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社区防护墙 广东流调工作队实现21市全覆盖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 发表时间:2020-02-07 09:20
分享到

左边三人身着白色防护服,负责“流调”;右边一人身着黄色防护服,负责消杀

文/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疾控

图/金羊网记者 梁喻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对病例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暴露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以便能快速判断感染来源和锁定密切接触人群。此次疫情中,广东流行病学调查团队一直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成为了一支抗疫的“尖兵”,也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人之一”。

1月14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启动中心层面应急响应工作,抽调人员组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组;1月31日,疫情进一步升级,广东省疾控中心进一步成立“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将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组扩充为7个工作队,负责对各地重要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院感防控及密切接触者追踪等工作;2月5日,省疾控中心进一步调整“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成员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将7个工作队扩充到15个工作队,采取分片区包干制,每个工作队负责对接1-2个地市,实现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正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判别感染来源,精准锁定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密切接触人员进一步筛查、追踪并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等。

那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下简称“流调”)究竟做些什么?6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走进社区,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

每天负重消杀采样,工作量越来越大

金羊网记者 张豪 李焕坤

每天早上8时半,彭会德准时安排当天的消杀和流调任务。半个小时后,会议匆忙结束,他跟队员一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背着超40斤的消毒喷洒器械,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彭会德是广州白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也是此次疫情消杀和流调组的指挥。6日,记者跟随彭会德和他的一个小分队,来到白云区黄石街道某小区一户密切接触者家里,进行消杀和流调工作。

据介绍,消杀组和流调组一般分别由2人组成,消杀组一人喷洒,一人协助,他们身着黄色防护服;流调组一人负责登记,一人负责具体询问采集,他们身着白色防护服。

走进这户密切接触者所在楼栋,从电梯楼道开始,消杀人员先进,将消毒喷洒器械的喷头对准通道的每一个角落,从上到下仔细扫一遍,流调人员紧随其后。

彭会德说,每个病例的流调和采样,都要密切接触病人,每个疫点的消毒,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从消毒液的配比到具体实施喷洒或擦拭,每个操作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否则就会影响消毒的效果或对周围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针对病毒的特性,我们采取相应的消毒剂,对于楼道、电梯等物体表面,我们使用含氯的消毒液,对于空气消毒则使用过氧乙酸。”彭会德说,每次出门,消杀人员身上背的消毒液超40斤,还需要到处走动,十分不易。

加之,穿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身处全密闭的环境,都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开工不到5分钟,彭会德的汗水早已浸湿后背。尽管如此,也不能换衣物。“一个场所穿一套防护服,每去另一个地方就要消毒,我们只有完成了今天的任务才会换。”彭会德说,即使难受也得忍着。

当记者询问一天的工作量有多大时,彭会德笑着说:“十分巨大。”据了解,消杀组和流调组主要是针对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家里以及密切接触者家里,进行上门消杀和咽拭子取样调查。随着确诊病例数字的刷新,任务日趋繁重。

“我们最多的一次,一天采集了上百份的咽拭子样本,每份采集大约需要花15分钟。”彭会德说。

半个小时左右,彭会德和队友们顺利完成了此户密切接触者家里的消杀和流调工作。紧接着,他们又要赶往下一个消杀点。自1月21日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就没有休息过,每天都是如此,周而复始。

“三人小组”每个角色都不能缺

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张豪

一个半新不旧的蓝色布袋子,是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三人小组”社区医生谢满容、居委会工作人员林妙洁、社区民警陆鉴安的宝贝。里面有啥?随访记录表、手套、医用口罩、体温枪、水银体温计、快速消毒液、酒精、医疗垃圾袋……近10种设备。从广东省决定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广州无数个“三人小组”奔走一线,为社区防控提供力量支撑。

那么,“三人小组”都要做些啥?6日,记者跟随谢满容等人做了“贴身”采访,亲身体验了“三人小组”的工作。

“小月,我们来了。”到了广州白云区某社区某栋26层,谢满容等人轻车熟路地走出电梯,敲开小月的家门。只见一名女子戴着墨镜、口罩把门打开,与“三人小组”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我没有症状,但还是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小月说。这天是小月居家隔离的第12天。1月26日她从湖北旅游返穗,考虑自己有受感染的风险,于是立刻主动报告,开始居家隔离。12日来,“三人小组”每天都会上门了解她的身体情况。

见到小月开了门,谢满容开始从蓝色布袋子里掏出不同的设备,记录小月的健康状况,林妙洁、陆鉴安则从旁协助。“还有两天,再坚持一下哈,不要出门。”检查完毕,谢满容温柔地留下嘱托,才和伙伴们离开。

白云区黄石街党工委副书记邱名敦介绍,目前黄石街已经排查774人,其中居家隔离392人,他们基本都很配合。“我们排查的来源主要是公安筛查、居委筛查、居民主动报备的名单。凡是排查出是密切接触者的,我们都将他们统一送到区的医学集中观察点隔离;一般接触者就居家隔离,我们要每天随访。”邱名敦介绍,现在大部分居家隔离靠“人防+技防”,减轻人手压力。“比如我们街道,对每一户居家隔离者,我们会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上门,一方面看居家隔离者有没有出门,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买油、买菜、送药、倒垃圾等生活服务。此外,我们从2月5日开始在居家隔离者的家门安装云视频监控,每个社区由一名责任人监控。居家隔离者一旦开门,就会有提示音响起,提醒其不要出门,监控责任人的手机也会收到提示。等到居家隔离者14天期满没有问题,就可以向居委申请解除隔离,再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评估,评估通过了,居家隔离者就可以戴口罩出门了。”

作为社区防控的一环,“三人小组”谢满容、林妙洁、陆鉴安已经连续工作半个多月,春节假期一天没休。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还要分配第二天入户的任务,常常直到凌晨一两点才歇下。“不排查完不能休息,疫情未消退,我们不停歇。”谢满容笑着说。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北上”江南 寻找儿时的年味

  • 马蹄糕岁月凝就甜美滋味 2020-02-06
  • 千年古刹旁地道广州味 2020-02-06
  • 新春过大年新手出省自驾游宝典 2020-02-03
  • 国外网红打卡地虽好出游安全是首位 2020-02-03
  • 在购书中心遇见最文艺的面包新语 2020-01-19
  • 春节假期新计划追逐旅途中未知的惊喜 2020-01-19
  • 欧铁通票升级28岁以下旅客将享受7.5折优惠 2020-01-16
  • 浙江衢州景区二月份对广州市民免费一个月 2020-01-16

试驾第二代传祺GS4:全面焕新后的“传奇”

  • 2021款起亚Seltos官图发布 提供多种配置选项 2020-02-03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今年8月31日,TCL与黑莓手机即将“分手” 2020-02-05
  • 股权解冻,王思聪名下3家香蕉计划系企业“活”过来了 2020-02-05
  •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下月举办 将首发面向To B行业的生态指引 2020-01-17
  • 从1G到5G,见证移动通信之变 2020-02-03
  • 最值得期待的技术:3D全息投影的应用已达到这种程度 2020-02-03
  • 华为、三星、vivo 等5G手机各有千秋,你会选择哪一款? 2020-02-03
  • 仅三成白领有年终奖?2019年全国年终奖均值为9547元 2020-01-17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春节“约会”齐白石

  • 广州画院创作大批力作,助力防疫抗疫 2020-02-06
  • 多地元宵晚会 新增抗击疫情节目 2020-02-06
  • 江西各地博物馆纪念馆闭馆 民众足不出户“云参观” 2020-02-06
  • 申城“文艺云” 助力民众“宅家战疫” 2020-02-06
  • 文博机构线上展览来了 疫情防控期间可以“云刷馆” 2020-02-06
  • 剪纸戴上了大口罩——“战疫”的文化力量 2020-02-06
  • 文艺界人士以公益MV“声援”抗疫阻击战 2020-02-06
  • 新疆、湖北音乐人同谱新歌“撑”武汉 2020-02-06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四川南充:70吨“爱心蔬菜”驰援武汉
  • 浙江舟山:工人加班加点赶制隔离服
  • 春雪润京城 北京鼠年第二场雪如约而至
  • 武汉街头即景 市民大包小包外出采购
  • 拥有最大象牙的大象死亡 其每个象牙重45.5千克
  • 土耳其一架波音738客机降落时滑出跑道 机身断成三截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1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关闭罗湖在内的4个口岸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重磅!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2020-02-07 08:15:34
大理“征用”口罩事件后续:大理市卫健局局长被免职
2020-02-06 23:41:45
您在武汉救死扶伤,我在广州保驾护航
2020-02-06 19:39:43
好消息!广州首例确诊病例从市八医院出院,为63岁女性患者
2020-02-06 19:39:43
石奇珠同志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书记
2020-02-06 21:49:4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筑牢社区防护墙 广东流调工作队实现21市全覆盖
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  2020-02-07
消杀组在前,流调组在后,他们每天上门采集居家隔离者的情况,筑牢社区防护墙。

左边三人身着白色防护服,负责“流调”;右边一人身着黄色防护服,负责消杀

文/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疾控

图/金羊网记者 梁喻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对病例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暴露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以便能快速判断感染来源和锁定密切接触人群。此次疫情中,广东流行病学调查团队一直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成为了一支抗疫的“尖兵”,也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人之一”。

1月14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启动中心层面应急响应工作,抽调人员组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组;1月31日,疫情进一步升级,广东省疾控中心进一步成立“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将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组扩充为7个工作队,负责对各地重要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院感防控及密切接触者追踪等工作;2月5日,省疾控中心进一步调整“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成员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将7个工作队扩充到15个工作队,采取分片区包干制,每个工作队负责对接1-2个地市,实现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正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判别感染来源,精准锁定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密切接触人员进一步筛查、追踪并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等。

那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下简称“流调”)究竟做些什么?6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走进社区,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

每天负重消杀采样,工作量越来越大

金羊网记者 张豪 李焕坤

每天早上8时半,彭会德准时安排当天的消杀和流调任务。半个小时后,会议匆忙结束,他跟队员一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背着超40斤的消毒喷洒器械,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彭会德是广州白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也是此次疫情消杀和流调组的指挥。6日,记者跟随彭会德和他的一个小分队,来到白云区黄石街道某小区一户密切接触者家里,进行消杀和流调工作。

据介绍,消杀组和流调组一般分别由2人组成,消杀组一人喷洒,一人协助,他们身着黄色防护服;流调组一人负责登记,一人负责具体询问采集,他们身着白色防护服。

走进这户密切接触者所在楼栋,从电梯楼道开始,消杀人员先进,将消毒喷洒器械的喷头对准通道的每一个角落,从上到下仔细扫一遍,流调人员紧随其后。

彭会德说,每个病例的流调和采样,都要密切接触病人,每个疫点的消毒,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从消毒液的配比到具体实施喷洒或擦拭,每个操作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否则就会影响消毒的效果或对周围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针对病毒的特性,我们采取相应的消毒剂,对于楼道、电梯等物体表面,我们使用含氯的消毒液,对于空气消毒则使用过氧乙酸。”彭会德说,每次出门,消杀人员身上背的消毒液超40斤,还需要到处走动,十分不易。

加之,穿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身处全密闭的环境,都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开工不到5分钟,彭会德的汗水早已浸湿后背。尽管如此,也不能换衣物。“一个场所穿一套防护服,每去另一个地方就要消毒,我们只有完成了今天的任务才会换。”彭会德说,即使难受也得忍着。

当记者询问一天的工作量有多大时,彭会德笑着说:“十分巨大。”据了解,消杀组和流调组主要是针对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家里以及密切接触者家里,进行上门消杀和咽拭子取样调查。随着确诊病例数字的刷新,任务日趋繁重。

“我们最多的一次,一天采集了上百份的咽拭子样本,每份采集大约需要花15分钟。”彭会德说。

半个小时左右,彭会德和队友们顺利完成了此户密切接触者家里的消杀和流调工作。紧接着,他们又要赶往下一个消杀点。自1月21日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就没有休息过,每天都是如此,周而复始。

“三人小组”每个角色都不能缺

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张豪

一个半新不旧的蓝色布袋子,是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三人小组”社区医生谢满容、居委会工作人员林妙洁、社区民警陆鉴安的宝贝。里面有啥?随访记录表、手套、医用口罩、体温枪、水银体温计、快速消毒液、酒精、医疗垃圾袋……近10种设备。从广东省决定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广州无数个“三人小组”奔走一线,为社区防控提供力量支撑。

那么,“三人小组”都要做些啥?6日,记者跟随谢满容等人做了“贴身”采访,亲身体验了“三人小组”的工作。

“小月,我们来了。”到了广州白云区某社区某栋26层,谢满容等人轻车熟路地走出电梯,敲开小月的家门。只见一名女子戴着墨镜、口罩把门打开,与“三人小组”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我没有症状,但还是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小月说。这天是小月居家隔离的第12天。1月26日她从湖北旅游返穗,考虑自己有受感染的风险,于是立刻主动报告,开始居家隔离。12日来,“三人小组”每天都会上门了解她的身体情况。

见到小月开了门,谢满容开始从蓝色布袋子里掏出不同的设备,记录小月的健康状况,林妙洁、陆鉴安则从旁协助。“还有两天,再坚持一下哈,不要出门。”检查完毕,谢满容温柔地留下嘱托,才和伙伴们离开。

白云区黄石街党工委副书记邱名敦介绍,目前黄石街已经排查774人,其中居家隔离392人,他们基本都很配合。“我们排查的来源主要是公安筛查、居委筛查、居民主动报备的名单。凡是排查出是密切接触者的,我们都将他们统一送到区的医学集中观察点隔离;一般接触者就居家隔离,我们要每天随访。”邱名敦介绍,现在大部分居家隔离靠“人防+技防”,减轻人手压力。“比如我们街道,对每一户居家隔离者,我们会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上门,一方面看居家隔离者有没有出门,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买油、买菜、送药、倒垃圾等生活服务。此外,我们从2月5日开始在居家隔离者的家门安装云视频监控,每个社区由一名责任人监控。居家隔离者一旦开门,就会有提示音响起,提醒其不要出门,监控责任人的手机也会收到提示。等到居家隔离者14天期满没有问题,就可以向居委申请解除隔离,再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评估,评估通过了,居家隔离者就可以戴口罩出门了。”

作为社区防控的一环,“三人小组”谢满容、林妙洁、陆鉴安已经连续工作半个多月,春节假期一天没休。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还要分配第二天入户的任务,常常直到凌晨一两点才歇下。“不排查完不能休息,疫情未消退,我们不停歇。”谢满容笑着说。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武汉十四日】英雄的城市,你定能过关!
21:00
“挺你,中国!”
15:21
团结合作势在必行(和音)
20:25
广州餐饮品牌联手饿了么每天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免费送餐近千份
09:19
拿手术刀的敲键盘的 如今都来生产一种神奇的“小管子”
09:19
广东推出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
17:37
广州一男子拒测体温还动粗被拘10日并处罚款
09:21
刻意隐瞒病情,广州两名确诊患者被警方立案侦查
09:14
为保障企业复产用工,广东省人社厅:已安排360余场网络招聘
09:21
广东:发挥人大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职能作用
09:1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