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今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不过,立秋到来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会变得凉爽,大家千万不要因为“立秋”到来,就疏忽了防暑降温。要知道立秋不是入秋,现在还在“中伏”阶段,“三伏”刚刚行进到一半,防暑降温仍是常态。特别是处于南方的广东,“立秋”并不能为广东带来“秋高气爽”天气,相反气温还会继续回升。
立秋来临,并不代表广州酷热就此结束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秋明 实习生张晨露
据广东省气象台预计,立秋当天和之后,广东部分市县将有36℃的最高气温。广州市气象台则预计,未来几天广州最高气温将升至34℃至35℃。
在立秋前一天,广东省气象台发了条这样的微博......
广东省气象台立秋前一天微博 广东省气象台微博截图
根据公开的气象资料,“立秋”有秋季起点之意,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从立秋后将趋于下降或减少,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虽然带有“秋”字,但不意味着天气将立即“秋高气爽”。我国民间不仅有“秋后一伏”之说,2020年“立秋”还处于“三伏”中的“中伏”阶段,而“三伏”中的“末伏”还将从8月15日持续到8月24日。
三伏天日历 摘自新华网
正因为“多年经验”表明广东“立秋不秋”,所以在那条诡异微博下方,网友们的评论是......
网友对立秋看法摘自广东省气象台微博
网友对立秋看法摘自广东省气象台微博
网友对立秋看法摘自广东省气象台微博
似乎是老天爷特地要告诉大家“立秋不秋”,一波气温回升,正被广东省和广州市气象部门预报中。8月6日广州五山站最高气温已达34.9℃,比前一天上升6℃.预计立秋当天和立秋后一天(8月7日至8月8日),广东大部以多云为主,有分散(雷)阵雨。沿海市县最高气温30℃~32℃,其余市县普遍介于33℃~36℃。8月9日广东南部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沿海市县最高气温30℃~32℃,其余市县普遍介于33℃~35℃。广州市8月7日立秋当天晴到多云气温26℃至34℃,8月8日和8月9日均多云到晴局部有雷阵雨,气温分别为26℃至34℃和27℃至35℃。
广东夏季分布图 广东省气象台微博图
虽然“立秋”期间广东气温转趋炎热,但广东省气象台提醒,广东前期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高,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仍需防御局地地质灾害。广州市气象台提醒,天气转晴热,气温较高,需注意防暑降温和及时补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怿韬)
今天,你会贴秋膘吗?
对于农民来说,立秋象征丰收季节的前奏;而对于食客而言,立秋是品尝美食大快朵颐的号角。立秋时节,全国各地又有哪些立秋必吃传统美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觅秋天的味道吧。

广东:秋风起食腊味,煲仔饭最地道
广东地处亚热带地区,秋天来得特别晚。传统的岭南人有句俗语:“秋风起,食腊味。”在秋凉、秋风送爽时,制作腊味的季节也会到来。那时,不少传统店铺都会挂起一排排各式腊味制品,在灯光的辉映下,呈现出玛瑙般的鲜亮油光,空气中也会弥漫着浓浓的香味,吸引食客流连忘返。见此情景,老广们身体里的“腊味因子”就会蠢蠢欲动,期待一场腊味盛宴的味觉冲击。

广式腊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信手蒸熟保留原始风味,也可以搭配各种素菜炒焖。而腊肠、腊肉、腊鸭肉煲仔饭则是最地道的老广出品。出锅前加些许葱花、香菜、花生油、酱油,看着都让人口水直流。
吃到最后,锅底一层香脆的锅巴,随手倒一杯清茶进去,香脆清爽,慢慢刮、细细嚼,直至颗粒不剩,这道经典的广州美食就有了一个完美结局。
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广式腊味?各大品牌腊味门店、超市、肉菜市场都会有售。其中,广州酒家旗下的“秋之风”腊味由于采用优选食材打造,因此成为不少老广及外地游客的选购首选。据悉,“秋之风”腊味的产品多达70余种,无菌包装入袋。除了单品,还有“五福临门”、“大四喜”等优惠价礼盒在售。
北方:立秋贴秋膘,吃顿猪蹄来开胃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都说天凉好个秋,秋季天气转冷后,人体需要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肉类以弥补夏天食欲差、流汗多带来的亏虚,提高身体免疫力。

以北京为首的北方一些省市为例,人们在立秋这天有包饺子、吃猪蹄的习俗。饺子作为嗜面食的北方人心头至爱,自然不用多说,但为什么要选择在立秋这天吃猪蹄呢?那是因为人们认为虽然在农历已经入秋,但很多地方立秋当天的天气仍然比较燥热,所以人们会吃猪蹄开胃。
猪蹄是很多人爱吃的食品,逢年过节、宴请宾客常常会在餐桌上见到它的身影。猪蹄富含胶原蛋白,脂肪含量却比肥肉低。据说,食用猪蹄能防治皮肤干瘪起皱、增强皮肤弹性和韧性,对延缓衰老、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都有帮助。
猪蹄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无论炖、烧、卤、蒸,还是炖汤都十分美味。其中,红烧猪蹄是家常做法,如何在家自制美味的红烧猪蹄呢?
首先,将剁好的猪蹄冷水下锅,放入葱姜、料酒,水开后煮5分钟,捞出后用冷水冲洗备用。接着在锅中加油,放冰糖炒出糖色后倒入猪蹄翻炒上色,并加葱姜、料酒、盐、老抽、八角等调料翻炒,加适量开水烧开。如果想快,可倒入高压锅,上汽之后改中小火煮5分钟,食用前回锅收汁即可。这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猪蹄就出炉啦!
有资深大厨表示,用高压锅煮出来的猪蹄色泽红润饱满,软烂入味,略甜而不腻,肥美可口,啃一口,幸福感满满。
江浙:立秋“啃秋”,最爱水中鸡头米
在江浙水乡一带,有一道美食是江南人秋季餐桌上的独宠,那就是鸡头米。它是芡实的俗称,以苏州南芡最出名。芡实圆圆的果实尖端有些突起,像鸡头,因此就有了“鸡头米”名字的由来。
芡实生长于池塘中,采摘期一般是从盛夏到立秋。每到立秋前后,很多地方大大小小的池塘中,不时会见到许多种植鸡头米的农民在弯腰采集芡实,据说,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采摘5斤左右。
鸡头米刚出水时就像穿了刺猬盔甲一般,得先从顶端处撕去一块,然后顺着破损处将外皮全部剥去,露出裹着红色软壳的果实,再用手一抠,一粒粒圆圆的鸡头米就会滚落下来。

江南民间食用鸡头米的方法有很多,最大众的吃法是鸡头米羹。其制作方法也十分简单,水烧开后,把新鲜的鸡头米倒入锅中,煮沸后以藕粉勾芡,出锅后在碗中加入少许糖桂花即可食用。鸡头米本身较难入味,但口感软糯,配上桂花糖提香,口感清爽可降火,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秋季美食。除了鸡头米羹,还可以与虾仁、芹菜等食材一同烹炒,是不少人在秋季的家常菜。
在江苏一带也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被称为“啃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立秋过后,早晚天气变凉,如果再吃凉性食物会对肠胃造成影响,所以在立秋大吃一顿之后就不再吃西瓜了。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昀潇 实习生 屠欣怡(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