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原创文本/夏杨
源自《聊斋志异》中“聂小倩”故事的影视作品很多,最近又出了手机游戏版本。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不过故事发生在哪,却一直没有一致的说法。
聊斋文本称,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兰若寺”的地方。但兰若寺在哪,却有多种说法。2017年绍兴兰若寺遗址旁边发现了宋代古墓,又为“倩女幽魂”的故事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规格极高的兰若寺古墓,会不会是“聂小倩”故事的源头?
蒲松龄听来的故事?
清代文人蒲松龄一生落魄,屡试不第后隐居老家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了“聊斋”故事集。据说当年他为了搜集各种民间故事,在家乡设立茶馆,请南来北往的过客歇脚时讲奇闻轶事。
或许,住在山东的蒲松龄,就是在某位茶客口中,听说了这个发生在南方的“鬼故事”。于是在他的天才构思下,为后世呈现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其中有爱情,有情义,有对世界的思考。这是最受欢迎的聊斋故事之一,也成了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
电影出现后,聂小倩的故事多次被改编、翻拍,其中一些已成传世经典。1959年,香港导演李翰祥首次将《聂小倩》故事拍成电影《倩女幽魂》。1986年,香港导演程小东和徐克翻拍此片,1987年上映。此后又拍摄了两部续集,均成了影迷心中的经典。
1987年版本的《倩女幽魂》还获得“法国科幻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葡萄牙科幻电影节最佳电影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等大奖。张国荣扮演的男主角宁采臣,王祖贤扮演的女主角聂小倩,成了一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
因为喜欢这个故事,人们也有兴趣追寻故事的原发地。于是阴森恐怖的“兰若寺”成了一个神秘的代名词,相关联的影视作品也不断出现。
而在现实中,被冠名“兰若寺”的地方有多处,“倩女幽魂”的故事究竟来自哪里?
在聊斋的《聂小倩》文本中,标明故事发生地为金华城北。但这里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兰若寺”。不过,那里确实有过寺院,有的寺院附近也有墓地。或许,金华就是故事的发生地。
不过在考古发现上,有一个更为相像的地方。那就是绍兴兰若寺。如果聂小倩的故事确实是蒲松龄从过往茶客的口中听来的,那这个故事是从金华来的,还是绍兴来的,已经不是很重要。也或者,这是蒲松龄根据类似的说法,加工、整合而成的,亦未可知。
而如果这个故事的源头来自于绍兴,那么,“兰若寺”除了本身的奇幻色彩之外,还带上了一些历史的神秘色彩。因为,绍兴兰若寺宋代古墓身世坎坷,多次受人为破坏,虽经现代考古手段发掘,真相仍扑朔迷离。
至于墓主人是谁,更是神秘难测!
兰若寺旁宋代古墓
浙江绍兴柯桥区平水镇东部有个“兰若寺水库”,它处在青龙山和日铸岭之间的峡谷中,小地名为“皇坟山”。因商业开发需要,2016年9月,考古人员进入该峡谷中进行勘探。很快有了惊人发现。
这个位于深山中的水库为何名为“兰若寺”?当地老人讲,这里原来有个兰若寺,后来荒废,淹没于水库之下,枯水季节会露出来。
山谷中人迹罕至,竹木丛生,真有点《倩女幽魂》电影场景的感觉。考古人员伐竹取道,寻找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文化遗存。
当天,在距兰若寺遗址100多米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盗洞。沿着盗洞挖掘,很快发现了一个长达10米的须弥座。
须弥座是古代安放佛像的底座,唐以后也作为建筑的基石。但如此长的须弥座极为少见。专家据此推断,这里应该有一个宋代大墓!
当时,考古探测现场还来了一个神秘老者,自称曾因盗墓坐过牢。他说自己曾进入过这个墓,见过墓志残片,上面有“太傅”、“第一夫人”等字样。
考古人员自然不会听故事,一切要看实物证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2月,兰若寺大墓考古发掘正式开始。
因多次被盗,古墓保存现状惨不忍睹。墓室内的两个石棺显示,这是一个宋代夫妻合葬墓。考古人员清理封土时发现一种叫“飞天”的建筑构件,它是墓地四角阙楼上的装饰件。据此推断,墓主人身份是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
这绝非胡乱推测。宋代法令《天圣令》中有明确规定“诸侯域门及四隅,三品以上筑阙”。并且该墓园面积庞大,达到了1.2万平方米,是罕见的宋代贵族大墓。
这个古墓和兰若寺这么近,二者是什么关系?考古工作者经过探查,认定它们为同一时代,并且和周围的山水环境为同一体系。
古代贵族墓设“坟寺”,专为墓主人做功德。也是一种级别和地位的象征。显然,这个同样建于宋代的兰若寺,就是个坟寺。
考古学者观察兰若寺古墓所在地的周围环境,也有重要发现。大墓处在山坡地上,坐北朝南,背有靠山,前有案山、朝山,又有溪水流淌,墓园整体形似座椅,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说法,这称为“怀抱之地”,风水极佳!
显然,这里是宋代贵族精心选择的安息之地。如此看来,专为大墓修建的“兰若寺”,天然有一种阴森感。
墓主人究竟是谁?
那么,兰若寺古墓的主人是谁?和聂小倩的故事有没有关系?
因被盗掘和破坏严重,墓室内仅出土铜镜、铁券和墓志碎片等物。铁券上原有用朱砂写的字,但由于锈蚀过重,已难辨字迹。目前的技术还难以把文字复原出来。
似然没法从出土文字中获得直接线索,但考古发掘获得的信息,加上与文献记载的对照,考古工作者对墓主人的神秘身份还是有了方向性的推测。
该墓屡次被盗,最早发生在南宋末年和元代初年,也就是在下葬不久。奇怪的是,如此高规格的大墓,一定有守墓人,还有寺庙僧侣,为何屡屡被盗?
这让考古学者想到了历史文献中“妖髡毁墓”的记载。元灭南宋后,有个叫杨琏真迦(又名杨髡)的蕃僧,一度担任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他对南宋陵墓进行了肆意盗掘和破坏。对于这样一个有政治背景的人,守墓人恐怕是敢怒不敢言的。
能被杨髡“盯上”的大墓,除埋藏丰富外,就是有政治性。“南宋六陵”就惨遭他的毒手,兰若寺宋墓被盗,恐怕他也有份。
兰若寺古墓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宋代贵族墓,几乎超过了南宋帝陵的规模!当然,这也和南宋帝陵的规模过小有关。
南宋是个特殊的朝代。“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忍辱偏安于江南一隅,因此建于杭州的国都名为“临安”。在南宋皇族心里,这里只是暂时的,很快要重回中原。于是南宋皇陵都是“攒宫”,就是临时安息之地,当中原恢复后,还是要迁回位于河南巩县的祖陵去的。
历史是残酷的,南宋不仅未能北归,且在后起的蒙元帝国挤压下,经惨烈的“崖山之战”后彻底覆亡。于是“悲剧”固化,南宋六陵永远局促地拥挤在那里了。
要了解兰若寺古墓规模之“大”,还可以拿南宋几代权相的墓来作比。如宁波东钱湖墓葬群、余姚史氏家族墓等南宋墓,规模远没有兰若寺墓大。
南宋的史浩、史弥远、史嵩之被称为“一门三丞相”,都曾位极人臣、权倾天下,其墓葬是按一品礼制修建的。然而他们的墓葬规模仅是兰若寺大墓的三分之一左右!
兰若寺大墓的墓主人地位比宰相还高!显然,应与皇家有关。
兰若寺宋墓和南宋六陵处在同一座山的南侧,直线距离约六公里。有皇家身份,却没葬入皇陵,那墓主人是谁呢?种种迹象指向了历史上一个神秘的家族,那就是南宋理宗的父亲、去世后被追封为荣王的赵希瓐。
赵希瓐生长在江南,墓葬完全按南方葬式,没受南宋皇陵的特殊规制限制。这可能是墓园规模宏大的原因。
宋代开国者是太祖赵匡胤,皇位却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太宗)。这样,宋代帝位传承就有了两条线。加上赵宋皇族人丁不旺,常常需要在家族内寻找继承人。于是,原本距皇位较远的皇族子弟,也有被推上龙椅的可能。
宋理宗就是这样一位。他们这一支原本世代生活在江南。他当了皇帝后,自然要“提拔”一下身份较低的父母和族人,于是,墓园的规格提高了。
又增加一层神秘色彩的是,因为朝代更迭等政治原因,一些史籍被删改损毁,赵希瓐及其宗族的历史资料很少。目前,说兰若寺古墓和宋理宗家族有关也只是一种推测,墓主人究竟是谁,还有待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去发现、去印证。
至少在当前,笼罩在“倩女幽魂”故事和兰若寺古墓上的那一层神秘感,还将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