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来源:新华社 作者:胡洁菲、董宝森 发表时间:2019-11-14 09:01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新华社记者 何欣荣、有之炘、李建平、何磊静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各地的自贸区吸引了一批外国人在这里创业、就业和生活。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中国正打造开放新高地,是众多自贸区“洋面孔”的切身感受。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图文互动)(1)“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3月15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一家俄式香肠店铺内,阿扎尔诺夫(左)和他的中国合伙人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董宝森 摄

做生意:自贸区给外企带来巨大红利

从忙碌又充实的“进博时间”回到位于上海自贸区马吉路上的办公室,依维柯中国区总经理汤姆·克劳奇的兴奋劲儿还没有平复下来。

汤姆·克劳奇告诉记者,依维柯今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收获很大,签约的销售量较去年增加30%,这得益于展位面积的扩大以及自贸区的通关便利。“一般一辆汽车通关需要1-2天,此次参加进博会扫一下单子,几秒就过了。”

来自意大利的汤姆·克劳奇2016年被任命为依维柯中国区负责人,从他的办公室里可以看到上海自贸区标志性的大门。从陌生到熟悉,汤姆·克劳奇对于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如数家珍——“三证合一”政策大幅减少了企业登记注册的复杂性,年检改年报备案减轻了企业负担,海关新政让企业缩短了通关时间。

和汤姆·克劳奇一样,美国人欧阳博思所在的星展银行也参加了第二届进博会。作为在上海自贸区内开业的外资银行,星展银行承销了首笔上海自贸区地方政府债券,也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首批参与者。

“前不久,星展集团在上海召开全球董事会,主题就叫‘抓住增长新机遇’。”中文非常流利的欧阳博思,已经学会用“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样的成语,形容中国金融开放对外资产生的吸引力。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其中,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988.4亿元,占比为14.5%。“中国有着壮阔如海的内需市场,还有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这让中国有足够理由成为外资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汤姆·克劳奇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图文互动)(2)“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3月15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一家俄式香肠店铺内,阿扎尔诺夫在烤制香肠。 新华社记者 李建平 摄

创新创业:享受国民待遇

“Great!”这是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托普参观江北新区时感慨最多的词汇。今年9月,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后,迎来的第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就是斯蒂芬·托普一行人。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正式落户位于南京片区的江北新区,这是剑桥在中国唯一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从最初有合作意向到项目奠基,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冬宁的邮箱里保留了近700封双方的往来邮件。“剑桥大学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全球合作的典范来打造,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斯蒂芬·托普认为,江北新区的整体规划、配套服务以及自贸区带来的各种改革红利,都是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的基石。“全球重视创新的国家都极为重视人才,我们也会尽力把更多剑桥的资源要素带到南京,相信会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

看好自贸区创新创业前景的,不仅有剑桥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为数众多的海外中小型企业。

马修·贾法尔扎德是澳大利亚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最近,通过“海外人才自贸区创业汇”活动,他的企业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内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坦白地说,一开始我们对中国市场和政策并不熟悉。” 马修·贾法尔扎德说。在浦东新区政府和自贸区管委会的牵线搭桥下,马修·贾法尔扎德的企业很快就与中国的孵化器平台、风投基金等实现了对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决定落户上海自贸区。

为吸引海外人才在自贸区创新创业,上海自贸区管委会2018年就提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区内创业时,可享受国民待遇。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提出,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其外籍团队成员,列入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绿色通道”。

工作生活:在中国当“吃货”、做义工 越来越接“地气”

52岁的安德烈·阿扎尔诺夫几年前还是俄罗斯一名油气管道工,如今,他在中国最北的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内快乐地当起了“吃货”。

漫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中俄友好社区”,满眼都是俄式建筑和中俄双语牌匾,空气中不时飘来俄式香肠的味道。

香气源自一家名为“吃货公司·俄罗斯香肠工厂”的店铺。店主是两个中国人和两个俄罗斯人,阿扎尔诺夫是其中之一。

阿扎尔诺夫说,把企业命名为“吃货”,是因为他从朋友那里得知,这是中国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意为“酷爱美食的人”。

“我们将俄罗斯香肠的烟熏工艺带到绥芬河,也算是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阿扎尔诺夫认为,他的“吃货”事业既赚钱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中国人认可、喜爱俄罗斯的食品和文化。

阿扎尔诺夫开启职业新生涯的绥芬河已进入“自贸区时代”。这个由哈尔滨、黑河、绥芬河共计119.85平方公里土地组成的中国最北自贸区,承担着打造中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的重任。

与阿扎尔诺夫的初来乍到相比,在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碧云社区居住的新加坡人杨慧娟,已经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

论时下流行的中国网络“神曲”,她张口就来;论本地方言,“谢谢侬”“侬切了伐”……她的上海话发音相当标准;论中国传统文化,包饺子、包小笼包、弹古筝……她样样拿手。

与记者见面时,杨慧娟像无数中国家庭主妇一样,骑着电瓶车来到约定地点。讲到周边生活环境对外国人的友好度,她兴致勃勃。“以前在沪办理境外人员住宿登记,需要携带各类证件和材料前往居住地派出所,如今在线就能完成自助申报。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近年来大力推行自助通关和无纸化行程,也让外籍人士受益颇多。”

来沪11年,杨慧娟每周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篮球赛、音乐会、趣味运动会等,都让她与本地居民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在碧云社区党委的帮助下,她还与几家敬老机构建立联系,定期去做公益活动。

既宜业,又宜居。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自贸区的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齐聚于此,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参与记者:胡洁菲、董宝森)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凉了,约一场“追枫之旅”

  • “双十一”预热哪些旅游产品值得抢? 2019-11-13
  • 打开冬游新模式门票哪里优惠去哪里 2019-11-13
  • 坐广梅汕高铁贴秋膘 2019-11-13
  • 又到秋冬时,温泉靓汤别错过 2019-11-11
  • 淡旺季转换多地景区门票价格下调 2019-11-11
  • 11月,出境游最抵时段来了! 2019-11-07
  • 有一种旅行,叫追光!追极光推荐 2019-11-07
  • 加州无花果 分享健康饮食潮流 2019-11-06

“史诗级”聚会 恒大新能源汽车展开“大布局”蓝图

  • 插电混动SUV名爵eHS将在广州车展上市 2019-11-13
  • 时尚更实用 5款10万元合资SUV推荐 2019-11-13
  • 广州车展上市 曝名爵eHS更多信息 2019-11-12
  • 实力更强 全新宝马X6将于2019广州车展上市 2019-11-12
  • 造型颠覆性设计 奇瑞新款SUV概念车渲染图曝光 2019-11-12
  • 雷克萨斯全新电动车型预告图 2019广州车展首发 2019-11-12
  • 小鹏P7发布内饰预告图 将于广州车展亮相 2019-11-12
  • 奔腾T99华南区域上市 售价14.99-18.99万元 2019-11-11

任正非:华为不是什么都行,仅仅是5G比美国强

  • 奥迪花202元为英菲尼迪打广告?腾讯致歉:广告素材错播 2019-11-13
  • 多地抽检:吸油烟机、电磁灶等多批次家用电器不合格 2019-11-13
  • 融入“美的系”的小天鹅再被列为被执行人 6月份已终止上市 2019-11-13
  • 工信部就146号段码号使用不规范问题约谈中国联通 2019-11-13
  • 苹果iOS 13.2.2修复杀后台问题,却又带来了续航Bug 2019-11-13
  • 双11数据太完美遭质疑 天猫:侮辱智商,已启动司法流程 2019-11-13
  • 发售1分钟成交额破亿!就是它,双十一最受欢迎的5G手机 2019-11-12
  • 双11你在“买买买”,华为员工却在领奖金! 2019-11-12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迎来爆发期

  • 传统文化课“常驻”吉林校园:学生触摸中华艺术之美 2019-11-12
  • 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中国需要更多艺术管理人才 2019-11-12
  • 复旦大学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 努力“让文物活起来” 2019-11-12
  • 六必居博物馆前门开馆 2019-11-12
  • 国博专列1号线上展五千年中华文明 2019-11-11
  • 金风车插画大赛终评及大众选择奖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2019-11-10
  •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2019-11-10
  • 当罗马神话“穿越”到中国,巴洛克歌剧《赛魅丽》搬进了明代祠堂 2019-11-10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金羊图库
  • 大湾区知交会
  • 澳丛林大火致数千人撤离 浓烟在海面筑起“高墙”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暨灭火救援实战演习举行
  • “70年70城联读”香港站活动让市民深度认识中国文化
  • 立冬了!快来晒太阳
  • 多彩秋色“绘”泉城
  • 穿越千年盛世,相遇文化中国 ——《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广州展
  • 日本长野举行一年一度吉祥物大赛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琶洲五大战略定位公布!将建“数字+会展+总部”产业新高地
2019-11-13 23:15:02
广东861个收费站可免费安装ETC
2019-11-13 18:49:35
广州警方扑克牌通缉令“梅花2”潜逃15年后终落网!
2019-11-13 18:49:35
11月18日狮子座流星雨极大,我国各地可连续观测两天
2019-11-13 18:49:35
老妇急病倒地,广州“的哥”争取黄金救治10分钟
2019-11-13 18:49:3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新华社  作者:胡洁菲、董宝森  2019-11-14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各地的自贸区吸引了一批外国人在这里创业、就业和生活。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新华社记者 何欣荣、有之炘、李建平、何磊静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各地的自贸区吸引了一批外国人在这里创业、就业和生活。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中国正打造开放新高地,是众多自贸区“洋面孔”的切身感受。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图文互动)(1)“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3月15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一家俄式香肠店铺内,阿扎尔诺夫(左)和他的中国合伙人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董宝森 摄

做生意:自贸区给外企带来巨大红利

从忙碌又充实的“进博时间”回到位于上海自贸区马吉路上的办公室,依维柯中国区总经理汤姆·克劳奇的兴奋劲儿还没有平复下来。

汤姆·克劳奇告诉记者,依维柯今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收获很大,签约的销售量较去年增加30%,这得益于展位面积的扩大以及自贸区的通关便利。“一般一辆汽车通关需要1-2天,此次参加进博会扫一下单子,几秒就过了。”

来自意大利的汤姆·克劳奇2016年被任命为依维柯中国区负责人,从他的办公室里可以看到上海自贸区标志性的大门。从陌生到熟悉,汤姆·克劳奇对于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如数家珍——“三证合一”政策大幅减少了企业登记注册的复杂性,年检改年报备案减轻了企业负担,海关新政让企业缩短了通关时间。

和汤姆·克劳奇一样,美国人欧阳博思所在的星展银行也参加了第二届进博会。作为在上海自贸区内开业的外资银行,星展银行承销了首笔上海自贸区地方政府债券,也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首批参与者。

“前不久,星展集团在上海召开全球董事会,主题就叫‘抓住增长新机遇’。”中文非常流利的欧阳博思,已经学会用“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样的成语,形容中国金融开放对外资产生的吸引力。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其中,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988.4亿元,占比为14.5%。“中国有着壮阔如海的内需市场,还有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这让中国有足够理由成为外资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汤姆·克劳奇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图文互动)(2)“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3月15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一家俄式香肠店铺内,阿扎尔诺夫在烤制香肠。 新华社记者 李建平 摄

创新创业:享受国民待遇

“Great!”这是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托普参观江北新区时感慨最多的词汇。今年9月,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后,迎来的第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就是斯蒂芬·托普一行人。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正式落户位于南京片区的江北新区,这是剑桥在中国唯一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从最初有合作意向到项目奠基,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冬宁的邮箱里保留了近700封双方的往来邮件。“剑桥大学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全球合作的典范来打造,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斯蒂芬·托普认为,江北新区的整体规划、配套服务以及自贸区带来的各种改革红利,都是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的基石。“全球重视创新的国家都极为重视人才,我们也会尽力把更多剑桥的资源要素带到南京,相信会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

看好自贸区创新创业前景的,不仅有剑桥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为数众多的海外中小型企业。

马修·贾法尔扎德是澳大利亚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最近,通过“海外人才自贸区创业汇”活动,他的企业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内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坦白地说,一开始我们对中国市场和政策并不熟悉。” 马修·贾法尔扎德说。在浦东新区政府和自贸区管委会的牵线搭桥下,马修·贾法尔扎德的企业很快就与中国的孵化器平台、风投基金等实现了对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决定落户上海自贸区。

为吸引海外人才在自贸区创新创业,上海自贸区管委会2018年就提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区内创业时,可享受国民待遇。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提出,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其外籍团队成员,列入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绿色通道”。

工作生活:在中国当“吃货”、做义工 越来越接“地气”

52岁的安德烈·阿扎尔诺夫几年前还是俄罗斯一名油气管道工,如今,他在中国最北的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内快乐地当起了“吃货”。

漫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中俄友好社区”,满眼都是俄式建筑和中俄双语牌匾,空气中不时飘来俄式香肠的味道。

香气源自一家名为“吃货公司·俄罗斯香肠工厂”的店铺。店主是两个中国人和两个俄罗斯人,阿扎尔诺夫是其中之一。

阿扎尔诺夫说,把企业命名为“吃货”,是因为他从朋友那里得知,这是中国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意为“酷爱美食的人”。

“我们将俄罗斯香肠的烟熏工艺带到绥芬河,也算是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阿扎尔诺夫认为,他的“吃货”事业既赚钱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中国人认可、喜爱俄罗斯的食品和文化。

阿扎尔诺夫开启职业新生涯的绥芬河已进入“自贸区时代”。这个由哈尔滨、黑河、绥芬河共计119.85平方公里土地组成的中国最北自贸区,承担着打造中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的重任。

与阿扎尔诺夫的初来乍到相比,在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碧云社区居住的新加坡人杨慧娟,已经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

论时下流行的中国网络“神曲”,她张口就来;论本地方言,“谢谢侬”“侬切了伐”……她的上海话发音相当标准;论中国传统文化,包饺子、包小笼包、弹古筝……她样样拿手。

与记者见面时,杨慧娟像无数中国家庭主妇一样,骑着电瓶车来到约定地点。讲到周边生活环境对外国人的友好度,她兴致勃勃。“以前在沪办理境外人员住宿登记,需要携带各类证件和材料前往居住地派出所,如今在线就能完成自助申报。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近年来大力推行自助通关和无纸化行程,也让外籍人士受益颇多。”

来沪11年,杨慧娟每周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篮球赛、音乐会、趣味运动会等,都让她与本地居民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在碧云社区党委的帮助下,她还与几家敬老机构建立联系,定期去做公益活动。

既宜业,又宜居。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自贸区的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齐聚于此,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参与记者:胡洁菲、董宝森)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视频|习近平同巴西总统会谈
08:57
微视频 | 80秒看习近平2019希腊之行
08:59
习近平的2019·十月:昭示未来
17:24
“布衣院士”卢永根生前捐赠880万元扶持教育 自己却一生节俭
09:04
权威解答:广东66年未有报告病例 鼠疫可防可治
09:04
琶洲将建广交会四期展馆 铁路接入珠三角城际线网
09:04
发挥优势交出亮眼成绩单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近三成落户天河
09:04
冷空气接连“到货”降温3-5℃ 广东有望全面入秋
09:04
广东薪酬趋势出炉 深圳平均月薪连续7年领跑全省
09:03
广州鼓励共享停车位13个月 机关事业单位鲜见对外开放
09:0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