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燕平作品《首善之区》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周哲
剪纸艺术是佛山文化精粹之一,无数艺术家在剪刀和纸片间呕心沥血,创作出一幅幅精美作品。邓燕平正是这些艺术家中的一位,在研究民间剪纸的十几年间,邓燕平一直坚守初心,在创作的路上始终没有停止探索。她首创佛山“功夫剪纸”,为佛山功夫和剪纸的对外传播贡献力量。创作之余,她还广泛招收学生、参加公益展演,投身剪纸艺术的推广和普及。
美术老师成为民间剪纸艺术家
上世纪90年代,美术装潢专业出身的邓燕平来到佛山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当美术老师。这期间,邓燕平教过孩子们水墨画、水粉画、油画、手工艺术等等。邓燕平发现,尽管佛山拥有无数文化遗产,但是当时的小朋友们却很少能够接触到。“当时小朋友们上美术课,大多都是画画。像剪纸这类的民间艺术是很少的。”
邓燕平坦言,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自己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美术梦想,尤其是对剪纸的热爱。2003年,邓燕平作出了一个关乎她命运的重要决定——辞去美术老师的工作,专心研究剪纸艺术。由于没有真正拜师学艺,邓燕平只能自己摸索、学习,同时积极总结、钻研。2003年,她成立了“邓燕平剪纸工作室”,对外开展剪纸教学。从此,邓燕平就开启了教学和创作之路,与“剪纸”紧密相连。
在离开中心幼儿园之前,邓燕平就曾经创作过一件反映佛山新时代年轻人风貌的作品《佛山新一代》。这件作品被邓燕平拿去参展,却没有获奖,当时有人告诉邓燕平这件作品的构思很棒,但是某些方面还存在瑕疵。这件事使得邓燕平明白,要想在艺术之路上再进一步,就一定要走出去。2005年,邓燕平的原创剪纸作品《盼望》在第二届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上获奖,同年,她的一些作品开始在国外展出,并且受到了很好的反馈,邓燕平从此倍受鼓舞,坚定了从事剪纸艺术的信心。
“那时候压力很大”。邓燕平回忆道,当时38岁的自己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但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她坚持了下来,在铜凿剪纸、染色剪纸、立体剪纸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2015年,邓燕平正式拜首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原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剪纸工作室组长、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梁志琰为师,成为他唯一的入室弟子,继续提升创作能力。
邓燕平作品《佛山胜在有精武》
融合佛山文化首创“功夫剪纸”
在邓燕平的众多创作中,最为独特的是和佛山功夫紧密结合的功夫剪纸。2004年的一天,她和儿子在家观看功夫题材电影《败家仔》。“当时只有10岁的儿子突然跟我说,佛山好像没人做过功夫题材的剪纸,可以尝试一下。”儿子的话给了邓燕平一个启示。为此,邓燕平开始关注佛山功夫,并大量查找相关武术资料。但是由于缺少对佛山武术的近距离观察,创作一直没能实现。终于,在佛山精武体育会成立90周年之际,她认识了精武会的梁会长和师傅们,从此有了更多了解武术套路和动作的渠道。
经过反复的推倒重做以及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精雕细琢,2011年,一幅1米多长的佛山功夫题材剪纸《佛山胜在有精武》和2米多长的《佛山咏春拳》诞生。作品《佛山胜在有精武》以中山公园精武会、秀丽湖等颇具佛山特色的景点为背景,把咏春、洪拳、太极、蔡李佛等7个武术拳种收纳其中,作品中的人物颇具动感和故事性。
通过这些作品,邓燕平让佛山的功夫文化与剪纸文化同时绽放光彩。“中国功夫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剪纸艺术也是佛山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他们的结合能让佛山更为人熟知。”
邓燕平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创作
招生收徒传承佛山剪纸艺术
邓燕平除了创作剪纸,还热衷于剪纸教学的推广和普及,通过手把手教学来传承传统手艺。多年来,邓燕平一直在招收学生,向他们传递佛山剪纸艺术的精神。她的学生年龄跨度从9岁到60岁以上,其中既有只有周末才能过来的成年人也有各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在佛山各大非遗展览以及公益教学现场,也常常能看到邓燕平的身影。“哪怕只有一个人来听课,我也要教下去。”邓燕平说,只要有人想学剪纸,这门手艺就能传承下去。
同时,从2015年开始,禅城区妇联持续开展爱心学堂活动,邓燕平就成为了第一批、也是最常出现的义教老师。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她的儿子也成为了爱心学堂的一名义教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剪纸。用自己的想法去创作,是邓燕平剪纸教学的关键词。“我教剪纸,不希望固化学生的思维,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邓燕平说,希望学生的作品和自己的不一样,能够脱离她的影响,做出自己的作品。为此,邓燕平教导孩子们要沉住气,熬得住,不能随便放弃。 “你跟别人学和学到什么,那你就应该怎么去教别人。”邓燕平说,教剪纸教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在传递一种正能量。
经过十几年的艺术创作,邓燕平对佛山剪纸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她坦言,自己的创作不像以前那么随性,现在更多地开始思考如何好好传承、利用佛山剪纸展示佛山文化,怎么推广、怎么教学、怎么去教学。 “一刀剪下去, 一笔画下去,多好,多开心啊。”邓燕平感慨,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还有好多事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