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泥塑刘”用泥巴唤醒客家乡愁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5-15 09:08


●刘沅声泥塑作品:《客家围龙屋》。该作品真实再现客家特色建筑,获得多项大奖。

有一次,广东雕塑大家潘鹤先生应邀到梅州参观,一系列反映客家乡土风情的泥塑作品吸引了他的视线。潘鹤当场询问作者刘沅声:“这是你自己做的?”刘沅声答:“是。”“在梅州还有人这样做吗?”“据我了解没有。”潘老仔细地欣赏了刘沅声展出的四十多组作品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一行字:祝贺你,用泥巴凝固客家风情,留下千秋万代。

当了二十多年杂货铺老板的广东梅州人刘沅声从未放弃梦想,凭自己双手捏出了几百组泥塑作品,客家围龙屋、客家对歌等风物都被他用泥塑一一记录。如今,刘沅声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曾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并获得“广东新世纪之星”的荣誉称号。刘沅声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泥塑刘”。

记者手记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昔日乡村发生巨变,百年老屋变成了新式洋房,古老村庄变成了繁华城镇,以前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这种变化,让客家人刘沅声感到焦虑和不安。生活越来越富足,然而在这灯红酒绿的物质享受之外,似乎有一种东西正在流逝,生活中少了一丝淳朴的原始的耐人寻味的味道,刘沅声知道那是什么。

一直开着杂货铺的刘沅声对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思考,读书不成,开杂货铺开了二十多年,至今还骑着个摩托车,在刘沅声看来这样的人生是不成功的。但刘沅声还有梦想,他从小喜欢美术,一边开着杂货铺他一边坚持着泥塑创作,他想着自己也许能用泥塑为大家留下点什么。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朴实无华,这些小泥人有的在补锅,有的在对歌,有的在讲古,有的在喂猪,有的孩子背着弟弟妹妹在卖菜……当然,还有客家最具特色的灰瓦土墙弧形排开的围龙屋。这些作品讲的都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点滴,土土的,耐人寻味。我们甚至常常可以在一些展会上见到,一些客家人边看着刘沅声的作品边在用纸巾擦眼泪。

传承客家的乡土文化,让大家记住乡愁。二十多年的坚持,刘沅声终于做到了。刘沅声还有一个梦想,在未来,希望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烧铸场地,在这里他可以安心创作,也能有一个能摆放他全部作品的空间,让全世界的客家人都能来这里体会这浓浓的客家乡土情。

尹政军



●刘沅声的客家泥塑作品在河南开封展出,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刘沅声创作泥塑作品“客家围龙屋”的过程。


●刘沅声泥塑作品:《点灯》。


●刘沅声泥塑作品:《补锅头》。

坚持梦想 杂货郎也是泥塑家

梦想是美好的,也是遥远的。但只要坚持,总有能实现的一天。

开了20多年杂货铺的广东梅县人刘沅声,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美术梦想,他秉承着传承客家乡土文化的初心,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创作了数百件反映客家乡土风情和客家历史的泥塑作品。近年来,刘沅声的泥塑作品越来越得到业内外人士认可,参加过很多展览,也获得过如“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重要奖项,有人评价,在客家泥塑界,“刘沅声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很少人知道,在梦想实现之前,刘沅声经历过怎样的辛酸。

走遍梅州山水

立志记录客家文化

刘沅声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赤水人,1967年出生。用刘沅声自己的话说,他的人生历程并不十分顺利。小学读到五年级时,刘沅声便辍学去挖了两年的煤,后来回到南口中学读完初中。刘沅声自小酷爱美术,读初中时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他就能根据书里的描述用泥巴捏出关公、张飞、李逵的形象。

令刘沅声觉得幸运的是,当时梅县华侨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首创开办了一个文艺班,他成为文艺班首届学生。大大得益于文艺班,刘沅声以专业考试中南六省前几名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了,可惜最后因为历史原因,他与大学校门失之交臂。

生活总是这样,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刘沅声后来到梅州一家广告公司做户外广告,每天搭乘着同事的摩托车游走在梅州乡村和城镇的道路上,看到空白的墙就在上面画广告画,这在那个年代最流行。

“我要感谢那四年时光,我几乎走遍了梅州的七县一区,看遍了梅州山山水水,乡村多么美丽,芳香的泥土,庄重古朴的建筑,淳朴善良的民风,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着我……客家文化就在这泥土之间,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点滴之中。”刘沅声说,客家文化以山、土为源,其较为恶劣的生存条件铸就了客家人勇敢、勤劳的品质,尤其是客家妇女,热情好客、大方善良。这些所见所闻都成为了刘沅声日后创作的最好素材,他的泥塑作品也大多围绕着客家百姓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展开,以此来表现客家历史内涵、乡土文化和客家人精神。

杂货铺老板

玩泥巴玩出大名堂

从广告公司出来后,刘沅声开了一间杂货铺,一开就是二十多年。刘沅声笑称开店只是谋生工具,而且店里大小事务均由妻子打理。而刘沅声真正与泥塑结缘,是有一次他送女儿去上陶艺课,看着看着便有了想法,“泥塑不就是立体呈现客家文化的最好载体吗?”刘沅声从陶艺老师那里买了一些泥巴,回家就根据自己的构思捏了几个小人拿回陶艺班烧制,没想到,成品出来后刘沅声大喜过望,“就是它”!这一次之后,刘沅声便陷进了“玩泥巴”里不能自拔,作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

2008年,刘沅声第一次带着自己的泥塑作品离开梅州,受邀来到广州参加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在现场,展会组织方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秘书长冯女士被这些小小的泥人逗乐了,抿着嘴笑,一向木讷的刘沅声见状也突然像变了个人,指着那些小人,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缘分就是这样奇妙,冯女士后来成了刘沅声的贵人。这样的贵人还有不少,像广东雕塑大师潘鹤。潘老有一次在梅州的博物馆参观,看过刘沅声展出的四十多组作品后,潘老留下了一句评价:“用泥巴凝固客家风情,留下千秋万代。”

此外,广东省文联和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也对刘沅声的创作十分支持和认同。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刘沅声干劲更足了,那次展会后,他又捏出了五百多个栩栩如生的小泥人。这些人物,串起一幅客家人两千年五次大迁徙的历史大卷,有人在这幅作品中看出了颠沛流离中的伟大,有人读出了刀光剑影里的壮烈。

这回,刘沅声“玩泥巴”玩出了名堂,广州、香港、澳门,还远及澳大利亚,许多地方都向刘沅声发出展览邀请,有策展人对刘沅声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要认祖归宗,刘沅声捏的是客家文化风物,老人要看,小孩子们更要看……

从前的卖货郎,如今成了“泥塑刘”,他的作品已能装满近百个大木箱。这些作品如今大部分时间在外展出,对于政府机构组织的展会,刘沅声是无偿提供作品的,而有些组织方会相应给刘沅声一些报酬。“我总得生活,但我做泥塑不是为了卖作品,更多的是为了传播客家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也是为了‘以艺养艺,继续前行’。”刘沅声的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也凝聚着他对泥塑艺术的热爱。最近,刘沅声很忙,他每天要加班到凌晨,赶制作品参加深圳文博会。



●刘沅声在创作中。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上展出。


●刘沅声泥塑作品:《家风》。

巧妙构思 小泥人凝结客家精神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创作主要有两大题材,一是客家历史题材,有反映客家人大迁徙的“壮哉客家”,反映客家人善良纯朴的“至善客家”,反映客家人通过聪明才智建成围龙屋的“大智客家”,以及反映客家妇女勤劳耕作的“勤者客家”四大系列。二是客家风情风物题材,如“砻谷、放米、踏粄、四手茶、圣旨口、对歌、鸡公车”等。看刘沅声的作品,就像是在看一部客家风情故事集。

刘沅声说,他的创作难在构思,他在数年之前就在构思创作一组以客家人“过年”为题材的作品,却因为一些细节他迟迟不敢动手。

泥塑记录客家妇女逃难感人故事

刘沅声自言喜欢胡思乱想,实则,他每个作品都源于这些奇思妙想,这些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一个人阅历和积累。

“泥塑全靠用泥巴捏出来,要求创作者在构思时必须考虑,这个故事是否适合用泥塑来表现,每一个故事都要能反映客家风情,贴近客家人精神。”刘沅声说,构思决定一切。构思的时间有时会很漫长,有些故事他想了几年也未能付诸创作,因为立体造型时受到诸多限制,并没有想象中简单,比如室内的场景就很难通过泥塑来呈现,有些场景如果用泥巴去创作难度会很大。

通观刘沅声的作品,许多都是由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组成一个故事,但每个人的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比较复杂,这些作品正是通过这些传神的动作表情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个故事来立体呈现一种精神或者一种乡土风情。

刘沅声告诉记者,他的作品很多都能在作品中找到他所经历的生活的影子,比如刘沅声从小是听着父亲的“讲古”长大,他对客家乡土和民俗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感,他的很多系列作品如《讲古》中拿着烟斗的老人,就有他父亲的影子。在作品《劳作篇》中磨豆腐的父母、《脊梁》中驮着孩子翘首南望的阿婆等,大部分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再现。

记者在欣赏刘沅声的作品时,被一组作品所述说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客家妇女身背大儿手牵小儿在逃难,被乱军头领喝问:背大牵小,何以偏心如此?客家女答:大儿是侄儿,兄嫂已故;小儿是我儿,宁失我儿勿损大儿。头领大为感动,令部下再勿滥杀客家女。这便是刘沅声所呈现的客家精神。

泥塑创作必须一气呵成拼速度

当构思题材成熟后,第二步便是画图。刘沅声说画图非常重要,后期泥塑的创作都是基于此,人物的动作表情等都必须精准地在草图上呈现,这既考验创作者的美术功底,也依赖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积累。刘沅声介绍,比如要创作一组反映客家人买卖商业活动的泥塑,必须先了解这些人平时常用一些什么动作,会流露出什么样的表情,这些都必须亲身经历过,有时还要多次到现场去体验。

画图完成后便开始捏泥塑形,这是整个泥塑中最考验动手能力的一环,捏泥人的技巧和经验都是日积月累的。“泥塑和雕塑很大的不同是,雕塑可以在泥中加以其他材料如钢筋等进行固定,而泥塑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泥塑完成风干时泥会因为中间有异物而开裂。泥塑的难度也在此,因为泥很软,做一个人物,他的两只脚就很容易支撑不了上身的重量而坏掉,这最考验创作者的技术。”刘沅声介绍,塑形过程中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作品会有多个人物、动物和物件,如果这些单个人物和物件的捏制时间相差太久,单个与单个之间的衔接就会因为干湿度不同而出现问题。有些泥人捏出来已经干了,有些还没有捏,这会导致它们之间的颜色等有较大差异,这样的作品就等于废掉了。所以在塑形过程中不能“慢吞吞”,必须一气呵成。

另外,在塑形过程中单个个体不能有裂开的地方,做一个组合的人物作品,比如五个人物其中一个出现瑕疵,那其他也就废了。

刘沅声做泥塑时使用的工具很少,一个石转盘、几支铁签、一支铁皮条,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工具。懂行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高手不靠工具,越少用工具说明功力越深。刘沅声回忆,他刚做泥塑时,也试过使用很多加工工具,甚至还自己制作了一些工具,比如用牙刷柄磨尖、把铁皮削尖、用圆珠笔上色等,那段时间他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粗糙,人物表情呆板,后才知用纯手工捏出来的东西才最传神,慢慢地,刘沅声也越来越少使用工具。

刘沅声说,他现在制作的泥塑作品多用来展出,也曾有商家要投资批量生产,但被刘沅声婉拒了,他说他不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让作品走了样。

编辑:潘海辉
数字报

梅州“泥塑刘”用泥巴唤醒客家乡愁

金羊网  作者:  2018-05-15


●刘沅声泥塑作品:《客家围龙屋》。该作品真实再现客家特色建筑,获得多项大奖。

有一次,广东雕塑大家潘鹤先生应邀到梅州参观,一系列反映客家乡土风情的泥塑作品吸引了他的视线。潘鹤当场询问作者刘沅声:“这是你自己做的?”刘沅声答:“是。”“在梅州还有人这样做吗?”“据我了解没有。”潘老仔细地欣赏了刘沅声展出的四十多组作品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一行字:祝贺你,用泥巴凝固客家风情,留下千秋万代。

当了二十多年杂货铺老板的广东梅州人刘沅声从未放弃梦想,凭自己双手捏出了几百组泥塑作品,客家围龙屋、客家对歌等风物都被他用泥塑一一记录。如今,刘沅声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曾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并获得“广东新世纪之星”的荣誉称号。刘沅声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泥塑刘”。

记者手记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昔日乡村发生巨变,百年老屋变成了新式洋房,古老村庄变成了繁华城镇,以前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这种变化,让客家人刘沅声感到焦虑和不安。生活越来越富足,然而在这灯红酒绿的物质享受之外,似乎有一种东西正在流逝,生活中少了一丝淳朴的原始的耐人寻味的味道,刘沅声知道那是什么。

一直开着杂货铺的刘沅声对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思考,读书不成,开杂货铺开了二十多年,至今还骑着个摩托车,在刘沅声看来这样的人生是不成功的。但刘沅声还有梦想,他从小喜欢美术,一边开着杂货铺他一边坚持着泥塑创作,他想着自己也许能用泥塑为大家留下点什么。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朴实无华,这些小泥人有的在补锅,有的在对歌,有的在讲古,有的在喂猪,有的孩子背着弟弟妹妹在卖菜……当然,还有客家最具特色的灰瓦土墙弧形排开的围龙屋。这些作品讲的都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点滴,土土的,耐人寻味。我们甚至常常可以在一些展会上见到,一些客家人边看着刘沅声的作品边在用纸巾擦眼泪。

传承客家的乡土文化,让大家记住乡愁。二十多年的坚持,刘沅声终于做到了。刘沅声还有一个梦想,在未来,希望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烧铸场地,在这里他可以安心创作,也能有一个能摆放他全部作品的空间,让全世界的客家人都能来这里体会这浓浓的客家乡土情。

尹政军



●刘沅声的客家泥塑作品在河南开封展出,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刘沅声创作泥塑作品“客家围龙屋”的过程。


●刘沅声泥塑作品:《点灯》。


●刘沅声泥塑作品:《补锅头》。

坚持梦想 杂货郎也是泥塑家

梦想是美好的,也是遥远的。但只要坚持,总有能实现的一天。

开了20多年杂货铺的广东梅县人刘沅声,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美术梦想,他秉承着传承客家乡土文化的初心,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创作了数百件反映客家乡土风情和客家历史的泥塑作品。近年来,刘沅声的泥塑作品越来越得到业内外人士认可,参加过很多展览,也获得过如“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重要奖项,有人评价,在客家泥塑界,“刘沅声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很少人知道,在梦想实现之前,刘沅声经历过怎样的辛酸。

走遍梅州山水

立志记录客家文化

刘沅声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赤水人,1967年出生。用刘沅声自己的话说,他的人生历程并不十分顺利。小学读到五年级时,刘沅声便辍学去挖了两年的煤,后来回到南口中学读完初中。刘沅声自小酷爱美术,读初中时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他就能根据书里的描述用泥巴捏出关公、张飞、李逵的形象。

令刘沅声觉得幸运的是,当时梅县华侨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首创开办了一个文艺班,他成为文艺班首届学生。大大得益于文艺班,刘沅声以专业考试中南六省前几名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了,可惜最后因为历史原因,他与大学校门失之交臂。

生活总是这样,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刘沅声后来到梅州一家广告公司做户外广告,每天搭乘着同事的摩托车游走在梅州乡村和城镇的道路上,看到空白的墙就在上面画广告画,这在那个年代最流行。

“我要感谢那四年时光,我几乎走遍了梅州的七县一区,看遍了梅州山山水水,乡村多么美丽,芳香的泥土,庄重古朴的建筑,淳朴善良的民风,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着我……客家文化就在这泥土之间,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点滴之中。”刘沅声说,客家文化以山、土为源,其较为恶劣的生存条件铸就了客家人勇敢、勤劳的品质,尤其是客家妇女,热情好客、大方善良。这些所见所闻都成为了刘沅声日后创作的最好素材,他的泥塑作品也大多围绕着客家百姓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展开,以此来表现客家历史内涵、乡土文化和客家人精神。

杂货铺老板

玩泥巴玩出大名堂

从广告公司出来后,刘沅声开了一间杂货铺,一开就是二十多年。刘沅声笑称开店只是谋生工具,而且店里大小事务均由妻子打理。而刘沅声真正与泥塑结缘,是有一次他送女儿去上陶艺课,看着看着便有了想法,“泥塑不就是立体呈现客家文化的最好载体吗?”刘沅声从陶艺老师那里买了一些泥巴,回家就根据自己的构思捏了几个小人拿回陶艺班烧制,没想到,成品出来后刘沅声大喜过望,“就是它”!这一次之后,刘沅声便陷进了“玩泥巴”里不能自拔,作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

2008年,刘沅声第一次带着自己的泥塑作品离开梅州,受邀来到广州参加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在现场,展会组织方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秘书长冯女士被这些小小的泥人逗乐了,抿着嘴笑,一向木讷的刘沅声见状也突然像变了个人,指着那些小人,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缘分就是这样奇妙,冯女士后来成了刘沅声的贵人。这样的贵人还有不少,像广东雕塑大师潘鹤。潘老有一次在梅州的博物馆参观,看过刘沅声展出的四十多组作品后,潘老留下了一句评价:“用泥巴凝固客家风情,留下千秋万代。”

此外,广东省文联和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也对刘沅声的创作十分支持和认同。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刘沅声干劲更足了,那次展会后,他又捏出了五百多个栩栩如生的小泥人。这些人物,串起一幅客家人两千年五次大迁徙的历史大卷,有人在这幅作品中看出了颠沛流离中的伟大,有人读出了刀光剑影里的壮烈。

这回,刘沅声“玩泥巴”玩出了名堂,广州、香港、澳门,还远及澳大利亚,许多地方都向刘沅声发出展览邀请,有策展人对刘沅声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要认祖归宗,刘沅声捏的是客家文化风物,老人要看,小孩子们更要看……

从前的卖货郎,如今成了“泥塑刘”,他的作品已能装满近百个大木箱。这些作品如今大部分时间在外展出,对于政府机构组织的展会,刘沅声是无偿提供作品的,而有些组织方会相应给刘沅声一些报酬。“我总得生活,但我做泥塑不是为了卖作品,更多的是为了传播客家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也是为了‘以艺养艺,继续前行’。”刘沅声的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也凝聚着他对泥塑艺术的热爱。最近,刘沅声很忙,他每天要加班到凌晨,赶制作品参加深圳文博会。



●刘沅声在创作中。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上展出。


●刘沅声泥塑作品:《家风》。

巧妙构思 小泥人凝结客家精神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创作主要有两大题材,一是客家历史题材,有反映客家人大迁徙的“壮哉客家”,反映客家人善良纯朴的“至善客家”,反映客家人通过聪明才智建成围龙屋的“大智客家”,以及反映客家妇女勤劳耕作的“勤者客家”四大系列。二是客家风情风物题材,如“砻谷、放米、踏粄、四手茶、圣旨口、对歌、鸡公车”等。看刘沅声的作品,就像是在看一部客家风情故事集。

刘沅声说,他的创作难在构思,他在数年之前就在构思创作一组以客家人“过年”为题材的作品,却因为一些细节他迟迟不敢动手。

泥塑记录客家妇女逃难感人故事

刘沅声自言喜欢胡思乱想,实则,他每个作品都源于这些奇思妙想,这些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一个人阅历和积累。

“泥塑全靠用泥巴捏出来,要求创作者在构思时必须考虑,这个故事是否适合用泥塑来表现,每一个故事都要能反映客家风情,贴近客家人精神。”刘沅声说,构思决定一切。构思的时间有时会很漫长,有些故事他想了几年也未能付诸创作,因为立体造型时受到诸多限制,并没有想象中简单,比如室内的场景就很难通过泥塑来呈现,有些场景如果用泥巴去创作难度会很大。

通观刘沅声的作品,许多都是由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组成一个故事,但每个人的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比较复杂,这些作品正是通过这些传神的动作表情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个故事来立体呈现一种精神或者一种乡土风情。

刘沅声告诉记者,他的作品很多都能在作品中找到他所经历的生活的影子,比如刘沅声从小是听着父亲的“讲古”长大,他对客家乡土和民俗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感,他的很多系列作品如《讲古》中拿着烟斗的老人,就有他父亲的影子。在作品《劳作篇》中磨豆腐的父母、《脊梁》中驮着孩子翘首南望的阿婆等,大部分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再现。

记者在欣赏刘沅声的作品时,被一组作品所述说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客家妇女身背大儿手牵小儿在逃难,被乱军头领喝问:背大牵小,何以偏心如此?客家女答:大儿是侄儿,兄嫂已故;小儿是我儿,宁失我儿勿损大儿。头领大为感动,令部下再勿滥杀客家女。这便是刘沅声所呈现的客家精神。

泥塑创作必须一气呵成拼速度

当构思题材成熟后,第二步便是画图。刘沅声说画图非常重要,后期泥塑的创作都是基于此,人物的动作表情等都必须精准地在草图上呈现,这既考验创作者的美术功底,也依赖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积累。刘沅声介绍,比如要创作一组反映客家人买卖商业活动的泥塑,必须先了解这些人平时常用一些什么动作,会流露出什么样的表情,这些都必须亲身经历过,有时还要多次到现场去体验。

画图完成后便开始捏泥塑形,这是整个泥塑中最考验动手能力的一环,捏泥人的技巧和经验都是日积月累的。“泥塑和雕塑很大的不同是,雕塑可以在泥中加以其他材料如钢筋等进行固定,而泥塑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泥塑完成风干时泥会因为中间有异物而开裂。泥塑的难度也在此,因为泥很软,做一个人物,他的两只脚就很容易支撑不了上身的重量而坏掉,这最考验创作者的技术。”刘沅声介绍,塑形过程中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作品会有多个人物、动物和物件,如果这些单个人物和物件的捏制时间相差太久,单个与单个之间的衔接就会因为干湿度不同而出现问题。有些泥人捏出来已经干了,有些还没有捏,这会导致它们之间的颜色等有较大差异,这样的作品就等于废掉了。所以在塑形过程中不能“慢吞吞”,必须一气呵成。

另外,在塑形过程中单个个体不能有裂开的地方,做一个组合的人物作品,比如五个人物其中一个出现瑕疵,那其他也就废了。

刘沅声做泥塑时使用的工具很少,一个石转盘、几支铁签、一支铁皮条,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工具。懂行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高手不靠工具,越少用工具说明功力越深。刘沅声回忆,他刚做泥塑时,也试过使用很多加工工具,甚至还自己制作了一些工具,比如用牙刷柄磨尖、把铁皮削尖、用圆珠笔上色等,那段时间他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粗糙,人物表情呆板,后才知用纯手工捏出来的东西才最传神,慢慢地,刘沅声也越来越少使用工具。

刘沅声说,他现在制作的泥塑作品多用来展出,也曾有商家要投资批量生产,但被刘沅声婉拒了,他说他不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让作品走了样。

编辑:潘海辉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