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广东首位驰援武汉医生 76个日夜在ICU为武汉“拼命”

来源:金羊网 作者:鄢敏 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0-05-02 09:02
分享到


广东第一位驰援武汉战疫的骨干医生桑岭

战疫一线  青年担当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腊月廿九,武汉“封城”首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逆行奔赴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4月8日,武汉“解封”,完成国家交付任务的桑岭平安归来。整整76个日夜,他为这座城市“拼过命”。

4月28日,桑岭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面对这项荣誉,他却有些忐忑:“我只是一个普通医生,因为这场战疫,才被大家认识而已。”

腊月廿九只身辗转急赴武汉

桑岭从医17年,专门研究呼吸领域的感染与危重症治疗,是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核心成员。

1月23日10时起,所有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几乎同一时间,桑岭接到紧急通知:他被选派参加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务必在晚上12时前赶到武汉。

彼时,根本买不到去武汉的票,桑岭好不容易才抢到一张去湖南岳阳的车票。下午4时,他登上火车,只身奔赴武汉;中途两次换车,终于在深夜11时多抵达。

作为广东第一位加入武汉战疫的骨干医生(广东首批援汉医疗队除夕夜出征),到武汉的第二天,除夕早上9时,桑岭就来到金银潭医院七楼,接管满负荷的重症监护室。这一待就是两个多月,每天守在ICU,尽最大努力把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一直到4月8日,武汉“解封”,桑岭才结束这趟为期76天的“出差”。

金银潭重症救治从忙乱到有序

这次疫情中,金银潭医院是一个被频繁关注的地方。它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也是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

桑岭所在的七楼ICU,主要收治危重症病人。他们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多患有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加上人手、物资严重不足,桑岭觉得这次压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

按照规定,一个重症病人至少要有一个医护负责照料。但当时桑岭面对的情况是,ICU里五六个人负责16张病床;且一些医护是从其他科室调过来支援,操作不熟练,救治效率也不高。“第一次去给我的感觉就是乱,很多医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桑岭意识到,必须要和同事们快速磨合,尽快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于是,他作为专家组成员,下沉到医疗组,上手给病人插管、诊治。同时,桑岭定了一个“小目标”:努力挽救ICU里插上气管插管的一名重症患者。

他们没等太久,转机出现了。那是一位65岁阿姨,情况十分糟糕,已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资源紧缺,无法使用人工膜肺(ECMO)。桑岭提出,救治的关键是保护患者的气管功能。镇静镇痛、俯卧位通气、肺保护性通气……一系列操作之后,患者状况逐渐好转,后来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转出ICU。

随着第一例患者好转,桑岭团队士气大增,慢慢找到了救治方向,流程变得清晰起来。更让他们欣喜的是,全国各地的医护、资源都在向武汉汇集,获救的重症患者越来越多。

抓紧时间总结救治经验

“假如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以同样方式)治疗这个病人吗?”这是桑岭返粤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束驰援任务后,他没有停下来休息,正抓紧时间总结一线救治经验。

事实上,这项工作始于金银潭医院ICU。1月底开始,桑岭白天在病房抢救病人、查看患者情况,晚上就会同国家级专家讨论,编写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指南。

当时,国家卫健委陆续出了多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南。但对于具体的治疗操作,尤其是重症救治,桑岭发现不少医生仍有疑惑。他意识到,形成规范统一的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率。目前,他参与以及编写新冠肺炎相关专家共识共三部。

回到广州后,桑岭又投入新冠肺炎并发症、呼吸机参数设置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中。他将武汉与广州两地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断审视过去的操作。“如果能发现不同,就追着这个点去‘打’。”在他看来,这样的总结对治疗有很实际的作用。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桑岭丝毫没有放松。他正加班加点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在“五一”假期结束前完成手上的任务,“毕竟全球疫情还没结束”。


链接

现场速写,致抗疫逆行者

5月1日上午,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致敬最美劳动者——为抗“疫”逆行者速写专题活动,邀请广州美术学院张弘教授等艺术创作者为抗疫逆行者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驻雷神山医院检验科领队张玲主任作现场速写(见右图)。主办方表示,期待这些作品能够引发对新时代平凡真诚的劳动者们、对新时代最可爱的医护人员的敬仰和思考。

为时代造像、为劳动者立碑是广东艺术家一直秉承的创作传统,著名艺术家杨之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活动还邀请了杨之光先生女儿杨红女士作客广州艺术博物院直播间,分享杨之光笔下最美劳动者的形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蔡梦婷 摄影报道

编辑:海辉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广汽新能源埃安V亮相 17万元起全面开启预售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正式上市 售36.2万起 2020-04-27
  • 荣威R标首款旗舰概念车更多细节曝光 科幻感十足 2020-04-27
  • 简约与科技的碰撞 几何C内饰渲染图曝光 2020-04-27
  • 超长续航+超长发布会 智能轿跑小鹏P7将于4月27日正式上市 2020-04-26
  • BEIJING-X7官方图片发布 设计高度概念化 2020-04-24
  • 斯柯达全系价格焕新 售价区间7.79万-24.79万 2020-04-22
  • 广汽丰田C-HR EV上市 22.58万元起NEDC续航里程400km 2020-04-22
  • ​搭载全新R标!上汽荣威R-Aura Concept设计图曝光 2020-04-20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 拼多多发布美妆报告,消费者自学美容院八成技能 2020-04-15
  • 全系配备潜望式摄像头,荣耀30系列售价2999元起 2020-04-15
  • 开售1小时全网销量破10000台,TCL·XESS旋转智屏京东正式开售 2020-04-14
  • 华为P40系列首销掀起抢购潮,华为全球旗舰店超多酷炫体验受追捧 2020-04-14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售全国首批SK-II限量版神仙水,补贴价仅999元 2020-04-11
  • 转写准,手写快,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还是墨水屏产品吗? 2020-04-09
  • 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ACE交通引擎”为新基建加速 2020-04-09

(视频➕组图)精美!世遗宝藏龙门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粤博

  • 画界 “老.道.士” 陈一峰 2020-05-01
  • 以笔为援|文学抗疫涛声涌,为爱发声过万篇 2020-04-29
  • 英国百岁老爷爷的抗疫奇袭:小花园走完100圈,全世界捐来两个亿 2020-04-25
  • 知海无涯,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 2020-04-23
  •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2020-04-23
  • 外国人怎么阅读《红楼梦》? 2020-04-23
  •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3
  • 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2020-04-23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金羊图库
  • 黎巴嫩开始逐步复工复产
  • 新西兰举国“封城”期满将推社交追踪手机应用程序
  •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段游船开航
  • 2020《长恨歌》西安首演 致敬抗疫工作者
  • 德国餐饮业者连日抗议 要求明确“解封”时间
  • 夜空上演“金星伴月”天象
  • 长东黄河大桥上的“安全卫士”
  • “进步MS—14”货运飞船创国际空间站送货最快记录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1日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为广州报告境外输入关联
2020-05-02 08:59:11
广州海珠区环岛路通车 南部主要交通脉络基本形成
2020-05-02 08:48:48
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整体净利润再增近九成企业盈利
2020-05-02 08:27:30
“组合拳”助力复苏 茂名碧海银沙迎来“开门红”
2020-05-02 08:05:58
广州文旅市场假日安全有序 海珠湖迎“生态五一”
2020-05-02 07:53:0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梦·践行者】广东首位驰援武汉医生 76个日夜在ICU为武汉“拼命”
金羊网  作者:鄢敏 朱绍杰  2020-05-02
腊月廿九,武汉“封城”首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逆行奔赴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


广东第一位驰援武汉战疫的骨干医生桑岭

战疫一线  青年担当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腊月廿九,武汉“封城”首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逆行奔赴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4月8日,武汉“解封”,完成国家交付任务的桑岭平安归来。整整76个日夜,他为这座城市“拼过命”。

4月28日,桑岭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面对这项荣誉,他却有些忐忑:“我只是一个普通医生,因为这场战疫,才被大家认识而已。”

腊月廿九只身辗转急赴武汉

桑岭从医17年,专门研究呼吸领域的感染与危重症治疗,是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核心成员。

1月23日10时起,所有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几乎同一时间,桑岭接到紧急通知:他被选派参加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务必在晚上12时前赶到武汉。

彼时,根本买不到去武汉的票,桑岭好不容易才抢到一张去湖南岳阳的车票。下午4时,他登上火车,只身奔赴武汉;中途两次换车,终于在深夜11时多抵达。

作为广东第一位加入武汉战疫的骨干医生(广东首批援汉医疗队除夕夜出征),到武汉的第二天,除夕早上9时,桑岭就来到金银潭医院七楼,接管满负荷的重症监护室。这一待就是两个多月,每天守在ICU,尽最大努力把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一直到4月8日,武汉“解封”,桑岭才结束这趟为期76天的“出差”。

金银潭重症救治从忙乱到有序

这次疫情中,金银潭医院是一个被频繁关注的地方。它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也是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

桑岭所在的七楼ICU,主要收治危重症病人。他们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多患有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加上人手、物资严重不足,桑岭觉得这次压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

按照规定,一个重症病人至少要有一个医护负责照料。但当时桑岭面对的情况是,ICU里五六个人负责16张病床;且一些医护是从其他科室调过来支援,操作不熟练,救治效率也不高。“第一次去给我的感觉就是乱,很多医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桑岭意识到,必须要和同事们快速磨合,尽快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于是,他作为专家组成员,下沉到医疗组,上手给病人插管、诊治。同时,桑岭定了一个“小目标”:努力挽救ICU里插上气管插管的一名重症患者。

他们没等太久,转机出现了。那是一位65岁阿姨,情况十分糟糕,已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资源紧缺,无法使用人工膜肺(ECMO)。桑岭提出,救治的关键是保护患者的气管功能。镇静镇痛、俯卧位通气、肺保护性通气……一系列操作之后,患者状况逐渐好转,后来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转出ICU。

随着第一例患者好转,桑岭团队士气大增,慢慢找到了救治方向,流程变得清晰起来。更让他们欣喜的是,全国各地的医护、资源都在向武汉汇集,获救的重症患者越来越多。

抓紧时间总结救治经验

“假如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以同样方式)治疗这个病人吗?”这是桑岭返粤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束驰援任务后,他没有停下来休息,正抓紧时间总结一线救治经验。

事实上,这项工作始于金银潭医院ICU。1月底开始,桑岭白天在病房抢救病人、查看患者情况,晚上就会同国家级专家讨论,编写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指南。

当时,国家卫健委陆续出了多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南。但对于具体的治疗操作,尤其是重症救治,桑岭发现不少医生仍有疑惑。他意识到,形成规范统一的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率。目前,他参与以及编写新冠肺炎相关专家共识共三部。

回到广州后,桑岭又投入新冠肺炎并发症、呼吸机参数设置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中。他将武汉与广州两地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断审视过去的操作。“如果能发现不同,就追着这个点去‘打’。”在他看来,这样的总结对治疗有很实际的作用。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桑岭丝毫没有放松。他正加班加点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在“五一”假期结束前完成手上的任务,“毕竟全球疫情还没结束”。


链接

现场速写,致抗疫逆行者

5月1日上午,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致敬最美劳动者——为抗“疫”逆行者速写专题活动,邀请广州美术学院张弘教授等艺术创作者为抗疫逆行者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驻雷神山医院检验科领队张玲主任作现场速写(见右图)。主办方表示,期待这些作品能够引发对新时代平凡真诚的劳动者们、对新时代最可爱的医护人员的敬仰和思考。

为时代造像、为劳动者立碑是广东艺术家一直秉承的创作传统,著名艺术家杨之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活动还邀请了杨之光先生女儿杨红女士作客广州艺术博物院直播间,分享杨之光笔下最美劳动者的形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蔡梦婷 摄影报道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创业维艰 奋斗以成——习近平讲述的那些奋斗故事
22:22
战“疫”中的“五一”“五四”,重温习总书记有关论述别有深意
22:22
污名化是危险的“政治病毒”(钟声)
09:39
假期首日广州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
09:03
【中国梦·践行者】广东首位驰援武汉医生 76个日夜在ICU为武汉“拼命”
09:02
“穗康”口罩单次购买量再提升 成人口罩50个/次
09:03
广州多所市属名校招名师 高层次人才最高可享246万元补贴
09:03
北京推行垃圾强制分类:杜绝混装混运 明确处罚措施
09:03
分餐制是否可行、如何推广?多方业内人士共同解读
09:03
洛溪大桥拓宽工程首节梁段顺利吊装 年底实现通车
09:0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