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市正式公布新高考方案 高考生该如何迎战新高考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飒 发表时间:2020-12-31 09:47
分享到

  高考生该如何迎战新高考

  12月29日,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省市正式公布2021年新高考方案,他们也正式成为全国第三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本次8省市的新高考实施方案为“3+1+2”模式,包括全国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满分750分,考试时间由2天调整为3天。

  “3+1+2”模式中,“3”即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考生可在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5个语种中任选1个语种),“1”即在物理、历史中选考一门,“2”即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由各省自主命题。

  2021年新高考实施省份暂定考试时间为6月7日—9日,在距此还有半年的时间节点上,新高考方案甫一发布就引起广泛关注,新高考省份学科怎么选、志愿应如何填报,这段时间,学生和家长应做哪些准备和调整?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及各方专业人员。

  打破文理分科思路

  从科目选定开始就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学校和专业情况

  本轮新高考改革将从2021年起,合并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不分文理科,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类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将按照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分别编制。

  打破文理简单分科的局限,给予学生在科目选择上更多的自主权。但哈尔滨工业大学招办主任邢朝霞提醒:“根据高校各专业的培养要求,不同专业对于选考科目有不同的限制,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的选考科目限制也有可能不同。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了解心仪高校心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避免由于选考科目不符合要求造成志愿无效无法投档。”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对学校和专业了解的时间线拉长了,南开大学招办主任金柏江认为,从科目选定开始就要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学校和专业的情况,留足充分的时间提前准备,不能临到高考和报志愿时才来想这个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有部分考生把“3+1+2”模式下的分物理类、历史类进行志愿填报,还视为传统的文理分科志愿填报,这是不对的。“3+1+2”模式,虽然要求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并进而根据物理或历史选科,但这不是文理分科,而是取消文理分科,考生要以取消文理分科的思路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学校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也需要有新思维。

  不过,尽管取消了文理分科,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依然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更需要理工类的人才,尤其是物理的基础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陈志文认为,在新高考的体制下,“组合下的分数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要总想着分数如何最大化,因为有的高校如果不选物理和化学甚至没有报名的机会。”陈志文建议,先选方向,在此基础上追求分数的最大化才是正解。

  了解填报志愿的相关知识

  谨记选择服从调剂,降低滑档风险

  8省市新高考政策出台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很难,要把所有的志愿填满很难”。这是因为新高考省份的志愿填报数量均不少。

  据记者统计,河北、辽宁、重庆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以河北为例,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志愿填报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河北普通类本科批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最高可填报112个志愿。不过,这也保证了学生填报的专业起码是自己愿意学的专业,规避了此前被高校调剂至自己不愿意学的专业的风险。

  “其实这个是给考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把所有填满。对有些分数段的学生来说,就是在他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里面作有限的选择就行。”金柏江说。

  另外,湖北、福建、江苏、湖南、广东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湖北、湖南、广东最多可填报45个志愿。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专业服从只在同一院校专业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对此,金柏江提醒,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选择服从调剂,降低滑档的风险。

  总体来说,2021年8省市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几十个志愿的填报,的确跟家长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填报志愿一定要家长自己能理解,现在有的家长还有好多迷糊的地方,一定要首先对他们进行培训。”河北省阜平中学校长孟庆学说。除了学校层面开展的对班主任和家长的培训外,阜平中学还邀请了第三方平台来学校做志愿填报指导。

  为确保2021年新高考平稳落地,2021年1—4月8省市将从考试组织、评卷到招生计划编制、志愿填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适应性考试,其中1月23日至25日是考试时间,3—4月是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这样的适应性演练可以让学生、老师和家长完完全全走一遍,帮助大家更快进入状态。”孟庆学说。

  做好合理生涯规划

  根据兴趣和未来规划选择专业和选考科目,减少功利性选择

  新高考政策给学生赋予了更多的选择权,更加尊重学生自我的兴趣和认知。不管是学科选择还是志愿填报,都直接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生涯规划。

  所以,邢朝霞建议考生一定要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路径,“要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规划选择喜爱的专业和选考科目,减少单纯应对高考的功利性选择”。

  在陈志文看来,现在高中生生涯规划的背后逻辑往往是把专业和职业直接挂钩,而实际上“学什么和干什么并没有直接关系,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

  所以,陈志文提出,新高考改革后要加强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性。生涯规划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丰富的社会阅历,一般老师是承担不了的。

  “生涯规划需要请社会阅历丰富的专业人士加入,家长很多时候比老师更靠谱,学校可以多挖掘家长资源。另外需要重视一线实业的情况,比如此前大家都认为去银行工作一定需要学金融,实际上现在银行更需要有计算机、统计学、数学背景的人才,所以可以邀请银行总行的人力资源总监,讲清楚银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志文说。

  金柏江认为,学生和家长也要调整认知,“从长远来看,报志愿只是大学培养阶段的入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果学生发现自己不适合所学专业,能否进行调整是学生和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也认为,“所有今天的选择都是暂时的选择,将来在大学进一步深造的过程中,都是可以加以微调的,不要有宿命论的思想,认为一旦选错终身就错。”

  “要告诉这些学生们,大学和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只要你有自己的兴趣,只要勤奋努力,错了也不要怕,要相信大学和高等教育有这个调整的能力。”洪成文说。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杨飒)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探寻技术豪华派背后的坚守 广汽Acura不凡品鉴之旅倾情收官

  • 效果远超预期!羊城晚报汽车下乡,联手车企开拓新市场 2020-12-30
  • 2020羊城车坛风云榜获奖车企感言(部分) 2020-12-30
  • 要想生活有点“野”!你需要一台奇骏 2020-12-30
  • “旧貌换新颜”!R汽车青年中心正式成立 2020-12-27
  • 你值得“最好的温暖”!一汽丰田年终关爱活动启幕 2020-12-27
  • Jeep新指南者上市 售价13.98万-20.98万 2020-12-23
  • 2021款菲斯塔起售价13.38万 首增“劲享”版 2020-12-23
  • 丰田发布e-Palette实际应用进化成果 2020-12-2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 互联网存款没戏了? 2020-12-21
  •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20-12-17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年终特刊】2020,那些温情的瞬间
  • 时尚界泰斗皮尔·卡丹逝世 享年98岁
  • 柬埔寨进入“波罗福”生产季 农贸市场一派繁忙
  • 【年终特刊】2020,那些令人伤感的瞬间
  • 时隔近2年 波音737MAX在美国复飞
  • 探访沈阳医学隔离观察点
  • 四川卧龙:雪中大熊猫憨态可掬
  • 强寒潮来袭 大连海水大面积结冰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科技部重拳出击 严肃处理“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
2020-12-31 08:52:18
八省市正式公布新高考方案 高考生该如何迎战新高考
2020-12-31 08:52:18
“朋友”八方支援 雷火神山背后的中国制造硬核力量
2020-12-31 08:52:18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5例 其中本土病例9例
2020-12-31 08:52:18
元旦假期出行,预计广东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达660万辆次
2020-12-30 22:40:2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八省市正式公布新高考方案 高考生该如何迎战新高考
光明日报  作者:杨飒  2020-12-31
专家建议:先选方向,在此基础上追求分数的最大化才是正解。

  高考生该如何迎战新高考

  12月29日,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省市正式公布2021年新高考方案,他们也正式成为全国第三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本次8省市的新高考实施方案为“3+1+2”模式,包括全国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满分750分,考试时间由2天调整为3天。

  “3+1+2”模式中,“3”即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考生可在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5个语种中任选1个语种),“1”即在物理、历史中选考一门,“2”即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由各省自主命题。

  2021年新高考实施省份暂定考试时间为6月7日—9日,在距此还有半年的时间节点上,新高考方案甫一发布就引起广泛关注,新高考省份学科怎么选、志愿应如何填报,这段时间,学生和家长应做哪些准备和调整?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及各方专业人员。

  打破文理分科思路

  从科目选定开始就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学校和专业情况

  本轮新高考改革将从2021年起,合并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不分文理科,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类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将按照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分别编制。

  打破文理简单分科的局限,给予学生在科目选择上更多的自主权。但哈尔滨工业大学招办主任邢朝霞提醒:“根据高校各专业的培养要求,不同专业对于选考科目有不同的限制,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的选考科目限制也有可能不同。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了解心仪高校心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避免由于选考科目不符合要求造成志愿无效无法投档。”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对学校和专业了解的时间线拉长了,南开大学招办主任金柏江认为,从科目选定开始就要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学校和专业的情况,留足充分的时间提前准备,不能临到高考和报志愿时才来想这个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有部分考生把“3+1+2”模式下的分物理类、历史类进行志愿填报,还视为传统的文理分科志愿填报,这是不对的。“3+1+2”模式,虽然要求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并进而根据物理或历史选科,但这不是文理分科,而是取消文理分科,考生要以取消文理分科的思路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学校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也需要有新思维。

  不过,尽管取消了文理分科,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依然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更需要理工类的人才,尤其是物理的基础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陈志文认为,在新高考的体制下,“组合下的分数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要总想着分数如何最大化,因为有的高校如果不选物理和化学甚至没有报名的机会。”陈志文建议,先选方向,在此基础上追求分数的最大化才是正解。

  了解填报志愿的相关知识

  谨记选择服从调剂,降低滑档风险

  8省市新高考政策出台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很难,要把所有的志愿填满很难”。这是因为新高考省份的志愿填报数量均不少。

  据记者统计,河北、辽宁、重庆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以河北为例,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志愿填报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河北普通类本科批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最高可填报112个志愿。不过,这也保证了学生填报的专业起码是自己愿意学的专业,规避了此前被高校调剂至自己不愿意学的专业的风险。

  “其实这个是给考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把所有填满。对有些分数段的学生来说,就是在他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里面作有限的选择就行。”金柏江说。

  另外,湖北、福建、江苏、湖南、广东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湖北、湖南、广东最多可填报45个志愿。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专业服从只在同一院校专业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对此,金柏江提醒,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选择服从调剂,降低滑档的风险。

  总体来说,2021年8省市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几十个志愿的填报,的确跟家长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填报志愿一定要家长自己能理解,现在有的家长还有好多迷糊的地方,一定要首先对他们进行培训。”河北省阜平中学校长孟庆学说。除了学校层面开展的对班主任和家长的培训外,阜平中学还邀请了第三方平台来学校做志愿填报指导。

  为确保2021年新高考平稳落地,2021年1—4月8省市将从考试组织、评卷到招生计划编制、志愿填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适应性考试,其中1月23日至25日是考试时间,3—4月是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这样的适应性演练可以让学生、老师和家长完完全全走一遍,帮助大家更快进入状态。”孟庆学说。

  做好合理生涯规划

  根据兴趣和未来规划选择专业和选考科目,减少功利性选择

  新高考政策给学生赋予了更多的选择权,更加尊重学生自我的兴趣和认知。不管是学科选择还是志愿填报,都直接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生涯规划。

  所以,邢朝霞建议考生一定要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路径,“要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规划选择喜爱的专业和选考科目,减少单纯应对高考的功利性选择”。

  在陈志文看来,现在高中生生涯规划的背后逻辑往往是把专业和职业直接挂钩,而实际上“学什么和干什么并没有直接关系,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

  所以,陈志文提出,新高考改革后要加强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性。生涯规划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丰富的社会阅历,一般老师是承担不了的。

  “生涯规划需要请社会阅历丰富的专业人士加入,家长很多时候比老师更靠谱,学校可以多挖掘家长资源。另外需要重视一线实业的情况,比如此前大家都认为去银行工作一定需要学金融,实际上现在银行更需要有计算机、统计学、数学背景的人才,所以可以邀请银行总行的人力资源总监,讲清楚银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志文说。

  金柏江认为,学生和家长也要调整认知,“从长远来看,报志愿只是大学培养阶段的入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果学生发现自己不适合所学专业,能否进行调整是学生和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也认为,“所有今天的选择都是暂时的选择,将来在大学进一步深造的过程中,都是可以加以微调的,不要有宿命论的思想,认为一旦选错终身就错。”

  “要告诉这些学生们,大学和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只要你有自己的兴趣,只要勤奋努力,错了也不要怕,要相信大学和高等教育有这个调整的能力。”洪成文说。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杨飒)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同德国 法国 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 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08:41
改革,唯有改革!
08:41
一图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08:41
“大国的样子”——2020年中国元首外交的世界回响
20:35
他们,温暖2020
08:14
今天,《岭南文脉》全媒体周刊诞生啦
08:57
寒潮速冻效果显著!今日广东各地最低温普遍个位数
08:56
广州南站改造:换乘不再走“迷宫” 一条通道可直达
08:57
连续四年稳定!广州首现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
08:57
海珠湾隧道开工 未来中心城区到广州南站仅15分钟
08:5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