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更新: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交通枢纽畅通城市“血脉”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严艺文 发表时间:2020-12-24 09:03
分享到

广州交通枢纽畅通城市“血脉” 受访方供图

策划\孙璇 刘云 统筹\刘云 冯茵 设计\杜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2020年,广州成为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广佛同城、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一张张广州交通新名片,背后依托着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更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11月23日,广州东环城际(花都站至白云机场北站)和广清城际(花都站至清城站)开放试乘;11月30日,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从清远出发,搭乘广清城际,只需1.5个小时可达广州市中心。而广州东环城际的开通,将为白云机场实现“空铁联运”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11月26日,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正式开通,“同德突围而出”,搭乘北延段全程需时约28分钟,全线单程约57分钟。更多公共交通服务建设将给街坊带来更快捷的出行体验,至2023年年底,广州预计将建成超过8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如此快速的交通,曾经不可想象。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潘双明表示,广州将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是广州的立市之本、治市之基。近年来,广州正大步向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迈进,区域交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2018年,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一连接广州铁路枢纽和东莞、深圳、香港的高速铁路,将香港拉进了广州1小时交通圈内,广州南站至香港西九龙站最快行车时间仅为47分钟,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式形成。

“2019年,广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达1.45亿人次,日均39.73万人次,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旅客发送量占比达到81.2%,已经成为铁路客运的主体。”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表示,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的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广州已经建成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等高速铁路以及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穗莞深城际等城际铁路,是全国重要、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形成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将助力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和“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通过推进白云站、广州站、广州东站等多个铁路站点的建设或改造规划,广州将实现高铁进城,这也将使广州作为华南最大铁路枢纽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除了华南最大铁路枢纽,广州与周边城市共形成56个衔接通道,大湾区公路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凸显。”潘双明说。

11月1日,花莞高速太成立交至仙村互通立交段顺利开通,广州东部及东莞、惠州的市民通过花莞高速前往白云国际机场,可节省15-20分钟车程。随着花莞高速、汕湛高速惠清段的建成通车,广州已建成高快速路通车里程1120公里,建设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在区域交通发展中,城市道路既要实现城市间“外联”,也要强化城市内部各片区的“内通”,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促进市域组团及产业平台间联系,按照这一方向,广州正持续推进城市骨架路网规划建设。

潘双明介绍:“一方面,我们重点大力推动车陂路北延线-车陂路过江隧道-城市快捷路(东沙至石岗隧道)-如意坊隧道等项目,通过连接现状路网,在环城高速与内环路之间打造新的快捷环路系统;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建设化龙-开发区西区隧道、南大干线、玉兰路-港口路隧道等项目,构建连接穗莞佛新的大通道,支撑区域联动发展。”

解放路人行道改造前,步道砖龟裂破碎,行走舒适感差 受访方供图

解放路人行道改造后,重新铺设石材步道砖,平整舒适 受访方供图

城市道路环境提升更品质化

“以前人行道不好走,现在平整多了,也更放心让小孩跑跑跳跳。”自今年9月,市民周先生发现越秀区解放路焕然一新。曾经,行走在解放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市民会发现步道砖龟裂破碎、崎岖不平、颜色不一,行走舒适感差;如今,经过提升后的人行道重新铺设坚硬的石材步道砖,路面颜色统一、平整舒适。迎宾馆的人行天桥电梯也已经开通,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过街设施。

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其功能的完善以及环境品质的提升,将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形象。“随着城市发展理念变化和社会经济不断改善,社会公众对城市道路运行品质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潘双明说,通过“一路一品”的提升策略,着力改善城市道路路域环境,实现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

在潘双明看来,推进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将建设理念由关注“车”向关注“人”转变,正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满足民生需要、提升市民福祉、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广州大道、解放路、环市路等市民通行需求较大、能较好体现广州城市建设特色与发展需求的主要通行干道,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改造提升工作,在改善道路通行功能的同时,提升道路通行质量,凸显广州城市基础设施硬实力。

走在焕发新活力的解放路上,行人可以看到在沿线迎宾馆等路段,新增的“口袋公园”呈现着色彩单纯的艺术创作,简洁大方的线条与绿植相辅相成,营造环境整体性,增强园林景观建设。“我们通过城市主要道路的提升带动,着力践行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的道路管理理念,实现道路设施从有用到好用,不断满足市民新时期美好生活的需要。”潘双明介绍,道路品质化提升,不仅关注道路主体设施,更结合现场实际延伸周边公共空间,比如桥下空间、“口袋公园”等较易被忽视的区域,实现从“路径”建设到“游径”的塑造,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城市道路的更新和提升,潘双明提到,作为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实施了物流园区整治提升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11月底,已完成容发货运站、黄金围货运站等26个物流园区的清理工作,释放约170万平方米的存量土地面积,助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更精细化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所在,只有疏通“堵点”,城市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广州的交通拥堵治理,是多环节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主要通过规划引领、增加道路供给、进行交通需求调控、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秩序管理与违法整治、落实公交优先等策略,疏解中心城区车辆拥堵。

“交通拥堵点治理是交通拥堵治理的一项,着眼于对‘点’的‘微改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常规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潘双明举例说,黄埔大道(科韵路-天府路)西行路段、金沙洲路-增槎路合流段这两个点位,以前均因为路段下游车道数不足,形成交通瓶颈、引发拥堵,且道路、桥梁不具备拓宽改造条件。“因此,我们采用设置可以动态调节的流量控制灯,根据道路上游各方向的流量变化特征以及下游合流段通行能力和拥堵程度,实时进行分车道放行,一定程度地缓解合流段拥堵。”潘双明说。

据悉,今年广州全市共完成81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均通过“小而快”的微改造技术,缓解路段、节点的排队和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秩序,打通节点交通瓶颈;优化利用既有道路资源,有效、快速地疏通城市“血脉”。精细化的交通管理体系,为城市更新快速推进增光添彩。

东风路-连新路口微改造前人车冲突 受访方供图

东风路-连新路口微改造后消除人车冲突点 严艺文 摄

实地探访

立体城市交通体系 助力城市出新出彩

一辆辆穿梭于广州大街小巷的公交便民车,解决了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个个交通拥堵点的微改造,市民出行更安全。当下,广州已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水上巴士、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现代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城市交通飞速发展,以更高质量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龙湖1号”如约便民服务车 受访方供图

民生配套之“新” 便民服务车进社区

“有了‘龙湖1号’如约便民服务车的无缝接驳,孩子可以自行坐车上学,省心更放心。”谈到如约便民服务车,家住黄埔区万科幸福荟的何女士笑着说道。今年5月,黄埔区首条如约便民服务车线路“龙湖1号”正式开通,切实解决了龙湖街道各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龙湖1号”车长范雄师来自广州公交集团三汽四分公司,他还清晰地记得线路开通首日的情景:“当天很多市民来咨询运营时间、途经路段、票价等问题,大家对线路开通的热情都非常高。”

范雄师介绍,“龙湖1号”于早高峰7时至10时、晚高峰17时至19时运营,“这条线路衔接了社区与学校、商业体和主干道交通,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记者跟随“龙湖1号”环线体验时发现,该线路起止站点为知识城南(地铁何棠下站)-狮龙大道北(万科幸福荟),沿途经过地铁何棠下站、凤湖四路、会元学校、万科幸福荟、时代天韵等路段和社区,交通配套更新,市民出行幸福感提升。

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品质化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据统计,广州公共交通(包含公交和地铁)日均客运量1519万人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1.2%,地铁客流强度达1.89万人次/公里,位居全国超大、特大城市首位。自2019年以来,为了给市民提供便利、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出行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全市累计开行了37条便民服务车线路,服务超过100万人次。

过街设施之“新” 人车交通冲突分离

纪念堂地铁站D2出口与中山纪念堂公交站位于东风中路西行-连新路路口两侧,在今年6月以前,经常过街的市民发现,高峰期间该路口行人过街需求较大,但过街斑马线靠近东风中路,造成市民连续密集穿越斑马线时,东风路右转车辆经常因礼让行人无法进入连新路,这既影响了东风中路主线直行车辆的通行,也会导致公交车辆不能进站。

这一过街拥堵问题在今年6月底得到解决。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帆介绍,东风路-连新路口的微改造通过人行道位置改变、增加信号灯等措施,减少高峰期过街人群对东风路主线车辆的影响,增加蓄车空间,改善过街秩序,让市民过街更安全。

“我们根据东风中路右转连新路的车流量大小,精准计算排队长度,在连新路上北移斑马线,设置了两条长度为25米的右转弯排队车道,分离人车交通,右转车辆等待信号灯时,也不会回塞到东风中路路段。”杨帆表示,通过信号灯控,将机动车交通流和行人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消除了人车冲突点,显著改善了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

近日,记者在东风中路西行-连新路路口看到,由于原过街斑马线北移,给右转车辆提供了排队等待的空间,在红灯时不会出现车辆无法进入连新路的情况。在下班高峰期,右转车辆的通行情况也较顺畅,未见长时间排队现象。根据后期评估效果,交通高峰期时,东风中路右转车道平均排队长度由60米下降至24米,较治理前减少60%;东风中路右转车道平均延误时间从22秒减少至12秒。

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受访方供图

设计力量

智慧交通畅通节点

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品质、出行体验关注度的提升,对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拥堵点治理在相关的设计过程中,运用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充分利用交通大数据资源和分析方法畅通节点。

据了解,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主要包括路段潮汐车道,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可变车道,路段、节点分时段动态交通信号管控,实施智慧斑马线和主动交通诱导等。相关设计人员表示,在开展交通拥堵治理选点、点位治理方案、后评估治理全过程中,调取了交通运输局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分析系统交通流量、车速数据,精准判别拥堵点位,准确评估交通运行状态。

例如,在茶滘路路段交通组织优化项目中,通过“左转远引”的交通治理方法,有效提高交叉口节点的通行能力。设计人员在分析项目的后评估结果时,根据监测得出的早晚高峰车速、排队长度和平均时间,评估交通拥堵点治理的综合效果。

根据后评估结果数据直观可见,治理措施实施后,茶滘路路段的交通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其中,早高峰车速由18.3公里/小时提升至23.8公里/小时,晚高峰期间由17.8公里/小时提升至23.9公里/小时。在高峰期时段,改进前,茶滘路-葵蓬路交叉口西进口直行方向拥堵排队长度达160米;改进后,最大排队长度减少50米。

在交通拥堵点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还注重市民的出行体验,打造智慧路口。夜晚,天河北路-体育东路口的“智慧斑马线”亮起,为过街行人带来全新的道路交通环境。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让城市“血脉”更畅通,为老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线。

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受访方供图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探寻技术豪华派背后的坚守 广汽Acura不凡品鉴之旅倾情收官

  • Jeep新指南者上市 售价13.98万-20.98万 2020-12-23
  • 2021款菲斯塔起售价13.38万 首增“劲享”版 2020-12-23
  • 丰田发布e-Palette实际应用进化成果 2020-12-23
  • 起亚第四代嘉华(Carnival)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国内上市 2020-12-22
  • 11月宝马销量环比大涨20%份额追平奔驰,奥迪销量跌出前十 2020-12-22
  • 车长增至4.78米 全新一代名图即将上市 2020-12-18
  • 比亚迪宋MAX升级版 提供6座/7座可选 2020-12-18
  • 2021款新缤瑞官图曝光,新增麦加红、尼斯蓝配色 2020-12-16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 互联网存款没戏了? 2020-12-21
  •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20-12-17
  • 网易易信APP7.5版本上线 互动形式更多样 2020-12-1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新疆巴里坤草原银装素裹美如画
  • 安徽五河:沱湖冬捕300万斤生态鱼将投放市场
  • 吉林靖宇冰湖气泡似珍珠 严寒中瞬间凝固在冰层
  •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公开接种新冠疫苗
  • 欧盟多国对英实施交通封锁 货车停滞高速排起长龙
  • 莫斯科仿真人形机器人上岗工作 为游客提供服务
  • 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
  • 四川青神:萝卜俏销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孙杨团队透露:瑞士最高法院撤销涉及孙杨的裁决
2020-12-24 07:23:16
"万医开讲"即将启动 以"短视频"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2020-12-24 07:17:48
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2020-12-24 07:17:48
广州黄埔马拉松本周日开跑 89条公交线路有调整
2020-12-24 07:17:48
东莞今年新改扩建学校32所 增加学位约3.7万个
2020-12-24 07:10:3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广州城市更新: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交通枢纽畅通城市“血脉”
金羊网  作者:严艺文  2020-12-24
广州将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广州交通枢纽畅通城市“血脉” 受访方供图

策划\孙璇 刘云 统筹\刘云 冯茵 设计\杜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2020年,广州成为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广佛同城、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一张张广州交通新名片,背后依托着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更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11月23日,广州东环城际(花都站至白云机场北站)和广清城际(花都站至清城站)开放试乘;11月30日,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从清远出发,搭乘广清城际,只需1.5个小时可达广州市中心。而广州东环城际的开通,将为白云机场实现“空铁联运”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11月26日,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正式开通,“同德突围而出”,搭乘北延段全程需时约28分钟,全线单程约57分钟。更多公共交通服务建设将给街坊带来更快捷的出行体验,至2023年年底,广州预计将建成超过8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如此快速的交通,曾经不可想象。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潘双明表示,广州将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是广州的立市之本、治市之基。近年来,广州正大步向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迈进,区域交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2018年,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一连接广州铁路枢纽和东莞、深圳、香港的高速铁路,将香港拉进了广州1小时交通圈内,广州南站至香港西九龙站最快行车时间仅为47分钟,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式形成。

“2019年,广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达1.45亿人次,日均39.73万人次,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旅客发送量占比达到81.2%,已经成为铁路客运的主体。”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表示,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的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广州已经建成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等高速铁路以及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穗莞深城际等城际铁路,是全国重要、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形成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将助力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和“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通过推进白云站、广州站、广州东站等多个铁路站点的建设或改造规划,广州将实现高铁进城,这也将使广州作为华南最大铁路枢纽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除了华南最大铁路枢纽,广州与周边城市共形成56个衔接通道,大湾区公路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凸显。”潘双明说。

11月1日,花莞高速太成立交至仙村互通立交段顺利开通,广州东部及东莞、惠州的市民通过花莞高速前往白云国际机场,可节省15-20分钟车程。随着花莞高速、汕湛高速惠清段的建成通车,广州已建成高快速路通车里程1120公里,建设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在区域交通发展中,城市道路既要实现城市间“外联”,也要强化城市内部各片区的“内通”,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促进市域组团及产业平台间联系,按照这一方向,广州正持续推进城市骨架路网规划建设。

潘双明介绍:“一方面,我们重点大力推动车陂路北延线-车陂路过江隧道-城市快捷路(东沙至石岗隧道)-如意坊隧道等项目,通过连接现状路网,在环城高速与内环路之间打造新的快捷环路系统;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建设化龙-开发区西区隧道、南大干线、玉兰路-港口路隧道等项目,构建连接穗莞佛新的大通道,支撑区域联动发展。”

解放路人行道改造前,步道砖龟裂破碎,行走舒适感差 受访方供图

解放路人行道改造后,重新铺设石材步道砖,平整舒适 受访方供图

城市道路环境提升更品质化

“以前人行道不好走,现在平整多了,也更放心让小孩跑跑跳跳。”自今年9月,市民周先生发现越秀区解放路焕然一新。曾经,行走在解放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市民会发现步道砖龟裂破碎、崎岖不平、颜色不一,行走舒适感差;如今,经过提升后的人行道重新铺设坚硬的石材步道砖,路面颜色统一、平整舒适。迎宾馆的人行天桥电梯也已经开通,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过街设施。

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其功能的完善以及环境品质的提升,将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形象。“随着城市发展理念变化和社会经济不断改善,社会公众对城市道路运行品质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潘双明说,通过“一路一品”的提升策略,着力改善城市道路路域环境,实现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

在潘双明看来,推进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将建设理念由关注“车”向关注“人”转变,正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满足民生需要、提升市民福祉、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广州大道、解放路、环市路等市民通行需求较大、能较好体现广州城市建设特色与发展需求的主要通行干道,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改造提升工作,在改善道路通行功能的同时,提升道路通行质量,凸显广州城市基础设施硬实力。

走在焕发新活力的解放路上,行人可以看到在沿线迎宾馆等路段,新增的“口袋公园”呈现着色彩单纯的艺术创作,简洁大方的线条与绿植相辅相成,营造环境整体性,增强园林景观建设。“我们通过城市主要道路的提升带动,着力践行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的道路管理理念,实现道路设施从有用到好用,不断满足市民新时期美好生活的需要。”潘双明介绍,道路品质化提升,不仅关注道路主体设施,更结合现场实际延伸周边公共空间,比如桥下空间、“口袋公园”等较易被忽视的区域,实现从“路径”建设到“游径”的塑造,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城市道路的更新和提升,潘双明提到,作为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实施了物流园区整治提升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11月底,已完成容发货运站、黄金围货运站等26个物流园区的清理工作,释放约170万平方米的存量土地面积,助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更精细化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所在,只有疏通“堵点”,城市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广州的交通拥堵治理,是多环节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主要通过规划引领、增加道路供给、进行交通需求调控、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秩序管理与违法整治、落实公交优先等策略,疏解中心城区车辆拥堵。

“交通拥堵点治理是交通拥堵治理的一项,着眼于对‘点’的‘微改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常规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潘双明举例说,黄埔大道(科韵路-天府路)西行路段、金沙洲路-增槎路合流段这两个点位,以前均因为路段下游车道数不足,形成交通瓶颈、引发拥堵,且道路、桥梁不具备拓宽改造条件。“因此,我们采用设置可以动态调节的流量控制灯,根据道路上游各方向的流量变化特征以及下游合流段通行能力和拥堵程度,实时进行分车道放行,一定程度地缓解合流段拥堵。”潘双明说。

据悉,今年广州全市共完成81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均通过“小而快”的微改造技术,缓解路段、节点的排队和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秩序,打通节点交通瓶颈;优化利用既有道路资源,有效、快速地疏通城市“血脉”。精细化的交通管理体系,为城市更新快速推进增光添彩。

东风路-连新路口微改造前人车冲突 受访方供图

东风路-连新路口微改造后消除人车冲突点 严艺文 摄

实地探访

立体城市交通体系 助力城市出新出彩

一辆辆穿梭于广州大街小巷的公交便民车,解决了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个个交通拥堵点的微改造,市民出行更安全。当下,广州已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水上巴士、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现代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城市交通飞速发展,以更高质量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龙湖1号”如约便民服务车 受访方供图

民生配套之“新” 便民服务车进社区

“有了‘龙湖1号’如约便民服务车的无缝接驳,孩子可以自行坐车上学,省心更放心。”谈到如约便民服务车,家住黄埔区万科幸福荟的何女士笑着说道。今年5月,黄埔区首条如约便民服务车线路“龙湖1号”正式开通,切实解决了龙湖街道各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龙湖1号”车长范雄师来自广州公交集团三汽四分公司,他还清晰地记得线路开通首日的情景:“当天很多市民来咨询运营时间、途经路段、票价等问题,大家对线路开通的热情都非常高。”

范雄师介绍,“龙湖1号”于早高峰7时至10时、晚高峰17时至19时运营,“这条线路衔接了社区与学校、商业体和主干道交通,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记者跟随“龙湖1号”环线体验时发现,该线路起止站点为知识城南(地铁何棠下站)-狮龙大道北(万科幸福荟),沿途经过地铁何棠下站、凤湖四路、会元学校、万科幸福荟、时代天韵等路段和社区,交通配套更新,市民出行幸福感提升。

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品质化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据统计,广州公共交通(包含公交和地铁)日均客运量1519万人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1.2%,地铁客流强度达1.89万人次/公里,位居全国超大、特大城市首位。自2019年以来,为了给市民提供便利、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出行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全市累计开行了37条便民服务车线路,服务超过100万人次。

过街设施之“新” 人车交通冲突分离

纪念堂地铁站D2出口与中山纪念堂公交站位于东风中路西行-连新路路口两侧,在今年6月以前,经常过街的市民发现,高峰期间该路口行人过街需求较大,但过街斑马线靠近东风中路,造成市民连续密集穿越斑马线时,东风路右转车辆经常因礼让行人无法进入连新路,这既影响了东风中路主线直行车辆的通行,也会导致公交车辆不能进站。

这一过街拥堵问题在今年6月底得到解决。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帆介绍,东风路-连新路口的微改造通过人行道位置改变、增加信号灯等措施,减少高峰期过街人群对东风路主线车辆的影响,增加蓄车空间,改善过街秩序,让市民过街更安全。

“我们根据东风中路右转连新路的车流量大小,精准计算排队长度,在连新路上北移斑马线,设置了两条长度为25米的右转弯排队车道,分离人车交通,右转车辆等待信号灯时,也不会回塞到东风中路路段。”杨帆表示,通过信号灯控,将机动车交通流和行人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消除了人车冲突点,显著改善了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

近日,记者在东风中路西行-连新路路口看到,由于原过街斑马线北移,给右转车辆提供了排队等待的空间,在红灯时不会出现车辆无法进入连新路的情况。在下班高峰期,右转车辆的通行情况也较顺畅,未见长时间排队现象。根据后期评估效果,交通高峰期时,东风中路右转车道平均排队长度由60米下降至24米,较治理前减少60%;东风中路右转车道平均延误时间从22秒减少至12秒。

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受访方供图

设计力量

智慧交通畅通节点

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品质、出行体验关注度的提升,对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拥堵点治理在相关的设计过程中,运用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充分利用交通大数据资源和分析方法畅通节点。

据了解,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主要包括路段潮汐车道,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可变车道,路段、节点分时段动态交通信号管控,实施智慧斑马线和主动交通诱导等。相关设计人员表示,在开展交通拥堵治理选点、点位治理方案、后评估治理全过程中,调取了交通运输局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分析系统交通流量、车速数据,精准判别拥堵点位,准确评估交通运行状态。

例如,在茶滘路路段交通组织优化项目中,通过“左转远引”的交通治理方法,有效提高交叉口节点的通行能力。设计人员在分析项目的后评估结果时,根据监测得出的早晚高峰车速、排队长度和平均时间,评估交通拥堵点治理的综合效果。

根据后评估结果数据直观可见,治理措施实施后,茶滘路路段的交通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其中,早高峰车速由18.3公里/小时提升至23.8公里/小时,晚高峰期间由17.8公里/小时提升至23.9公里/小时。在高峰期时段,改进前,茶滘路-葵蓬路交叉口西进口直行方向拥堵排队长度达160米;改进后,最大排队长度减少50米。

在交通拥堵点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还注重市民的出行体验,打造智慧路口。夜晚,天河北路-体育东路口的“智慧斑马线”亮起,为过街行人带来全新的道路交通环境。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让城市“血脉”更畅通,为老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线。

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受访方供图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联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习近平反复强调这四个字
23:54
今年最沉重的一份名单!
23:54
新华社评论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3:54
广东垃圾管理条例明年实施 个人违规投放最高罚500元
09:05
南站接站难、地铁接驳走断腿…… 广州代表聚焦交通“痛点”
09:03
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当好畅通国内大循环主力军
09:03
"直播带货糖水燕窝"事件结果:辛巴公司被罚90万元
09:06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再次入选世界媒体500强
08:28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5例 其中本土病例1例
08:26
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08:2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