾。“出人意料”,虽时隔35年,她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阿璞画作的感觉。关小蕾从画里看到8岁小孩超越年龄的想象力,决定破格收下阿璞。

之后,阿璞的绘画天赋逐渐显露,“他那时候的作品意境甚至超过成年人”。寥寥几笔画的自己肖像,获得了广东省“蓓蕾奖”,《出土的文物》《三鸡争雄》入选省、市展览。13岁那年,阿璞的《动物世界》还漂洋过海在欧洲马耳他展出。

也许注定与艺术有缘,一部破录音机让阿璞偶然闯入古典音乐世界,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受马勒、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熏陶,阿璞的画笔不断流淌出音符,无形的旋律变成了千姿百态的线条。1998年,这些音乐画作结集出版时,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取名为《无音之乐》,并为阿璞题字。凭借这些独具风格的画作,阿璞声名大噪,多次获奖,2016年还举办了“我和这个世界”个展。

难以想象的是,这些惊艳世人的作品都是从痛苦挣扎中开出的花。精神分裂、中风、抑郁症……阿璞一直承受生理、心理双重煎熬。32岁血管瘤手术后,他带上了导尿管,加上行动不便,无法外出交流,“但我的思想仍然可以自由飞翔”。


陈元璞父亲整理陈元璞画室的书本

思考

何以会是阿璞?

阿璞去世前一天,音响里正播放着戈德马克乡村婚礼交响曲,桌面上一张新画纸才刚写下曲名“第五乐章 终曲”。回溯43年的人生,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却在艺术世界里闪耀光芒,2018年画作远渡重洋在法兰克福展出。我们不禁要问,何以有今天的阿璞?

从收他作学生开始,关小蕾一路关心、照顾着这个孩子。在她看来,阿璞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除了自身天分,离不开父母尽心尽力的付出、少年宫良好的环境。

下身瘫痪康复后,阿璞因大小便失禁需要长期用导尿管。关小蕾每次看到璞爸,总是带着大包小包的消毒杀菌物品方便阿璞更换。“实际上,他们一家人身体都不好”,璞妈受产后抑郁症的后遗症困扰多年,璞爸多次在心脏放支架。四岁的时候,璞妈发现儿子不太正常,就转做行政老师。这样一来,她赢得了更多陪伴阿璞的时间,“学生我不教会有很多人教,但儿子不教就真的没人教了”。年过古稀的璞妈坦言,这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璞仔身体是残疾的,但精神是高尚的”。

这几天,璞爸多次联系关小蕾,想尽快把几年前拍卖画作的30万元捐给少年宫,这也是阿璞生前的心愿。两位老人家明白,单靠家长是走不到今天的,所以感恩少年宫能“收留”儿子。从幼年学画到成年工作,阿璞的一生都与少年宫紧紧相连。8岁进入绘画班,他是被招收的第一个残疾小孩;高中肄业后,无处可去的阿璞被聘为助教,也是打破了传统。

在这座儿童乐园里,他遇到了很多谆谆善诱的老师。比如破格收他的关小蕾、义务加课辅导的郭伟新、带他听古典音乐的简颖斌、激励他创作古典音乐插画的李正天……阿璞这块原始玉石,经过众多匠人雕刻、打磨,透出迷人的光彩。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声乐老师郭威,形容阿璞像一颗种子,少年宫老师给他灌注营养、阳光、水分,才慢慢长成大树。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阿璞突然站起来说:“关老师你能不能抱抱我”,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收阿璞那年,关小蕾刚刚从美术学院毕业入职少年宫,之后当助教也是跟着她上课。因为阿璞不善于交流互动,需要关小蕾作为连接带引导话题,师徒合作完成一堂课。郭威评价阿璞和关小蕾是合二为一的,“如果将阿璞比作一首乐曲,关老师就是这个作品的完成人”。曾经有段时间,他意识颠倒,认不出爸妈,还不肯吃药。关小蕾一句话拯救了他,“你是不是想做艺术家,那就要乖乖吃药”。

从出生到离世,阿璞历经磨难,但这从未改变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32岁那年,阿璞因血管瘤压迫神经而截瘫,腰部之下毫无知觉。他脑海里涌现的只有一个念头:躺着也要画。“我不能死,上天给我的使命仍未完成”,阿璞将画古典音乐视为一生的使命。

憧憬

更多孩子会被看到

阿璞离开后,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了他的故事,无不被其打动。与他有相似遭遇的孩子,更多的是渴望阿璞哥哥的光能照亮他们的未来。

事实上,阿璞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甚至误打误撞让世上多了一个“阿璞”。《无音之乐》出版那年,受阿璞启发,关小蕾带着几个年轻老师创办了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专门招收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十多年后,这个班上的重度自闭症男孩一哲,不仅书法、画画出色,过了钢琴十级,还在学习作曲,成了另一个“艺术天才”。

回忆当年的情况,关小蕾觉得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每周三义务上课,希望能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力,结果成了一哲妈妈李若兰的救命稻草。一哲爱自言自语、不认人,上学一个月就被劝退,李若兰为此悲观消沉了很久。直到从朋友那里听说,少年宫有一个专门招收这类孩子的班,她才重新鼓起勇气。

阿璞当助教时,一哲是他班上的学生。“他很关心一哲”,李若兰经常收到阿璞发来的自闭症相关资讯,“很温和的人,善于鼓励孩子”。李若兰承认,阿璞的经历某种程度激励了她,“给我一种信心”。国内自闭症权威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认为,阿璞的出现,给了同类孩子很大鼓舞。

2006年,广州市第二少年宫落成的同时,特殊教育部成立。时至今日,实验班从第一批20多个学生扩大为2000多个免费学位。关小蕾22年前创办实验班,初衷只是想让这些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大场面”。艺术团里,普通小孩和有特殊需求的小孩一起学习,融入更广的空间,这是关小蕾以前不敢想象的画面。“艺术让他们连在一起。”

“阿璞是幸运的”,郭威觉得他是被上帝拍过肩膀的人,但还有更多连家门都不能出的孩子,2000多个学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报名的人数都爆满。据邹小兵介绍,据统计,中国有超过8000万的残疾人群。

比起资源匮乏,更让邹小兵担忧的是,大众还是不太接纳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现在,李若兰带着一哲出门,路上很多人本能地会远离孩子。“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有特殊需要”,邹小兵指出,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产生误解、歧视。“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在孤岛上,总要跟人相处”,李若兰希望儿子能获得理解、尊重,“像一哲、阿璞这样的孩子,应该被看见”。

此外,邹小兵发现,很多家长觉得这样的孩子没有未来,导致他们卑微、痛苦地成长。“没有等到开花结果,就已经彻底凋谢了,这是很可怜的。”所以,他希望阿璞不只是一个特殊个案,而是变成一个“普遍性的存在”。


编辑:海辉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东风Honda 新CR-V上市 16.98万元—27.68万元

  • 凯酷(ALL NEW K5)部分配置曝光 2020-07-17
  • 荣威iMAX8整车图曝光!设计极具科技感 2020-07-15
  • 试驾上汽大众PHEV家族:值得点赞 2020-07-15
  • 长城汽车全新动力总成年内量产 2020-07-14
  • 奇瑞新能源 S61官图发布 或将在第三季度上市 2020-07-14
  •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ALL NEW K5)外观内饰首次曝光 2020-07-14
  • 比亚迪宋PLUS内饰曝光 超感悬浮设计亮相 2020-07-14
  • 广州试驾哪吒U:“三头六臂”全身高科技 2020-07-14

索尼将更名“索尼集团” 60年来第二次进行品牌重塑

  • 聚焦反诈普法教育,大鹏教育科技助力普法教育内容升级 2020-07-17
  • 儿童电动平衡车真的适合儿童吗? 2020-07-16
  • 格力电器净利预降五成 美的追赶终端市场份额 2020-07-16
  • 嘀哩嘀哩创始人被批捕 播放《混沌之子》等侵权动漫作品200余部 2020-07-16
  • 广东传统产业依靠数字化转型“转危为机” 2020-07-15
  • 移动互联网下的新营销场景:品牌发展将进入5G智媒时代 2020-07-13
  • 五款家电免费送,TCL实业CEO王成助阵张绍刚直播首秀 2020-07-13
  • 深圳消委会:腾达路由器辐射骚扰值超出国家标准限值范围 2020-07-1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八十奖项来“选美”!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启动 2020-07-17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安徽:危难见真情 应急分队急援被困群众
  • 广西融水:夏夜“点花”忙
  • 广西梧州:稻香四溢乡村如诗画
  • 江西上饶:全力封堵鄱阳中洲圩决口
  • 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迎来夏季水运高峰
  • 香港餐厅“晚六朝五”不得提供堂食
  • 云南江城的耄耋傣锦“织女”
  • 江苏东台:数千只黑尾塍鹬栖息条子泥湿地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贵州、广西、吉林等地有大雨 局地有雷暴大风
2020-07-20 10:29:30
500吨红薯出口欧洲 越来越多广东农产品走上世界餐桌
2020-07-20 07:14:37
梁应滔:疫情之下倾力创新带领公司加速奔跑
2020-07-20 07:14:23
农潮突起海陆丰 南粤飘扬犁头旗
2020-07-20 07:35:45
19日广东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2020-07-20 08:27:5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阿璞离开之后, 他的光能照亮更多“阿璞”吗?
金羊网  作者:鄢敏  2020-07-20
从小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成了“偏才”画家。阿璞不应是一个特殊个案,而应是“普遍存在”。

从小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成了“偏才”画家。阿璞不应是一个特殊个案,而应是“普遍存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近日,众多艺术圈、音乐圈、公益圈的人都在缅怀一位离世不久的“偏才”画家——陈元璞。他的故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人被他为艺术献身的执着所打动。

这个从小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历经坎坷却潜心绘画,立志用笔画出古典音乐。在成就了个人之余,他的出现也开启了少年宫特殊教育之路,20多人的实验班发展到现在2000多个免费学位,为越来越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

如何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这个讨论了多年的“老话题”,在阿璞离开的这个夏天再度引发关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多方人士,他们期待,有更多的“阿璞”被社会看到,帮助他们走出“重重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陈元璞画室墙上挂着的他的照片

追忆

为艺术献身的孩子

6月21日这天,阿璞与往常一样,撑着助步器走去画室,继续画古典音乐。7点多,他还给“关姐姐”发的朋友圈点了赞。下午5点多,璞爸联系不上他,急忙跑去画室寻找,推开门一看,阿璞昏倒在地。璞爸立马打120,把阿璞送去医院抢救,但第二天早上,他还是离开了人世。

阿璞,全名陈元璞。爷爷给他取这个名字,寓意是一块没有任何杂质、没经过任何雕琢的原始玉石,希望他做一个质朴的人。令人唏嘘的是,无比纯真的阿璞却病痛缠身。

“璞仔经常发烧、流鼻血”,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关小蕾是他的启蒙老师,她记得璞仔背上常常垫着薄薄的毛巾。上幼儿园后,有一次放学回家,爸妈闻到臭味才发现阿璞把大便拉在裤裆里。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儿子不仅仅是身体差那么简单,后来璞仔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

上帝关上了一扇大门,但阿璞却用画笔推开了艺术的窗户。

两三岁的时候,他就抢妈妈的笔乱画,金鱼、乌龟、恐龙、鳄鱼在他笔下仿佛活了起来。课本笔记空白处都填满了阿璞的涂鸦,璞爸怕他太沉迷耽误功课把纸藏起来,“他就拆了我的烟盒当画纸”。

既然儿子对画画如此着迷,爸妈打算送他去少年宫学绘画。“以前少年宫是要考的”,阿璞画画随心所欲,连续三次都落选。爸妈实在没办法,辗转找到关小蕾。“出人意料”,虽时隔35年,她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阿璞画作的感觉。关小蕾从画里看到8岁小孩超越年龄的想象力,决定破格收下阿璞。

之后,阿璞的绘画天赋逐渐显露,“他那时候的作品意境甚至超过成年人”。寥寥几笔画的自己肖像,获得了广东省“蓓蕾奖”,《出土的文物》《三鸡争雄》入选省、市展览。13岁那年,阿璞的《动物世界》还漂洋过海在欧洲马耳他展出。

也许注定与艺术有缘,一部破录音机让阿璞偶然闯入古典音乐世界,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受马勒、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熏陶,阿璞的画笔不断流淌出音符,无形的旋律变成了千姿百态的线条。1998年,这些音乐画作结集出版时,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取名为《无音之乐》,并为阿璞题字。凭借这些独具风格的画作,阿璞声名大噪,多次获奖,2016年还举办了“我和这个世界”个展。

难以想象的是,这些惊艳世人的作品都是从痛苦挣扎中开出的花。精神分裂、中风、抑郁症……阿璞一直承受生理、心理双重煎熬。32岁血管瘤手术后,他带上了导尿管,加上行动不便,无法外出交流,“但我的思想仍然可以自由飞翔”。


陈元璞父亲整理陈元璞画室的书本

思考

何以会是阿璞?

阿璞去世前一天,音响里正播放着戈德马克乡村婚礼交响曲,桌面上一张新画纸才刚写下曲名“第五乐章 终曲”。回溯43年的人生,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却在艺术世界里闪耀光芒,2018年画作远渡重洋在法兰克福展出。我们不禁要问,何以有今天的阿璞?

从收他作学生开始,关小蕾一路关心、照顾着这个孩子。在她看来,阿璞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除了自身天分,离不开父母尽心尽力的付出、少年宫良好的环境。

下身瘫痪康复后,阿璞因大小便失禁需要长期用导尿管。关小蕾每次看到璞爸,总是带着大包小包的消毒杀菌物品方便阿璞更换。“实际上,他们一家人身体都不好”,璞妈受产后抑郁症的后遗症困扰多年,璞爸多次在心脏放支架。四岁的时候,璞妈发现儿子不太正常,就转做行政老师。这样一来,她赢得了更多陪伴阿璞的时间,“学生我不教会有很多人教,但儿子不教就真的没人教了”。年过古稀的璞妈坦言,这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璞仔身体是残疾的,但精神是高尚的”。

这几天,璞爸多次联系关小蕾,想尽快把几年前拍卖画作的30万元捐给少年宫,这也是阿璞生前的心愿。两位老人家明白,单靠家长是走不到今天的,所以感恩少年宫能“收留”儿子。从幼年学画到成年工作,阿璞的一生都与少年宫紧紧相连。8岁进入绘画班,他是被招收的第一个残疾小孩;高中肄业后,无处可去的阿璞被聘为助教,也是打破了传统。

在这座儿童乐园里,他遇到了很多谆谆善诱的老师。比如破格收他的关小蕾、义务加课辅导的郭伟新、带他听古典音乐的简颖斌、激励他创作古典音乐插画的李正天……阿璞这块原始玉石,经过众多匠人雕刻、打磨,透出迷人的光彩。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声乐老师郭威,形容阿璞像一颗种子,少年宫老师给他灌注营养、阳光、水分,才慢慢长成大树。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阿璞突然站起来说:“关老师你能不能抱抱我”,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收阿璞那年,关小蕾刚刚从美术学院毕业入职少年宫,之后当助教也是跟着她上课。因为阿璞不善于交流互动,需要关小蕾作为连接带引导话题,师徒合作完成一堂课。郭威评价阿璞和关小蕾是合二为一的,“如果将阿璞比作一首乐曲,关老师就是这个作品的完成人”。曾经有段时间,他意识颠倒,认不出爸妈,还不肯吃药。关小蕾一句话拯救了他,“你是不是想做艺术家,那就要乖乖吃药”。

从出生到离世,阿璞历经磨难,但这从未改变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32岁那年,阿璞因血管瘤压迫神经而截瘫,腰部之下毫无知觉。他脑海里涌现的只有一个念头:躺着也要画。“我不能死,上天给我的使命仍未完成”,阿璞将画古典音乐视为一生的使命。

憧憬

更多孩子会被看到

阿璞离开后,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了他的故事,无不被其打动。与他有相似遭遇的孩子,更多的是渴望阿璞哥哥的光能照亮他们的未来。

事实上,阿璞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甚至误打误撞让世上多了一个“阿璞”。《无音之乐》出版那年,受阿璞启发,关小蕾带着几个年轻老师创办了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专门招收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十多年后,这个班上的重度自闭症男孩一哲,不仅书法、画画出色,过了钢琴十级,还在学习作曲,成了另一个“艺术天才”。

回忆当年的情况,关小蕾觉得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每周三义务上课,希望能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力,结果成了一哲妈妈李若兰的救命稻草。一哲爱自言自语、不认人,上学一个月就被劝退,李若兰为此悲观消沉了很久。直到从朋友那里听说,少年宫有一个专门招收这类孩子的班,她才重新鼓起勇气。

阿璞当助教时,一哲是他班上的学生。“他很关心一哲”,李若兰经常收到阿璞发来的自闭症相关资讯,“很温和的人,善于鼓励孩子”。李若兰承认,阿璞的经历某种程度激励了她,“给我一种信心”。国内自闭症权威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认为,阿璞的出现,给了同类孩子很大鼓舞。

2006年,广州市第二少年宫落成的同时,特殊教育部成立。时至今日,实验班从第一批20多个学生扩大为2000多个免费学位。关小蕾22年前创办实验班,初衷只是想让这些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大场面”。艺术团里,普通小孩和有特殊需求的小孩一起学习,融入更广的空间,这是关小蕾以前不敢想象的画面。“艺术让他们连在一起。”

“阿璞是幸运的”,郭威觉得他是被上帝拍过肩膀的人,但还有更多连家门都不能出的孩子,2000多个学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报名的人数都爆满。据邹小兵介绍,据统计,中国有超过8000万的残疾人群。

比起资源匮乏,更让邹小兵担忧的是,大众还是不太接纳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现在,李若兰带着一哲出门,路上很多人本能地会远离孩子。“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有特殊需要”,邹小兵指出,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产生误解、歧视。“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在孤岛上,总要跟人相处”,李若兰希望儿子能获得理解、尊重,“像一哲、阿璞这样的孩子,应该被看见”。

此外,邹小兵发现,很多家长觉得这样的孩子没有未来,导致他们卑微、痛苦地成长。“没有等到开花结果,就已经彻底凋谢了,这是很可怜的。”所以,他希望阿璞不只是一个特殊个案,而是变成一个“普遍性的存在”。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防疫常态化 习近平要求时刻绷紧这根弦
09:10
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09:10
联播+丨深化合作共赢 习近平多次提及这条“路”
16:49
以政策之准保就业之稳 粤三大工程全链条发力促就业
08:49
500吨红薯出口欧洲 越来越多广东农产品走上世界餐桌
08:49
6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珠海居全国第一
08:49
广州经济蓝皮书预测:今年住宅成交量或减少
08:50
水上急救专家:暑期戏水警惕两类户外高危水域
08:50
高温天蚊虫活动频繁 孩子须防中招“虫咬皮炎”
08:50
华工:22个创新人才教改班 直接面向高考考生
08:5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