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孙唯 通讯员王丽君
“听了我的故事,她觉得和我相比,她被感染的几率的确很小,于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疫情期间,在湖北老家休假的中共党员、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万家和用自己的专业和切身经历,辅导他人做好“心理防疫”、戴上“心理口罩”。
万家和告诉记者,他腊月廿八回到湖北老家和父母团聚,在武汉工作、生活的哥嫂也同日返回老家。除夕年夜饭后不久,哥哥得知他武汉同办公室的搭档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一下子全家人看春晚的心情都没有了。凌晨两点左右,睡梦中的万家和被哥哥的呼喊声惊醒。哥哥说自己感觉浑身乏力,发冷,还有点咳嗽,觉得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一家人不由得陷入担忧与悲伤中。
大年初一清晨,在一阵手忙脚乱和惶恐不安之后,家人考虑到医院人满为患,就诊过程中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很高,决定先让哥哥在家隔离观察。同时,全家人采取每人睡一间房和分餐制等方式相互隔离。幸运的是,两天后哥哥咳嗽乏力等症状消失。熬过了14天,一家人均安然无恙。
这次虚惊一场,让万家和深刻感受到,疫情之下,肯定有很多人产生焦虑、恐慌、抑郁、悲伤等情绪,需要心理援助。学校心理学与行为医学实验中心主任谭健烽博士提议组建心理援助志愿团队,万家和马上报名参加,“我身在疫区,有切身体验,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处境”。
“面对求助者,我要做的就是仔细倾听和耐心陪伴。把我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安全锚’,让对方逐渐心安,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