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建议:建成高速城际轨道网 地铁化运营提高效率

来源: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 陈秋明 汤铭明 发表时间:2021-01-25 08:48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秋明 汤铭明

“大湾区内要建成高速城际铁路,像深圳到惠州,需实现半小时通达。”24日下午,深圳代表团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名广东省人大代表就报告中提到的“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展开话题。

省人大代表吕国林

大湾区跨市交通仍存壁垒

一张身份证在手,快速畅通大湾区已经逐渐变成现实。快速通行安检进站、发车班次频密随到随走,现在广东省内部分城际铁路已让大湾区居民享受到诸多便利。即便如此,在对标国际一流湾区时,却还是差距甚远,不少省人大代表呼吁应该“再快一点”!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吕国林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目前建成的城际铁路里程仅404公里,对比东京湾区的2975公里、纽约湾区的8557公里,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吕国林说,应该加速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吕国林展出了一组数据,“去年深圳与莞惠之间跨市交通出行已达120万人次/日,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0万人次/日。其中,华为、比亚迪、OPPO等创新企业在都市圈内实现功能再平衡,并成为推动跨市通勤主导因素。以华为松山湖终端总部为例,该总部1.9万通勤人口中,约50%为深莞跨界通勤人员。”

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跨区域配置,是国际大都市圈或城市群的普遍特征。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岿说,由于交通和公共服务壁垒的消除,才使得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圈产业和人口得以在城市群内部自由流动,推动了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和都市圈的形成。

谢志岿分析,东莞、惠州等市的产业和人口很多都是深圳转移的结果,深圳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和人口规模、质量、密度最高的地区,向周边进行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动能和势能最大,但由于交通和公共服务等壁垒,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打造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网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串起城市内外联系的主干线。“不少铁路还是按照‘一票一座’的国家铁路服务模式,高峰期的发车间隔超过15分钟,远低于东京都市圈高峰期的2.5分钟/班,难以形成贴近需求,运行效率不高。”吕国林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际铁路不仅规模有限,而且整体吸引力不足。

在吕国林看来,城际轨道具有速度快、运载量大等特点,是都市圈交通建设的必选项。相比广佛两地早在2010年就实现地铁通车,深莞惠三地的城轨建设相对较慢。她建议,建立深圳都市圈协同推进机制,高效有序推进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将城际铁路深圳段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等技术审查职能同步下放至深圳市,提高项目效率。

省人大代表谢志岿

谢志岿建议,大湾区内部应该建成自成体系+地铁化运营+高铁速度的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网,以满足大湾区内部大规模人口日常通勤和商旅需要。同时,建议改进城市内和城际轨道交通的设计,如建设快慢结合的双层轨道交通干线(双向四线),慢线(站距较短)组织沿途客流,快线(站距较长)高速送达,以提高通道利用效率和客运能力。

谢志岿说,当前深圳都市圈内已建成的城际轨道存在速度较慢,站点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他认为,下一步城轨建设要在高速和便捷两大需求上着力——列车时速要达到200公里至350公里左右的“高铁速度”以及“随到随上”的地铁化运营,以满足都市圈内部大规模人口日常通勤需要。

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吕国林表示,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是支撑高密度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强度要素流通的必然选择。

加强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

在发展大湾区都市圈范畴内,谢志岿也提到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研究制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供给的内容、方式、投入、分配体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比如教育合作方面,可采取合作新建学校、现有学校改扩建、购买空余学位、购买土地兴建、优质教育集团异地办学等方式,实现教育的跨区域合作供给。管理方面可采取属地管理和飞地管理结合的灵活管理办法。

谢志岿还提到实行跨区域住房保障合作方面,他认为应该参照国际大都市圈“核心城区工作生活→核心城市工作、周边城市(区)居住生活→核心城市向外围扩散、都市圈合理分工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引导广州、深圳人口顺畅地向周围地区转移,然后带动周边地区繁荣发展。

为此,他还建议,在目前阶段通过鼓励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以市场化机制(由安居集团运作)在临深片区购买土地兴建保障性住房、整体收购临深片区商品住房作为安居型商品房、引导住房保障对象集中购买东莞惠州临深片区商品住房等方式,同时配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合作,解决相关人口的住房问题。随着各类人口的涌入,将产生溢出效应和化学反应,带动临深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荣。

编辑: 正龙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TOYOTA GAZOO Racing发布新款WEC及WRC赛车 2021-01-21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IBM第四季度营收204亿美元 利润12.64亿美元 2021-01-22
  •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199.78亿美元 净利润58.57亿美元 2021-01-22
  • LG电子回应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传闻:正研讨所有可能方案 2021-01-22
  • 2020年5G手机综合评测:华为Mate40 Pro表现最佳 2021-01-22
  • 荣耀V40发布:首个双层纹理镀膜+全面色彩管理屏 2021-01-22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赣江南昌段冬季进入枯水期
  • 祁连山国家公园七彩冰瀑壮观绮丽
  • 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在湖北武汉上映
  • 广州沙仔岛将形成国内最大滚装码头集群
  •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冰块晶莹剔透 宛如钻石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山东栖霞金矿事故救援:已取得联系的11人全部升井
2021-01-24 15:33:08
2020年广东GDP超11万亿元 省统计局权威解读成绩单
2021-01-24 14:21:34
今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
2021-01-24 14:18:13
滨江东路延长线400米通道贯通 阅江路将直通滨江东
2021-01-24 10:01:55
预付款式消费投诉增多 建议建立“保证金”制度
2021-01-24 09:52:5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省人大代表建议:建成高速城际轨道网 地铁化运营提高效率
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 陈秋明 汤铭明  2021-01-25
吕国林表示,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是支撑高密度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强度要素流通的必然选择。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秋明 汤铭明

“大湾区内要建成高速城际铁路,像深圳到惠州,需实现半小时通达。”24日下午,深圳代表团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名广东省人大代表就报告中提到的“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展开话题。

省人大代表吕国林

大湾区跨市交通仍存壁垒

一张身份证在手,快速畅通大湾区已经逐渐变成现实。快速通行安检进站、发车班次频密随到随走,现在广东省内部分城际铁路已让大湾区居民享受到诸多便利。即便如此,在对标国际一流湾区时,却还是差距甚远,不少省人大代表呼吁应该“再快一点”!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吕国林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目前建成的城际铁路里程仅404公里,对比东京湾区的2975公里、纽约湾区的8557公里,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吕国林说,应该加速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吕国林展出了一组数据,“去年深圳与莞惠之间跨市交通出行已达120万人次/日,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0万人次/日。其中,华为、比亚迪、OPPO等创新企业在都市圈内实现功能再平衡,并成为推动跨市通勤主导因素。以华为松山湖终端总部为例,该总部1.9万通勤人口中,约50%为深莞跨界通勤人员。”

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跨区域配置,是国际大都市圈或城市群的普遍特征。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岿说,由于交通和公共服务壁垒的消除,才使得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圈产业和人口得以在城市群内部自由流动,推动了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和都市圈的形成。

谢志岿分析,东莞、惠州等市的产业和人口很多都是深圳转移的结果,深圳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和人口规模、质量、密度最高的地区,向周边进行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动能和势能最大,但由于交通和公共服务等壁垒,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打造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网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串起城市内外联系的主干线。“不少铁路还是按照‘一票一座’的国家铁路服务模式,高峰期的发车间隔超过15分钟,远低于东京都市圈高峰期的2.5分钟/班,难以形成贴近需求,运行效率不高。”吕国林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际铁路不仅规模有限,而且整体吸引力不足。

在吕国林看来,城际轨道具有速度快、运载量大等特点,是都市圈交通建设的必选项。相比广佛两地早在2010年就实现地铁通车,深莞惠三地的城轨建设相对较慢。她建议,建立深圳都市圈协同推进机制,高效有序推进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将城际铁路深圳段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等技术审查职能同步下放至深圳市,提高项目效率。

省人大代表谢志岿

谢志岿建议,大湾区内部应该建成自成体系+地铁化运营+高铁速度的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网,以满足大湾区内部大规模人口日常通勤和商旅需要。同时,建议改进城市内和城际轨道交通的设计,如建设快慢结合的双层轨道交通干线(双向四线),慢线(站距较短)组织沿途客流,快线(站距较长)高速送达,以提高通道利用效率和客运能力。

谢志岿说,当前深圳都市圈内已建成的城际轨道存在速度较慢,站点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他认为,下一步城轨建设要在高速和便捷两大需求上着力——列车时速要达到200公里至350公里左右的“高铁速度”以及“随到随上”的地铁化运营,以满足都市圈内部大规模人口日常通勤需要。

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吕国林表示,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是支撑高密度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强度要素流通的必然选择。

加强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

在发展大湾区都市圈范畴内,谢志岿也提到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研究制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供给的内容、方式、投入、分配体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比如教育合作方面,可采取合作新建学校、现有学校改扩建、购买空余学位、购买土地兴建、优质教育集团异地办学等方式,实现教育的跨区域合作供给。管理方面可采取属地管理和飞地管理结合的灵活管理办法。

谢志岿还提到实行跨区域住房保障合作方面,他认为应该参照国际大都市圈“核心城区工作生活→核心城市工作、周边城市(区)居住生活→核心城市向外围扩散、都市圈合理分工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引导广州、深圳人口顺畅地向周围地区转移,然后带动周边地区繁荣发展。

为此,他还建议,在目前阶段通过鼓励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以市场化机制(由安居集团运作)在临深片区购买土地兴建保障性住房、整体收购临深片区商品住房作为安居型商品房、引导住房保障对象集中购买东莞惠州临深片区商品住房等方式,同时配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合作,解决相关人口的住房问题。随着各类人口的涌入,将产生溢出效应和化学反应,带动临深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荣。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3: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23:35
微视频|深情系冬奥
23:35
李希参加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广州代表团审议
08:52
王荣:推动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08:53
省人大代表热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08:43
两千多个日夜 蓝图变为现实——写在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全面完工之际
16:44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既要“双区驱动” 也要“两翼齐丰”
09:24
一块电子屏见证监督初心
09:23
省政协委员建议:学生体检工作应交给有儿科心理行为专业资质医院
09:2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