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救患者 战疫经验出国门

来源:金羊网 作者:董柳 丰西西 发表时间:2020-04-24 08:59
分享到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丰西西

疫情发生至今,已逾三月。在这次战疫中,广东拿出改革开放排头兵、经济第一大省的担当,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做好患者救治工作、竭尽全力确保医务人员院内“零感染”,千里驰援荆楚大地、万里援助国际抗疫,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释放广东能量,贡献广东智慧,彰显广东担当。

救治“作战图”——

●全省一盘棋,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救治原则。

●强化和推动部门联动协同,消除地域间、医院间的诊疗水平差异。

●建立“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信息专报系统”,实时分析病例病情。

●全省范围内确定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16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和58家后备医院,集中救治。

●建立“3+1”工作机制,通过专家三线值守和高水平专家远程会诊等形式,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排查“三道防线”严防死守,确保不遗漏一例应排查未排查的患者。

●在全国首建的感控督导员制度,24小时守护医务人员安全。

救治“作战法”——

对于疑似患者,严格执行“一立即三当天”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转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集中资源,建立疑似病例检查检验的快速通道,实现当天收治、当天检查、当天确诊。

对于确诊患者,制定救治“十项措施”。成立确诊病例预后评判小组,特别关注普通型、轻症患者中存在重症倾向的风险因素,及时处理潜在重症病人;每日开展重症医学、呼吸、感染等多学科集中会诊,紧紧把握疾病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

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坚持专家组“五诊”工作制。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巡诊指导制度、实施专家驻诊制度、启动特诊机制、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性远程医疗大会诊制度,坚持中西医结合救治。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严格落实门急诊管理工作,及时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隔离观察,进一步加强健康评估和管理,根据临床需要和感染者意愿开展中医中药等适当治疗。

对于出院患者,建立出院患者随访随诊制度。同时,对复阳定义、处置办法、密切接触人员筛查进行了严格规定,多次组织疾控专家、临床专家、定点医院对出院后复阳人员处置情况进行研究,形成了复阳问题共识,为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2月6日,广州首位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桂炎 摄

指南针

A 着眼全省“一盘棋”提高救治率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后,广东的抗疫时间正式开启。此后,广东救治形势一度不容乐观。2月9日,广东当日在院收治病例超千例,其中重型患者101例,危重型患者40例,为单日最高纪录。截至4月22日24时,广东累计确诊病例1584例,其中超过60岁(含60岁)的患者320例,占比20.20%。同时,广东重型和危重型比例较大,医疗救治压力巨大。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人民立场、固守医护天职,举旗定向至关重要。

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始终遵循“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坚持全省一盘棋,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救治原则,不断组织最强医疗力量,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医疗救治组由卫生、发改、财政、医保、中医等部门共同组成,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担任医疗救治组组长,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二级巡视员李建忠、陈砺担任副组长。医疗救治组按照救治工作需要,细化综合协调、救治研判、感染防控、救治需求、支援湖北等分工迅速投入工作。

广东各地市疫情和救治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为最大程度消除地域间、医院间的诊疗水平差异,广东不断强化和推动部门联动协同:省卫健委全力统筹医疗救治全面工作;省发改委督促协调、统筹指导应急救治医院建设;省医保局全力做好医疗费用保障;省药监局从药品和器械生产、经营等环节着手,全力做好药品保障工作;省中医药局充分发挥中医药大省的优势,有力有序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医疗救治。

方向对了,事半功倍。路径正确,行稳致远。

作战图

B 建“3+1”机制救危重症患者

疫情发展初期,广东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一路走高。

着眼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医疗救治信息报送,广东打造救治信息的“作战图”——

通过“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信息专报系统”,广东医疗救治组实现准确、及时收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阳性检测者等信息;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的病情、检查结果、救治情况实现每日更新。该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实时分析病例病情变化。

疫情伊始,广东科学布局定点救治医院、启动后备应急医院建设,强力优化救治资源的“作战图”——

综合地市区域布局、机构功能定位、医疗救治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广东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16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和58家后备医院。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中有13家为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包括4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单位。

在疫情上升阶段,广东快速决策,启动后备应急医院建设。截至目前,佛山市、珠海市的后备应急医院已交付使用,深圳市、中山市、广州市、东莞市的后备应急医院均已完工或部分完工,做到了有备无患。

以钟南山为代表的省级专家组,在广东战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广东以定点医院为阵地,优化了资源配置,定点医院可使用床位数从原有的4470张增加到3月29日的9666张;投入的医生、护士、其他医务人员(检验、药学、技师等)从原来的17066人增加到3月29日的38206人。

疫情发生后,广东集中高水平专家资源和智慧,陆续描绘提升救治能力的“作战图”——

广东先后组建新冠肺炎临床专家组、重症救治专家组、儿科重症救治专家组、中医救治专家组、药学专家组、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临床救治三线/二线专家组、重型/危重型病例对口救治指导组等多个专家组,近500名专家覆盖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中医、药学、护理等各专科各领域。

广东还建立“3+1”工作机制,通过专家三线值守和高水平专家远程会诊等形式,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收治入院的患者都能享受到“同质化”治疗。

根据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救治需要,广东还创新性建立了以呼吸(纤支镜)、重症(呼吸机)、肾脏(CRRT)、循环(ECMO)等专家组成的“高级生命器官支持小组”。

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省级专家组不辞辛劳、连续奋战,发挥关键作用,给予广东各地重要技术支撑;各定点医院一线负责患者诊疗的临床专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成为救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攻击波

C 中医药参与93.8%确诊病例治疗

抗击疫情,救治是关键。从疑似到确诊,从收治到出院,广东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围绕不同阶段的医疗需求,给予患者全诊疗流程、全疾病周期的科学诊疗、关心关怀。

中山市31岁的孕妇彭女士,在怀孕35周时被确诊,病情发展迅速,入院5天后上了ECMO。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彭女士于2月27日撤下ECMO,3月8日撤下呼吸机,3月11日拔除气管插管,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这很不容易。为了救治这名孕妇,中山市动用了最强力量集中救治,钟南山院士等救治专家组多次为该患者会诊。

三个多月来,广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医疗救治“战法”——对于疑似患者,严格执行“一立即三当天”规定。对于确诊患者,制定救治“十项措施”,紧紧把握疾病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力求做到早预警。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坚持专家组“五诊”工作制,坚持中西医结合救治,推动医疗救治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成绩。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门急诊管理工作,及时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隔离观察,进一步加强健康评估和管理。对于出院患者,建立出院患者随访随诊制度,严防疫情死灰复燃。

踏平坎坷千条路,翻越艰险万重山。这一切,都为了患者。

在广东,一名重症患者每天有近50名医护人员悉心照顾。广东年龄最小的2月龄确诊患者,在无家长陪护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护和精心照料,最终顺利康复。广东年龄最大的90岁的确诊患者,3月3日上午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出院;该患者年龄大且合并了多种基础疾病,病情一度危重,最终平安回家。

广东中医药也在临床救治中大显身手。截至4月22日24时,广东确诊病例1584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1486例,占93.8%。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中,治愈出院1430例,在院病例中症状改善37例。

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员进行防疫排查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 摄

防护墙

D 全省医务人员目前院内“零感染”

为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广东筑起防疫“保护墙”,排查“三道防线”严防死守,确保不遗漏一例应排查未排查的患者。预检分诊环节,守住患者进入医院前监测体温、佩戴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的第一道防线,并率先建立“医患护三签名”机制;门急诊守住发热门诊患者全部筛查、普通门诊和急诊有流行病学史患者全部筛查的第二道防线;住院部门守住新入院患者全面筛查、可疑患者隔离治疗、手术前强化筛查、日常诊疗环节强化新冠肺炎排查的第三道防线。

广东还针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防控要求,制定感染防控“十项措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力以赴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在全国首建的感控督导员制度,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建起一支负责监督纠正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行为、指导处置职业暴露、巡查指导全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目前队伍人数已超过1.5万人。隔离病区的感控监督员实行轮班制,24小时守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截至目前,广东实现医务人员院内“零感染”。

科学防治,推动小胜走向大胜。截至4月22日24时,广东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84例,累计出院1518例,累计死亡8例。除输入病例及关联病例外,出院率超99%。广东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全国同行高度认可,也收获了国务院指导组的“点赞”。钟南山院士多次与国内外专家连线,介绍中国、广东救治经验。

广东救治经验还走向省外、走出国门。疫情发生后,广东共派出26批次2495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主战场”,人数居全国前列;受中国红十字会指派,由钟南山院士团队骨干力量等3名医疗专家组成的专家组3月7日晚抵达伊拉克,协助该国做好新冠肺炎治疗工作;3月21日,受国家指派,由广东组建的专家组一行6人,携带医疗物资抵达塞尔维亚;4月18日上午,由国家卫健委组建、广东省卫健委选派的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队专家组一行8人从广州启程,赴马来西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如今,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前进的脚步不能停歇,临床救治的广东经验也正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在这场全球“战疫”中发挥广东力量,贡献广东智慧,彰显广东担当。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 【景区】全国多家景区有序开放 门票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2020-03-07
  • 重磅 |相约“未来游”,旅游期货来救市 2020-03-07

10.96万元-14.96万元,启辰星全国上市

  • BEIJING-X7官方图片发布 设计高度概念化 2020-04-24
  • 斯柯达全系价格焕新 售价区间7.79万-24.79万 2020-04-22
  • 广汽丰田C-HR EV上市 22.58万元起NEDC续航里程400km 2020-04-22
  • ​搭载全新R标!上汽荣威R-Aura Concept设计图曝光 2020-04-20
  • ​售18.59万元-28.29万元 2020款全新帕萨特上市 2020-04-20
  • 丰田量产纯电动车型C-HR EV/奕泽 E进擎和雷克萨斯UX 300e正式上市 2020-04-20
  • 配置刀片电池或将29万起售 比亚迪汉开启预订 2020-04-20
  • 东风标致全新2008/e-2008预售11万元起 2020-04-20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 拼多多发布美妆报告,消费者自学美容院八成技能 2020-04-15
  • 全系配备潜望式摄像头,荣耀30系列售价2999元起 2020-04-15
  • 开售1小时全网销量破10000台,TCL·XESS旋转智屏京东正式开售 2020-04-14
  • 华为P40系列首销掀起抢购潮,华为全球旗舰店超多酷炫体验受追捧 2020-04-14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售全国首批SK-II限量版神仙水,补贴价仅999元 2020-04-11
  • 转写准,手写快,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还是墨水屏产品吗? 2020-04-09
  • 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ACE交通引擎”为新基建加速 2020-04-09

《平如美棠》作者去世,99岁清明当日与妻天国聚首

  • 知海无涯,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 2020-04-23
  •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2020-04-23
  • 外国人怎么阅读《红楼梦》? 2020-04-23
  •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3
  • 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2020-04-23
  • 世界读书日,和名家“一起读故宫” 2020-04-23
  • 世界读书日,邀您一键扫码捐书,助力乡村儿童阅读 2020-04-23
  • 苏州树山文创设计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12份作品获奖 2020-04-2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金羊图库
  • 北京古北水镇景区恢复开放
  • 法国里尔市政厅变身口罩生产车间
  • 夜空璀璨 上演天琴座流星雨
  • 生死较量,燃爆的“逆行者”
  • 美国护士白宫前手举同事照片 呼吁加量生产防护装备
  • 美国旧金山贝克海滩现座头鲸尸体
  • 意大利威尼斯水质改善 海洋生物清晰可见
  • 德国男子疫情期间坚持购买法国面包 用钓竿连接两国友谊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24日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 均为境外输入关联
2020-04-25 08:56:39
广州一季度新增就业4.43万人 20万人通过网络就业
2020-04-25 08:26:56
从"四早"到连花清瘟 钟南山连线伊拉克分享抗疫秘笈
2020-04-25 07:57:29
广东最后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结束休整回家返岗
2020-04-25 07:51:23
广州开启“云招聘” 在穗湖北籍应届毕业生可获补贴
2020-04-25 07:33:2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千方百计救患者 战疫经验出国门
金羊网  作者:董柳 丰西西  2020-04-24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动员最强力量科学防治,尽显“广东智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丰西西

疫情发生至今,已逾三月。在这次战疫中,广东拿出改革开放排头兵、经济第一大省的担当,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做好患者救治工作、竭尽全力确保医务人员院内“零感染”,千里驰援荆楚大地、万里援助国际抗疫,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释放广东能量,贡献广东智慧,彰显广东担当。

救治“作战图”——

●全省一盘棋,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救治原则。

●强化和推动部门联动协同,消除地域间、医院间的诊疗水平差异。

●建立“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信息专报系统”,实时分析病例病情。

●全省范围内确定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16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和58家后备医院,集中救治。

●建立“3+1”工作机制,通过专家三线值守和高水平专家远程会诊等形式,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排查“三道防线”严防死守,确保不遗漏一例应排查未排查的患者。

●在全国首建的感控督导员制度,24小时守护医务人员安全。

救治“作战法”——

对于疑似患者,严格执行“一立即三当天”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转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集中资源,建立疑似病例检查检验的快速通道,实现当天收治、当天检查、当天确诊。

对于确诊患者,制定救治“十项措施”。成立确诊病例预后评判小组,特别关注普通型、轻症患者中存在重症倾向的风险因素,及时处理潜在重症病人;每日开展重症医学、呼吸、感染等多学科集中会诊,紧紧把握疾病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

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坚持专家组“五诊”工作制。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巡诊指导制度、实施专家驻诊制度、启动特诊机制、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性远程医疗大会诊制度,坚持中西医结合救治。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严格落实门急诊管理工作,及时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隔离观察,进一步加强健康评估和管理,根据临床需要和感染者意愿开展中医中药等适当治疗。

对于出院患者,建立出院患者随访随诊制度。同时,对复阳定义、处置办法、密切接触人员筛查进行了严格规定,多次组织疾控专家、临床专家、定点医院对出院后复阳人员处置情况进行研究,形成了复阳问题共识,为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2月6日,广州首位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桂炎 摄

指南针

A 着眼全省“一盘棋”提高救治率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后,广东的抗疫时间正式开启。此后,广东救治形势一度不容乐观。2月9日,广东当日在院收治病例超千例,其中重型患者101例,危重型患者40例,为单日最高纪录。截至4月22日24时,广东累计确诊病例1584例,其中超过60岁(含60岁)的患者320例,占比20.20%。同时,广东重型和危重型比例较大,医疗救治压力巨大。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人民立场、固守医护天职,举旗定向至关重要。

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始终遵循“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坚持全省一盘棋,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救治原则,不断组织最强医疗力量,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医疗救治组由卫生、发改、财政、医保、中医等部门共同组成,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担任医疗救治组组长,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二级巡视员李建忠、陈砺担任副组长。医疗救治组按照救治工作需要,细化综合协调、救治研判、感染防控、救治需求、支援湖北等分工迅速投入工作。

广东各地市疫情和救治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为最大程度消除地域间、医院间的诊疗水平差异,广东不断强化和推动部门联动协同:省卫健委全力统筹医疗救治全面工作;省发改委督促协调、统筹指导应急救治医院建设;省医保局全力做好医疗费用保障;省药监局从药品和器械生产、经营等环节着手,全力做好药品保障工作;省中医药局充分发挥中医药大省的优势,有力有序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医疗救治。

方向对了,事半功倍。路径正确,行稳致远。

作战图

B 建“3+1”机制救危重症患者

疫情发展初期,广东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一路走高。

着眼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医疗救治信息报送,广东打造救治信息的“作战图”——

通过“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信息专报系统”,广东医疗救治组实现准确、及时收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阳性检测者等信息;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的病情、检查结果、救治情况实现每日更新。该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实时分析病例病情变化。

疫情伊始,广东科学布局定点救治医院、启动后备应急医院建设,强力优化救治资源的“作战图”——

综合地市区域布局、机构功能定位、医疗救治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广东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16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和58家后备医院。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中有13家为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包括4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单位。

在疫情上升阶段,广东快速决策,启动后备应急医院建设。截至目前,佛山市、珠海市的后备应急医院已交付使用,深圳市、中山市、广州市、东莞市的后备应急医院均已完工或部分完工,做到了有备无患。

以钟南山为代表的省级专家组,在广东战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广东以定点医院为阵地,优化了资源配置,定点医院可使用床位数从原有的4470张增加到3月29日的9666张;投入的医生、护士、其他医务人员(检验、药学、技师等)从原来的17066人增加到3月29日的38206人。

疫情发生后,广东集中高水平专家资源和智慧,陆续描绘提升救治能力的“作战图”——

广东先后组建新冠肺炎临床专家组、重症救治专家组、儿科重症救治专家组、中医救治专家组、药学专家组、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临床救治三线/二线专家组、重型/危重型病例对口救治指导组等多个专家组,近500名专家覆盖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中医、药学、护理等各专科各领域。

广东还建立“3+1”工作机制,通过专家三线值守和高水平专家远程会诊等形式,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收治入院的患者都能享受到“同质化”治疗。

根据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救治需要,广东还创新性建立了以呼吸(纤支镜)、重症(呼吸机)、肾脏(CRRT)、循环(ECMO)等专家组成的“高级生命器官支持小组”。

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省级专家组不辞辛劳、连续奋战,发挥关键作用,给予广东各地重要技术支撑;各定点医院一线负责患者诊疗的临床专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成为救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攻击波

C 中医药参与93.8%确诊病例治疗

抗击疫情,救治是关键。从疑似到确诊,从收治到出院,广东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围绕不同阶段的医疗需求,给予患者全诊疗流程、全疾病周期的科学诊疗、关心关怀。

中山市31岁的孕妇彭女士,在怀孕35周时被确诊,病情发展迅速,入院5天后上了ECMO。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彭女士于2月27日撤下ECMO,3月8日撤下呼吸机,3月11日拔除气管插管,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这很不容易。为了救治这名孕妇,中山市动用了最强力量集中救治,钟南山院士等救治专家组多次为该患者会诊。

三个多月来,广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医疗救治“战法”——对于疑似患者,严格执行“一立即三当天”规定。对于确诊患者,制定救治“十项措施”,紧紧把握疾病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力求做到早预警。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坚持专家组“五诊”工作制,坚持中西医结合救治,推动医疗救治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成绩。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门急诊管理工作,及时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隔离观察,进一步加强健康评估和管理。对于出院患者,建立出院患者随访随诊制度,严防疫情死灰复燃。

踏平坎坷千条路,翻越艰险万重山。这一切,都为了患者。

在广东,一名重症患者每天有近50名医护人员悉心照顾。广东年龄最小的2月龄确诊患者,在无家长陪护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护和精心照料,最终顺利康复。广东年龄最大的90岁的确诊患者,3月3日上午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出院;该患者年龄大且合并了多种基础疾病,病情一度危重,最终平安回家。

广东中医药也在临床救治中大显身手。截至4月22日24时,广东确诊病例1584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1486例,占93.8%。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中,治愈出院1430例,在院病例中症状改善37例。

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员进行防疫排查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 摄

防护墙

D 全省医务人员目前院内“零感染”

为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广东筑起防疫“保护墙”,排查“三道防线”严防死守,确保不遗漏一例应排查未排查的患者。预检分诊环节,守住患者进入医院前监测体温、佩戴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的第一道防线,并率先建立“医患护三签名”机制;门急诊守住发热门诊患者全部筛查、普通门诊和急诊有流行病学史患者全部筛查的第二道防线;住院部门守住新入院患者全面筛查、可疑患者隔离治疗、手术前强化筛查、日常诊疗环节强化新冠肺炎排查的第三道防线。

广东还针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防控要求,制定感染防控“十项措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力以赴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在全国首建的感控督导员制度,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建起一支负责监督纠正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行为、指导处置职业暴露、巡查指导全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目前队伍人数已超过1.5万人。隔离病区的感控监督员实行轮班制,24小时守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截至目前,广东实现医务人员院内“零感染”。

科学防治,推动小胜走向大胜。截至4月22日24时,广东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84例,累计出院1518例,累计死亡8例。除输入病例及关联病例外,出院率超99%。广东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全国同行高度认可,也收获了国务院指导组的“点赞”。钟南山院士多次与国内外专家连线,介绍中国、广东救治经验。

广东救治经验还走向省外、走出国门。疫情发生后,广东共派出26批次2495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主战场”,人数居全国前列;受中国红十字会指派,由钟南山院士团队骨干力量等3名医疗专家组成的专家组3月7日晚抵达伊拉克,协助该国做好新冠肺炎治疗工作;3月21日,受国家指派,由广东组建的专家组一行6人,携带医疗物资抵达塞尔维亚;4月18日上午,由国家卫健委组建、广东省卫健委选派的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队专家组一行8人从广州启程,赴马来西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如今,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前进的脚步不能停歇,临床救治的广东经验也正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在这场全球“战疫”中发挥广东力量,贡献广东智慧,彰显广东担当。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纪实
10:12
习近平京鄂浙陕抗疫足迹的内在逻辑
10:12
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10:13
第1视点|习近平: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21:46
广州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拟定价最高50元/项
09:54
“五一”前后广州将上线发放汽车及文旅两类消费券
09:54
24日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 均为境外输入关联
09:53
广东如何管理无症状感染者:到定点医院集中医学观察
09:54
广东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已出院 245例尚在医学观察
09:54
穗康口罩无产品信息标示? 广药回应:系正规产品拆零分装
09:5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